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14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docx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征集及解读情况汇报14页

附件1:

河西教育精神候选表述语阐释

(征求意见稿)

表述语一:

立德树人崇真求实兼容大气传承发展

1.立德树人

精神内涵方面:

立德,树立德业,树立高尚的道德。

出自《左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太上”至上、最好之意,将“立德”放在首位。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

“立德”,要求教师要立师德,注重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要求学生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

树人:

培养人才。

出自《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用来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说明培养人才的艰巨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9月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工作实践方面:

立师德方面,河西教育始终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首位。

努力构建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长效机制为保障的“三线合一”模式,合力推动师德建设。

以机制建设为保证,明确师德底线。

扎实推进《河西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实施意见》,重申《河西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估标准》和《教育系统师德承诺》等制度,明确师德底线,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体系,将师德表现作为评价教师教育工作、教师资格评定、职务评聘、评优晋级的首要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指导基层用好《河西区师德建设工作手册》和《河西区教师师德手册》,进一步促进了师德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利用校长三年任期中期督导的契机,开展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满意度测评,了解和评议全系统教师师德情况,加大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力度。

坚持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师德水平全面提升。

连续八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文、师德诵读会、师德建设实践月、教师志愿行动、征集“河西教师之歌”等形式,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师德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强化正面教育,用身边模范典型引领带动。

坚持评选、表彰在师德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选树典型,广泛宣传,不断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涌现出袁滨渤、张延江、徐英杰、周瑞、杨杨、李藐等一大批师德高尚的优秀代表。

协助拍摄以全国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徐英杰老师为原型的电影《徐老师的故事》。

充分发挥以全国和市级师德先进个人为成员的宣讲团的载体作用,继续深入各学校进行宣讲,举办高质量宣讲活动,不断扩大师德宣讲团的影响力。

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河西教育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断创新载体,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科渗透,增强德育实效。

连年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覆盖全体中小学生的“河西学子节”。

出台《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活动室建设评估标准》,加强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成功举办“天津市首届中华美德论坛”和“河西区首届中学生国学论坛”,得到国际儒联充分肯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王世明给予高度评价。

开展“廉洁清风满校园”系列教育活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生实施廉洁教育的意见》,出版3本优秀课例集,《中国教育报》头版给予报道,时任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做重要批示。

举办河西区班主任技能大赛,坚持开展学科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德育专业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1名教师被评为“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18名教师被授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00名教师被评为人名满意教师,20名教师被评为“人民满意教师标兵”。

36名学生被授予全国“好少年、好儿童”等称号,其中2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3842名学生被授予市级十佳中学生等称号。

4名学生获全国科技创新奖;近三年我区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21项,2008年获市级奖391项。

全区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2%,优秀率达19%;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率达100%;体育艺术特长生比例达32.7%。

2.崇真求实

精神内涵方面:

“崇”,推崇、追求、践行之意。

“真”一指事物的本性、本源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即客观真理;二指人性的真诚、诚实。

陶行知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崇真”即指全体师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真诚。

“求实”即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做学问要有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求实崇真的精神。

崇真求实强调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不断探索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追求真理和真知。

工作实践方面:

河西教育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扎实工作,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使全区教育发展更加均衡,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个性特色更加鲜明,育人质量更加优化,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

科学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加公平普惠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打造位居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

3.兼容大气

精神内涵方面:

“兼容”指同时容纳几个方面。

“大气”指盛大宏伟的气势。

工作实践方面:

河西教育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各类教育。

通过“联园互动片”“联合学区”“一对一互助提高”“名校带新校”“教师柔性流动”等举措,均衡教育资源,努力使河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优质的教育;扶持民办学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依托启智学校,成立特殊教育中心,发挥早期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指导的服务功能,保障了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实施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先后与5个国家、12个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44所境外学校建立姊妹校关系,十一五期间,选派278名骨干教师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教师境外基地学习,193名英语教师接受了由外教主讲的境内全封闭培训,1000余名外籍学生在我区就读。

近4000人次境内外师生互访交流;坚持回报社会,不断拓展河西教育优势的辐射功能,分别与津南区、静海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建立对口支援帮扶机制,派教师顶岗任教,接收干部教师挂职锻炼,成立新疆班、西藏班,为疆生、藏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4.传承发展

精神内涵方面:

“传承”是传递,接续,承接之意。

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

古老中国,三千年积淀,我们既要“传承”中华精粹文化,也要“传承”教育强区的办学理念。

“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存在的根基。

工作实践方面:

河西教育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坚持育人为本,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着力促进公平,发展优质均衡的区域教育;着力提升内涵,创建河西教育特色优势;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推动河西教育全面发展、均衡发展、高端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河西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河西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初步构建起高水平均衡化的基础教育体系、高标准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效益全方位的终身教育体系,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社区教育示范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先进实验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廉洁教育实验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优秀组织单位,被确定为全国“创建以校(园)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基地”、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等实验区。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我区的经验和成果,在全市、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表述语二:

厚德敬业文化育人勤学力行追求卓越

1.厚德敬业

精神内涵方面:

“厚”既取“深、多”之意,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又取“重视、推崇”之意,崇尚个人修身,注重品行操守。

“德”取“品质、品行”之意,这里既指教师职业道德,又指学生思想品德。

“厚德”出自《周易》中的卦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谓“厚德”就是: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概括,这句话历来成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一方面河西教师队伍是一支师德高尚的队伍,用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河西教育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引领,推重高尚师德。

另一方面河西学子阳光向上、积极进取,同时也说明河西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

“敬”有谨慎、不怠慢、敬畏之意。

“业”主要指职务、工作岗位。

“敬业”出自《礼记•学记》:

“敬业乐群”其意思是专心致力于学业和工作,把学业和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去孜孜不倦的追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

河西教师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勤勤勉勉,笃学求精,专心于学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工作实践方面:

河西教育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坚持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每年确立一个主题,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扬师德、颂师爱的氛围。

成立师德宣讲团,坚持入校宣讲,弘扬高尚师德。

坚持评选、表彰在师德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选树典型,广泛宣传,不断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努力提高教师能力水平。

有序开展继续教育,举办新任职教师上岗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组织全员业务能力水平考核,将成绩记入业务档案,作为聘任、评优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实施教师学历层次提升项目,设立教师“专项教育培养基金”,专门用于其高层次进修、境内外教育基地培训和教育课题研究。

实施学科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奖励项目,成立名师工作室,支持教师出版教育教学专著,建立“骨干教师培养与奖励专项基金”,激励教师做领军人才。

稳步实施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制定考核机制,完善学校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区域内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合理流动。

十一五期间,河西师德师风建设成效突出,21名干部教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333人次干部教师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

现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市特级教师42人,22名教师入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教师学历水平整体提升,幼儿园、小学任课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分别达到94.3%、93.6%,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分别为77.8%、76.6%;初中任课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为91.2%,初中、高中硕士学位分别达13.7%和21.3%;中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为90.9%,全区教师中博士研究生5名。

坚持德育为先,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不断创新载体,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科渗透,增强德育实效。

连年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覆盖全体中小学生的“河西学子节”。

出台《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活动室建设评估标准》,加强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成功举办“天津市首届中华美德论坛”和“河西区首届中学生国学论坛”,得到国际儒联充分肯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王世明给予高度评价。

开展“廉洁清风满校园”系列教育活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生实施廉洁教育的意见》,出版优秀课例集,《中国教育报》头版给予报道,时任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做重要批示。

十一五期间,36名学生被授予全国“好少年、好儿童”等称号,其中2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3842名学生被授予市级十佳中学生等称号。

初、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稳居领先位次,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综合评价及单科成绩均居全市第一。

4名学生获全国科技创新奖;近三年我区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21项,2008年获市级奖391项。

全区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2%,优秀率达19%;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率达100%;体育艺术特长生比例达32.7%。

2.文化育人

精神内涵方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一种教育思想,虽然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但对整个教育系统有普遍意义。

基础教育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文化育人”思想,具有更加紧迫的意义。

工作实践方面:

河西教育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加强特色德育建设。

组织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拓展学校德育空间。

强化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

发挥河西青少年宫资源优势,建设全市一流的校外教育阵地。

致力于人文校园构建。

审视学校历史,挖掘文化底蕴,重视人文知识积淀,传承办学特色,凝炼出承载学校精神文化的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精心搞好学校标志性文化建设,开展特色活动,激发师生积极奋发的内驱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

3.勤学力行

精神内涵方面:

“勤学力行”强调知行统一。

“勤学”是“知”的方法。

“力行”源自《中庸》“力行近乎仁”,为“努力实践、竭力而行”之意。

工作实践方面:

“勤学力行”反映出河西广大师生不断学习,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践行。

既概括了河西学子学习、实践等态度和风貌,也体现了广大教师在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正是如此,从而形成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

4.追求卓越

精神内涵方面:

“卓越”为超出一般、高超出众之意。

工作实践方面:

“追求卓越”符合河西教育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形成完备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显著的教育人才发展优势,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合作格局,形成合理优质的教育资源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普惠优质的教育服务,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

表述语三:

修德立身育人为本笃学善思敢为人先

1.修德立身

精神内涵方面:

“修德”即修养德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要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古人云:

“慧于心而秀于言”。

教师的心地善良、德行高尚,必然会外在表现为言行美好,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立身”即树立人格。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郑重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工作实践方面:

“修德立身”要求河西教师要做到以敬业为根、以师德为魂,为人师表,着力培养一代新人;要求河西学子要以修德为根、以志向为魂,不断进取,努力成为有用之才。

2.育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

河西教育始终坚持全面育人,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加强文体活动,着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3.笃学善思

“笃”取“忠实、一心一意”之意,“笃学”即专心好学。

学习是个人成长、民族进步的必经途径,教师只有牢固树立专心好学、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保证教育的活力,才能培养民族的希望;学生只有牢固树立专心好学的观念,才能始终保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善思”为善于思考之意。

思考引导人们由感性向理性发展,使人们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引导人们不断总结、不断发现、不断进步。

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与思考都是教师、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

4.敢为人先

精神内涵方面:

衍变自“敢为天下先”即敢于做先行者,开天下万物之先河,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

工作实践方面:

河西教育敢于创新,开创“联园互动片”“联合学区”“一对一互助提高”“名校带新校”“教师柔性流动”模式,提炼“河西教育精神”,举办学子节、艺彩河西等等,卓有成效,全方位提升河西教育的水平,走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前列。

现阶段河西教育发展进入深水期、攻坚区。

相信在“敢为人先”精神的引领下,河西教育人在河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征途上,定能开创新的局面,推动河西教育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