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1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docx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精

一、编制依据.二1、概

述.11项.目简

介.12输.油管道概

况.13石.油管道道路设计概

况.2三、石油管线施工保护措

施.31施.工准

备.32钢.板桩施

工.43土.方开挖施

工.44模.板工程施

工.55钢.筋工程施

工.56混.凝土工程施

工.67回.填工程施

工.78施.工保护措

施.7四、管道保护施工组织保障方

案.81.组织管理和调

查.82方.案报

批.五9、危险性分

析.91易.燃

性.92易.爆

性.103挥.发

性.104静.电荷积聚

性.115易.扩散、流淌

性.116热.膨胀

性.117毒.害

性.128忌.接触氧化剂、强

酸.12六、管线破坏事故的应急预

案.12

一、编制依据

1.《长乐市营融线(峡漳线-占前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2.《长乐市营融线(峡漳线-占前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成品油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4.工程区域现场勘查资料。

二、概述

1.项目简介

长乐营融线(峡漳线-占前路)道路工程位于长乐市营前街道,道路起点为省道203交叉口再往北105.133米,终点为武警指挥学院门口。

本项目为新建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88km,等级为乡道二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路面类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30年),设计速度60km/h,道路红线宽度46m,双向六车道。

本次施工内容:

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给排水(雨、污)水工程、电力排管工程、通信管道工程、道路照明工程、雨水泵站工程及人行天桥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面:

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5.0m+侧分带2.0m+机动车道23m+侧分带2.0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4.5m=46m。

2.输油管道概况

根据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成品油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成品油管道位于

(桩号TP4-62、里程137.783KM横穿道路桩号K1+500处,管顶覆土1.5m。

根据我项目部现场勘察,原地面高程为黄海高程2.7m,

管顶埋深约为0.9m(黄海高程1.8m、土质为一般软土)。

3.石油管道道路设计概况

针对横穿道路桩号K0+500处石油管道,设计了盖板涵保护石油管道,具体为:

沿石油管道两侧各2米处打Ⅲ型9米U型钢板桩(密度按单侧2.5根/m计,且进入粉质粘土层3m)→开挖至粉质粘土层(没打钢板桩的一侧基槽采用1:

1.5放坡开挖)→浇筑1m厚C25片石混凝土至黄海高程3.56m→挡墙内侧(即石油管顶填76cm厚中粗砂密实(预埋污水管)→浇筑25cm厚C35钢筋混凝土盖板→填50cm厚碎石反滤层→路基土方填筑。

石油管道横穿道路平面图

三、石油管线施工保护措施根据石油管道公司提供的资料、本道路工程设计图纸及现场勘察资料。

根据工

程实际情况,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1、施工准备

主要机械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2、钢板桩施工

A.施工前联系石油管道管理单位技术人员对石油管道的走向进行精确探测。

并设置木桩标志。

B.根据石油管道中心线测放出钢板桩轴线(两侧各2m)。

C.打桩时严格按桩轴线进行施工,防止影响石油管道,将护坡桩打入土中8米。

3.土方开挖施工

A.根据石油管道中心线测放出没有打钢板桩一侧基槽开挖坡顶线(塑状淤泥层放坡采用1:

1.5)。

B.采用挖掘机进行分层开挖并装车弃运,开挖每层厚度为1m。

C.机械开挖至粉质粘土层后采用人工清除基底松土。

D.开挖过程中禁止机械碰撞围护结构,且机械必须顺一边走,不许来回碾压。

E.开挖过程中,注意气侯,降雨等预报,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采

取相应的措施,如覆聚乙稀膜等。

F.施工过程中,有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现异常情况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G.挖出的土方及时运走,基坑四周不堆放土方。

4.模板工程施工

A.本工程模板为多层胶合模板,模板施工时,进入现场先对模板表面清理,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涂刷要均匀,模板表面不得有气泡和脱模剂积痕。

模板四周粘贴密封条,密封条要匀称,中间不得出现折叠和皱痕。

B.支护方式采用外侧支撑的施工方法。

模板外侧采用50*100方木加固后采用钢管支撑在基槽侧壁。

C.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D.模板拆除时,用撬杠轻撬,禁止猛砸狠敲,或用撬杠硬砸,以免损伤砼表面或棱角。

拆除后的模板、钢管和各种零星构件应及时运至木工房修整,分规格堆放整齐(大模板底部铺垫木方),模板表面砼进行清理,涂刷清油。

现场不得遗留任何构件;

5.钢筋工程施工

A.进场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及复验报告,按设计图纸进行配料并核对,钢筋的型号、尺寸、数量、钢号、弯钩、焊接质量,均符合要求后,合格后方可使用。

B.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运至现场按照施工平面图布置要求,按邦扎次序、型号、规格整齐堆放在现场规定位置,并进行标识,以方便施工,避免错设钢筋。

D.钢筋绑前应对绑扎部位所有杂物清理干净,并按施工图划线、摆筋

6.混凝土工程施工

A.砼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进行配制,在搅拌站集中拌制合格后用罐车运至施工现场,水平垂直运输采用泵车进行浇筑。

罐车进行运输中,从砼搅拌站出口至砼入模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若发生分层离析现象,须对砼进行二次搅拌;

B.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浇筑,配合使用施工溜槽。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筋、看模,注意观察钢筋模板动态;如发现有钢筋移位模板松动现象要及时处理;

C.侧壁片石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每层砼厚度和砼坍落度,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片石数量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加片石时应注意,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片石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

在浇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洗静使其彻底饱和,底层亦应干净并湿润;

D.机械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其移动间距不得大于作业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振捣时应快插慢拨,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漏振,不得过分振捣,以免混凝土离析。

一般每一插点时间为20-30秒,以表面泛灰浆为准;

E.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照放线员给出的标高线进行找平;对砼表面进行压光、抹面;

F.混凝土浇筑时,任意抽取混凝土运输车中的混凝土,在取样员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试块制作和砼坍落度检验。

7.回填工程施工

A.在基础、侧壁模板相继拆除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即可进行土方回填。

B.工艺流程:

基坑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分层检验密实度→修理找平验收

C.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处理完毕。

D.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

E.填土应分层铺摊;每300㎜厚摊铺一次。

F.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G.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H.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I.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找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平夯实。

J.盖板底内部填充采用粗砂回填,回填后采用灌水法密实,待密实度达到路基填筑的要求后再进行盖板结构的施工。

8.施工保护措施

A.区域管道保护施工前应根据地下输油管道的初步走向基础上进行精确探测定位。

管道中心线及输油管道两侧10m范围边线在施工现场用明显标记标出。

石油管线位于路基内清表时,先用警示桩和灰线

标出管线的位置,距管线5米范围内采用人工清表,压路机碾压待粗砂底层及抛石层完成后(管顶覆土厚度约为2米再进行小振碾压。

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对输油管道周围土体的扰动。

B.基槽土方开挖过程中有专人对钢板桩支护结构进行巡查,如发现钢板桩有

移位现场,应立即上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以防土体移动对石油管道产生破坏。

四、管道保护施工组织保障方案

1.组织管理和调查

项目部成立石油管线保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总工和专职安全员担任副组长,测量员、施工员等与管线附近施工有关的人员为成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管线的安全情况,及时汇报与汇总,随时掌握管线附近的施工情况及土体的扰动情况,对管线埋设较浅而施工影响相对较大的地方埋设位移观测点,动态观测土体的变形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施工对策。

工程开工前,针对石油公司提供的管线位置,用人工开挖探沟,核对管线平面位置的真实误差情况,若误差较大,且不满足最小保护距离时,及时向业主和有关部门报告。

石油领导保护小组:

组长:

林冬香

副组长:

王志浩陈温民

组员:

杨明孙志勇陈勇王滨张加武林丽爱

高侠林梅兴何文禄郑金水檀东招吴映

2.方案报批

a.施工单位拟好方案后上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审核。

b.审核后的方案应上报输油管道单位批准、备案

c.区域管道保护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管道企业协商确定施工作业方案,并签订安全防护协议和安全生产责任书。

d.施工作业应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五、危险性分析

该输油管道输送货种主要为成品油(汽油和柴油)。

表4-1列出了这种物质的主要理化特性。

详细理化特性见附表。

根据以上物质特性、危险危害性质的分析,可以发现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易燃性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关于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划分(见表4-2),该输油管道输送货种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其等级见表4-3。

该输油管道输送油品均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同时又都有易蒸

发的特点,其蒸发的气体常常在作业场所或仓储场地弥漫、扩散或在低洼处聚积,在空气中只需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闪光燃烧,因此油品的火灾危险性不容忽视。

类甲别AB乙ABAB可燃液体名表4-2称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

危险性分类特征液化烃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甲A类以外,闪点<28℃闪点≥28℃至≤45℃闪点>45℃至<60℃闪点≥60℃至≤12℃0闪点>120℃丙表4-3主要储运货种危险性等级主要储运货种火灾危险性等级0#轻柴油乙B汽油甲B2.易爆性油品的蒸气与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其浓度处于一定范围时,遇火即发生爆炸。

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愈宽,爆炸下限浓度越低,该物质爆炸危险性越大。

从表4-1可以看到,油品爆炸范围较宽,爆炸下限浓度值较低,泄漏或蒸发出的油品蒸气很容易达到爆炸下限浓度,因此,该项目

须重视油品的泄漏和爆炸性蒸气的产生与积聚,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挥发性输油管道输送的油品都具有较大的蒸气压,蒸气压越大,挥发性越大,表明该物质较容易产生燃烧或爆炸所需要的蒸气浓度,因而火10

灾爆炸危险性也越大。

此外,蒸气压大的物质,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温度升高,蒸气压迅速增大,因此,盛装该类物品的容器,较容易发生胀裂。

4.静电荷积聚性当油品沿着管道流动时,与管壁的摩擦会产生静电,且不易消除。

静电的危害主要是静电放电,如果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的最小点火能量,且油品蒸气浓度正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就会立即引起燃烧和爆炸。

5.易扩散、流淌性输油管道输送的油品粘度较小,泄漏后很易流淌扩散。

随着流淌面积的扩大,油品蒸发速度加快,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极易发生燃烧与爆炸事故。

输油管道输送的油品的蒸气密度比空气大,泄漏物质挥发的蒸气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及凹坑等低洼处,并且贴地面流向远处,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而引起火灾。

国内外均发生过泄漏液体沿排水沟扩散遇明火燃烧爆炸的恶性事故。

6.热膨胀性油品的体积是随着温度的增高而膨胀的,所以输油管道如果靠近高温源,油品受热膨胀造成容器的膨胀。

若在着火现场附近,油品受到火焰辐射的高热时,如不及时冷却,可能因膨胀爆裂增加火势,扩大灾害范围。

11

7.毒害性输油管道输送的油品容易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如发生泄漏,人员吸入挥发气体均会造成对人体的损害,甚至发生急性中毒。

作业场所容许浓度见表4-4。

物料名称汽油柴油表4-4作业场所容许浓度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03004504508忌.接触氧化剂、强酸可燃液体遇强酸(如浓硫酸等和氧化剂(如铬酸、高锰酸钾等)会剧烈反应而自行燃烧。

因此,在涉及相关油品区域,应注意与强酸或氧化剂的有效隔离。

六、管线破坏事故的应急预案项目部专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小组,提前进行演练。

一旦施工期间发生石油管线的破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系统,有关人员立即在破裂管线周围构筑临时性围堰,以限制和缩小油料泄漏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同时立即向业主、管线监护人员等有关部门报告,及时抢修。

在抢修队伍赶到前,施工现场停止可能继续造成石油管线安全的作业活动,现场禁止明火的使用,指派专人保护好现场,避免由于事故发生而影响周围社区的正常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

应急预案小组:

组长:

林冬香12

副组长:

王志浩陈温民组员:

杨高明孙志勇陈勇王滨张加武林丽爱侠林梅兴何文禄郑金水檀东招吴映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