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82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4.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docx

最新联想网络同传资料EDU710

目录

服务分区特殊说明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注意事项

第1章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功能简介

总体安装说明

第2章联想教育应用的首次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

第一次布署的简要步骤

硬盘保护系统的安装与部署

网络同传的使用

第3章联想教育应用的日常维护与使用

硬盘保护的管理员菜单

网络同传的使用

第4章网络控制工具的使用

概述

功能特性

安装与使用

保护与同传

图标显示列表

资产管理

网络管理

应用设置

本机操作

常用操作

卸载

第5章常见的问题与解答

服务分区特殊说明

硬盘保护,网络同传等教育应用所需的文件和相关数据保存在服务分区中,请不要删除此分区,否则将造成硬盘保护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注意

1.您在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过程中,如果看到有已经存在的分区(即服务分区),请不要删除此分区。

2.硬盘保护,网络同传等教育应用所需的文件和相关数据保存在服务分区中,如果服务分区被非联想维修人员所进行的操作删除或损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将不对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联想的服务及责任以联想产品随机文件所做出的服务承诺为准。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注意事项

1.每个系统不能超过8个分区:

在硬盘保护分区设置过程中,每个系统包含的分区数不能超过8个(包括系统分区,共享数据区和专属数据区),否则可能影响网络同传的使用。

2.硬盘每个分区的划分,请将容量控制在500MB到200GB之间。

3.请您安装完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后立即安装“EDU驱动安装包”并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进行软件的安装,所有安装请在开放模式下进行。

第1章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功能简介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是专门为电子教室、网吧等公共机房环境设计开发的,包括硬盘分区管理、硬盘数据保护、CMOS参数保护、网络唤醒、IP分配、网络分组同传、智能同传、智能排程、断电同传以及机房网络管理控制等一系列重要功能,重点解决机房管理员如何快速方便地给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问题,以及解决如何快速清除计算机的前一个用户的操作,实现下一个用户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初始用户环境的问题。

该应用方案具有以下功能特色:

1.能够同时给机房中的多台计算机(最多可达二百台)进行系统、软件的快速部署,整个复制所花的时间比手工安装好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时间还要短。

2.允许管理员一次性给机房中所有计算机分配好IP地址和计算机名。

3.保护系统远离病毒和恶意破坏的困扰,极大地降低管理员维护机房计算机的难度。

4.能够保护机房用户常用的多种操作系统(其中包括WindowsXP,WindowsVista,Windows7,WindowsServer2003及WindowsServer2008操作系统)。

5.能够保护每台计算机上的CMOS参数不被恶意破坏。

6.允许管理员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完全隔离的系统,相当于把这些不同的系统安装在完全不同的计算机上一样,从而实现一台计算机当多台计算机使用。

7.可以使计算机能够快速还原至先前受保护状态,大大减少管理员对机房众多计算机的使用维护工作量。

8.允许管理员使用智能同传的方式为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部署增量数据,如安全补丁、新增的软件或数据文件等。

9.允许管理员远程监控和管理所有计算机的软硬件资产。

总体安装说明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只在联想的一些特定机型上随机提供,具体机型搭配情况以最新的产品配置说明为准,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那么请您咨询实际的销售人员,或者访问联想网站。

对于机房管理员来说,下面这种安装次序是最有代表性的:

图1-1安装次序示意

①在发送端上安装好硬盘保护系统,同时对硬盘进行分区,在系统分区上安装对应的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和所有需要的软件。

②将每台接收端登录到发送端上。

③从发送端上把硬盘保护参数和硬盘数据一次性复制到所有的接收端。

注意

1.联想教育应用方案不支持双网卡,如果您使用了双网卡,那么请在BIOS设置中将板载网卡屏蔽。

2.联想教育应用方案不支持双硬盘。

第2章联想教育应用的首次部署

本说明书中的所有图形界面仅供参考,可能与实际界面有细微差别,请您以实际界面为准。

安装前的准备

在正式使用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前,需要完成以下三步工作:

第一步:

首先完成本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的物理连线、电源接通、网络连通等工作。

第二步:

要准备好操作系统安装光盘、驱动程序光盘、需要安装的应用软件光盘,如果您所购买的机型未包含操作系统光盘,请您单独准备。

第三步:

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内容,从而理解本方案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次布署的简要步骤

购买新的计算机进行第一次布署的简要步骤如下:

1.选择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规划好要安装的系统和分区。

2.选择安装硬盘保护,按照规划分区。

3.为每个系统分区安装系统,并且在系统中安装硬件驱动和"EDU驱动安装包”。

4.安装网络控制工具被控端。

5.在系统中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

6.根据需要设置好硬盘保护参数,包括是否显示系统菜单、自动启动的系统、每个系统和分区的还原方式,是否保护CMOS(如果设置了保护CMOS,要把CMOS参数设置好)。

7.检查一下保护功能和各个应用软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8.发送端重启后按F4进入网络同传界面,选择作为“发送端”。

9.接收端计算机开机后按F4,选择“网络同传”自动作为接收端登录。

如果您需要按照顺序分配IP地址和计算机名,请按照顺序登录。

10.通过网络同传,将发送端的“硬盘数据”、“CMOS参数”同步到接收端,并可以对接收端进行IP地址、计算机名分配以及按机房使用方案对网段内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分组设置。

硬盘保护系统的安装与部署

硬盘保护系统包括【硬盘保护】和【CMOS参数保护】两大功能,其中硬盘保护功能能防止对硬盘数据的恶意破坏。

硬盘保护的安装

注意

硬盘保护有两种安装方式:

选择安装和快速安装。

如果您第一次安装硬盘保护,推荐您使用选择安装。

选择安装

“选择安装”是自定义设置的安装方式,可针对硬盘的各个分区选择性的设置相关保护选项以及所需要的保护模式。

此安装方式具备划分硬盘分区以及进行多重系统引导设置的功能,划分硬盘分区的同时可进行硬盘保护系统的设置与安装。

如果采用重新划分硬盘分区的安装方式,将删除硬盘原有分区信息与相关数据,建议划分硬盘前对原有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划分硬盘的目的是将硬盘分成几个互相隔离的区域,使每个操作系统互不干扰,而当需要共享数据时,又可设置共享数据盘,使每个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访问及读写。

分区的类型有:

系统分区(启动盘),数据分区(数据分区又分为共享数据盘和专属数据盘)。

您需要在系统分区中安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均可访问共享数据盘;专用数据盘只能在所属的系统内访问。

安装保护模块后,不可任意修改分区的类型、恢复方式,此操作将会导致丢失所有影系统。

修改分区类型后,所有保护的分区会自动做一次保存操作。

如果您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或希望重新分区安装您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请您按如下步骤完成安装:

1.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联想标识时反复按键盘上的F4键,进入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安装界面,单击“选择安装”,如图2-1所示。

图2-1硬盘保护系统安装主界面

注意

如果您的计算机是EFI主板,请在安装前清空CMOS密码。

2.按“Enter”键继续,进行分区设置,如图2-2所示的界面。

图2-2重新分区

3.此时您可以选择“保留所有分区”,也可以选择“重新分区”,如果您需要重新分区,请先选中“重新分区”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对硬盘进行操作,如图2-3所示。

图2-3分割硬盘

注意

如果您选择“保留所有分区”,具体操作请参见快速安装部分。

4.单击“添加分区”按钮,将弹出如图2-4所示的添加分区操作界面。

图2-4添加分区

5.输入所需的分区容量并制定分区类型,同时命名此分区。

说明

1)分区类型:

可以选择为FAT16,FAT32,NTFS,EXT3或SWAP,请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如果设定分区类型为FAT16或FAT32格式,则可以勾选“立刻格式化?

”选项,如果选中此项,该硬盘保护系统将自动格式化该分区;如果您需要设定此分区为系统分区,则需要勾选“分区可以启动(带操作系统)”。

注意

如果您设定的分区类型不是FAT16或FAT32,如NTFS,请您自行格式化。

2)恢复方式:

每个分区(分区类型是EXT3,SWAP的除外)可以单独设置自己的恢复方式。

注意

硬盘保护系统默认情况下不支持Linux系统保护。

∙启动分区(选择“分区可以启动”的分区)的恢复方式可选择为快速恢复或不保护。

注意

快速恢复是对该分区进行保护,防止数据被恶意损坏,在您重启计算机后,系统将恢复到本次操作前的状态。

∙数据分区(不选择“分区可以启动”的分区)的恢复方式可设置为“同所属系统盘”(启动分区),并另可设置快速恢复、不保护和快速清空三种方式。

∙除“不保护”和“同所属系统盘”之外的其它恢复方式,均可设置恢复/清空的时间间隔。

3)恢复频率:

对系统数据进行恢复的频率,您可以设置为每次开机、手动恢复或定时恢复(如每隔1天,每隔2天,最多为30天)。

注意

1.建议“恢复频率”选择“每次开机”,因为选择“手动恢复”或定时恢复时,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数据可能造成缓冲区不足而需要恢复。

2.如果恢复频率不为“每次开机”或“手动恢复”,而是其他恢复频率,那么首次恢复的时间将会在界面中提示。

4)如保护方式属于快速恢复类型,则无需占用分区以外的硬盘空间,但必须在对应的操作系统中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6.重复以上步骤将硬盘划分完毕,如图2-5所示,显示了一个划分硬盘的完整实例。

图2-5分区实例

在该界面中,您可以对各分区进行删除以及属性修改操作。

∙首先选择需要进行修改或删除的分区,然后选择“删除分区”可以删除所选分区,选择“修改分区”则可以修改所选分区的属性,修改分区的操作界面如图2-6所示。

图2-6修改分区

注意

“删除分区”的操作必须从最后一个分区开始进行。

∙修改完毕后单击“确定”,该修改生效。

7.所有分区设置完毕后,在图2-5界面中单击“下一步”,则进入“系统选择”界面,如图2-7所示。

图2-7选择数据分区

说明

1)在图2-7所示实例中,显示硬盘共分为四个分区,两个系统分区被命名为“WinXP”和“Win7”,表示分区将要安装的操作系统。

2)另外命名为“XPdata”和“Win7data”的数据分区均为共享数据盘,表示在任何操作系统中都可以访问并读写此分区。

下面以“Win7data”为例,将数据分区“Win7data”的属性修改为专属数据盘。

∙首先选择此分区,按回车键或在此分区双击鼠标左键,屏幕将弹出图2-8所示界面。

图2-8分区设置界面

∙选择“Win7”,然后单击“确定”,即可将“Win7data”分区调整为专属数据盘,调整后将显示如图2-9所示的界面。

图2-9系统选择

此时名为“Win7data”属于系统Win7所包含的专属数据盘,只能在Win7环境下访问而在WinXP环境下是无法访问的。

8.至此,设置完毕,然后单击“下一步”,开始安装保护模块,并提示用户切换至保护模式,如图2-10所示。

图2-10系统提示

9.因为分区操作刚刚完成,尚未安装操作系统,所以选择“取消”按钮,系统会将保护模块继续安装,安装结束后,出现选择启动系统窗口如图2-11所示。

图2-11选择启动系统

注意

1.如果您的计算机需要安装操作系统或其他需要重启计算机的软件,如图所示请不要勾选管理员菜单系统设置中的“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选项;第一次使用时,请您先进入管理员界面,取消勾选管理员菜单系统设置中的“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选项,如有需要在完全安装后再勾选此功能。

2.使用选择安装模式分区后,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请选择对应的启动盘进行安装,不要安装在数据盘或未指派空间内,也不要随意改变分区属性及大小,否则操作系统将无法正常启动。

3.虽然硬盘保护系统可以恢复您在DOS下对硬盘普通分区的修改操作,但是由于使用DOS下的分区工具(如fdisk)能比较容易的破坏联想的服务分区,进而导致硬盘保护软件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不建议您安装使用DOS系统。

10.此时重启计算机,并插入系统安装光盘,按F12键选择从光驱启动;然后出现硬盘保护的系统选择界面,选择要安装系统对应的“启动系统”,点击“进入系统”,然后按正常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进行安装,至安装完毕。

注意

1.如果您需要安装3Dmark软件,请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直接进行安装,然后再进行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及其他应用程序的安装。

2.如果您需要安装操作系统,请在开放模式下进行。

安装前您需要在2-11所示的界面中点击“管理员菜单”按钮,进入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在“系统设置”中将默认勾选的“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选项取消勾选。

说明

1)所显示的操作系统并未实际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而是仅设置所选的分区为此操作系统的安装分区,进入系统分区后,可按常规方法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

2)进入系统分区使用常规方法安装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后,请务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硬盘保护系统驱动程序(方法请参考第2章安装联想EDU驱动安装包部分),并按屏幕提示切换到保护模式。

此后,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开始生效。

3)后续的计算机使用中,每次开机都会出现图2-11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在此窗口用户可选择需要进入的操作系统,或者进入管理员菜单进行相关设置。

快速安装

注意

1.快速安装方式需要确保硬盘具备正确的分区信息。

2.硬盘的每个分区容量应在200G以内。

3.请确认硬盘末尾有足够的剩余空间,否则安装时会删除最后一个分区。

4.如果硬盘上有两个主分区,安装时将删除第二个主分区及其后的所有分区。

5.安装结束后,请务必在操作系统下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6.NTFS分区,请务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格式化。

7.如果安装了多操作系统,请务必在每一个操作系统下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如果您的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请您按以下步骤安装联想硬盘保护系统。

1.在图2-1联想硬盘保护系统主界面中,选择“快速安装”,按“Enter”键继续,系统将会提示您切换至保护模式,如图2-12所示的界面。

图2-12系统提示

2.因尚未安装保护系统驱动程序,所以点击“取消”按钮,将出现如图2-13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

图2-13选择启动系统

3.单击“进入系统”,则将进入操作系统,并安装联想硬盘保护系统驱动程序(请参见安装联想EDU驱动安装包部分)。

如果选择的系统还没有安装保护驱动,将弹出“您选择的操作系统还未安装保护驱动,请安装驱动!

”的提示对话框,点击“确定”。

快速安装完成以后,只有选择了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是受保护的,其它的盘默认是不受保护的;快速安装保留原有的硬盘分区,不会重新分区。

在安装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及其驱动程序后,计算机启动时会显示2-12所示设置保护模式的窗口,选择“确定”按钮,系统会将当前的系统分区自动进行数据保护设置,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开始生效。

影系统设置

影系统是在基准系统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的可创建多个备份(最多不超过60个)的功能。

如果您的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且硬盘保护系统处于安装保护状态,那么您可以在系统选择界面按F8进入影系统设置,如下图2-14所示。

图2-14影系统管理

双击操作系统列表中的真实系统,对应的影系统列表才能显示所属的影系统;同时您可以创建该真实系统的影系统,或者删除已经存在的影系统。

操纵完毕可以“返回”系统选择列表,您可以看到所有创建的影系统。

注意

1.影系统的恢复方式为每次开机恢复,与原系统的恢复方式无关。

2.由于列表框的限制,您创建的影系统数与真实系统的总数不能超过60个。

3.切换开放模式将导致所有影系统丢失。

4.部分修改分区功能也将导致影系统丢失。

5.双击原系统,对应的影系统才显示在右边的列表中。

6.原系统与影系统在某些条件下是互相可见的:

a.如果原系统是每次开机恢复,那么原系统与影系统的数据

变化都是互相独立的,即彼此不可见。

b.如果原系统不是每次开机恢复,并且在原系统到恢复时间

点之前,进入了影系统并进行数据保存。

此时,再进入原

系统,那么在原系统中看到的数据是上次进入的影系统的

数据,此时也不会看见原系统上次的暂留数据。

 

安装联想EDU驱动安装包

注意

1.请您安装完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程序后立即安装联想EDU驱动安装包程序并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进行软件的安装。

2.请确保不要覆盖安装硬盘保护驱动。

请您在使用硬盘保护系统前,在Windows下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插入随机驱动程序光盘,运行X:

\Lx_Tools\EDU目录下的EDU驱动安装.exe应用程序,收集信息后将弹出如图2-15所示的界面。

图2-15EDU驱动安装欢迎界面

1.根据提示依次完成接受许可协议、输入客户信息及选择安装路径操作后,将弹出如图2-16所示的选择功能界面,您可以根据提示选择安装硬盘保护驱动及联想网络控制工具程序。

图2-16选择功能安装

2.请勾选“硬盘保护驱动”及“被控端”,根据屏幕提示进行操作,完成安装。

注意

联想网络控制工具是选择安装的功能,如您不需要使用该工具,可以不勾选联想网络控制工具选项,这样将仅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3.安装完成后,请依次点击【开始】→【所有程序】→【联想EDU驱动包】→【优化工具】,将弹出如图2-17所示的系统优化工具界面。

图2-17系统优化工具

4.选择您需要的数据项转移至不保护分区,点击“开始优化”,完成转移。

说明

1)目标路径是指您可将收藏夹、我的文档、桌面、登录口令和历史记录等一系列个人数据指向不保护分区的路径,必要时,避免在系统恢复操作时造成数据丢失现象。

建议您把“虚拟内存文件”和“系统临时文件”转移到不保护的分区,以减少系统盘缓冲区的使用。

对于“桌面”、“收藏夹”等用户配置文件,如果您希望在系统恢复时,这些数据不被恢复,您可以把这些项目转移到不保护的分区。

如果希望这些数据和系统一起被恢复,请不要优化这些项目。

2)在“目标路径”指定其他路径后,选择“开始优化”可以生效,如欲恢复系统原设定的路径,则选择“恢复默认”即可。

注意

1.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硬盘保护系统的保护模式才可以生效。

2.部分软件在保护模式下无法正常运行。

3.硬盘保护系统不支持S4休眠功能,所以请您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在开放模式下关闭S4休眠功能。

4.在WindowsVista或Windows7操作系统下安装联想EDU驱动安装包时,系统会提示您将UAC(用户帐户控制)关闭,如不关闭UAC将导致网络控制工具的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请根据提示点击“是”。

网络同传的使用

网络环境

1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接收端计算机不超过200台,但为确保同传的稳定性建议您每次同传不超过100台,通过交换机或HUB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网络同传前的准备工作

在网络同传操作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保证发送端与所有接收端通过交换机或HUB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的同一网段中,且网络通讯状况正常(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2.请确保发送端计算机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

3.选择网络环境内的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并在此发送端安装设置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硬盘保护驱动程序、网络控制工具被控端(如果需要使用网络控制功能)及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

4.发送端安装各类应用的软件均可正常使用,保障发送端系统本身完好。

5.查杀发送端病毒及木马等恶意程序,确保发送端本身的安全。

6.在进行网络同传前,请确保发送端已进入保护模式。

网络同传的操作

当您已经完成了发送端计算机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必要软件的安装后,需要通过网络同传功能将发送端的硬盘数据同传至接收端,使得接收端计算机处于可用状态,请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发送端:

发送端计算机将当前计算机硬盘作为样本,可同传至网络内其它接收端。

接收端:

作为接收端,接收从发送端传送的硬盘数据至本地硬盘。

发送端操作过程

1.请选择进行操作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

2.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弹出如图2-11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后按F4功能键进入网络同传的界面,如图2-18所示。

图2-18网络同传界面

发送端连线接收端

3.在网络同传界面中,单击“发送端”按钮,使当前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将弹出接收端登录界面,连线网络内的所有接收端,如图2-19所示。

图2-19显示接收端登录信息

接收端连接成功后,图标显示为蓝色。

此时您可以启动接收端计算机,具体操作请参见第2章接收端操作过程部分。

如果接收端计算机未开机,则可以通过点击“开始唤醒”按钮,将上次已经登录的计算机自动唤醒。

单击“返回”按钮,将返回至网络同传发送端和接收端选择界面,单击“完成”按钮,将进入“发送端主界面”。

注意

1.唤醒功能只能将上次登录过的接收端唤醒,未登录过的接收端仍需手动开机。

接收端信息列表已同步到了上次连线的所有接收端,该列表信息在这些计算机中都有记录。

2.网络唤醒功能与网卡相关,部分网卡不支持该功能。

连线接收端会自动完成,并在列表内显示已连线接收端的计算机名称、IP地址、分组名、网络状况(KB/S)、接收端状态以及MAC地址。

注意

1.启动作为发送端的计算机,在如图2-11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弹出后,按下“F4”键,可启动网络同传功能,并进入网络同传界面。

2.如果您安装了硬盘保护系统并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选择进入发送端时会提示您输入该密码。

4.接收端登录完毕后,单击“完成”,将弹出如图2-20所示的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可以进行网络同传的相关操作。

图2-20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

注意

如果点击“删除接收端”将某些接收端删除,则会同时在接收端信息列表中将其删除,下次同传时只能手动开机。

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除了列表显示所有已登录的接收端信息以外,集中提供了所有网络控制及网络同传相关的操作选项。

5.单击“设置同传参数”,将弹出同传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21所示。

图2-21同传参数设置

此时可设置网络延时、硬盘数据同传方式、启用断电续传功能以及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自动操作等。

注意

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相关自动操作选项功能只对智能同传起作用,对于CMOS参数同传和保护参数同传不起作用。

但无论您对接收端同传结束后设置的操作是返回登录、关机或重启以下三种情况都将自动重启计算机,而不按您的设置执行操作:

1.在保护模式下同传单个或单独几个保护分区的数据。

2.有增量数据,并且没有影系统,在保护模式下进行智能同传数据。

3.在开放或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