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33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0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x

农艺师职称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重庆市农业、畜牧兽医、农机、水产养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考评结合及以考代评考前复习资料答案(种植业卷)

第一篇作物育种

第一章作物育种基础

绪论

一、基本概念:

(一)、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二)、作物品种:

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二、基本问题:

(一)、品种的特征特性?

1、遗传上的相对稳定性;2、形态上的整齐一致性;3、有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4、一定的生态适应性。

(二)、如何识别不同的品种?

1、外部形态性状:

株高、株形、颜色、籽粒;

2、内在的遗传物质:

ProteinDNA。

(三)、优良品种在农业上的作用?

1、提高产量;2、改善品质;3、增强抗性;4、扩大栽种地区;5;改革耕作制度;6、促进农业机械化。

*三、思考题:

(一)品种的合理利用?

1、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种植良种。

2、良种良法相结合。

3、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合理搭配。

4、注意优良品种的防杂保纯和良种良繁工作。

第二章粮油作物育种

复习参考题

水稻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雄性不育系:

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

2.雄性不育保持系:

当作为父本与雄性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3.雄性不育恢复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是指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的品系。

4.孢子体不育:

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5.配子体不育:

指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所控制。

6.光敏核不育性:

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是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中对光线敏感的,调控花粉发育的重要基因。

二、填空题

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2、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粒数和粒重。

3、稻米品质具体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4、水稻的最重要的两大病害是指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5、普通栽培稻分籼稻、粳稻2个亚种。

6、普通栽培稻为二倍体,染色体组为AA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或性细胞染色体数为12)。

7、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依恢保特性不同可分为野败型和红莲型2种代表类型,从遗传特点来看前者属孢子体不育不育,后者属配子体不育不育。

8、杂交籼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雄性不育质源是野败型型细胞质,杂交粳稻中应用最多的是BT型细胞质。

9、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不育,可用于生产杂种;在短日照条件下表现可育,可用于繁殖不育系。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水稻穗数的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的效果不好。

(√)

2、水稻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

3、水稻粒重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

4、2个早熟水稻品种杂交,有时F1抽穗期明显推迟,往往是由于感光性基因互补所造成。

(√)

5、早稻及中稻属于光照反应极弱或弱的类型。

(√)

6、早稻及中稻属于光照反应极强的类型。

(×)

7、晚稻的感温性最强,出穗期早迟主要受感温性所支配。

(×)

8、晚稻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极强或强的类型,在延长光照的情况下,出穗期将明显推迟。

(√)

9、籼、粳杂交,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较短。

(×)

10、籼、粳间具有许多可以互补的优良性状,因此容易育成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

11、籼、粳杂交F1有明显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因此容易育成高产新品种。

(×)

12、测交是恢复系选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

13、恢复系对不同胞质不育系的恢复力具有选择性。

(√)

14、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仅受光照长度影响,也受温度高低影响。

(√)

15、三系法的恢复系也可用于两系法配制杂交稻组合。

(√)

四、问答题

小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

某一品种在适宜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产量,有品种的已传特性决定。

2.环境胁迫:

植株生长过程过程中遇到的不利气候、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称为环境胁迫或逆境灾害。

3.营养品质:

小麦籽粒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其中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4.一次加工品质:

又称磨粉品质,指小麦品种能否在磨粉过程中满足和保证出粉率高、能耗低和低成本的要求。

5.二次加工品质:

又称食品加工品质,指面粉在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能否满足加工单位的需求。

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淀粉特征。

6.双倍体:

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

7.T型不育系:

我国从1965年起就对小麦提莫菲维(T.timopheevi)雄性不育,也就是你所说的,简称T型不育系。

8.化学杀雄剂:

是一种能阻碍花粉发育、抑制自花授粉、获得作物杂交种子的化学药品或药剂。

9.避旱性:

在干旱来临前已完成生育期。

小麦主要通过早熟和发育的适应性而表现为避旱性。

10.免旱性:

在受旱时,借强大的根系和输导系统或叶片结构特点以及叶片各种功能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地上部分较高的水势,免受旱灾。

11.冻害:

指零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

12.寒害:

零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或0℃以上不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要求的低温对小麦的危害。

13.异附加系:

在小麦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或一对外来染色体的系。

14.异代换系:

异种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取代小麦中相应的染色体的系成为异代换系。

二、填空题

1、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和达摩小麦。

2、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Rht8、Rht9;另外一个是达摩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Rht1、Rht2。

3、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粒重量构成,所谓产量构成三要素。

4、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粒重量的协调发展。

5、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北方多为多穗型品种。

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最低。

6、小麦每穗粒数是由每穗小穗数和每小穗花数构成。

7、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每穗粒数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标。

8、小麦对干旱的抗性有避旱、免旱和耐旱三种类型。

9、小麦主要通过早熟和发育的适应性而表现为避旱性。

10、加速繁殖小麦种子有稀播高倍繁殖、异地繁殖两种技术途径。

11、小麦的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面粉中蛋白质和面筋的质和量。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当代小麦收获指数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欲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生物学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协调提高。

(√)

2、由于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因此本区的小麦产量结构类型以多穗型为主。

(√)

3、由于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因此本区的小麦产量结构类型以大穗型为主。

(×)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

(×)

5、小麦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粒重的遗传力最高。

(√)

6、我国不论南方北方,旱地条件或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都必须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穗数。

(√)

7、在非干旱条件下选择产量潜力,不一定会产生在干旱条件下同样增产的基因型,因此可以同时选择产量潜力和对不同环境的稳定性。

(√)

8、单倍体育种与常规育种相比,主要省确了性状的分离,加速了纯合的进度,无须进行繁琐的性状鉴定和选择。

(×)

9、麦的营养品质主要指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

因为色氨酸是小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实际中多用它的含量来衡量。

(×)

10、培育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能,应在一定矮化的基础上,加强对茎秆质量的选择。

(√)

11、大多数矮秆基因对小麦产量构成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即使广泛应用的Rht1、2、Rht8、9。

(√)

12、在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中发现,所配制的杂种产量远没达到预期的水平,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够高,丰产性不足,特别是制种产量低,增加了生产的成本,限制了杂种的推广。

(√)

13、不育系应具有较好的接受花粉的能力。

接受花粉能力强的表现为,柱头充分外露,表面积大,存活时间长,开颖时间长,开颖角度大等。

(√)

14、小麦易位系只导入异种属的含有有利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而且遗传稳定,最能满足育种的需要。

易位既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人工诱发。

(√)

四、问答题

1、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及遗传特点。

答:

麦产量构成三要素为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每粒重量。

其中小麦千粒重遗传力最大,每穗粒数的遗传力比穗数高,每株穗数的遗传最小。

2、小麦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麦品质主要包括营养品质、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

3、小麦优良恢复系应具有哪些特点?

答:

恢复能力高而稳定;配合力高,与不育系杂交后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制种性状好,具有较强的接受花粉的能力。

4.小麦优良不育系应具有哪些特点?

答:

易于恢复;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制种性状好,具有较强的接受花粉的能力。

5.简述生产杂种小麦的途径。

答:

①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②化学杀雄③核基因不育性(两系)④核质杂种

6.简述小麦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答:

①广泛测交筛选②回交转育③杂交选育

7.品种间杂交是小麦品质育种的基本方法之一,简述其基本步骤。

答:

将两个或多个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测交,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将这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自交,然后多次进行选优和自交的过程,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8.理想化学杀雄剂的特点。

答:

①能导致大部分品种完全或近于完全雄性不育,而不影响雌蕊的育性②药剂使用量及时限不严格③与基因型和(或)环境的互作效应小,且效果稳定④无残毒,对人畜无害⑤成本低而且使用方法简单

9.目前正在应用的小麦三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

恢复源较窄、强优势组合选出率低,细胞质负效应,单一胞质容易引起病害大流行等。

另外在不育系种子繁殖过程中,不育系和保持系很难在开花前区分开(不育系不包颈),不育系种子纯度无法保证。

10.简述小麦近缘属种中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

答:

①杂交和回交②外源染色体附加、外源染色体代换、外源染色体易位

11.小麦单倍体育种中,影响花药培养功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培养材料的基因型、花粉的发育时期、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玉米育种

一、名词解释

1、自交系:

在人工控制自花授粉情况下,经若干代,不断淘汰不良的穗行,选择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进行自交,从而获得农艺性状较整齐一致、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系,称为自交系。

2、一环系:

由玉米品种选育而来的自交系。

3、二环系:

从杂交后代中选到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4、顶交种:

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

5、三交种:

是三个血缘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先后经过两次杂交而形成的杂交种。

6、双交种:

先选用四个自交系分别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

7、S型雄性不育系:

属配子体型雄性不育,不育性不太稳定,花粉败育不彻底,花药数量因遗传背景和环境而有差别,对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不专化感染。

8、T型雄性不育系:

属孢子体型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极其稳定,花药完全干瘪不外露,花粉败育较彻底,对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高度专化感染。

9、C型雄性不育系:

属孢子体型雄性不育,不育性稳定,雄性不育系雄穗生长正常,但花药不开裂,也不外露,花药干瘪,花粉败育,对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具有较强的抗性。

10、测验种:

用来测定自交系配合力的品种、自交系、单交种等,统称为测验种。

11、测交种:

测验中与自交系产生的杂种一代称为测交种。

12、轮回选择:

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13、甜玉米:

是由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存在而不同于其他玉米的一种类型。

甜玉米是菜用玉米的一个类型。

14、超甜玉米:

超甜玉米,是指受sh1、sh2、sh4、bt1、bt2等基因控制、乳熟期可溶性糖含量达15%以上的一种甜玉米类型。

15、杂交种:

指两个不同的亲本杂交所生的植物,不同科的植物并不能杂交。

16、雄性不育系:

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

17、雄性不育恢复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是指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的品系。

18、雄性不育保持系:

当作为父本与雄性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二、填空题

1、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

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

2、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

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或产量相当,但具有特殊的优良性状;稳定性好;高抗或抗当地主要病虫害;DNA检测达标。

3、我国高赖氨酸玉米的育种目标是:

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不低于0.4%,产量可略低于普通玉米推广杂交种,不发生穗腐或粒腐病,抗大、小斑病,胚乳最好为硬质型。

4、我国高油玉米的育种目标是:

籽粒中含油量不低于7%,产量不低于普通推广种5%,抗病性同普通玉米。

5、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为:

普通玉米。

6、玉米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P和p基因与Bp和bp基因所控制,果皮属于母体组织,故果皮色泽决定于母体基因型。

7、玉米胚乳淀粉层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Y基因与y基因所控制,胚乳色泽有花粉直感现象。

8、目前育种工作中所选育普通甜玉米主要是由su1基因或su2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sh2sh2基因所控制的。

9、栽培玉米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0。

10、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⑴农艺性状好、⑵配合力高、⑶产量高、⑷纯度高。

11、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

地方品种、各种类型的杂交种、综合品种以及经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

12、选育玉米自交系是一个套袋自交并结合严格选择的过程。

13、在玉米自交系的选育过程中,对进行配合力测定时,早代测定通常是测定选系的一般配合力,中晚代通常是测定特殊配合力。

14、组配玉米单交种的主要方法有:

优良自交系轮交组配单交种和用“骨干系”与优良自交系配制单交种。

15、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可分为T群、S群、C群。

16、玉米T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恢复基因是Rf1和Rf2,这些基因表现为显性互补作用。

T群雄性不育属于孢子体型不育。

17、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受到一对基因的控制,恢复基因为Rf3,S群雄性不育属于配子体型。

S群雄性不育类型雄性不育。

对玉米小斑病菌T生理小种表现为不转化感染。

18、玉米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恢复基因是Rf4、Rf5,这些基因表现为重叠作用。

C群雄性不育属于孢子体型不育。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属于孢子体雄性不育。

(×)

2、玉米胚乳淀粉层颜色的遗传主要受一对基因控制,胚乳色泽有花粉直感现象。

(√)

3、在进行相互全同胞轮回选择时,所用的两个群体必须是双穗型群体。

(√)

4、目前玉米育种主要是利用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

(√)

5、玉米籽粒果皮的颜色存在花粉直感现象。

(×)

6、选育玉米自交系是一个连续套袋自交并结合严格选择的过程。

(√)

7、玉米籽粒的色泽主要由果皮色、糊粉层色和胚乳色三个部分组成。

(√)

8、玉米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受到两对显性互补基因的控制。

(×)

油菜部分

一、填空

1、栽培油菜品种分三大类型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油菜的杂交育种有两种:

一是品种间杂交,二是种间杂交。

2、油菜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主要类型nap、Ogu、波里马和陕2A。

3、芥酸含量的改良方法混合群体育种法或优系育种法、多代回交育种法、综合杂交育种法。

4、构成油菜产量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性状是分支数,随着分支数的增多,有效花序数和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增加。

二、简答

1、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答:

自交不亲和系杂种,化学杀雄杂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杂种

2、脂肪酸组成的遗传改良。

答:

可通过连续回交和选择改良芥酸含量;可通过诱变育种或杂交育种改良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

第三章蔬菜育种

复习参考题

一、选择题

1、大白菜的生态型分类(A)

A.直筒生态型;矮桩生态型;包头生态型;B.长筒生态型;高桩生态型;包头生态型;

C.长筒生态型;矮桩生态型;包头生态型;D.直筒生态型;高桩生态型;包头生态型;

2、大白菜的单位面积商品产量是由(A)等因素构成。

A.单位面积内栽植株数、平均单株重和净菜率;B.单位面积内栽植株数、平均单株重;

C.平均单株重和净菜率;D.株幅、平均单株重和净菜率;

3、为了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育种材料,结球甘蓝育种协作组初步提出了品质鉴定方法和标准,其鉴定内容主要有:

(D)

A.叶球外观、帮叶比、紧实度、纤维素含量;B.纤维素含量、叶球外观、食用品质、中心柱长;C.叶球外观、帮叶比、紧实度、纤维素含量、食用品质;D.叶球外观、帮叶比、紧实度、纤维素含量、食用品质、中心柱长;

4、优良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应具备的条件:

(D)

A.植株生长发育正常,低温下叶色不黄化;B.花朵能正常开放,死花蕾少,花药退化无花粉,雌蕊正常,蜜腺发达;C.配合力正常;D.以上三点均应具备。

5、番茄品质育种的主要评估内容有:

(A)

A.外观和颜色、风味品质、耐运输性、营养品质;B.外观和颜色、风味品质、耐逆性、营养品质;C.复合抗病性、外观和颜色、风味品质、耐运输性;D.外观和颜色、风味品质、耐运输性、营养品质、复合抗病性。

6、按RICK的番茄分类标准,番茄主要分为哪两类:

(D)

A.普通番茄复合体、多毛番茄复合体;B.普通番茄复合体、智利番茄复合体;

C.普通番茄、醋栗番茄;D.普通番茄复合体、秘鲁番茄复合体;

7、黄瓜的品种或株系中大部分或全部为强雌株,少数雌株的类型为:

©

A.雌株系;B.雌全株系;C.纯强雌株系;D.完全株系

8、辣椒的(B)雄性不育为简单的单基因遗传,基因为msms的为不育株,Msms或MsMs为可育株。

A.胞质;B.核;C.功能;D.部位

二、判断题

1、大白菜依据球心的闭露程度可分为闭心、花心、翻心、竖心和包心。

(错误)

2、耐贮性强弱除了与植株感病后的腐烂速度有关外,还与脱帮、裂球、萎蔫失重快慢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有关。

(正确)

3、目前国内种植的辣椒面积中,主要的品种类型为甜椒、微辣型辣椒、鲜食辣椒、干制辣椒。

(正确)

4、在茄子的七个主栽类型分布区域中西南片区属于紫色长棒形茄子区。

(错误)

5、为了使在春播鉴定田中选育甘蓝的优良植株能安全越过炎热的夏季,可采用春老根桩芽扦插法、侧芽组织培养法、冷库贮存方法。

(正确)

三、简答题

1、简述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要点。

答:

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L.)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利用甘蓝的杂种优势生产杂种一代主要有2种途径,即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和利用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一直是甘蓝配制杂种一代的主要方法[1]。

和自交不亲和系相比

2、简述辣椒主要病害遗传及选育方法。

3、简述茄子育种的研究方向。

4、简述黄瓜种子生产及纯度鉴定技术。

5、简述我国蔬菜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四章果树育种

第一节复习参考题

(一)选择题

1.果树育种的首要任务是(B)。

A.收集保存地区果树资源B.结合市场制定育种目标C.引种D.选择适当的育种途径

2.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培育的果树新品种应具备的程序为(C)。

A.可以直接推广B.只需要经过育种单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即可

C.所有品种需要经过多点区域试验后才能推广D.部分品种需要进行区域试验后推广

3.以下对于良种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B)。

A.只要表现产量高的品种B.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综合性状均表现较好的品种

C.产量、品质表现好的品种D.良种一般需要极高的栽培管理水平,投入劳动力多

*4.下面4个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果树育种的主要途径(C)。

A.引种B.选种C.组培D.育种

**5.品种必要而充分的属性应包括哪些内容(ABCD)。

A.适应性B.稳定性C.特异性D.优良性

(二)判断题

1.果树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探讨果树的遗传变异特点和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以指导果树育种实践。

(√)

2.发展果树生产的总方针是为获得“高产,稳产,高效”。

(√)

3.果树育种目标的总趋势是:

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品种。

(√)

4.果树育种程序主要包括品种选育、繁育和新品种推广三个阶段。

(X)

*5.品种属性中的特异性即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或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X)

(三)简答题

1.请简述果树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

育种目标紧密集合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需要;重视种质资源的征集、评价和开发利用;重视育种应用基础及育种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增加政府对育种事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多学科协作配合的综合育种。

*2.谈谈你对果树良种应用前景的认识?

第二节复习参考题

(一)选择题

**1.携带种质的最小载体是(D)。

A.细胞B.叶片C.芽点D.DNA

*2.种质资源保存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ABC)。

A.维持一定的样本数量B.保持各样本的生活力

C.保持原有的遗传变异度D.不能采用离体保存

*3.评价某一果树种质资源的抗病虫能力应采用何种方法(C)。

A.生物学特性评价B.植物学性状描述C.生物胁迫敏感性评价D.非生物胁迫评价

4.果形指数由(A)的数值代表。

A.果实纵径/果实横径B.果实横径/果实纵径C.果实横径/2D.果实纵径/2

5.通常果实质量性状如种核的有无,肉质的溶质或不溶质等指标的评价,其取样量基本要求为(A)。

A.10个B.20个C.5个D.3个

6.请选出最能代表果树种质资源抗病能力的鉴定方法(A)。

A.田间鉴定B.温室鉴定C.离体接种鉴定D.资源圃调查鉴定

**7.下面哪种果树的果实中具有石细胞(B)。

A.石榴B.梨C.柑橘D.板栗

8.通常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