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88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docx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

林业大县景东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我见

何晓梅

一、景东森林资源概况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思茅市北端,地处东经100°22′~101°15′、北纬23°56′~24°29′之间。

境内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兼有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5度,是真正四季如春的绿海明珠,是思茅松和各种植物速生的温床。

境内群山纵横,逶迤起伏,涧泉交潺,溪流遍布,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县区。

全县有林地面积454.5万亩(303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7.94%,人均12.83亩,是全国人均的6.75倍,云南人均的2.83倍;森林覆盖率达64.91%,为全国的3.92倍,云南的1.44倍;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259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活立木蓄积量66.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7.53倍,云南人均的2.1倍。

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因此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87科798属1867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37种,当前专家学者在考察中还不断发现区内新种和国内新种,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07科720属1482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蓖齿苏铁、野银杏、长蕊木兰、中华桫椤5种;其他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青树、红花木莲、多花含笑、大果马蹄木、云南铁杉、云南七叶树、云南紫薇、云南榧树、红椎、扇桃等。

有保持原始状态的云南铁杉林6210亩。

景东因此成为云南省生物资源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云南省“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典型代表。

二、传统林业开发严重背离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但景东却是云南的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多林地区,是我国西部不可多得一个生态优美的高原绿洲。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景东发展林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经进几十年的努力,林业已发展成为景东的一大支柱产业,景东也发展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林业大县,是全国、全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先后被国家、省列为木材、松脂、核桃、竹子等基地县。

林业每年为景东提供一万多吨松脂,十多万立方米木材,加上干果、水果、药材、野生食用菌等及其他林产品,总产值超过亿元。

林业经济的发展对景东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在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极左思潮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建设格局,林业的首要任务是生产木材,以保证国家工业、建筑、军事用材的需要,以及打破国际经济封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仅把森林看作是一种经济资源,把林业当作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同时也把林业部门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来对待。

1958年大跃进中,为“大炼钢铜铁”随意砍伐森林,浪费了不少森林资源。

从60年代开始,景东木料便源源不断地运往山东、河北、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加上这一时期由于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又片面向森林进军,为缓和粮食紧张的局面而不惜毁林开荒,蚕食森林。

文革期间在无政府状态下森林再度遭受浩劫,有的山林甚至一次性被“剃光头”。

在这一阶段,在“靠山吃山”的传统思想和极端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景东的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上世纪50未年代,景东森林覆盖率为60.8%,到1985年降至48.3%,仅1975-1985年10年间,森林面积减少51.4万亩,平均每年递减51372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减少810.4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81.4万立方米。

这一时期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严重背离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林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重新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林业的方针、政策,划定山林权属,确定国有林、集体林,给农民划分了自留山,并于1985年颁布了《森林法》,这一时期,景东林业在生产木材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加强了护林防火工作,申报设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启动了一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乱砍滥伐现象才真正得到制止。

景东林业进入了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

森林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恢复,到今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4.91%,超过了上世纪50年代未。

但是,原有的生态一但被破坏,其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人工造林并不能与天然林相提并论。

由于上世纪50-70年代森林被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旱涝、泥石流、病虫灾害日益严重。

同时,森林质量下降,开发利用价值降低,森工企业效益锐减。

景东林业在对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人类在对森林贪婪地索取的同时,自身也逃不过自然的惩罚。

三、如何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21世纪,林业被历史地推向了发展的核心地位,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居于基础地位。

林业本身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一是林业性质的变化:

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二是林业定位的变化:

正在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三是林业指导思想的变化:

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

四是林业建设布局的变化:

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正在成为以加强保护、休养生息为主的林业建设区,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地区正在成为以防治水土流失为重点的林业建设区,“三北”地区正在成为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林业建设区,南方和东南部地区正在成为以发展林业产业为重点的林业建设区。

五是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

正在由产业、事业不分的混合经营转向分类经营。

六是造林方式和结构的变化:

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为主、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

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在国家的林业区布局中,景东仍是重点林区,仍将肩负着治理国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提供林产品和农村能源、繁荣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林业仍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是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支撑力量。

那么,像景东这样的林业大县,面对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呢?

(一)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战略观

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建设的最终目标,这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到20世纪末,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林业迎来了历史性转变的重大机遇。

以六大工程的确立和实施为标志,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景东林业果断结束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建设思想,积极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在这一进程中,观念的更新是首要的。

近几年来,景东县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为提高民众和林业企业对林业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众的爱林护林意识,开展了长期的形式多样的林业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并加大了以法治林的力度,为林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不是靠几年的宣传就能彻底改变的,林农祖祖辈辈习惯上山砍树,不习惯搞综合开发和林木深加工,因此,乱砍乱伐现象主要还得靠法律法规来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

因此,继续深入开展林业政策法规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 ,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还要使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进一步深刻认识到:

只有森林保护好了,才能保证人有饭吃;只有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林业企业永续发展。

(二)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替补产业

现有的森林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利用,就必须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并大力发展林业替补产业,切实减轻天然林的负担。

一是由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转为以营林为基础, 加快人工林建设。

景东目前尚有旱地35.77万亩,有荒山、荒坡、荒沟、荒滩5.8万亩,这为发展人工林提供了土地优势。

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大力发展以茶叶、紫胶、竹子、核桃、水果、药材等为主的生物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山区、农村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可选择交通方便,立地条件好的一、二类林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采取集约经营,定向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以较少的林地,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木材。

要加快现有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林分质量和林木生长量,重点是加强中幼龄林抚育,使其尽快成材,缓解可采资源枯竭和木材供需失衡的局面。

 二是由单一木材生产为主,转为加快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发展,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合理的林业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利用林区采伐、造材、 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材, 以及定向培育的用材林及竹林,建设一批林纸一体化的木浆造纸厂,解决日趋严重的纸张供需矛盾; 加快以林区“三剩物”和小材小料为原料, 可以顶替大中径级原木和适销对路的人造木制品工业建设,如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胶合木等, 以及各类产品的二次加工和深精加工;大力发展林化产品,特别是能够出口创汇和市场紧缺产品及深精加工产品。

同时,要由粗放经营为主,转为重视科学技术, 实行集约经营, 科学管理,提高林业生产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三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对天然林的采伐。

 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薪炭林,积极搞好烧柴和自用材的替代转换,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观念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林农对天然林的依赖程度

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难点在农村。

我国林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的林业,农民是林业建设的主力军,而农民的林业也是落后地区的林业。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发展林产业,既存在着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矛盾与冲突,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甚至搞得不好还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风险。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林业面临着既要发挥经济功能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又要在发展中防止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的艰巨任务。

这是在特殊发展时期的两难选择,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因此,对山区农民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引导扶持他们发展经济林果。

对实在没有发展潜力的高寒山区,要通过易地扶贫的方式解决其生存矛盾,使他们从“靠山吃山”的命运中解脱出来。

(四)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积极性

这是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是进一步完善“两山”责任制,落实“四荒”有偿转让政策,明确其经营权50至70年不变,并及时确权发证,让林地林木的所有者吃上“定心丸”;二是认真落实“谁种谁有谁受益”的政策,确保投资造林者“种得上、砍得了”,拥有对自己所种的林木有处置权;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以及农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指标;三是对开发荒山、投资造林者,要给予鼓励和支持,确保投资者的利益所得;四是对人工材林、速生丰产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等应由市场调节,放开经营;五是用足用好抚育间伐的政策,对胸径在10厘米(含10厘米)以下的抚育间伐材不纳入木材生产计划,不需要木材采伐指标;六是对农民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所种植的零星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不需办理采伐许可证,可以自行决定采伐,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认可并开具相应证明后,在省内运输不需办理木材运输证;七是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林特产税,育林基金要逐步返还给造林者,减轻林农的税费负担。

(五)要突破思想制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林业发展中蕴含的巨大潜力期待着制度创新去释放。

要抓住历史机遇,在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的过程中推进林业五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要突破思想制约,要从不合时宜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非公有制林业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理清制约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根源和制度限制。

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上,要有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并为理论和制度创新建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

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均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所造林木归投资者所有。

要充分尊重私有林、民营林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放手发展,并真正做到四个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

最终使非公有制林业实现“三个有”,即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二是要突破体制制约,要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非公有制林业创造充分发展的制度基础。

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让形式上的林权变为实实在在的林权,使所有、经营、处置和收益权在实践中得到统一,在法律上受到保护。

三是要突破政策制约,从已经过时的林业政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以宽松的政策环境,降低投资风险,降低商业资金进入林业的门槛;要规范政府行为,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四是要强化法制保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投资者有安全感,促进私有林、民营林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有关法规,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

切实贯彻“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使林业投资者的财产所有权真正落到实处。

(六)要严格界定林业开发利用的范围,切实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天然林资源又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然而,由于半个多世纪的过量采伐,以及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多种破坏森林行为的频繁发生,致使天然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灾害时常发生。

事实证明,国有林区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天然林乃是重中之重,必需加以保护。

因此,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界定其范围,要依法加强对天然林特别是两个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的保护,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七)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林业建设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景东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实现退耕还林3万亩,宜林地造林4万亩,使大量荒山荒地重新变成了茂密的树林,进一步扩大了林地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但是,由于部分林农造林认识不到位,还林后补助到手便放弃了对林地的管理,导致部分人工林成活率低,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今后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要加强对林农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管理,确保所还之耕地真正成林。

要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社会造林。

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的覆盖面,提高义务植树的实际成效。

义务植树要实行属地管理,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

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单位绿化的责任范围,落实分工负责制,并加强监督检查。

鼓励军队、社会团体、外商造林和群众造林,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

(八)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依法治林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定的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

这一方针的制定,给林业法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全面加快依法治林的步伐,在林业立法、执法、执法监督等方面实现拓展。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

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体系,充实执法监督力量,改善执法监督条件,提高执法监督队伍素质。

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为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执法环境。

总之,林业资源已成为关系全县经济、社会、生态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替补产业,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坚持依法治林,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才能保持景东林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