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学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23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电视学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学概论.docx

《电视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学概论.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视学概论.docx

电视学概论

电视学概论

课程教学教案

第一章

电视是什么——媒介基本属性辨析

1.课堂讨论:

电视是什么?

  《辞海》:

电视,传播图像的一种广播通信方式。

他是应用电子技术对静止或活动的景物的影像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电信号传递出去,使远方能够即时重现影像。

  《美学》:

电视,不仅是一种向广大群众传输电视信息的手段,还能够把从审美上加工过的,有关现实世界印象传到四面八方的一种新的艺术。

2.电视理论发展现状

  毫无疑问,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仅仅是一百多年前,当尼普科夫这个柏林的青年学生在寒冷的圣诞之夜构想最初的电视时,他不会想到自己开创了一个伟大发明的先河,站在了电视——这个光辉时代的起点。

在此之后,电视犹如一股强劲的漩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势不可挡地席卷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电视媒体又是那么的年轻。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起,到今天不过只有半个世纪,却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四万座电视台,六亿多电视机这样一个庞大的“媒介帝国”。

  人们试图从各个侧面去描述这个现代媒介的特征,以下是几种典型的说法: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大众传播手段

  电视是现代电子技术的结晶

  电视是综合了电影、美术、音乐、文学、摄影等各门艺术成就的“第九艺术”

  电视是现代资本的金矿,是最大的利润输出地

  电视是一个复杂、广泛的社会交流系统,兼容了新闻、艺术、娱乐、社会服务、公共教育等众多形式,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以及各种价值观念的交融体现。

  这些说法都描画了一个色彩纷呈的银屏世界。

面对电视这样一门年轻、新兴、复杂、综合的新学科,电视理论所涵盖的知识点简直无法尽数。

研究电视必须与其他学科紧紧地结合起来。

比如电视学理论可以和电影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又比如电视学理论可以和市场营销学理论结合起来探讨,再如电视学理论也可以和管理学、社会学理论结合。

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同学不但要多接触电视实践中时时遇到的操作性课题,比如片子怎么剪,脚本怎么写,节目怎么做,还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汲取边缘学科的养分,这样整个知识结构才能更加合理和牢固

3.电视的三种基本属性:

商业属性、艺术属性、喉舌属性

  首先来谈喉舌属性。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展示窗口,作为国家政治宣传喉舌,我国的电视媒体长期以来都十分强调其喉舌属性。

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电视节目都是自产自销,也不顾算什么投入产出比,所以基本上电视台播放的节目都是以宣传目的为主,娱乐目的为辅,推至现在,实际上电视制作所受到的审查制度也是相当严格的,(举例),只不过是对于娱乐节目的限制尺度放松了一些。

  接着来谈艺术属性

  先引用丁海宴先生对电视艺术的几种描述。

  “电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能从各种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找到简单的本质。

  “电视不是电影,不是音乐,不是绘画,不是舞蹈,电视艺术却是电影、音乐、绘画、舞蹈的缩合”。

“电视艺术像是一位贪婪之士,面对生活就详尽生活之乐趣;走进生活,就汲尽生活之甘露;拥有生活,就悟尽生活之意蕴”

  我们可以肯定,电视中有艺术。

当然,并非所有电视节目都是艺术节目,比如新闻、专题、服务、电教等节目,但也不能否认他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艺术性(如包装,结构设计)。

  我们对电视艺术的界定如下“电视艺术,使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型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电视艺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电视文学类:

运用电视的技术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

  电视艺术类:

运用电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戏剧类:

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屏幕艺术作品

  电视综艺类:

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经过电视二度创作,呈现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作品。

  最后,我们重点来谈电视媒体的商业属性(因为这一块大家相对来说肯定是欠缺)

  以下是一张表格,说明的是电视媒体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位置

  电视媒体————>观众(注意力资源)————>广告主

  电视媒体的基本生产与运作机制都无外乎是将预先做好的电视节目免费提供给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的收视行为获取大众注意力,然后将注意力资源转卖给这一资源的需求者,例如广告商及其他对于受众注意力资源感兴趣的产业,从而获得巨额资金来维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产出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电视媒介外在表现的电视节目,其最根本的价值或称为属性,在于其两次“臣服”于交换价值,在于它作为商机交换的中介角色。

也就是说,电视媒介的生产机制决定他必须密切关注受众的认知趣味和价值取向,以受众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的方式抢占消费者注意力,从这个意义上,电视的媒介风格也好,功能也罢,都必须与现实态消费大众的心理诉求,生存心态相契合。

  我们可以来汇总一下电视媒体整个运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单位

  电视媒体:

电视节目、电视新闻播放的平台,通常根据其规模与播放渠道,分为卫星台(频道)、无线台、有线台等。

  节目生产者和发行者:

节目生产者是创制、和生产供电视媒体播出的节目的组织。

而以统一配发方式把节目发售和发行到各个电视媒体则是由节目发行者办理的。

  演播代理机构:

这些机构代表节目的参演者和播送或参加商业广告节目者。

(演员经纪)

  生产演播室:

电视演播室通常专门从事或提供电视、影像制品的录制与生产。

广告及宣传片上的音乐音效通常有录音演播室生产。

其他生产间还包括专门从事动画、特别效果摄影。

  专业新闻社:

像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等主要的新闻电讯通讯社的责任就是不间断地把国际性的、区域性的新闻稿提供给各电视媒体。

  研究机构:

如AC尼尔森这样的公司就是用以研究受众特点的,包括受众的规模和人口的构成,研究受众的消费行为,预测电视节目与广告的反应、测量广告投放的实际效果。

  广告宿主:

利用电视媒体这个平台,说服顾客购买其产品或服务,支持其活动或赞助其目标。

最重要的是,他们提供费用,是电视媒体能够持续经营下去。

  广告代理公司:

广告通常是由专业性广告销售代理机构代表其所雇用的电视台(电视公司)向全国性的、地区性的广告客户销售的。

全国性的代表机构通常是在某一市场内独家为几个台代理广告业务,具有一定垄断性。

  政府机构:

对电视媒体整体运行过程实施监督。

像美国就由联邦通讯委员会执行,我国就由国家广电总局实施监控管理。

  不过,以上我的叙述是把不同功能的实体都一一分开,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电视媒体来说,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电视台(频道)。

这些频道都兼有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播出,电视节目发行,电视广告代理等职能。

而从国际电视媒体发展趋势来看,将功能细分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电视制作公司越来越多,越做越大的原因。

 

电视学概论

课程教学教案

第二章

外国电视史及各国电视发展状况简介

一、电视科技的发展与电视事业的诞生

1.电视科技的发明

第一阶段:

电声广播的发展

电视传播媒介的发明,首先应该归功于电的发现。

由于电能的发现与利用,人类才有可能创造出最先进的传播科技。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利用他发明的摩尔斯电码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传送了一句话“whathathGodWrought”(上帝创造了什么),标志着电报的诞生。

1887年,德国人赫兹首次验证了电磁波的发生与接受,从而为电磁学的发展与无线电广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901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将字母S传过大西洋,证明了无线电长距离传递信息的可能性,这标志着无线电传播时代的到来。

1906年,加拿大人费辛顿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布兰特洛克镇广播的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轮船报务员接受,这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

第二阶段:

活动图像的发展

1843年,苏格兰人贝恩发明了传真的基本原理,这些远离后来大多用于电视。

1923年,美国人坚肯斯用无线电华盛顿向费城传送静止图像,传真成功了。

不过,对电视成像至关重要的图像扫描技术,与德国人尼普科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1885年,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转盘,当这种打上了螺旋线状的一列小孔的圆盘转动时,影响便被分解成单个像点,逐一出现,而在人的眼中,这个快速扫描的过程又被融合为一个个完整的图像。

今天的电视便是在“尼普科夫转盘”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当时,尼普科夫甚至预言了电视的前景——“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意一处B地被看到。

1900年,波依科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这个名称。

第三阶段:

对于电视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最有贡献的是英国、美国和德国。

在英国,早期电视实验活动是与贝尔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被称为“电视之父”。

1925年,贝尔德在伦敦的一个百货店展示了他的发明物——一台用尼普科夫原理制造的机械电视机。

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展示了一个办公室勤杂工的活动影像。

第三年,即1927年,他通过电话线成功地实现了伦敦至格拉斯哥的电视画面传送。

1928年,他用短波把图像从伦敦传到纽约。

美国在很早便在电视,尤其是电子电视的研制中取得了成果。

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埃韦斯工程师就利用电线将静止和活动的画面传至数英里之外。

当时的图像不太清晰,只有50行扫描线。

1928年,室外景物也上了电视,另外他还展示了彩色电视系统,很可惜,贝尔实验室的电视研究从未被推入商业应用。

德国人的电视实验发展也挺早,1924年卡洛卢斯用尼普科夫圆盘制作了可以扫描48行的机械,虽然他的电视画面远比贝尔德的清晰,但是由于没有公开演示,他的攻击被湮灭。

2.电视事业的诞生

1935年,BBC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服务机构。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演出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德国在1935年成立了电视服务机构,并与3月22日开始,在柏林定期播出电视节目。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举行,德国以极大的力量进行了这次电视报道,十多天观众总计16万人次。

美国尽管没有加入欧洲国家间争当“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国家”的竞争,但它的电视试播活动开展最早。

1928年9月11日,他们试播了第一部情节剧《女王的信使》。

三部摄像机在拍摄中都是不动的,而且只用特写镜头。

许多业余发明家用自制的接收机看到了这部电视剧,尽管模模糊糊,比剪影强不了多少。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当时电影正从无声走向有声,而广播则从声音扩展到形象,两大媒介殊途同归,在声像结合这点上找到了共同语言。

193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电视事业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1939年,英国电视中途停止了动画片“米老鼠”的播出。

法国和苏联也先后停播。

只有美国与德国,在战争期间维持着电视播出,但美国电视处在休眠状态,而德国的柏林电视台也曾被炸毁。

世界电视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二次大战之后。

二、1945年后蓬勃发展的世界电视事业

1.各国正式开办电视的时间表

英国1936?

?

苏联?

1939?

美国1939?

?

法国1949?

?

加拿大1952.?

?

日本1953

澳大利亚1956?

?

?

中国1958

2.电视制度

电视制度,或称电视体制,是一国电视事业所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并主要取决于电视事业的所有权。

在世界上,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电视制作

(1)私营商业制度,以美国为典型

?

主要组织体系:

全国无线电视网(电视网+直属电视台+加盟台)

全国有线电视网(CNN、MTV、ESPN、life、food、golf)

节目辛迪加市场

电视台是播出机构、节目制作公司受电视台或节目辛迪加经营者的委托制作出新闻之外的电视节目产品,而辛迪加则提供了电视节目销售的中介渠道。

三大电视网:

全国广播公司NBC

美国广播公司ABC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在60、70年覆盖了全国人口的99%,但是随着福克斯电视网、CNN有线网的蓬勃发展,覆盖面有所下降。

三大电视网至今还拥有三分之一以上黄金时间收视群。

美国电视业特征:

由于美国广播电视台都是相对独立于政府的经济实体,因此追求“利润至上”的商业原则,极力追求收视率,娱乐、广告泛滥,但节目更新快,富有活力,通过相互间的收购兼并,形成了巨大的媒介集团,产业化水平高。

(2)公私并营制度,英国是范本

BBC属于公营电视,成立于1927年。

不靠电视广告费用盈利,而是靠收取电视机牌照费。

BBC作为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心,秉承的是为公众服务的理念。

共设有两个频道。

BBC1是拥有34%的电视观众,每天播放大量新闻、娱乐、电视剧集;BBC2拥有10%观众,定位于弘扬英国文化与艺术,重视分析性节目

相对应的是1955年,“联合电视”与“联合播映”两家独立电视公司开播,开始了英国电视商业历史的篇章。

尽管是商业电视,不免要追求收视率,追求广告、追求娱乐,但是英国的商业电视并不是漫无节制、唯利是图的,而是受到诸多的制约和限制。

由于政府采取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倾斜政策,大体维护了两类媒介的公平竞争和平衡发展,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缺点最少”的电视制度。

(3)国营制度,前苏联、中国为代表。

三、电视技术发展与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广发应用和电子材料科技日新月异的影响,电视传播领域出现大变化,最主要的是高清晰度电视、电视直播卫星技术、全球性电视产业发展等。

1.高清晰度电视

1985年,在日本筑波万国博览会的入口处,一架大如墙壁的电视机正在播放1984年奥运会的开幕典礼。

1125条扫描线的画面,犹如35毫米宽银幕电影效果,日本研制的高清晰电视正式粉墨登场。

2.电视直播卫星技术

直播卫星是专门或主要用于播放电视的卫星。

他与一般通信卫星的区别在于,节目可以不必通过地面卫星站的中转而直接到达用户家庭。

作为电视传播手段,它既具有一般电视台的直接性,又具有卫星传送的超长距离和高质量。

(3)卫星——电缆技术

卫星——电缆频道主要分为用户每月缴纳少量接线费、节目通常带有广告的基本电缆电视节目和用户需缴纳基本费和某些频道专用费的付费电视节目,其中每看一个节目付费一次的付费电视叫做“PPV”(PAYPERVIEW)。

美国最早的基本电缆电视是1976年创办的TBS超级电视台,其创办人就是后来创办CNN而闻名全球的特德·特纳。

由于基本电缆节目收费便宜(一般一个频道每月10美分),可供选择范围大,收视效果好,所以用户很多,在这一点上可相比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

最早的收费电视节目频道是创办于1972年的HBO家庭影院频道。

(一开始HBO是通过微波线路向用户传送节目,1975年才通过卫星传送节目)。

电视学概论

课程教学教案

电视学概论

课程教学教案

第三章

中国电视简史

一、艰苦创业时期(1958-1966)

  1958年五月一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也就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

当时电视节目是直播的,黑白色,当时北京市内电视机仅50架。

同年的10月一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

早期的电视节目是非常简单的。

1958年5月1日开播那天,有一个直播的座谈会,还有诗朗诵、舞蹈和苏联的科教片,勉强称得上是新闻节目的是中国新影厂摄制的纪录片《到农村去》。

此后,新影厂的长短纪录片和《新闻简报》成为电视台长期的、大量的新闻节目来源。

  由于新闻片和纪录片是早期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采用最多并始终坚持的报道方式,所以大家习惯于把这个时期称为“新闻纪录片时代”。

其他地方性的电视台大多只能靠口播新闻和图片报道之称新闻节目。

另外,电影和戏剧转播在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电影在电视上播放常常先于在电影院放映,剧院演出也是尽可能转播。

到1959年底,故事影片占总播出时间的50%,戏剧转播占30%,余下的20%是纪录影片、科教影片、《新闻简报》和小型演播室节目。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随后,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广州电视台也先后播出了自己编演的电视剧。

到了1966年,全国大约播出了一百几十部电视剧,但因为早期电视剧都是现场排演直播,所以在形式上更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

二、“文化大革命”挫折时期(1966—1976)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保证安全播出,电视新闻不再允许现场合成,而是采用无声片加配解说词、音乐和音响的旧方法。

由于制作条件改善,播出的已经是配好声音效果的合成片了。

但是业务问题并不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才是冲击一切、压倒一切的中心。

  1973年5月1日,面向北京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4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宣布彩电播出。

标志着中国电视彩色化的进程全面展开。

三、电视事业建设的新时期。

(1976—)

  经过了六十年代的文化浩劫和精神重创之后,可以说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电视,又陷入了一种迷惘中。

一切的一切,又从70年代末,80年代开始恢复正常。

所以我们所关注的中国电视文化选择,无非也就是80年代直至现在。

  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电视文化生态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型。

在整个电视文化生态格局中,主导性的文化话语由80年代的严肃文化话语转型为了90年代的大众文化话语。

  在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节目中,“有确定的主题、完整的构思和针对性导向的专题片可以说是电视屏幕上的主体部分”[1],引发巨大社会影响的是《河殇》、《话说运河》、《话说长江》、《黄河》等有着强烈政治文化色彩的政论片、纪录片、专题片。

那个时候,“电视文化同整个中国文化一样,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一直是当时荧屏上的基本主题”[2]。

尽管当时如《加里森敢死队》、《霍元甲》、《上海滩》、港台流行歌曲MTV等电视节目也风靡全国,但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中,对这样的具有纯粹消遣娱乐功能的电视节目类型大都是抱着怀疑态度和观望立场的。

  而90年代以来,整个大众消费市场和大众价值判断的转型,大众文化话语开始逐步在中国电视文化的内在格局中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位置。

  特别是1993年、1994年成为了电视文化生态转型的一个分水岭。

电视节目从盘旋于知识分子思考的天空一下子降落到平头百姓的生活大地,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个不变因素,那就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电视媒体的始终掌控。

  在这两年里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这两个栏目,而“电视在诞生了《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这两个‘龙种’之后,终于信心百倍地坐上了传媒的头把交椅,并在社会上迅速造成了一种声势喧天的电视效应,电视台一时显赫无比,财源广进”。

四、电视产业发展期——电视节目的三个转折点

  自1993年以来,中国电视有过三个转折点,第一个以《东方时空》为始作俑者,第二个以湖南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为标志,第三个则以《7日7频道》、《南京零距离》为代表。

  1993年以前,中国老百姓跟电视从根本上说是无缘的,老百姓难得在电视上讲自己的话。

让老百姓说话,让老百姓上电视,这是十年来中国电视第一个转折期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回顾一下《东方时空》里的《生活空间》(现在干脆改名叫《百姓故事》了)。

一开始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的众人知晓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已经说明了问题。

  第一次转折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意义了,比如说它实行了记者主持人制与制片人制。

可以说中国电视用人制度发生的变化,来自于《东方时空》。

  第二次的转折是以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为主打的娱乐节目的兴盛。

他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它发生在地方。

央视有着独一无二的新闻资源、资金规模、政策支持。

这些资源地方媒体是没法学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台要找到自己的生路,要提高收视率要找到观众,就必须找到突破点。

就是我们后来都看到的新综艺节目。

  这次转折的意义在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是让电视媒体拥有了娱乐这个概念。

主持人和演员,都可以娱乐和轻松起来。

  第三次是和新闻有关的转折,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媒体,报道采写重大新闻的能力越来越“一头独大”,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全程直播,非典的全面持续报道,使得地方电视台在大新闻上完全丧失了竞争力。

那么怎么办呢,只能转过头来,做小新闻,所有与老百姓生计相关的,不等大雅之堂的奇闻趣事,鸡毛蒜皮的民事纠纷,不经意的百姓发现成为了地方电视台新闻的主体。

 

电视学概论

课程教学教案

第四章

广播电视传播

一、电视传播的特点

  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传者和受传者双方通过某种媒介进行信息沟通和分享

  传播下面的分支:

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

  电视传播属于大众传播下面的一个分支,与同属于大众传播范畴内的其他一些媒介,例如报刊、杂志、电影、广播相比较,电视传播之所以能够具备独特的活动特点和规律,主要还是要归结于电子声像技术与传播中所使用到的物质设备。

  电视传播活动的过程包括五大环节:

  决策(媒介的控制与管理)-节目制作与编播-信号传输与覆盖-受众接收-效果反馈

  与同是视听艺术的电影相比,电视传播内容的外在形式--节目或栏目的表达方式更为灵便、生动、快捷。

现场采访、同步直播、两地互传、栏目化编排方式、主持人与观众的直接交流,都使得电视传播与电影传播的方式与效果迥然不同。

简而言之,电视传播是开放式的,而电影传播是封闭式的,电视传播是生活化的,电影传播是仪式化的。

另外电视传播依靠与电子讯号的发射与传输,其速度、广度、力度都是电影院线式的放映方式望尘莫及的。

  与同是电子通信方式的广播相比,虽然两者在生活化的传播内容,同步传输接收方式上具有可比性,但是由于广播没有直观的视觉形象,所以在内容的兼容性,形式的多样化,和传播效果的达成上都要受到较大制约。

从现状来讲,广播的传播内容更为接近世俗化,从广播广告看,都是以直白的内容与形式为主,而电视的传播内容更为高一些,从电视广告来看,好的广告都是竭力在塑造一种白领生活状态,宣扬生活的品位、品质什么的。

  电视传播的六点长处

  一、从传播符码看,电视拥有各种视听符码,足以构成多种多样的节目形态。

通过形象、动作、声音、色彩和运动的变化,视听形象具有鲜明的愉悦性和易识别性,因此也是最为通俗易懂的床播放时,对于中等文化水平以下的观众以及少年儿童更具有吸引力。

  二、从传播内容和形式上看,电视具有非常的宽容度,可以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文化艺术门类中的作品有选择地融会到屏幕上。

与此同时,他还能广泛借鉴报刊、广播、文学各项艺术,以及演讲、教学、交谈等种种传播经验与艺术技巧,经消化后,为电视所用。

  三、从传播通道上,电视具有最广的覆盖面和最强的传达力。

从时间上讲,它可以把正在发生的事件制作成节目即时播出,在同一时态内完成信源--编码--发射--接收全过程。

从空间上讲,它可以在海拔最高的地方,也可以在气温最冷的地方,通过电子信号,传达到世界上任意一个有接收条件的地点。

  四、从传播与接收的关系上看,观众易于同屏幕上的传播活动形成互动关系。

由于节目中大量出现主持人和普通观众,专家名人与观众,观众之间的人际交流活动,由于普通观众可以通过一定渠道进入节目录制的过程,使得电视观众与节目的传播者之间产生具有当面交流一般的亲近感、参与感。

我们甚至于把谈话节目称为是“人际传播”效应在大众媒介中的实现。

况且由于电视接收环境是家庭,看电视往往也伴随着家人间的谈话,因此更利于电视传播有效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