氯碱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767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氯碱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氯碱基础知识.docx

《氯碱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碱基础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氯碱基础知识.docx

氯碱基础知识

盐水相关内容整理

1.盐水的水源。

  主要为电解槽回来的淡盐水,再加上离子交换塔再生时产生的水,以及其他一些杂水。

2.目前国内常见的盐水除硫酸根工艺有以下几种:

  1、氯化钡法;2、SRS除硫酸根;3、凯膜公司新出的CIM法。

除硫酸根后,产生的硫酸钠通过冷冻回收,副产芒硝。

除硫酸根的方法都是成熟工艺,但冷冻法生产芒硝工艺还不够完善。

3.化盐工段的主要中间控制工艺指标有那些?

  应该最主要的是钙镁离子和SS

4.游离氯对过碱量的分析影响?

  无影响。

在有游离氯存在(几十PPM),过碱性可以分析。

如果你的游离氯高到盐水不能分析过碱性,盐水就不能进槽了。

5.1次盐水过碱量如何实现自动分析\控制?

  目前是通过PH计来监控的,对于游离氯是通过ORP来进行的。

实际运用中存在1.PH计经常会结晶或因其他

问题不准确;2、国产小流量调节阀质量不行;3、来料淡盐水过碱量不稳定。

有企业通过实验室分析控制

的,分析过碱量和PH值。

6.原盐中的钙镁比?

  最好是钙镁比为2:

1

7.盐水Fe离子超标原因?

  

  1).Fecl3做絮凝剂2.)管道腐蚀3).原盐中防结块剂亚铁氰化物中的铁

8.盐水中的有机物对离子膜烧碱装置的影响

  1、阴极的加水量下降;2、槽电压上升;3、氯气纯度下降;4、树脂塔出现树脂结块;5、离子膜出现溶胀现象。

6.附在膜过滤器上,造成反洗时间短,降低膜的使用性能.

9.一次盐水的T.O.C是什么?

    “TOC”是指水中的有机碳总量,盐水中的TOC也就是通常讲的有机物含量。

电解槽供应商有的要求盐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小于5mg/l,有的要求盐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小于10mg/l。

10.一次盐水用泵的材质

、在一次盐水的精制过程中使用的是IHF化工耐腐蚀泵,材质为氟合金,包括向离子膜界区内输送的好是一样的泵型,用的效果不错。

2、在离子膜一次盐水泵出口进入树脂塔的,则是采用钛泵,为保证安全。

电解相关内容整理。

1.  旭化成自然循环电解槽进槽盐水温度为多少?

    是这样的。

这个主要是需要控制碱温,一般是86-88度。

不同的厂家有一点小差别。

另外我厂的要求是盐温比碱温低2度之内。

2.北化机电解槽的型号

  一共有GL/MBC/ZMBCH/NBZ/NBC。

3.北化机和旭化成槽框是多大?

  1.34*2.46m2。

电解槽的有效面积是2.7平方米

4.关于电流效率的计算?

  阴极电流效率=碱实际生产量/理论产量=碱实际生产量/(1.492×电流×单元槽个数×时间)碱实际生产量=流量×密度×NaOH%流量的单位关键是看你理论产量使用的单位,流量是m3/hr;密度是kg/m3。

30%碱密度因温度不同而不同:

10℃1334kg/m3          30℃1321.7kg/m3  50℃1309kg/m3          80℃1289.2kg/m3

5.离子膜进槽碱管加纯水是加在总管好还是单槽加纯水好?

  这个有争议。

我个人觉得单槽加有利于根据每台电解槽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纯水加入量,可以实现每台电解槽有相同的烧碱浓度,稳定了电解槽的运行。

另一方观点离子膜电解槽碱管加纯水加在总管,施工与操作比较简单,更有利于实现纯水加入量的自动控制。

加纯水加在总管,纯水的加入量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控制回路轻松实现。

还可以利用串级调节,根据电解槽的总负荷,自动计算产生纯水的加入量的设定值

,这样,即使在电解槽负荷波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烧碱浓度有大的波动,伍德电解槽烧碱中纯水的加入就是采用该方法。

6.电槽的电压升高?

  汇集电效,电压的数据,作表分析;看看电压上升是呈梯度上升还是缓慢的曲线上升;电效下降是呈梯度下降还是缓慢的曲线下降。

如果电压是曲线上升,电效是曲线下降,分析氯气纯度,盐水质量,树脂层高度,纯水质量等,估计是以上几点出了问题;如果电压是梯度上升,电效是梯度下降,估计是阴阳极涂层出了问题,立刻联系电槽厂家,共同对电解槽本身进行检查。

  另外可做如下检查

  a)电流密度的检查:

检查电解槽的实际运行电流是否偏高,但当电流密度超过1kA/m2时,运行槽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关系是线形的:

U槽=U0+ki(V),有高的电流密度,就有高的槽电压;b)电槽内烧碱浓度的检查:

检查电解槽出口的烧碱浓度是否偏高,烧碱浓度偏高会导致槽电压升高,随着电槽内烧碱浓度的提高,膜中含水率逐渐下降,导致膜电压升高,槽电压也随之升高,在5kA/m2时,电槽内烧碱浓度升高1%,槽压增加大约33mV;c)阴、阳极液循环量的检查:

检查阴、阳极液循环量是否偏低,阴、阳极液循环量偏低会导致槽电压升高,在电解过程中,气泡效应对槽电压的影响很明显。

电槽内产生大量氢气和氯气,使槽内液体气体率增加,气泡在膜上及电极上的附着量也增加,从而导致槽电压升高。

足够的电解液供给电解槽进行循环,以便及时将气体带走,以减小气泡效应对槽电压的影响;d)电解槽温度的检查:

检查电解槽温度是否偏低,电解槽温度偏低会导致槽电压升高,温度上升,将使膜的孔隙增大,有助于提高膜的导电度,还将使电解液的导电度提高,从而可以降低槽电压。

温度每上升1℃,槽电压大约降低16mV;e)电解槽压力和压差的检查:

检查电解槽压力是否偏低和压差是否偏低或偏高,电解槽压力偏低和压差偏低或偏高会导致槽电压升高,增加电解槽压力,电解液中气体体积缩小,因气泡效应而引起的电解液电阻下降,槽电压下降;电解槽正压差比负压差降低槽电压大。

因为阳极液电导率远远小于阴极液电导率。

但若正压差过大,可能使阳极变形,极距增大,电压上升;f)盐水中杂质的检查:

检查盐水中的铁、镍、镁、钡等杂质离子是否超标,这些杂质离子超标主要影响槽电压,使槽电压升高;g)阳极液NaCl浓度的检查:

阳极液中NaCl浓度不宜过高与过低,否则会引起槽电压上升。

阳极液中NaCl推荐浓度为(220~230)g/l。

h)对阴阳极及其涂层的检查:

活性涂层损坏,会导致电极的过电压升高,从而使槽电压升高。

7.停车后可能造成脱氯塔液位高的原因有哪些?

怎么解决?

  电解装置停车后,由于进入脱氯塔的阳极液中游离氯越来越少,脱出的氯气也越来越少,真空泵的抽气量也越来越小,这样,脱氯塔内的真空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脱氯塔内的盐水不易排出,液位升高。

解决的方法:

a、按版主所说把法兰松开,将脱氯塔的真空破坏,液位自然恢复;b、建议在脱氯塔的顶部安装泄压阀门,出现脱氯塔液位升高的现象,通过该阀门破坏真空而降低液位,同时还防止因脱氯塔内的真空

过大损坏脱氯塔现象的发生;c、调节真空泵的回流阀,以降低脱氯塔内的真空。

8.氯碱系统出来的氯气的纯度大概是好多?

  离子膜电解(取样点在干燥压缩机后)一般在97%左右,与电解系统的生产年限有关,新上的要高一些,如果阳极运行了四到五年后,一般达不到99%.金属阳极隔膜电解(取样点同上)一般在95%左右,不仅与阳极的寿命有关,还与膜的制作有关.隔膜的运行后期,有的氯气纯度只有90%.隔膜要达到98%是很困难的,除非大多数的膜都是新制的,而且阳极运行时间很短

9.离子膜电解槽中性偏移(即出现电压偏差)可能的原因有:

  a、某一个单元电解槽进料管堵塞,电解液流量变小,使该单元电解槽缺液,单元槽电压升高,电解槽中性偏移(即出现电压偏差);

b、某一个单元电解槽的离子膜出现较大的针孔或破裂,单元槽电压降低,电解槽中性偏移(即出现电压偏差);c、电解槽现场泄漏,发生局部短路,电解槽中性偏移(即出现电压偏差);d、离子膜电解槽中性偏移测量仪表出现问题。

10.离子膜电解槽中性偏移(即出现电压偏差)的处理原则:

  a、如果离子膜电解槽中性偏移,并不主张立即停车,因为停车后中性偏移的原因反而不好确定;b、离子膜电解槽中性偏移后,首先立即现场检查泄漏情况,测量该电解槽的所有单元槽电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c、如果单元槽电压检查正常,进一步检查该电解槽的所有单元槽溢流情况、阳极液颜色、入槽电解液流量、阳极液PH值,发现异常,及时处理;d、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将电解槽中性偏移(即出现电压偏差)调零后,继续生产。

11.K系数是什么?

    K系数是指电解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比例系数。

离子膜电解槽在运行时槽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关系是非线形的,原因是槽电压的某些部分,特别是阴极过电压,不是随电流密度直线上升。

但当电流密度超过1kA/m2时,运行槽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关系是线形的:

有关系式:

U槽=U0+ki。

这里U0并不是理论分解电压,U0和k值取决于不同的电槽参数和电解条件。

12.脱氯工序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在真空脱氯部分,进脱氯塔的淡盐水PH一定要调节到位,使游离率转变成氯气,一般控制在1.5左右。

2、然后就是真空度的控制:

最重要的是要稳定,稳定脱氯塔的蒸发水量,稳定脱氯塔内的传质条件,一般都是在510MMHG(-68KPA)左右,脱氯后温度应在75度左右。

3、化学脱氯主要是控制PH值在10-11范围内,有氢氧化钠的协同作用,游离氯才能去除;4、如果还不行,那脱氯塔肯定出了问题,比如分布不均等问题,那就要停车检查了。

13.淡盐水脱氯真空装置的讨论?

    真空的装置主要有以下好多种型式:

1)机械真空泵(耗能,主要是电);2)水力真空泵(主要用水环真空泵,传统的型式,维修量大,泵的试用寿命不长);3)蒸气喷射泵(一般才用多极真空泵的串联才能达到真空要求,优点是设备试用寿命厂,很小需要维修;缺点就是消耗蒸汽)4)一级蒸汽喷射泵加一级水环真空泵(改良型的,);5)罗兹真空泵加水环真空泵(新型的真空设备。

优点是真空度高;缺点是设备试用寿命短,维修量大,耗电)

14.如何调节氯气压力?

    在烧碱生产中一方面要调整氢气、氯气管线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调整氢气管线和氯气管线的压差。

氯气管线的压力一般在开停车的时候是手动调节,当压力稳定的时候再自动调节,如果说压力很难调节稳定的话,是否要看看你们的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和回流管线位置以及压力检测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另外要设定好调节参数PID。

我们这里是氯气和氢气自身有压力调节,把氯气管线的压力作为氢气管线压力调节的给定,这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我们这里氢气是可以放空的,不知你们那里的工艺。

15.离子膜起泡的原因

    1、阳极液的浓度。

在离子交换膜电解中,膜中钠离子迁移的数目比在阳极液中迁移的数目多。

因此,在膜的表面和附近,钠离子含量比在阳极液中小,钠离子的需要必须通过扩散供应。

当阳极液浓度降低时,在膜上和膜附近的钠离子含量最终减少到零。

如果在一定电流时,阳极液浓度降到临界值以下,水的电解将增加,操作电压将急速上升并且氯气的纯度将下降,在膜上将产生水泡。

在另一方面,如果阳极液的浓度超过规定值,由于膜的收缩,操作电压将增加,因此,必须将阳极液浓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2、电解液的流量。

流量波动导致膜表面的电解液浓度不均匀,而使膜上产生水泡。

3、阳极液的高酸度。

如果酸度高于0.15N,膜上将产生水泡现象。

16.强制循环、自然循环电解槽原理

    1.强制循环的原理是利用高速和大流量来达到电解槽内的液体浓度的均匀分布;自然循环是利用独特的内部结构以及电解过程产生的气泡达到电解槽内的液体浓度的均匀分布.2.强制循环的优点主要是浓度分布的均匀性.缺点是在氯气和氢气压差的控制上,采用了大压差,容易造成离子膜的振动,对离子膜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自然循环优点主要是同样能够满足液体分布均匀的需要;而且节省了大量的设备和动力消耗;在氯气和氢气压差的控制上,比强制循环小,进一步减少了膜的振动,延长了离子膜的使用寿命.3.自然循环是离子膜电解槽发展的主流方向.

17.淡盐水的PH值的重要性

  1、在物理脱氯过程中,PH要保证1.5左右,这样,溶解的氯才可能脱除效果好.2、在分解氯酸盐的过程中,PH要保证1左右,当然,还有温度和停留时间,才能保证分解效果.3、在淡盐水化学脱氯然后回一次盐水过程中,PH要保证8~~10左右,这样,亚硫酸钠的使用效果才更好;同时也能避免酸性盐水腐蚀一次盐水设备及管道.

18.电解进槽盐水管道发红?

  1、三氯化铁作为絮凝剂,加量过大,反应有余量,进入下道工序;2、管道内衬损坏;3、加酸存在问题;4、在一次盐水的生产过程中,PH偏高,产生硅、铝等形成沉淀,形同陶土;5、采用的盐中有抗结块剂,铁的氰化物在生产过程无法去除。

19.离子膜电解槽的制造厂商有那些?

    日本的旭化成、日本的氯工程、德国的伍德、英国的INOES、意大利的迪诺拉,中国的北化机,在以前的还有日本的旭硝子、日本的德山曹达、美国的西方、英国的ICI。

不过这几家近几年没在中国市场做。

 

氯氢处理相关内容整理

1.盐酸凝固点?

  盐酸31%  凝固点-46.2度    15%凝固点-27.6度

2.氯氢处理工段连续已有两台氯压机的叶轮破碎原因?

  1)换酸时加酸过快。

2酸循环量太大。

加大了叶轮的疲劳程度.3酸冷却温度过高(建议温度<35℃)氯气含水过高(建议0.04%以下)。

硫酸浓度过低等,加大了对叶轮的腐蚀4叶轮材质有问题。

加工的问题、热处理的问题5.检修质量有问题。

6.酸或氯气管道中有异物。

另根据肖超凡  <氯气泵叶轮连续破碎原因>一文所说,可在泵的吸入管增加一截“盲肠”可减少由杂物使叶片破碎的事故。

3.跳闸后的基本操作是什么?

  1.)动力电,那第一步应该是立即停电解直流电,接下去检查氯压机出口正压氯气已有效隔绝,没有倒回到电解阳极侧;同时确认氢压机出口氢气没有倒回到阴极侧。

如果氯气倒回到阳极侧,则可能造成电解槽逆压差,使膜贴向阴极侧,造成膜的污染和损伤。

如果氢气倒回到阴极侧,则有可能造成电解槽正差过大,使膜破裂或损伤。

2).直流电,则应该及时调节氯压机进口的阀门和回流阀,使氯总管不产生大负压,同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停钛风机,或氯压机(此时氢压机应该已连锁停车)。

4.液氯的运输方法及贮存期限?

  1)、常见的运输方法:

液氯气瓶,液氯罐车2、储存期限:

重液氯气瓶不能超过3个月。

而且,堆放不能超过两层;不能用堆放在绝缘体上;不能靠近热源。

5.次氯酸钠溶液的保存?

  次氯酸钠在碱性环境下相对比较稳定.控制游离碱浓度1%左右,可以防止次氯酸钠分离.

6.液氯,最大流量能达到多少?

  液氯流速不宜太快,一般取1m/s以下,最大1.5m/s。

7.液氯液下泵泵体和储槽内壁上每次都附着有大量的脏物质,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这个结果?

  1)、正常生产过程中,液氯中间罐内壁有脏物质,是氯气酸雾捕集有问题引起的。

其主要成为正如楼主所说,以Fe、硫酸根、氯离子为主。

酸雾也就是硫酸,脏物具有与其一样的性质,有较强的吸水性,在自然环境中很快就潮解。

2)、初始开车吹扫、清理不合格,也会使脏物质集中到液氯中间罐里,但由此产生的脏物中不应有大量硫酸根的存在。

3)、密封腔处出现严重的腐蚀,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仪表气露点不合格。

需要检查干燥器,干燥剂是否已经失效。

8.氯碱厂氢气能自己平衡吗?

  氯碱企业一般只讲氯气和碱的平衡,以前是很少考虑氢气的问题,而且氢气如果过剩,可以直接排空,而氯气和碱却不行,所以一般并不是很重视.但近来对能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氢气作为一种优质的能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氯碱厂在考虑氯和碱平衡的时候,也开始重视氢的平衡.

9.液氯包装时液氯阀门选用?

  根据系统的最高压力来确定的,氯气是比较危险的介质,为确保安全最好提高一个压力等级,建议采用2.5MPa的.最好用氯气专用阀

10.氯气与氢气在合成炉内的反应热是多少?

    实验测得1molH2与1molC12反应生成2molHCI时放出184.6kJ的热量,这是该反应的反应热。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就上述反应来说,当1molH2与1molC1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HCl时,l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lmol  C1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2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431kJ/mol×2mol=862kJ的能量

11.高压法和低压法方面的比较

  1)高压法:

氯压力1.4~1.6MPa(表压),液化温度+30~+50℃  ;

(2)中压法:

氯压力0.2~0.4MPa(表压),液化温度0~+10℃  ;(3)低压法:

氯压力0.15MPa(表压)左右,液化温度-30℃左右;生产液氯的三种方法,以高压法流程最短,操作简单,能耗最低。

下表为不同压力下生产液氯耗电的比较表。

近年来由于无油润滑压缩机及透平式压缩机的发展,使制造液氯的方法逐渐由低压向中压、高压法发展。

但是中国氯碱工厂既要满足液氯生产所需的较高氯气压力,又要顾及其他氯产品需要较低的氯气压力,因此选择氯气压缩机将依据计算,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来决定采用哪一种氯气压力生产液氯,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不同压力下液化1吨氯气所需的电能

项目                  液  化  压  力  MPa

                    0.1      0.3      0.8      1.6

压缩耗电,kWh/t      5      23      42        57

冷却耗电,kWh/t      87      68      27        3

合计耗电,kWh/t      92      91      69        60

液化开始温度,℃      -36      -8      25      53

液化终止温度,℃      -42      -17      14      40

4

评分次数

片碱、蒸发相关内容整理

1.什么叫降膜蒸发器,降膜吸收器?

  降膜蒸发是在降膜蒸发器内进行的。

单流型降膜式蒸发器可由一束加热管组成,但更多的是采用单管式或用若干个单管式加热管组成。

它可根据不同规模配用不同规格的管子和管数。

这种组合形式的蒸发器具有检修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在运行时,料液由蒸发器的顶部经液体分配器均匀进入加热管内,沿管壁成膜状向下流动并与管外载热体进行对流换热。

料液中的水分被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与被浓缩的物料一起向下流动,在底部流入汽液分离器。

浓缩后熔融状态的碱由分离器底部放出。

二次蒸汽则从分离器顶部排空或回收利用。

进入降膜蒸发器的料液是在分配器的帮助下,利用本身重力作用,使料液沿垂直的管壁呈均匀的液膜向下流动。

因此它能在较小的流量下,具有较高的给热系数。

同时料液在蒸发过程中,在管内停留时间短、液层薄,加热介质与料液之间的温差得以有效利用。

所以就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蒸发而制得固体烧碱。

降膜式蒸发器内还要形成一定的真空,既是比大气压低,这样降低沸点,同时是形成降膜的条件之一。

而且它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列管加热室,下部分为蒸发室,当然不同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所不同,但大的部分都一样。

而吸收器的原理是利用布液器料液从上往下流动,料液在管内壁上形成液膜(就象瀑布样),而形成膜就叫降膜。

2.瑞士博特的片碱装置熔盐堵塞问题?

  1、操作不当。

2、碳化物的影响(NaNO3)熔点混合物为KNO3+NaNO2+NaNO3,  当熔盐与CO2接触,则将有NaNO3有生成,例如:

若氮封中混入CO2气因为生成的碳酸盐将提高熔盐的熔点,从而导致管线。

故其中NaNO3含量大不能超过0.2%,随着NaNO3含量的增加,熔盐须部分可全部给予更新。

3、NaOH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NaOH不可能渗入熔盐系统,但实际上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万一有较大的破损,NaOH将污染传热盐。

熔盐中NaOH的影响相似于碳酸盐对其的影响,即将提升熔盐的熔点,故NaOH最大含量不能超过2%,同Na2CO3一样,若NaOH含量较高,则须进行相应的更新过程。

 

其他相关内容(材料、设备等)整理

1.高纯盐酸管道阀门垫片用什么样的垫片好?

  三元乙丙橡胶,聚四氟

2.离心泵加入机油后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成白色,再次更换机油还是这种情况。

请问这是什麽原因?

  密封不好,油混入水,机油就被乳化,形成白色。

在实际操作中哪,操作工有用水冲洗泵头的错误做法,是导致轴承箱进水的最大可能;其次就是必须保证泵的轴封完好,如果泵本身就漏液,很容易将液体混入轴承箱。

3.氯碱行业中通常都用到哪种换热器?

  列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等等,材质也有很多,如碳钢、不锈钢、钛、石墨、特种钢材等等。

列举几个常用的:

1.盐水预热:

一般是钛管(列管式)或钛板式。

2.碱冷却:

一般是不锈钢列管式或板式。

3.氯气冷却:

钛管(列管式),浓硫酸冷却常用蛇管。

4.氢气冷却:

不锈钢或碳钢列管,有的是水直接喷淋(水洗塔)。

水环泵的冷却常用蛇管。

5.次氯酸钠冷却:

钛板式。

6.碱蒸发:

浓碱冷却常用不锈钢或碳钢螺旋板。

蒸发器加热器都是列管的以上的仅供参考,厂家不同,工艺不一样,所用的换热器也不一样。

例如:

有的厂家生产氢氧化钾,盐水预热用的是石墨换热器!

4.碱结晶温度

    (4楼图片)

5.低钙镁橡胶是什么?

  低钙镁防腐橡胶板主要使用在化工离子膜制碱行业。

品种分为两类,即高温高压硫化和非受压容器的低温。

常压硫化。

低钙镁橡胶适用于化工行业离子膜制碱、离子交换塔、盐水储槽、二次盐水储槽及管道。

低钙镁橡胶板最大优点是把钙镁含量降到最低,使其在电解过程中效果最佳,无论是受压缸体还是非受压缸体都适宜用此衬胶。

低钙镁橡胶不是一种胶种,而是分多种型号。

副产盐酸中的管道?

6.盐酸管道最好是用塑料管道或玻璃钢增强管道,如果压力很高或温度很高才考虑用衬里管.

  钢衬四氟管的脱壳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四氟可耐温度120度左右,但和四氟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加入了再生料,则质量难以保证.个人认为如果超过80度,而且经常出现冷热交替的情况,则很容易导致脱壳.另外如果管道内有出现负压的情况也会脱壳.如果温度压力高的话可以试一下钢衬胶管道.要衬耐酸胶.也可以钢衬耐酸玻璃.如果是氯碱的副产盐酸,则一般情况温度不是很高,压力也不是很高,完全可能用玻璃钢增强的各种塑料管道(PVC,PE)均可.甚至可用那种透明的PE管.

7.推荐一些氯碱方面的书籍

  氯碱生产技术、氯碱工艺、离子膜法制碱生产技术

8.氯碱厂主要管道材料?

  一次盐水----钢衬胶,PE钢骨架,二次盐水(树脂塔前)---钢衬胶,PE钢骨架,二次盐水(树脂塔后至电槽)---钢衬胶,PE钢骨架,CPVC,淡盐水(脱氯前)---钛,淡盐水(脱氯后至一次盐水)---钢衬胶,PE钢骨架,CPVC,湿氯气(80℃以上)--钛,湿氯气(80℃以下)--FRP/PVC,干氯气----CS,氯化氢----CPVC,高纯酸--CPVC,工业酸---FRP/PVC,次钠--FRP/PVC,浓硫酸---CS,稀硫酸--FRP/PVC,烧碱32%---离子膜界区内最好按电槽厂家要求,烧碱32%--至其它各装置的按用碱单位对碱的要求,要求不高的用CS;要求高的用304.

9.氢氧化钾生产工艺和氢氧化钠有什么区别?

  基本是一样的。

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膜有钾碱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