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468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docx

酸碱盐酸碱盐知识汇总

酸碱盐知识汇总

1.溶液的导电性

(1)溶液导电的原因

通过实验可知某些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①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都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

干燥的氯化钠固体中的Cl-和Na+,由于静电作用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不能自由移动,所以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当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Cl-和Na+之间的作用,使氯化钠晶体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Cl-和Na+,当外加电源时,Cl-向阳极移动,Na+向阴极移动,因而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

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其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也是如此。

②蔗糖、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有机物,其中不存在离子;溶于水时,这两种物质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溶液中不存在带电粒子,因而它们的溶液不导电。

由上述分析可知: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本质是:

这些物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以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溶液的电中性

①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时,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是在水或热的作用下发生的,跟是否通电无关)。

该过程可用解离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I=Na++Cl-H2S04=2H++S042-NaOH=Na++OH-

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

①在酸的水溶液中,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等于酸分子解离时生成的氢离子的总数。

②在碱的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数目等于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

③在盐的水

溶液中,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

2.酸、碱、盐

(1)酸

①定义:

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②主要特征:

解离时产生惟一的阳离子是氢离子。

③注意:

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但习惯上我们也称之为酸,而氯化氢不是酸。

2.NaHS04溶于水虽然也会解离产生H+,但同时还有其他阳离子(Na+)产生,因而不属于酸。

(2)碱

①定义:

解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②主要特征:

解离时产生惟一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③注意:

1.能解离产生O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

如Ba(OH)N03。

2.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等物质虽难溶于水,但其在熔化状态时解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金属离子,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属于碱。

(3)盐

①定义:

解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②主要特征:

化合物只要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即属于盐类。

③注意:

铵根离子(NH4+)和金属离子的性质相似,我们把它看作金属离子,所以NH4Cl、(NH4)2S04等均属于盐,但不含金属离子和金属元素。

4.浓硫酸的特性和溶解性

⑴浓硫酸具有以下特性:

吸水性(物理性质)、腐蚀性(化学性质)。

①吸水性:

指浓硫酸收空气中的水、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的性质

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用浓硫酸来干燥H2、02、CO、C02等气体.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即长进短出.如果将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放置于空气中,浓硫酸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应将浓硫酸密闭保存。

②腐蚀性:

浓硫酸可以将衣服、木材、糖、皮肤、纸等物质中的氢、氧元素夺取出来,使以上各物碳化表现出强腐蚀性。

如果不慎在皮肤或衣肤上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⑵浓硫酸的溶解性

浓硫酸极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若把水倒人浓硫酸中,它就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产生的大量热会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发生事故。

5.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可用AB+CD→AD+CB表示

特点:

(1)反应物、生成物均只有两种化合物;

(2)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3)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

C02+Ca(OH)2=CaC03↓+H20虽然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只有两种化合物,但由于生成物并不是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的,故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氧化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式如果写成Fe203+HCI→FeCl2+H20,就是错误的,因为这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中元素化合价不应发生改变,应该生成氯化铁(FeCl3),而不是氯化亚铁(FeCl2)。

6.关于Cl-和S042-的检验

(1)检验Cl-的方法是: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存在Cl-。

检验S042-的方法是: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硝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存在S042-。

两者加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其他离子(CO32-)的干扰。

若溶液中有可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钠).它们也能跟硝酸银或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银或碳酸钡,但碳酸银和碳酸钡均可溶于稀硝酸,而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2)鉴别盐酸(HCl)和稀硫酸(H2S04)时,可用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不能用硝酸银溶液。

因为Ag+不仅和Cl-形成白色的AgCl沉淀,而且和S042-结合生成微溶的Ag2S04,量大时在水溶液中也会出现白色沉淀,而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3)鉴别NaN03、BaCl2、AgN03三种无色溶液时.应先加盐酸,鉴别出硝酸银溶液,然后通过加稀硫酸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来。

不能先加稀硫酸的原因同上述“

(2)”。

(4)若溶液中可能同时存在有Cl-和SO42-,进行鉴定时,应该先检验SO42-的存在,所需试剂为足量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后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的存在。

其原因有三:

①如果先检验Cl-,原因同上述‘

(2)”。

②在首先检验SO42-时,应选用硝酸钡溶液,而不是氯化钡溶液,否则就会向溶液中引入Cl-,使溶液中Cl-的存在具有不可确定性。

⑧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将SO42-除净,以免对后续Cl-的检验产生干扰。

7.酸的通性

盐酸、硫酸之间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其原因是这类物质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故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指示剂是指能跟酸性或者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酸性溶液(pH<7)

中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紫色石蕊试液

红色

紫色

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注意事项:

1酸碱指示剂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主体。

一般有两种说法:

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b.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酚酞的叙述同样.

2酸溶液肯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等是盐,其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包括碱的溶液和一些盐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同样,酸性溶液包括酸的溶液和一些盐的溶液。

 

⑵活泼金属+酸→盐+氢

例如:

2A1+6HCl=2AICl3+3H2↑Mg+H2S04=MgS04+H2↑

Zn+2HCl=ZnCl2+H2↑Fe+H2S04=FeS04+H2↑

注意事项:

①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初中主要掌握较活拨金属(镁、铝、锌、铁).

③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铁元素在生成物中显+2价,称为亚铁,其溶液呈浅绿色。

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

④其它条件一定时,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⑤当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相同的化合价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反之亦然。

(3)金属氧化物+酸→盐十水

例如:

MgO+H2S04=MgS04+H20

CuO+2HCl=CuCl2+H20

CaO+2HN03=Ca(N03)2+H20

注意事项

①金属氧化物很难与酸、还原性物质以外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此类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碱+酸→盐十水

例如:

NaOH+HCI=NaCl+H20Ba(OH)2+H2S04=BaS04↓++2H20Fe(OH)3+3HCI=FeCl3+3H20Zn(OH)2+2HN03=Zn(N03)2+2H20

注意事项:

①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生成

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这句话是错误的。

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中和反应的用途:

胃酸过多可吃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中和,农业生产中可通过施人适量的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等。

(5)盐+酸→新盐+新酸

例如:

CaC03+2HCl=CaCl2+H20+C02↑Ba(N03)2+H2S04=BaS04↓+2HN03

Ag2CO3+2HN03=2AgN03+H20+C02↑Na2C03+H2SO4=Na2S04+H20+C02↑

注意事项:

①硫酸跟块状碳酸钙反应后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块状物的表面,造成硫酸与碳酸钙分离,从而使反应不能趋于完成。

故检验CO32-的存在,最好用稀盐酸和石灰水,不宜用稀硫酸和石灰水。

②不同的酸在水溶液里都能解离而生成相同的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酸的通性;同时产生不同的酸根离子,因此其性质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8.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1)PH的范围0-14

(2)PH的测试方法

测定pH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具体操作如下:

用胶头滴管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值。

注意事项:

①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的溶液中,以免带人杂质.同时这种操作还可能冲掉pH试纸上的一部分指示剂,致使比色时发生较大误差(测酸性溶液时PH值偏大,测碱性溶液时PH值偏小)

②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再进行测试。

因为将待测溶液滴到用水湿润后的pH试纸上,待测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小。

(测酸性溶液时PH值偏大,测碱性溶液时PH值偏小)

(3)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变色情况与溶液pH的关系见“7.

(1)”

(4)改变溶液PH的方法

溶液的PH实质上是溶液中的H+浓度或OH-浓度大小的表现。

一般来说,H+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

而0H-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溶液的PH越大。

改变溶液中H+或OH-的浓度,则溶液的PH会发生改变。

向某溶液中:

①加水。

只能改变溶液的酸碱度,不能改变溶液原来的酸碱性,使溶液的PH逐渐接近于7。

②加酸碱性相同,PH不同的溶液。

原溶液酸碱性不会发生变化,但混合后溶液的PH在两种溶液的PH之间。

③加酸碱性相反的溶液。

由于两种溶液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混合后的溶液的PH可能等于7,若加入的溶液过量,原溶液的酸碱性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

总之,两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在两种溶液的PH之间。

 

10.常见的三种盐的比较

氯化钠(NaCl)

碳酸钠(Na2C03)

硫酸铜(CuS04)

结晶水合物

Na2C03•10H20

CuS04•5H20

俗名

食盐

纯碱、洗涤碱、面碱,结

晶水合物俗称口碱

结晶水合物俗称胆矾、蓝矾

 

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熔、沸点高,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粗盐中因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而潮解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检验:

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2HCl+Na2C03=

2NaCl+H20+C02↑

C02+Ca(OH)2=

CaC03↓+H20

硫酸铜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有毒。

胆矾为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CuS04·5H20==CuS04+5H20

 

用途

调味、腌渍食品,生理盐水。

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钠、氯气、烧碱、纯碱等

化工产品,用于洗涤剂、造纸、纺织、玻璃等工业上

精炼铜、镀铜、制铜的化合物,制农药波尔多液,检验水的存在CuS04+5H20=

CuS04·5H20

存在与制法

分布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用蒸发溶剂法制得粗盐后,再提纯

存在于盐湖或碱性土镶里,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发明了候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

CuS04·5H20是蓝色硫酸铜晶体;CuS04是白色无色硫酸铜粉末

11.潮解

(1)潮解:

固体在空气里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如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固体、氯化镁固体均易潮解。

一般来说,固体潮解属物理变化。

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应放在小烧杯中,而不能放在纸上,等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

(NaOH固体潮解后有很强的腐蚀性)

12.盐的化学性质

(1)金属+盐一新金属+新盐

例如:

Zn+CuS04=ZnS04+Cu现象:

浸没于硫酸铜溶液里的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

又如:

Cu+Hg(N03)2=Cu(N03)2+Hg现象:

浸没于硝酸汞溶液里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液态物质,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注意事项:

1盐一定是可溶性盐。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K、Ca、Na性质很活泼,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Na+2H20=2Na0H+H2↑)

③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铁元素显+2价;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

④初中阶段掌握:

镁、锌、铁与可溶性的铜盐、汞盐和银盐的反应,铜与可溶性的汞盐和银盐的反应。

Cu+Hg(N03)2=Cu(N03)2+HgZn+CuS04=ZnS04+Cu

Fe+CuSO4=FeSO4+CuCu+2AgN03=Cu(N03)2+2Ag

(2)盐+酸一新盐+新酸

反应条件:

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沉淀或气体或水。

如:

BaCl2+K2S04=BaS04↓+2KClBaCl2+H2S04=BaS04↓+2HClCaC03+2HCI=CaCl2+H20+C02↑

(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反应条件:

①反应物都要溶于水;②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沉淀或气体或水如:

FeCl3+3NaOH=Fe(OH)3↓+3NaCl

CuS04+Ba(OH)2=BaS04↓+Cu(OH)2↓Ca(OH)2+Na2C03=CaC03↓+2NaOH

(4)盐+盐一另外两种盐

反应条件:

①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均可溶,②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沉淀或水。

如:

CaCl2+Na2C03=CaC03↓+2NaCl

应用:

用于检验某些离子(如Cl-、S042+)或鉴别物质。

1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参加化学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例如:

CuSO4+2NaOH=Cu(OH)2↓+Na2S04

实质:

Cu2++S042-+2Na++20H一=Cu(OH)2↓+2Na++S042-,沉淀在水溶液中难解离,故可反应。

Na2C03+2HCl=2NaCl+H20+C02↑

实质:

2Na++C032-+2H++2Cl-==2Na++2C1-+H20+C02↑,气体逸散,故可反应

NaOH+HCl=NaCl+H20

实质:

Na++OH一+H++Cl一=Na++C1-+H20,水难解离,故可反应。

NaCl+KN03=NaN03+KCI

实质:

Na++cl一+K++N03-==Na++N03一+K++Cl一,没有沉淀、气体、水产生,故没有发生反应。

从以上四个例子分析可知,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发生解离后,互相交换离子,造成溶液中离子种类、数目减少.宏观上表现为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所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三者之一。

注意:

硫酸钡和氯化银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常见的复分解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如CaO+2HCl=CaCl2+H2O

2碱十酸→盐+水……中和反应2NaOH+H2S04=Na2S04+2H20

 

③盐+酸→新盐+新酸

Ba(N03)2+H2S04=BaS04↓+2HN03

Ag2C03+2HN03=2AgN03+H20+C02↑

3盐+碱→新盐+新碱,

Na2C03+Ca(OH)2=CaC03↓+2NaOH.

NaOH+NH4N03=NaN03+H20+NH3↑

⑤盐+盐→新盐+新盐

MgS04+Ba(N03)2=BaS04↓+Mg(N03)2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都是复分解反应,可总结以下韵语:

复分解反应两头顾,先顾头后顾尾;

顾头要看溶解性,无酸盐碱须可溶;

条件满足再顾尾,产生气体沉淀水;

交换离子写方程,气体沉淀加箭头。

14.氮肥的特性

(1)铵盐与碱混合受热可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也可以把铵盐和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也可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反应方程:

NaOH+NH4N03=NaN03+H20+NH3↑

Ca(OH)2+2NH4N03=Ca(N03)2+2H20+2NH3↑

检验铵根离子(NH4+)时,所需的试剂有可溶性碱和红色石蕊试纸。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03加热NH3↑+C02↑+H2O

盐酸

硫酸

 

浓酸的性质

 

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需密闭保存:

有酸性和腐蚀性。

工业浓盐酸呈黄色

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有吸水性,用作干燥剂,需密闭保存;具有脱水性、腐蚀性

 

解离方程式

HCl=H++Cl-

H2S04=2H++S042-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盐酸不变色

稀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稀硫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金属反应

Fe+2HCl=FeCl2+H2↑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H2S04+Zn=ZnS04+H2↑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03+6HCl=2FeCl3+3H20

现象:

铁锈不断溶解,溶液呈黄色

CuO+H2S04=CuS04+H20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与碱反应

 

2HCl+Cu(OH)2=CuCl2+2H20.

现象: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HCI+HaOH=NaCI+H20

3H2S04+2Fe(OH)3=6H20+Fe2(S04)3;

现象: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2NaOH+H2S04=Na2S04+2H20

与某些盐反应

 

AgN03+HCI=AgCl↓+HN03;

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稀硝酸不溶解;用于CI-的鉴定

H2S04+BaCl2=BaS04↓+2HCl

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稀硝酸不溶解;用于S042-的鉴定

用途

 

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和制造某试剂、药物;人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助消化

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用于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盐酸、硫酸的性质与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