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0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0 大小:3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0页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0页
亲,该文档总共3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3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docx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伤寒论的讲义汇总

伤寒论讲义

概述

(一)作者生平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

后人称之“医圣”。

张机约生于公元150~219年,今之河南南阳人。

(二)成书时代背景

约成书于公元200-205年,宦官、外戚掌权,封建割据,政治昏暗,战争频起,灾疫连年。

(三)版本及流传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

魏王叔和整理编《张仲景方论》

唐孙思邈编《伤寒论》

(《千金翼方》九、十卷,现存最早版本)

(1065)宋治平本《伤寒论》

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国内已无原刻本)

(1144)南宋成注本《注解伤寒论》

(1545)明代汪济川校订本《注解伤寒论》

(1599)明赵开美的复刻本

分述

一、学术渊源

1、基础理论继承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

2、诊法源于《内经》、《难经》。

并修正取舍;

3、药学理论源于《神农本草经》、《胎胪要录》;

4、方剂理论来源于《汤液经》及当时散在的验方;

5、张仲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成就

系统地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就,为临床医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立“六经证治”,使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有规律可循,为温病学形成奠定基础。

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从而形成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制定若干治则及许多行之有效方剂,为中药方剂学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伤寒的涵义

《伤寒论》以伤寒两字命名,若从广义看,“寒”者“邪”之义也。

“寒”从狭义可视为六淫之“寒邪”;

广义伤寒:

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乃至疫疠之气),一个共同特点:

发热。

狭义伤寒:

为广义伤寒中一种,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四、六经的概念

六经是生理性概念,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各经又可分为手足二经,概括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

六经病:

病理性概念,机体感受外邪后表现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六组不同证候。

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一)六经辨证

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

贯穿在《伤寒论》全书的始终。

作为《伤寒论》辨证施治的纲领。

六经辨证是对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反映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找出其固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证(阳证、阴证),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六类病证。

各类病证反映外感病在整个过程中或病程的某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病证,并非各不相连的独立病证。

(二)六经病的传变

1、传变的概念

2、传:

病证由某一经发展为另一经,并可以用六经病的提纲证加以概括,称之传经。

3、变:

某一经病证起了质的变化,再也不能用六经病提纲证加以概括。

4、2、影响传变的因素

5、1)正气的强弱;

6、2)感邪的轻重;

7、3)治疗的当否。

8、3、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

9、1、由表入里,2、由实转虚,3、阳证转阴

10、4、传变的依据:

脉证

11、

12、常见名词术语

13、

14、合病:

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

15、并病:

某一经病证未罢,另一经病证又起两经病证往往同时并见.

16、

17、直中:

体弱正虚,外邪不经阳经而直接犯三阴经,发病即见三阴证。

循经传-病情按六经排列次序传变

越经传-病情不按六经排列次序传变

本经自病-未经传变,初起即为少阳或阳明病,也称“直犯”。

两感-阴经与阳经同时发病。

阳病入阴-病情加重,阴病出阳-病情减轻。

六、六经病证治则治法

太阳病—汗法

三阳病阳明病—清下法祛邪为主

少阳病—和解法

太阴病—温中法

三阴病少阴病—温阳育阴扶正为主

厥阴病—寒热并用

攻补兼施

八法俱备:

汗-麻黄汤吐-瓜蒂散

下-承气汤和-小柴胡汤

温-四逆汤清-白虎汤

补-小建中汤消-抵当汤

药物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

内服外用,汤、散、丸、栓、含剂

始终贯穿了扶阳气,存津液精神。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的病理特点

•太阳病:

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点的一类证候,由于病位在表,又称为表证。

•病因:

外感风寒

•病机:

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营卫失调

•病位:

•病性:

表寒证

太阳病的证候类型及治法

1.本证(发生在足太阳膀胱本经本腑的病变)

表证

(1)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及其兼证)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汤)

(2)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及其兼证)

——辛温发汗祛风散寒(麻黄汤)

(3)太阳表郁轻证

——辛温解表,小发其汗(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里证

(1)太阳蓄水证——化气行水兼解表(五苓散)

(2)太阳蓄血证——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挡丸)

2.变证

太阳病失治误治,病情发生变化,证候复杂,不具备六经病性质和特点,不能用六经的名称来命名,已经不是太阳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分析】

脉浮---正气抗邪于外,气血充盈于表

头项强痛---邪犯太阳,经气郁遏不舒

恶寒---风寒侵袭,卫阳被伤

二、太阳病分类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分析】

本条为太阳中风证的脉症提纲。

发热-风为阳邪,与卫阳相争,两阳相争而见发热

汗出-风性开泄,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营阴失守

恶风-风寒袭表,卫外失职

脉(浮)缓-肌腠被伤,经气外泄,营阴不足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分析】

本条为太阳伤寒证脉证提纲。

或已发热---卫阳及时抗邪

或未发热---卫阳及尚未及时抗邪

必恶寒---风寒束表,卫阳被遏

体痛---寒性凝滞,营卫滞涩不利

呕逆---毛窍壅滞,卫气不通,胃气上逆

脉阴阳俱紧---寒邪束表

当有无汗---寒邪束表,腠理闭塞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中风证

(一)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分析】

阳浮:

热自发-卫强,抗邪于外而发热

阴弱:

汗自出-营弱,不能内守而汗出

嗇嗇恶寒-汗出窍开,遇寒则恶

淅淅恶风-自汗营弱,遇风则恶

翕翕发热-正气抗邪(体温不高)

鼻鸣-肺气不利而鼻塞

干呕-胃气不降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服法:

•①   药后啜粥

•②   温覆微汗

•③   获效停服

•④  未效守方

•⑤  药后禁口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5)

补述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欲救邪风:

救:

解除,灭,禁止之意,灭火。

邪风:

风邪。

【分析】

证-发热汗出

病机营弱

卫强

病因-风邪偏盛

治疗-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桂枝汤调营卫-调气血-调阴阳

(适应证共13条)

•1.太阳中风证

•2.表证或汗或下,而外证未解,需再汗者

•3.太阳病,六七日不大便,小便清者

•4.杂病中,脏无他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5.霍乱病里和而表未解,身痛不休者

(二)桂枝汤证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

•太阳中风兼经气不舒的证治

•主证:

项背强几几——风寒袭表,经脉不利

•汗出,恶风——太阳中风证

•病机:

风寒袭表,卫强营弱,经脉不利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筋

•方药:

桂枝加葛根汤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8)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

•喘家(素有喘疾之人)作——因患外感,触动宿疾而喘作

•下之微喘——风寒袭表,邪欲内陷,肺气上逆

•病机:

风寒袭表,卫强营弱,肺气上逆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降气平喘

•方药: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3.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

•太阳病兼阳虚的证治

•漏不止——1用药不当2平素卫阳虚

•恶风——表邪未尽,汗出肌疏,不耐风邪

•小便难——汗出津液损伤,化源不足,阳虚气化无力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阳虚津亏,筋脉失于温煦和濡养

•病机:

表邪未尽,阳虚津亏

•治法:

扶阳解表

•方药:

桂枝加附子汤

6.桂枝新加汤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2)

汗后气营不足身痛的证治

•身疼痛——是发汗后,营阴不足,筋脉失养。

•脉沉迟——营血不足,可能是发汗太过,损伤营阴,脉道不充

•病机:

表邪未尽,营气受损

•治法:

调和营卫,益气养营

•方药:

桂枝新加汤

二、伤寒表实证

(一)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候与治疗

•恶风,发热——风寒侵袭,卫阳被郁,正邪相争

•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风寒侵袭太阳,经气运行不畅(寒主收引)

•无汗而喘——风寒外束,腠理闭塞,肺气不宣,上逆而喘

•脉应为浮紧(第3条脉阴阳俱紧)

•病机:

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宣

•治法: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

麻黄汤

•麻黄: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桂枝:

甘温,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

杏仁:

苦温,宣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甘草:

调和诸药

(二)麻黄汤证兼证

1.葛根汤证(原文31)

证项背强几几---邪入经输,经气不利,筋脉失养

无汗恶风---风寒外束,腠理郁闭

治:

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2.大青龙汤证(原文38)

脉:

浮紧---太阳伤寒脉象

证:

发热恶寒身痛无汗---寒邪束表

正邪交争

烦躁---邪入阳明,化热化燥----(里热)

治:

大青龙汤---解表寒,清里热

禁例:

脉微弱,汗出恶风----表里俱虚

误治变证:

厥逆,筋惕肉——亡阳伤阴

救治:

真武汤(补)

论述太阳伤寒兼里热证的变通表现及治法(原文39)

若感邪较重,正邪交争剧烈---脉紧身疼痛(38条)

若感邪较轻,正邪交争较缓---脉缓身沉重(39条)

病偏于表,阳气尚能暂通---身重乍有轻时。

3.小青龙汤证(40条)

病因外因—寒邪束表;内因---心下有水气

干呕---水饮犯胃,胃气上逆

发热---表寒未解,正邪相争

咳嗽---水饮射肺,肺气上逆

渴---水停不化

利---土制不水,偏渗大肠

噎---水饮阻碍胸部气机

小便不利---水蓄下焦,气化失职

喘---寒邪外束,水饮犯肺

治:

小青龙汤---解表寒,温里饮

补述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及药后寒去欲解的表现(原文41)

内因:

心下素有停饮

原有证:

咳嗽、微喘---水饮射肺,肺气上逆

发热---表邪未解,正邪相争

不渴---内有饮邪

治疗:

小青龙汤主之

药后反应:

渴---发汗之后,温化之余

上焦津液一时不足

机转---寒去欲解---水寒去,而病欲愈。

 

第三节太阳病变证

 

一、变证治则(原文16上)

太阳病

病程---三日

辨治经过已发汗

若吐若下若温针

诊断:

坏病

治则: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二、热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原文63/P92,162/P93)

因:

汗后伤津

禁治:

不可更行桂枝汤---已无桂枝证

证:

汗出---里热熏蒸,津液外泄

喘---热邪壅肺,肺气上逆

无大热---热甚于里,表热不甚

治:

麻杏甘石汤---清热宣肺平喘。

(四)葛根芩连汤证(原文34/P97)

太阳病误下,里热挟表邪下利的两种证治

施治过程桂枝证---桂枝汤,解肌祛风

医反下之----表证误下,是为误治

误下转归

(一)   利不止----表邪内陷,胃肠受伤

脉促----表邪未解,正气抗邪

(补):

无汗---表寒犹在,毛窍不开

治:

(补)用葛根汤

(二)利不止----理同上

喘息----里热迫肺,肺失清肃

汗出----邪热内盛,迫津外出

治:

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透表

二、虚证

(一)心阳虚证

桂枝加桂汤证(心阳虚奔豚)

(原文117/P105)

误治:

烧针令其汗---烧针取汗,表邪未解,心阳被伤

机转:

针处被寒----处理不当,寒邪从针孔而入

核起而赤---气血凝滞,针处红肿如核

必发奔豚----心阳虚,复感外寒,引起肾水上犯

气从少腹上冲心----寒水之气上逆

治法:

外治---灸其核上各一壮----散针处寒邪

内治---服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兼解表邪。

(二)脾虚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脾虚水停证)(原文67/P108)

治疗经过:

若吐若下----误吐下后,脾伤停饮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饮邪阻逆于胸脘之间

起则头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脉:

沉紧---里有水饮

治:

苓桂术甘汤---温中阳,化水气

治禁:

发汗---阳气更伤,水饮更盛

误治后果:

动经---扰动经脉

身为振振摇----身体振颤,摇动不定

救治:

真武汤(补)。

小建中汤证

(原文102/P112)

病程:

二三日

证:

心中悸、烦---气血阴阳俱虚

治: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化生气血

(三)肾阳虚证

真武汤证(阳虚水泛证)

(原文82/P118)

因:

发汗----汗不如法

证:

汗出不解---汗后病邪未除

仍发热---表证未罢,变证已现

心下悸

头眩

身瞤動

振振欲擗地

治:

真武汤主之----温阳镇水

(四)阴阳两虚证 

炙甘草汤证(心阴阳两虚证)(原文177/P123)

脉证:

脉结代

心动悸

治疗:

炙甘草汤---补益气血阴阳

(又名复脉汤---复断续之脉)

三、上热下寒证

黄连汤证(原文173/P126)

证:

胸中有热----阳热之气郁于胸中---上热

胃中有邪气---阴寒之气滞于胃中---下寒

腹中痛----寒气下滞

欲呕吐----热气上郁

治:

黄连汤----清上温下

四、太阳蓄水证

五苓散证(原文71/P128)

(一)   因:

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

证:

烦躁,不得眠----胃不和,卧不安

渴欲饮水---口干思饮

处理:

少少与饮之

(二)       脉:

证:

微热----表邪未解

消渴---津液不能上承

小便不利----外邪循经入里

影响膀胱气化

处理:

五苓散---解表利水

五苓散证

病机:

外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行,水停下焦

证候:

口渴、发热、脉浮、小便不利

治法:

用桂枝化气行水,二苓、泽、术导水下行

茯苓甘草汤证

病机:

胃阳不足,水停中焦

证候:

口不渴、心下悸、厥逆、小便利

治法:

重用生姜温胃散水,桂、茯,化气蠲饮。

 

五、太阳蓄血证

(一)桃核承气汤证

(太阳蓄血轻证)原文106/P133

病因:

表邪化热入里,与瘀血互结于小腹

证候:

其人如狂----瘀热扰心

少腹急结----瘀热结于下焦

(补)小便自利----瘀热结于下焦

膀胱气化未受影响

转归及治疗:

(1)   血自下,下者愈

(2)   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表证已罢,乃可攻之

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导下瘀热

(二)抵当汤证(蓄血重证)

原文124/P135

病程:

六七日

证情:

表证仍在-----应见脉浮、恶寒、发热等脉证

其人发狂----瘀热内盛,上扰神明

少腹硬满----瘀热互结,气血阻滞

小便自利----病在血分,不在气分

脉象:

微而沉----表邪入里,气血阻滞

排除诊断:

反不结胸----表邪内陷,非与痰水互结

成因:

太阳随经,瘀热在里-----外邪不解

循经入里化热,与瘀血相结

治疗:

抵当汤主之----破血逐瘀

(三)蓄血重证但病势较缓的治法

(原文126/P137)

蓄水证

有热----表实无汗的发热证

少腹满-----表邪内陷,水热互结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蓄血证

少腹满----表邪内陷,热与血结

小便反利-----病在血分,不在气分

为有血,当下之-----攻下瘀血

治疗:

不可余药-----不可将药渣留下

宜抵当丸----用抵当丸,峻药缓攻

六、结胸证

特点:

病邪结聚于胸腹,以心下硬痛为主证

分类:

按病性分:

热实结胸、寒实结胸

按范围分:

大结胸、小结胸

(一)结胸辨证

(原文128/P139)

证:

按之痛----水热互结于胸腹,其证属实

脉:

寸脉浮----热邪盛于胸上,必浮而有力

关脉沉----痰浊结于心下,必沉而有力

(二)热实结胸证

 1.大陷胸汤证

大结胸的主要脉证(原文135/P140)

病程:

六七日-----多为表邪传里之期

诊断:

结胸热实----未经误下,表邪内传,水热结实

脉:

沉紧-----沉主里,紧主痛

证:

心下痛----水热互结,心下作痛

按之石硬----实邪内盛,按之板硬

治疗:

大陷胸汤主之------泻热逐水

2.大陷胸丸证

热实结胸病位偏上的证治

(原文131下/P143)

结胸者----大结胸,邪结高位之证

项亦强---邪偏于上,影响经脉不舒

如柔痉状----轻度角弓反张,发热汗出

类似柔痉

呼吸不利(补)----邪结高位,肺气不利

治疗:

下之则和实邪去经脉和,项强可愈

宜大陷胸丸(峻药缓攻)

3.小陷胸汤证

小结胸证治(原文138/P144)

正在心下——表邪内陷,与痰浊互结

不在胸中,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证情较轻,不按则不痛

脉浮滑----浮为阳邪,滑为有痰,热与痰结

治疗:

小陷胸汤主之-----清热涤痰开结

 

七、痞证

主证:

病人自觉窒塞(不通)感

按之柔软不痛。

成因:

表寒证误下,损伤正气,病邪由

表入里,或化热或部分化热而成。

或与饮食及情志有关。

分类:

热痞、寒热错杂痞---常见

水痞、痰痞----痞证类证

(一)热痞证

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原文154/P151)

证候:

心下痞---热聚胃脘,痞塞不舒

按之濡---无形邪热,壅滞心下,不硬不痛

脉:

关上浮----关主中焦,浮为阳盛

治疗:

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

2.附子泻心汤证(热痞兼表阳虚证)(原文155/P154)

 证:

心下痞---热壅胃滞

恶寒汗出---表阳不足,卫外不固

治:

附子泻心汤---泻热痞,固表阳

(二)寒热错杂痞证

1.半夏泻心汤证(吐利痞证)(原文149/P156)

病程:

五六日

少阳证:

呕而发热,柴胡证具----应与小柴胡汤

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虽已下之,不为逆---体质较强,误下其证未变

必蒸蒸而振,发热汗出----得战汗而解

 

误下后变为结胸

心下满---表邪内陷,水热互结于心下

硬满---水热结实,硬满疼痛

诊断---此为结胸

治疗---大陷胸汤

误下后变为痞证

满而不痛----误下邪陷,寒热滞于心下而不痛

论断---此为痞

治疗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除热散寒,消痞调中

2.生姜泻心汤证(水饮食滞痞证)

(原文157/P159)

病史:

汗出解之后----汗不如法,或失于调理

病机:

胃中不和----脾胃虚弱,外邪内陷,阻于中焦

主证:

心下痞硬----气滞于心下,痞硬不舒

干噫食臭----谷食不消,饱嗳腐臭

胁下有水气----水气上逆,胁膈满闷

腹中雷鸣----气水相搏,肠鸣有声

下利----中虚失运,水份偏渗大肠

治疗:

生姜泻心汤----散水消痞,补中和胃

3.甘草泻心汤证(胃虚痞利俱甚证)

(原文158/P161)

误治:

医反下之

主证: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肠胃阳虚,寒水下迫,无腐熟之功

腹中雷鸣----水阻气击

心下痞硬而满----表邪内陷,聚于心下

干呕-----胃虚气逆

心烦不得安----火热上炎

再误治:

复下之----其痞益甚

治疗:

甘草泻心汤-----补虚和胃,降逆消痞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治

阳明病的病理特点、证候类型及治法

1、成因

▪传经:

▪太(少)阳病误治,伤津化燥成实

▪三阴病阳复太过,或寒湿久郁化热

▪直犯:

▪胃阳素盛

外邪直接侵犯阳明

▪内有蕴热

▪2、病理特点:

▪胃肠燥热亢盛

▪病位:

胃、大肠

▪性质:

里实热证

3、主要证型及治法:

热证:

无形邪热弥漫于经——燥屎未成

主证:

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

清热法——白虎汤

实证:

有形实邪结聚胃肠——燥屎已成

主证:

腹胀满、便秘、潮热、烦躁、脉沉有力

攻下法——承气汤

第一节阳明病辨证纲要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0)

【分析】

胃家:

泛指胃肠,《灵枢》: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实:

邪气亢盛,《素问》:

“邪气盛则实”

胃家实:

胃肠燥热亢盛

二、阳明病脉证

▪【原文】问曰:

阳明病,外证云何?

答曰: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2)

▪【原文】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6)

身热——里热蒸腾于外

汗自出——热盛迫津外泄

不恶寒——表解里热独盛

反恶热——阳明里热炽盛

▪脉大——邪热亢盛,气血沸腾,充盈脉道

▪阳明热证——邪热充斥内外,气血奔腾

——洪大而数

▪阳明实证——燥热聚结胃肠,实邪内阻

——沉实而大

第二节阳明热证

白虎汤证(176、219)

【主证】

浮——热盛于外——“表有热”

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滑——热炽于里——里有热

舌苔黄燥、烦渴等

【病机】胃热炽盛,充斥内外

【治则】辛寒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汤方

生石膏、知母——清胃热,养胃津,清气泄热,生津止渴

炙草、粳米——益气、护津、和药

(219)三阳合病,热归阳明的证治及禁例

▪三阳合病胃气受阻,气机壅滞——腹满

邪热归伤津耗气——身重难以转侧

并阳明津液被灼——口不仁

▪阳明胃热炽盛热浊之气熏蒸于上——面垢

热邪上扰神明——谵语

热盛神昏,膀胱失约——遗尿

里热炽盛,迫津外泄——自汗出

妄发其汗——津液外泄,里热愈炽

——谵语更甚

妄用攻下——阴竭于下,阳浮上越

——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170169168222)

【主证】

大渴,口燥渴

欲饮水数升阳明热盛,伤耗津液

心烦热扰心神

时时恶风

背微恶寒汗多肌疏,不胜风寒

表里俱热,无大热热邪充斥内外,汗出表热稍退

汗出热迫津液外泄

当见乏力,少气,舌红少津,脉洪大(来盛去衰)而芤或虚数

【病机】胃热炽盛,充斥内外,津气受伤

【治则】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方

白虎汤——清热护津

加人参——益气生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