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docx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Pipelineintegritymanagementspecification
Part2:
Pipelinehighconsequenceareasidentificationcode
目次
1前言
Q/SY××《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
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3部分:
管道风险评价导则;
第4部分:
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第5部分:
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
第6部分:
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
第7部分:
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
第8部分:
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1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本部分适用于对油气管道进行高后果区识别。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SYXX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高后果区(HCAs)highconsequence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和(或)造成环境较大破坏的区域。
随着管道周边人口和环境的变化,高后果区的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3.2
地区等级classarea
按管道沿线居民户数和(或)建筑物的密集程度等划分的等级,分为四个地区等级。
划分标准执行GB50251中的4.2。
3.3
特定场所identifiedsite
特定场所是除三级、四级地区外,由于管道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潜在区域。
特定场所包括以下地区:
特定场所Ⅰ:
医院、学校、托儿所、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建筑区域;
特定场所Ⅱ:
在一年之内至少有50天(时间计算不需连贯)聚集20人或更多人的区域。
例如集贸市场、寺庙、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剧院、露营地等。
3.4
潜在影响区域(PIZ)potentialimpactzone
指如果管道发生事故,其周边公众安全和(或)财产可能受到明显影响的区域。
1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4.1气体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1)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2)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3)如果管径≦273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1.6MPa,其管道潜在影响半径,按照SY/T6621中3.2节公式计算;
4)如果管径﹥711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6.4MPa,则管道两侧各300m以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
5)其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
4.2液体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1)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2)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3)管道两侧各50m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
4)管道两侧各50m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以及航道和高压电线等;
5)管道两侧各200m内人口密集区,如城市、城镇、乡村和其它居民及商业区;
6)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工厂、易燃易爆仓库、军事设施、飞机场、海(河)码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要求的保护地区等;
7)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
8)管道两侧各15m内有与其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它管道、光缆等)的区域,管道与其它外部管道交叉处半径25m的区域。
1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5.1高后果区的识别评分标准见附录B中表1,识别评分记录见附录B中表2,统计结果按照附录B中表3要求填写。
5.2如同一高后果区区域,具备所列各条的多项内容,各项评分分值累加;如同时具备所列一条内容中的多个子类,则将各子类分值累加。
累加分值无上限,并且将识别为高后果区的依据逐一列出。
5.3当识别出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50m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管理。
6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1)项目概述;
2)管道背景资料;
管道本身情况,管道周边建筑物情况,人口密度及自然环境情况概述。
3)高后果区分析及结果;
4)结论及建议。
7高后果区管理
7.1依据高后果区识别和排序结果,管道管理者应及时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实施风险评价。
7.2对已确定的高后果区,定期复核。
复核时间间隔一般为12个月,最长不超过18个月。
管道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高后果区再识别。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区等级划分规定
按照GB50251中4.2要求,按沿线居民户数和(或)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等级。
4.2节相关规定如下:
A.1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按划定地段内的户数划分为四个等级。
在农村人口聚集的村庄、大院、住宅楼,应以每一独立户作为一个供人居住的建筑物计算。
1)一级地区:
户数在15户或以下的区段;
2)二级地区:
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3)三级地区:
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密区;
4)四级地区:
系指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
A.2当划分地区等级边界线时,边界线距最近一户建筑物外边缘应大于或等于200m。
A.3在一、二级地区内的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应按三级地区选取。
A.4当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足以改变该地区的现有等级时,应按发展规划划分地区等级。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
表B.1高后果区识别评分标准
序号编码
识别依据
评分标准
输气管道
①
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四层以上楼房每幢5分;
②
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建筑物每处4分;
③
如果管径≦273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1.6MPa,其管道潜在影响半径(可按照SY/T6621相应公式计算)有特定场所Ⅰ的区域;
每处4分;
如果管径﹥711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6.4MPa,则管道两侧各300m以内有特定场所Ⅰ的区域;
其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特定场所Ⅰ的区域;
④
如果管径≦273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1.6MPa,其管道潜在影响半径(可按照SY/T6621相应公式计算)有特定场所Ⅱ的区域;
每处单次20~100人之间聚集为4分,100人以上,得分为总人数×5/100(分值取整)。
如果管径﹥711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6.4MPa,则管道两侧各300m以内有特定场所Ⅱ的区域;
其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特定场所Ⅱ的区域。
危险液体管道
①
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四层以上楼房每幢5分;
②
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建筑物每处4分;
③
管道两侧各50m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
距离≦15m为5分,﹥15m为4分;
④
管道两侧各50m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以及航道和高压电线等;
距离≦15m为5分,﹥15m为4分;
⑤
管道两侧各200m内人口密集区,如城市、城镇、乡村和其它居民及商业区;
距离≦100m为5分,﹥100m为4分;
⑥
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工厂、易燃易爆仓库、军事设施、飞机场、海(河)码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要求的保护地区等;
距离≦50m为5分,﹥50m为4分;
⑦
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
重要饮水源、大河、大型水库5分,中小河流等4分;
⑧
管道两侧各15m内有与其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它管道、光缆等)的区域,管道与其它外部管道交叉处半径25m的区域。
天然气管道5分,其它设施4分。
表
B.2高后果区识别评分记录表
管道名称
位
置
长
度
管道里程
起始点1:
输送介质
编号
终止点:
识别人
高后果区
长度/管径
(m/mm)
识别日期
高
后
果
区
特
征
描
述
识别项
①2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分值
数量
总分
备注
审核人:
建议下次识别日期:
1起始点和终止点按“管道里程桩号±m(或GPS坐标)”的格式表示;
2表中①~⑧分别代表高后果区识别评分标准对应项。
如①代表识别打分表中的四级地区。
气管道填写对应的①~④,油管道填写对应的①~⑧。
表B.3高后果区识别统计表
管道名称:
管径:
输送介质:
分析时间:
负责人:
编号
起始里程
结束里程
长度(米)
识别描述
(村庄、河流等名称,以及数量)
HCAs识别分类得分
HCAs总分
备注
①1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HCA***1
HCA***2
HCA***3
HCA***4
1表中①~⑧分别代表高后果区识别评分标准对应项。
如①代表识别打分表中的四级地区。
气管道填写对应的①~④,油管道填写对应的①~⑧。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格式
C.1项目概述
C.1.1项目来源
C.1.2工作目的及内容
明确此次项目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
C.1.3工作方案及实施情况
介绍进行此次高后果区识别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形式,实施进度,并说明识别的依据,以及报告的主要编写人/单位、审核人/单位。
C.2管道背景资料
C.2.1管道工艺概况
介绍管道本身的工艺情况。
C.2.2管道周边人口建筑物情况
对管道周边建筑物情况,人口密度等情况进行描述。
C.2.3管道周边自然环境情况
对管道周边自然环境情况进行描述。
C.3高后果区识别及结果
对高后果区识别结果进行叙述,并针对高分值高后果区段以及有重大影响的区段进行着重论述,分析出其主要识别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对该区段提出减缓措施。
C.4结论及建议
总结高后果区识别结果,提出高后果区的减缓措施及建议。
C.5附录
C.5.1高后果区识别图
C.5.2高后果区识别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