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82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

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今天我们的探究对象是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2、是啊,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离开蜂房很远,他照样能飞回来。

法国科学家听说蜜蜂有这样的能力,他想做一项实验来证明。

今天我们来学习(出示课件:

第十四课《蜜蜂》),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课文,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研究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出示课件:

自学的时候,读准生字词,课文读正确。

2、大家自学得很认真,(课件出示:

由要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词语: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包括,准确无误,沿途,陌生,超常。

闷了很久,几乎,尽管。

)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证实、阻力”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4、谁找到了?

读给大家听一听。

5、读得非常好,(课件出示:

有关“证实、阻力”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让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

6、我发现这个课文当中有好几个多音字呢!

请大家赶紧去找一找。

(闷了很久,几乎,尽管)

7、你们能找到带有这三个多音字的句子吗?

找出来读一读吧。

8、很好,刚才有一些难读的词语和多音字,我们找到了相关的句子,把它们读正确了。

现我们把这些词语再连起来再来读一读。

9、非常好,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们都弄明白了吗?

我想问问“陌生”是什么意思?

(不熟悉。

)“准备无误”是什么意思呢?

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这个词语的句子吗?

(准备无误就是非常正确,没有一点错误的意思。

10、你们能结合句子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非常好。

11、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词语读正确了,还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啊,接下来我们要读课文了,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

那么老师就请6位同学来轮读课文吧。

12、谁来评评读得怎么样?

13、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法布尔到底做了一项什么实验?

14、同学们默读课文非常认真,谁来说说法布尔到底做了一项什么实验(法布尔做的实验是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15、说得真好,同学们,法布尔是怎么做这项试验的?

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接下来,我们还要还写字呢。

三、指导写字

1、让我们来读读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课件:

无论、试验、纸袋、证实、大概、减少、阻力、推测、包括、准确无误、沿途、超常)

2、(出示课件:

田字格里的生字),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觉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3、(出示课件:

读音、笔顺、组词)师范写“概”字,生临写。

四、作业:

请大家写两遍生字,抄写一遍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件:

第十一课《蜜蜂》)。

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回忆:

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谁来说说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

课文哪一段是写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

2、谁知道课文哪一段是写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

3、那就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

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出示课件:

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4、谁来说说,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5、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在每一只小蜜蜂的背上做上记号呢?

(为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他放出去的。

所以在每只蜜蜂的背上都做上了白色的记号。

6、说得有道理,你们是从哪个句子里知道的?

(出示课件:

句子)让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7、法布尔可真仔细呀!

那么除了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法布尔还做了些什么呢?

(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呢。

法布尔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8、(出示课件:

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呢?

9、是啊,做试验就得考虑细致周到,这样才科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起去感受法布尔科学的工作态度吧。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那么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呢?

请你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

2、谁找到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呢?

(3、4、5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试验的结果。

)(出示课件:

3、4、5自然段)

3、那么就请大家再去读读3,4,5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出示课件:

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刚才大家课文都读得很认真,而且还进行了思考,现在老师先请三位同学来读读

3、4、5三个自然段。

4、现在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

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有两只蜜蜂马上就飞回来了,小女儿看了时间,只用了40分钟。

5、法布尔之所以让自己的小女儿等在蜂窝边,是怕蜜蜂比他先回来,果然有两只蜜蜂比他先到了家。

只用了40分钟就飞回了蜂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出示课件:

“没等我……花粉呢”)

6、小女儿非常激动,他盼着早一点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亲,小女儿为什么那么高兴呀?

(因为有两个蜜蜂飞回了蜂窝,这说明法布尔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让我们带着高兴的、激动的语气再来读好这个句子吧!

7、第二天,法布尔在检查蜂窝的时候,又发现了什么?

(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说明了什么?

(又有十五只蜜蜂飞回来了)这样,20只蜜蜂中,17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8、(出示课件:

那么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回来的呢?

”)(出示课件:

放飞时,正好起风了,为了减少阻力,蜜蜂只好飞得很低,这样,就更不能看到遥远的家了,而且对于蜜蜂来说,周围的景物都是陌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十七只蜜蜂飞回了家。

9、课文第五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回了家的。

谁找到了这个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

(出示课件:

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五、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他到底证明了些什么呢?

(出示课件:

情景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再和同桌讨论一下吧。

2、同学们刚才默读了课文,还和同桌进行了讨论,谁来说说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到底证明了些什么呢?

3、法布尔证明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出示课件:

你们是怎么知道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的呢?

)(出示课件:

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蜜蜂并不熟悉,它们被闷在纸袋里,还走了两里多路,根本看不到周围的景物,所以他们靠的不同超常的记忆力。

4、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那靠的又是什么呢?

(蜜蜂能这样飞回来,法布尔还不知道原因,所以说是我们无法解释的本能,但我相信法布尔一定会不断地去研究、观察,解开其中的秘密的。

5、说得可真好呀,同学们,这篇文章很多句子都写得很好,就让我们再去读读全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吧!

6、好,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找到的句子吧!

六、课后总结

1、谁能说说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2、是啊,听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真的,要自己亲自动手去试试看。

课后的资料袋里有一些蜜蜂的资料,大家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当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可以在课后在课外书中寻找答案。

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七、作业:

(出示课件: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14蜜蜂

做记号做事严谨实验

放实事求是得出结论

14蜜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

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

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

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

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

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可板书“试验”两字)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

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

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

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

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

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

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

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

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

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

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

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

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__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_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

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

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

说说理由。

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

小蜜蜂真了不起!

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

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

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

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

14、蜜蜂

辨认方向能力强

遇到问题实验求证得出结论

《蜜蜂》教学设计

梁星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充分挖掘本文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材分析】

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写了他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首先写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实验的过程。

过程大体是:

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二十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

然后写“我”途中的学习、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结果第二天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留下悬念,让学生去不断探索。

【学情分析】

作者所做的实验尽管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受到启发,并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

结合课文理解“推测,沿途,本能”的意思。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学习“边做——边看——边想”的构段方法;积累语言,通过体会“几乎、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语文老师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

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

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

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

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

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可板书“试验”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

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

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

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

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

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

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

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

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

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

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

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

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__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

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

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

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

小蜜蜂真了不起!

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

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

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

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一、说教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

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蜜蜂有17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文章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实验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细品位,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2.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四、说教法:

为了落实新课程,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小组交流”、“点拨议论”的方法。

五、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