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50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11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教会学生认字,懂得使用保养毛笔。

教学过程

一、认真写钢笔字

(一、)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第一页左上角

(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

是怎样握的?

(2)小结

(3)学生模仿执笔方法。

2、右下角背景图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使用的是什么笔?

他们的姿势怎样?

(2)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写字歌。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3)学生朗读:

写字歌

(4)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3、小结

(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指导看图,教师介绍,教师动手操作,注意卫生。

(三、)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观察第二页上的图,问:

从这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模仿练字。

3、作品欣赏

4、小结

二、认真写毛笔字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1、回忆《写字歌》

(1)指名读

(2)齐读

2、指导

写毛笔字的姿势与写铅笔字,钢笔字的姿势一样。

(1)让学生坐

(2)示范毛笔的执笔姿势。

(3)学生模仿执笔

强调:

五指执笔后,应做到:

指实,掌虚,笔直

3、学生反复练习

(三、)指导学生爱护使用毛笔。

1、观察第5页上面的图,初步认识“文房四宝”

2、观察第5页上面的特写图,体会这些学生严肃认真的练字态度,让学生通过模仿,再次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

3、观察几幅小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如何正确使用和爱护毛笔。

5、收好工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二、观察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

指导观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

1、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2、教师辅导,纠正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3、说说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四、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提出希望

五、作业

练习如何正确使用钢笔和毛笔。

教学反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诗歌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通过诗歌字词,感受诗歌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

(1)教学生字:

荡、桨

  荡:

(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àng)

  桨:

(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ǎng)

(2)“荡起双桨”的“荡”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可以换哪些字?

(引导思考后交流,如:

划、摇)那“荡”起双桨和“划”“摇”起双桨一样吗?

当你有事急着要过河,你还能说自个儿“荡”着双桨吗?

“荡”和“摇、划”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讨论一下,可以试着做做动作比画一下。

(引导学生品悟“荡”的那份悠闲,那份自在)。

(3)引导读好课题

3、质疑思考:

到底是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

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借助书后的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

浪 làng 边音;爽 shuǎng 翘舌音;

洒 sǎ 平舌音)

3、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

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

4、交流,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是红领巾——即少先队员在划船,因为周围的景色非常美丽,他们的心情非常快乐,所以他们悠闲自在地荡着双桨。

三、细读课文,精读品悟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

(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

(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词语辨析:

倒影倒映

海面()着美丽的白塔。

美丽的白塔()在海面。

海面有着美丽的白塔的()。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

为什么用“环绕”?

(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什么情况下也能用“环绕”,试着举一个例子。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湖水的清澈)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

(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

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

”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自己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你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试着说一说。

(如果你考试考得非常好,心情非常快乐,听到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你会觉得它们在说写什么?

相反呢?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

(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

(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

迎  洒  望  听  (唱歌)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然段

2、组词:

  荡()浆()推()浪()

   汤()桨()堆()狼()

3选字填空

  1.应映 ()照答()放()倒()

  2.飘漂 ()浮()扬()荡()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说说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好?

为什么?

指名背诵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二 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

为什么?

(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里的“谁”指什么?

(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

问  谁安排  (感激)

三整体回读,引导质疑

配乐朗读

引导质疑:

学了这课,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如: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句话为什么连续出现三次?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乐曲欣赏

听朗读磁带,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配乐朗诵

师介绍:

有人给这首儿歌配了曲,变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会唱吗?

(听录音,可以轻轻跟唱,闭着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交流:

听着这首歌曲,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心中又有怎样的感受?

能和大家说一说吗?

先自个儿练习一下。

交流,练习说话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

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六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美景

          迎、洒、望、听 歌唱共产党

          问谁 安排   感激祖国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的意思,初步体会“无字词典”的意思,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骄阳似火”一词,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读书时我们经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辨析:

(1)遇到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

4、除了同学们交流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外,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大家想学习吗?

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5、读题,

6、引导质疑

(1)词典怎么会“无字”?

什么是“无字词典”

(2)怎样查“无字词典”?

7、教师小结:

同学们,根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本领。

在初读课文题目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无字词典和怎样查无字词典的疑问,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引导初读课文

1、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试着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课文生字,请同学们再认一认,记一记:

帽蹦解释断撞裂嚷仅

查词典聪突涛岸岩音味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7)读词语:

查词典聪明突然惊涛拍岸岩石声音意味深长波涛情景词语骄阳似火烈日当空山崩地裂解释不断不仅撞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4、思考圈划:

请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

请用“——”勾出来。

5、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并读一读,读准字音。

三、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

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介绍“骄阳似火”的,一起读一读。

2、默读课文,思考:

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

爸爸是怎样理解的?

请分别用“——”和“~~~~~”勾出来。

3、引导交流:

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上是怎样解释的?

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1)齐读爸爸说的这个句子,试着改一改,不用问号,但句子的意思不变。

(2)交流: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3)思考:

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

    爸爸是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

(4)教师引读:

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有字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

——(生接读:

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而“无字词典”上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生接读: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引导注意提示语,才能读出味道。

4、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学生交流后小结:

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查无字词典。

四、迁移练习:

1、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

2、你会查“无字词典”吗?

你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

(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

3、组织组内交流后全班评议

4、课内小练笔:

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以“今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2.初步感受文中提示语不同的位置及标点的用法,尝试着借鉴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学会查“无字词典”》,你知道“无字词典”上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的吗?

2、那你会查“无字词典”吗?

试用你的生活经历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

能用得越多越好。

(相机肯定学生优秀的作业)

3、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

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

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

4、爸爸又是怎样解释“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呢?

(1)交流:

爸爸说:

“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

(2)“眼前这情景”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结合前文来说一说吗?

(3)再次默读,圈画,交流“惊涛拍岸”的意思:

(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5、那爸爸和聪聪之间的这段对话该怎么读呢?

自己试着在组内练一练。

6、指名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

7、小结:

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

(板书)

三、整体回归,总结课文

1、连起来读读课文,想想现在你对“无字词典”是怎样理解的?

怎样才能学会查这“无字词典”呢?

(1)自己读读,想想

(2)小组里讨论一下

(3)全班交流,相机小结(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交流:

你对“意味深长”是怎样理解的?

可以说一说,也可以试着读一读。

(3)讨论:

爸爸为什么要“意味深长”地说?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意味深长”的味道。

(5)引导练习用“不仅……还……”说话。

四、学习人物对话,初步感受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直接读人物的对话

2、教师质疑:

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人物的对话,那些在对话中没有读的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3、交流(板书:

提示语)引导学生感受提示语在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等方面的作用

4、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看看提示语分别在句中什么位置?

使用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组内讨论一下。

5、师生之间模拟两组对话,18、练习用上恰当的提示语写出刚才的对话。

五、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上合适的提示语刻画人们的一段对话。

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树叶晒焉结合身边事物

涌,撞,崩-------惊涛拍岸结合眼前景象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山行》,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⒈板书课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

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指名朗读古诗,正字正音,引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斜:

xia)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自己读读古诗,试把相关词语画出来。

4、组织交流

板书:

(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解词:

“石径”(用上拆字法,“径”用查字典的方法)

四、引导精读品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1、教师试着在刚才的词语前加上括号,要求学生再好好读诗,加上合适的修饰的词语。

()的山()的石径

()的枫叶()的白云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试着从诗中寻找答案。

3、组织组内交流,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诗中寻找依据,以此来带动诗意的理解。

 ⑴()的山

为什么称为“寒山”?

怎样的山才是“寒山”?

(深秋时节,草木枯萎,山上光秃秃的,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所以称“寒山”)

(2)()的石径(解词:

斜——弯弯曲曲)

(3)连起来读读第一句,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4)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理解“白云生处”,这“人家”该画在什么地方?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有感情地吟诵第一、二句古诗,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5)()的枫叶?

你是怎么知道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理解“霜叶”“红于”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什么还红?

(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现在你知道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理解“坐”“爱”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6、回答问题: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六、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然后指导背诵。

七、作业:

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枫桥夜泊》,读准“泊”,理解“泊”“对愁眠”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枫桥夜泊》,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背诵《山行》

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交流介绍自己上堂课的作业,加以适当评价。

二、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让学生书空。

2、指名读题,正音:

泊b(领读,然后开火车读课题)

解释“泊”:

——停船靠岸。

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

p湖泊

3、解题、质疑:

诗中点明地点的词是——枫桥;点明时间的词是——夜;

谁能连起来说说“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

猜一猜:

这首诗也许会写些什么?

引导质疑:

写了什么季节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古诗。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如果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就更好了。

⑵自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

2、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质疑思考。

(1)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停顿。

(4)引导质疑、交流:

通过你们的自学,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

(5)学生质疑后引导:

你们真会思考,一下子就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你们说这些问号你们可以怎样解决呢?

(6)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查字典、联系诗的上下文、看插图、问同学老师……

三、再读课文,自主解疑,读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