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8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docx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测试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O”“●”“☉”“⊕”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O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2.四种常见饮料,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A.可乐B.橙汁C.牛奶D.苏打水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干燥剂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C

熟石灰显碱性

中和酸性土壤

D

食盐能使细胞失水

腌制肉类

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5.下列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6.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磁极B.酸碱性、可燃性C.密度、比热D.熔点、沸点

7.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小明的实验设计,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厨房中用食醋鉴别白糖和食盐两种白色固体

B.利用家庭电路,直接用交流电电解水制取氢气

C.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钙粉末是否变质

8.电动车上用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

如果不慎将硫酸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CO2B.SO2C.H2OD.NO2

9.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具有酸的共性。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食醋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稀盐酸B.大理石C.氧化铜D.铁钉

10.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

4HCLO4〓2CL2↑+7O2+2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1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植物光合作用C.铁制品生锈D.自行车爆胎

12.为了维持人体健康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纯碱④烧碱⑤生石灰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④

14.将等质量的石灰水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

A.大于7B.等于7C.小于7D.无法判断

15.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是()

A.澄清石灰水B.硝酸银溶液C.生石灰粉末D.石灰水粉末

16.鉴别氯化钡、硝酸钠、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应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

A.稀硫酸B.石灰水C.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17.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NH4NO3B.CO(NH2)2C.Ca(H2PO4)2D.K2CO3

18.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

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H+Na+OH-NO3-

B.Na+K+CL-OH-

C.H+K+CO32-HCO3-

D.K+Ba2+CL-SO42-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没空2分。

共40分)

19.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1)往三种无色溶液中加入某种指示剂即可区别它们,该指示剂可选用_________。

(2)装澄清的石灰水的试剂瓶中常出现白膜,白膜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

(3)上述溶液中属于盐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

20.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______。

21.小钱在厨房里发现了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他闻了闻,具有酸味,初步判断为白醋,他是利用物质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做出判断。

他取少量的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含有________(天离子符号),可进一步确认为白醋。

22.观察物质的变化实验时,向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滴加蓝色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她领取一份硫酸铜晶体,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加热了一会儿发现蓝色硫酸铜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向盛有10毫升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毫升,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烧杯中的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24.有下列物质:

①烧碱②熟石灰③石灰石④纯碱⑤胆矾。

其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并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__________;制作馒头要用的是________.

25.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了许多酸碱盐。

原来酸碱盐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并不神秘。

(1)人体胃液里的盐酸能促进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

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药片,这种酸跟碱作用生成的盐和水的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

(2)稀硫酸和稀盐酸有很多共性,如都能用来除铁锈。

这是因为它们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

(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它被称为“化工之母”,用于制玻璃和清洗剂等。

从酸碱性角度看,纯碱的水溶液呈______性。

26.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1

2

3

4

5

物质

铜绿

醋酸

熟石灰

纯碱

食盐

化学式

Cu2(OH)2CO3

CH3COOH

Ca(OH)2

Na2CO3

NaCl

(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他会奇痒难忍。

可选用上表中的__________来涂抹止痒。

(填序号)

(3)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空2分。

共40分)

27.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

Cu+2H2SO4CuSO4+SO2↑+2H2O。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

请回答一下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中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

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

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

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pH约为1;

实验2: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___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可说明硫酸有剩余。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8.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A中盛放__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此步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_____________能反应

(3)小丽认为: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列实验装置,按要求填空

(1)写出用A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C、D、E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C实验时利用可燃性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D实验时水电解实验,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来推断水的组成。

E实验是通过燃烧甲烷,检验甲烷成分的实验。

从研究方法分析,你认为E实验与____(填“C或“D”)实验的方法相同。

(4)如何用F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

_____________。

30.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它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龙龙、开开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表方案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龙龙

1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_______溶液

2向步骤①中滴入适量的稀硝酸

3产生白色沉淀

4白色沉淀不消失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开开

1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2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3无明显现象

4产生白色沉淀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龙龙同学滴加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溶液(写出一种即可)。

(2)龙龙同学认为开开同学方案存在缺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31、33题每题8分,32、34题每题6分,共28分)

31.某Na2CO3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Na2SO4,小明想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20克放入烧杯,加入100克水使样品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当滴加的稀硫酸质量为50克时,恰好完全反应,称的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165.6克。

请通过计算回答:

(1)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2.将25克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克,计算:

(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3.某中学科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一批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

取该生理盐水130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2.87克。

计算该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

34.往50毫升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密度取1.0克/毫升),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当滴入75毫升稀盐酸时,指示剂变色恰好完全反应。

(1)试计算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

(2)分析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逐渐升高,请分析原因。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中学科学第一章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