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08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docx

中国历代文论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

先秦两汉文论

名词解释:

诗言志:

源于《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合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诗言志”就是用诗来表达心理面的东西。

具体内涵不断的发展变化。

内涵:

(1)“诗以言志”发端和“情志合一”的确认。

在先秦起初的“诗以言志”中,人们眼中的诗,大多数是作为“用”的诗,而不是用来创作诗。

朱自清在《诗言志》一文中把“诗言志”分为四个方面:

一、献诗陈志,二、赋诗言志,三、教诗明志,四、作诗言志现都只是对《诗经》文本的运用。

这样,最初形态的“诗以言志”,在具体的运用中,不妨称之为“以言志”“诗以言志”是“用诗”“引诗”。

(2)《诗大序》中明确的提出作诗与言志之间的关系: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从中可以看出《诗大序》承认诗歌是抒情(3)诗言志”的政教功能所表现的集体之志的情感。

“诗言志”的原始内涵并非只为“志”,而是含情的“志”。

因为“诗言志”原初状态本身指向并不确定,他既可指原始的个体自然情性,也可指受道德节制而具有教化功能的社会集体之志。

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诗论中核心是放在“言志”这一层面上的,而这个“志”是更偏向于政治集体之志,淡化个人自然之情的。

(3)由群体情志向诗言个体情志的转变。

到了汉末的动乱,儒家的思想受到质疑。

这就促使人们对社会制度、传统伦理与个人的生存状况的反思,促成了个

人意识的觉醒。

加之汉代的人物清议,魏晋人物的品藻,使人们不断发现自身的品格、气质、才情、风貌的美,而对这些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人的个体情志的充分肯定。

此外魏晋玄

学反对礼教对人情感的约束,提倡顺应自然,魏晋玄学的哲学观念由政教功利的诗学向审美诗学的过渡。

魏晋时期被人们称之为“文学的觉醒”,也可以说诗人的觉醒时期。

正是在这个儒家思想衰退、异端思想兴盛的活跃期,各种文学观念开始自觉形成,文学创作也更加强调抒发人的性情。

也正是在这个时代,陆机写出了巨大影响力文论作品《文

赋》。

在《文赋》中第一次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理论,说明了们已经有意识的更加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

陆机《文赋》的出现,正是一个讲求精致、追逐新巧的新的文学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中国诗歌买入了自觉追求精致化阶段的一块高大的界碑。

但“诗言志”说含有“缘情”的成份,只不过“缘情”成份比较弱,而“诗缘情”说补充了这个缺陷,强调了情感抒发的重要性,从而丰富了诗歌理论的内涵。

“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

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论语》的“思无邪”说

《论语?

为政》篇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论语》的“尽善尽美”说

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

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

为政》篇的“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诗可以怨

孔子在《论语?

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古代乃至现代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是孔子论《关雎》的话,意思就是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要“诗无邪”,从音乐上讲,就是提倡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从文学作品上讲,就是不能过于激烈,应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文质彬彬

这是孔子在《论语?

雍也》中的观点: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就是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要完美统一,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

这一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主导作用。

(孔子的)“辞达”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以意逆志说

孟子在回答弟子咸丘蒙关于《诗经?

小雅?

北山》一诗应如何正确理解后,进而概括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的“以意逆志”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这个“意”应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如诸侯赋诗),也不牵强附会(如汉儒解诗),比较接近于还《诗》以文学的本来面目。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

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

这是《毛诗序》中提出来的,认为诗歌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就是说诗歌创作要从感情抒发出发,但不能超越“礼义”的规范。

由此,在揭露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文”就是“文艺、艺术的方式和手段”。

谲谏就是用隐约的言词劝谏而不直言。

这就是说要用委婉的言辞来表达劝谏的意思。

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亦戒”具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为后来进步的文家学运用文艺来揭露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没有脱离儒家诗教的保守性,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容易成为说教的工具。

情志统一说

“情志统一”说(吟咏情性)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它一方面肯定: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

故孔颖达说: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情与志是统一的。

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

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

《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

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

《毛诗序》这一关于诗歌本质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荀子以来的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讽谏说

《毛诗序》中提出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因此在讽刺的程度上较“讽刺”要稍微弱一点。

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毛诗大序》的“变风”、“变雅”说

“变风”、“变雅”说是《毛诗大序》里提出来的说法,文中说:

“至于王道衰,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毛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

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正变”说应该说没有什么事实根据,但是反映了汉代儒家学者将《诗经》作品与社会政治、历史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

仅就这一点来说,有其在文论史上的意义。

另外,“变风”、“变雅”的说法,也看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有其积极意义。

《毛诗大序》“六义”说

《毛诗大序》说: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

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

“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问答论述题:

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

(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

(1)先秦儒家与道家学说之对立互补,确立了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体系与框架,从而对文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先秦思想家的重要文学见解在后世发展为文论的基本观点,如文质观、文德观与文学自然观等。

(3)先秦两汉文论在方法论多有建树,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与汉代对《诗经》、《楚辞》的比较批评,在批评方法上为后人导夫先路

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

什么是“诗可以怨”?

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要点]“诗可以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来的。

篇中说: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

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

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

孔子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的?

(1)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歌和礼乐。

认为诗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同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

(2)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

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13.孔子是如何论述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

(1)孔子以“善”和“质”表示文艺的内容,以“美”和“文”表示文艺的形式。

“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是孔子认为的形式和内容的理想关系。

它与“中和”之美的关系非常密切。

(2)“尽善尽美”是在评论音乐时提出的,“文质彬彬”是在论述人的伦理品德和品质时提出的。

但二说都被引申为文学与形式关系的论述。

孔子是如何论述人的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1)孔子关于人的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主要见于《论语·雍也》,其语云: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孔子把水的动态与山的静态的自然本性与智者、仁者的胸怀和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人的精神品质与自然美的关系。

(3)孔子突出了智者、仁者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的爱好,开创了论自然美与人的审美关系的先河,为后世的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

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现实主义传统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述了文艺与道德的关系,重视诗的教化作用。

二、涉略了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三、确立文学批评的标准,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四、从“诗教”的角度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五、主张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六、反对郑声,提倡雅乐。

这六个方面对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其“兴观群怨”说论及文学的社会作用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

“兴观群怨”的核心是“怨”,指出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中国后世的现实主义作品都体现出这一作用,后世的现实主义作家也大都怀着这样的观点去创作的。

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答:

孔子在论及文学批评的标准时提出“思无邪”说,从艺术方面看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就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

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在对音乐的论述中提出反对郑声,提倡雅乐。

这种崇尚雅正的思想是儒家文论的基本观点。

试从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两方面简述孔子“诗可以怨”所形成的悠久传统?

答:

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提出“兴、观、群、怨”说。

其核心在于“诗可以怨”,“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主要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这一思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悠久传统。

就诗歌创作而言,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现实主义的诗歌几乎无不本着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宗旨去创作的。

在诗学理论上孔子的“诗可以怨”的观点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试析孔子“兴观群怨”的具体所指:

《论语·阳货》记载道,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里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肯定。

兴,朱熹解释为“感受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

从咏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是从欣赏的角度来说的。

他又解释为“托物兴辞”这是从文学的创作特征角度对“诗可以兴”的美学作用的说明。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说“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诗经》的怨主要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与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有何不同?

答:

先秦“赋诗言志”所采用的是断章取义的办法,不考虑诗的本来意思,仅从字面上推断截取,往往与本意相差甚远。

而孟子的“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说是比较科学的批评方法。

主张要结合作品的实际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去阅读欣赏理解文学作品。

比较接近于还诗以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都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和批评的。

简述《毛诗大序》对诗歌抒情的认识与规范以及在后代文学史上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答: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即认为诗歌创作要从感情抒发出发,但不能超越礼义的规范。

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的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即要用委婉的文辞来表达谏劝的意思。

“发乎情”,承认诗歌创作的感情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止乎礼义”又限制了诗歌感情的抒发,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使抒情受到“礼义”的约束和格式,影响到了诗歌的发展,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几乎成了儒家传统诗教规范诗歌创作的一个教条。

“情志”说肯定了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对我国诗歌创作重视抒情的传统和文学批评的重视情志统一的传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简述《毛诗大序》“讽谏”说的内涵及其所论述的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的意义。

答: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文学)是现实政治、社会状况的反映。

如: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它认为,社会政治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便又不同的内容情感和风格特点,那么从这不同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

它还提出“变风”、“变雅”,认为这是\“王道衰,礼义废,正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衰败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在文艺上反映。

在文学的社会作用上,《毛诗大序》提出了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毛诗大序》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应该有批评现实的功能和作用,肯定了诗歌的讽刺作用,为后来进步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现实,揭露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意义。

答:

《毛诗大序》曰: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的时候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的典型性的特征。

“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是说诗歌创作有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魏晋南北朝文论

名词解释:

文体四科八体说:

(曹丕)

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说: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体裁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有不同,这当时最早提出的对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他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文以气为主(文气说)

曹丕在《典论?

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其内涵:

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

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

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文心雕龙》的“神思”说:

《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作者阐述了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刘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是认为思维中想象容易奇特,写成却往往大打折扣。

《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

刘勰的《体性》篇中提出,才、气、学、习。

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指后天的,指作家的学识和习染。

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

这种认识比曹丕只强调先天作用大大进步了一步。

风骨说:

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