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20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docx

高三生物第一轮课时跟踪复习检测题11

(时间:

3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1·深圳模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B.所有反射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C.兴奋传导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长度

D.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细胞膜,也可以是肌细胞膜等

解析:

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同一组织或器官中,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手指的皮肤内,而效应器是肱二头肌等。

大脑皮层是高级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脑干、小脑和脊髓内还有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非条件反射活动。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较快,而在突触部位传递的速度较慢,所以兴奋传导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突触的数量。

答案:

D

2.(2011·潍坊检测)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解析: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内负外正),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部位发生电位变化(内正外负),当兴奋向前传导后,原兴奋部位恢复到原先的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答案:

A

3.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

未刺激时电位相同,所以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在两种海水中,静息和受刺激时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钠离子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所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答案:

C

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

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答案:

A

5.右图为一个完整反射弧的示意图,与之有关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的传导方向是E→D→C→B→A

B.刺激B点或D点,刺激点两侧均有电位变化

C.刺激D点,B点有电位变化,刺激B点,D点也有电位变化

D.此图表示的反射弧不能用来表示缩手反射

解析:

根据图中C处突触的结构可知,图中E端为感受器、A端为效应器,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由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突触、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刺激B点,其产生的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到突触前膜,故图中D点不会有电位变化;缩手反射的反射弧至少由三个神经元完成,故D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C

6.关于神经系统不同中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

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在大脑皮层。

答案:

D

7.(2011·濮阳检测)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解析: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答案:

B

8.肉毒杆菌注射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展的新型除皱技术。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

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

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D.受体

解析:

乙酰胆碱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该物质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作用部位是突触前膜。

答案:

A

9.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将脊蛙(只毁脑的活体)某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正确的判断是(  )

A.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B.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C.刺激背根的中枢端和外周端,效应器都不发生反应

D.刺激背根的中枢端和外周端,效应器都发生反应

解析:

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切断背根相当于切断了传入神经,在整个反射弧上,对于背根部位而言,刺激靠近脊髓处,兴奋可以传递到效应器,而刺激远离脊髓的部位兴奋不能传递到效应器。

答案:

A

10.现象Ⅰ: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

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解析: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Ⅰ的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于现象Ⅰ。

两个现象中参与反射的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相当。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7分)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

(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间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态是______________,在这一电位状态时,膜外______________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膜内______________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甲图所示,当a处受到刺激时,电流计将怎样偏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有效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且可以通过细胞膜外流,而外部虽然钠离子浓度高但不能通过细胞膜,膜外的其他阳离子不能进入,内部的阴离子又无法运出,导致神经细胞膜出现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这种电位的强弱与膜两侧的阳离子浓度差有关,要测量其大小,需要将电流计的接线柱分别接在细胞膜的两侧。

若按甲图的连接方式,在a处进行刺激,则会测到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由于兴奋在突触部位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的传递速度较慢,产生突触延搁,因此反应时间落后。

答案:

(1)外正内负 Na+ K+

(2)把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

(3)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乙 甲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乙的兴奋经过了突触间的化学信号传递

12.(17分)γ-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______________上的GABA受体结合。

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氯离子内流,从而使突触后神经细胞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解析:

神经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于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由于GABA能控制疼痛,也就是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能够使突触后神经细胞抑制。

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受体,从而抑制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使兴奋无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而产生麻醉效果。

答案:

(1)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抑制

(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

(3)GABA受体 延长

13.(16分)(2010·安徽高考)

(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

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①~⑦编号)。

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填①~⑦编号)。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

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从而导致钠离子内流,KCl溶液和等渗葡萄糖溶液中没有钠离子,因而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根据图示,肌肉受到刺激,可将电信号首先传给④、⑤,通过突触后可传给⑥(根据递质的释放方向,不可能传给⑦),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大脑感觉到刺激,电信号应上传,即先经过③、②,经过突触后传给①。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做抗原而进行攻击。

图中免疫细胞C2可以产生抗体,因此其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

答案:

(1)A 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

(2)④⑤⑥ ③②①

(3)抗原 浆细胞

[教师备选题]

14.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间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可以在A、B两神经元之间和A、C两神经元之间传递

B.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

C.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不等

解析: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故不能在A、B两神经元之间传递;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以接受B细胞和A细胞产生的递质;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如乙酰胆碱。

答案:

D

15.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在a点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导,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⑤

解析:

此图是完整的反射弧,a处为传出神经,其神经末梢连在肌肉上,和肌肉一起构成效应器,a点受刺激而产生的兴奋可双向传导,向肌肉方向传导后可引起肌肉的收缩,故①正确。

给予相同的刺激,无论刺激点离肌肉更近或更远,都引起肌肉相同的收缩效果,故②错。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一般是不变的,与刺激强弱无关,故③正确。

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Na+流入细胞内,故④错。

a处的兴奋向神经中枢方向传导时,由于突触后膜向中间神经元的前膜方向没有化学递质的释放,不能传导,故⑤正确。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