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71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docx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学艺术:

艺术:

情感、美(艺术性的东西,就是把技能和感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创造的产品赋有一种美。

教学艺术:

(名词解释)指教的艺术和学的艺术的统一活动方式。

在这一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在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指导下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个性与创造性以及教学环境的一切条件,灵活地运用富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使双方能够在愉悦中有效地教和学,以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技巧说、审美说、创造说、规律说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激励说、教师实践说、精神交流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艺术就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艺术。

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

求真共性普遍可复制艺术:

创新个性特殊不可复制

(填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在统一的逻辑发展可分三个层次:

经验性教学——科学性教学——艺术性教学。

三、教学艺术的特点及作用

1.教学艺术的特点

(一)形象性:

语言、表情、动作、图象、音响等。

(直观形象)

(二)情感性:

不能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艺术便失去了自身力量。

(三)创造性与灵活性:

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的使用。

(四)表演性:

现场表演。

教师还应作导演,师生双方共同演出。

(五)个性化:

不可盲目模仿照搬

(六)审美性(愉悦中学知识)

第二章教学幽默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一、幽默

(一)众说纷纭的幽默定义

广义幽默:

把所有引人发笑的事物都称为幽默,滑稽、讽刺、戏谑、闹剧、打诨等都包括在内。

狭义幽默:

把幽默与滑稽区分开来,带有褒义的性质,教学幽默应属于这一类。

(二)幽默的特性

幽默的三点特性:

(填空)

1.幽默有趣,引人发笑(幽默不象滑稽那样粗浅、不想讽刺那样辛辣、不想机智那样畅快,它比较温和文雅,委婉仁厚)

案例:

长颈鹿和小兔子在聊天。

长颈鹿说:

“小兔子,真希望你能知道有一个长脖子是多么好。

无论什么好吃的东西,我吃的时候都会慢慢地通过我的长脖子,那美味可以长时间地享受。

”兔子毫无表情地看着它。

它接着说:

“并且,在夏天,兔子,凉水慢慢地流过我的长脖子,是那么可口、惬意。

有个长脖子真是太好了!

兔子,你能想象吗?

兔子慢悠悠地问道:

“你吐过吗?

这则幽默使读者在联想、会意后发出会心的笑。

2.幽默意味深长(不能太直白,越想越发笑)

3.幽默有时需要依赖一定的艺术手段。

(例:

售票员下车)

案例:

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一位乘客发现由于自己没注意而错过了要下的那一站,他慌慌张张地擂门大叫:

“售票员下车!

”这是售票员接了一句:

“我作为售票员是不能下车的,如果我下了车,谁来检票啊?

这位售票员在使用幽默时,就是借助了曲解的艺术手法。

通过对乘客激烈语言的曲解,巧妙地避开了乘客的锋芒,避免了舌战的发生。

(三)幽默与讽刺、滑稽相互关系的辨析

讽刺:

否定性喜剧,愤怒和厌恶;幽默:

正面发笑,善意的,直率而风趣(我瞎你也瞎呀)滑稽:

以美遮丑,或只为发笑。

(相声:

拿父母开骂)

二、教学幽默

教学幽默:

(名词解释)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

(一)教学幽默的内在表现

教学幽默的本质在于寓庄于谐,“庄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谐指教学方法或手段的趣味性、诙谐性、生动性”

一个完整的教学幽默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填空)引起悬念、渲染铺垫、反转突变。

(例如:

学生不喜欢老师上课钱梦龙-这是历史的悬案)

案例1:

有位教师上课时说:

“前天有个同学对我说,不喜欢我上课。

我问他为什么,是因为我讲课不生动吗?

他说‘不是’。

问他是不是觉得我?

嗦,他说‘不是’。

问他是因为我讲的不深刻吗,他也说‘不是’。

后来我问他到底是为什么,他笑了笑说,我盯得太紧,让他看不成小说。

案例2: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故乡》一课时,学生为灰堆里的碗碟究竟是谁埋的发生了争论,于是他说:

“我们先进行下面的内容,这个问题留到课下讨论。

因为这个问题是个历史的悬案!

”学生在一阵欢笑中结束争论,注意力转移到老师下面的讲解。

(二)教学幽默的类型

1.复杂的教学幽默与简单的教学幽默

案例:

在讲双关辞格时,如果只是一味解释概念,学生大概没有耐心听,这是巧妙地引入幽默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位老师就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逸闻:

宋朝有一个书生,觉得自己比欧阳修强百倍。

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亲自去会会欧阳修。

他一出门,就诗兴大发,随口赋诗一首:

“门前一棵树,两支大丫杈。

”吟到此处再也吟不下去了,这时走过一人来接着吟道:

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为花。

”书生一看,甚为崇拜,决定与此人一道去拜访欧阳修,一同和欧阳修比个高下。

于是两人同坐一条船,书生又吟道:

“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无奈吟道此处又吟不下去了,其实他遇到的这个人就是欧阳修,欧阳修接着吟道: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就这样,欧阳修利用“修”和“羞”两个同音字,巧妙地教训了不学无术又喜欢卖弄的酸书生。

(这则逸闻既让学生懂得了“双关”的含义,又让学生体会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妙处。

2.言语的教学幽默与非言语的教学幽默(动作表情)

三、教学幽默的特点(简答):

(一)教育性:

教育为本,寓教于乐。

(二)趣味性:

轻松愉悦、引人发笑。

(三)含蓄性:

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四)启发性:

品位思考,得到启示

(五)美感性:

和谐愉悦,审美体验

四、教学幽默的功能(简答)

(一)活跃课堂气氛:

振奋精神,调动情绪。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沟通情感,缩短距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新鲜生动,激发兴趣。

(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

上海向明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王大任在讲解“鸡兔同笼“这个古老的问题时,就引入了教学幽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鸡兔同笼:

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按一般解法,自然可以设鸡油X只,兔有Y个,然后列方程组解之即得。

这种解法当然没错,但是,王老师的处理却别具匠心。

他下令:

“全体兔子立正!

提起前面两足。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都非常惊讶。

“现在每只兔子和鸡的足数是一样了,上面有45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

”“2×45=90(只)”“和先前相比,少了多少脚呢?

”“少了26只。

”这26只脚哪里去了?

”“被兔子们提起来了。

”“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笼里有几只兔子了?

”“26÷2=13(只)!

”学生们欢叫起来。

(抽象的数学题在王老师生动、形象而具体的讲解中,变得有趣、易懂了。

教学幽默对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功能,在此可见一斑。

(五)启发学生的心智:

通俗易懂,促进理解。

(六)展现教师的才能和机智:

机动灵活,化解冲突。

五、教学幽默的原则(填空)

1.态度真诚2.服从教学3.时机恰当4.分寸适中5.方式有别

6.题材创新7.内容高雅

六、教学幽默的方法(列举)

1.巧用修辞法2.借题发挥法3.有意差错法4.褒贬换用法5.夸张变形法6.活用数字法7.逻辑归谬法8.自我调侃法

第三章教学机智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与性质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

教学机智:

(名词解释)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教学动态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二)教学机智的性质(填空)

第一,随机性:

突发事件。

案例:

一次探究实验课上,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汇报探究结果。

没想到第一小组的成员刚一站起来,“砰”的一声把实验桌上的一个烧杯碰到地上了。

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那位学生尴尬地愣在那儿。

教师灵机一动,说:

“哈!

我们的实验交流第一炮打响了——一鸣惊人!

好,请大家用掌声欢迎他汇报!

学生把烧杯碰到地上,是教师始料不及的,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教学内容中,这就表现了教学机智的随机性。

第二,敏捷性:

快速反应。

案例:

一次公开课,让学生帮忙做“鱼鳍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刚用剪刀剪鱼鳍时,鱼身体用力一摆,从学生手中滑出,掉在地上。

“刷!

”几百位听课的师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授课教师的脸上。

授课教师抓住了这个时机,微微一笑,问: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鱼从手中挣脱的情景了,想想看,为什么抓住鱼会这么困难?

”经过讨论,学生灵活应用了“鱼的鳍片表面有一层可以保护身体的很滑的液体”的知识,并进一步理解了“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原则,这一做法不仅摆脱了窘境,而且深化了教学内容。

 

第三,主体性:

难以模仿。

案例:

有一次魏书生应邀进行现场教学示范表演,学生是从当地随机抽选的50名普通班学生。

这些以前没有参加过由外来的新教师的示范课,加上有许多教师听课,在这样盛大、严肃、紧张的气氛中上课还是第一次。

魏书生一出现在讲台上,学生更加紧张,各个脸绷得紧紧的,眼睛里流露出陌生的眼神,这样的情况是魏书生未曾料到的。

他想,如果按原计划开课,学生肯定不会与教师配合得默契。

这时他急中生智,来了个随机应变,他亲切和蔼地走下讲台,拉近了自己同学生的距离,微笑着提议:

“我们唱支歌吧。

”于是文艺委员起头,学生齐唱校歌,课堂气氛在歌声中轻松下来。

之后,他与站着的学生一起商量:

你们希望老师讲什么?

征询学生的意见,令学生更感亲切和随便,学生紧张的心情全都放松下来,纷纷提议,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之后,整节课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教学效果很好。

第四,有效性。

方法得当、效果良好。

二、教学突发事件的种类及应采取的相应手段(论述题)

(一)处理课前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

调整情绪,保证教学

(二)处理疑难教学内容引起的突发事件:

实事求是,尽快解决,鼓励思考,兑现许诺。

(三)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引起的突发事件:

沉着冷静,理解宽容,保持风度,机智解决。

(四)处理外来干涉引起的突发事件:

稳定情绪,随机应变,导入正常。

(五)处理自身失误引起的突发事件:

稳定情绪,承认错误,变被动为主动。

 

第四章课堂气氛

一、课堂气氛的内涵

课堂气氛:

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评价课堂气氛的三个维度:

秩序、参与、交流。

三、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的领导方式: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二)教师的威信:

1.学生相信教师讲授和指示的正确性;2.教师的要求能够有效转化为学生的需要;3.教师的表扬或批评能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师生协同合作,互相促进,教学相长。

第五章教学节奏

一、节奏与教学节奏

节奏:

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着的运动形式。

节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节奏的时间范畴和节奏的空间范畴。

时间指的是节奏存在于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之中,空间指的是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必须具有的规律、秩序。

教学节奏:

(名词解释)是指在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充分展示所体现的变化规律。

教学节奏由两个因素构成:

(填空)一是教学节奏的时间因素,包括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起伏高低,各教学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体现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二是教学节奏的力的因素,即在教学中各因素自身所表现的强弱变化,具体指教学内容的详略之分、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情感的起伏波动等,正是这些教学因素强弱变化的存在,才使得教学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教学节奏的优化过程(论述题)

1.教学节奏的“整体化”:

教学过程要素。

把课堂教学看作一个整体,应对各个要素进行妥善的编排。

【案例】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课就充分体现这一点,特别强调“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整体。

”她讲《雨中登泰山》一文,一开始满怀激情的导入课文,先声夺人,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形成一个波峰。

导语设计

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

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的三山五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

在所有的名山中,五岳为最,五岳之长,巍巍泰山。

有拨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

今天我们学一篇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我们跟他攀登游览那高耸雄奇的泰山。

接着,改用导游式的语言,放慢语速,提出问题。

学生静思,快速阅读课文,寻求问题答案,这样形成第一个波谷。

之后,学生纷纷举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一幅奇景,出现第二个波峰。

接着往前推进,在学生对七真祠做了简要介绍后,立即巧妙过渡:

“一路行来,从一天们到二天们,沿途见到哪些奇景?

”两个环节衔接自然紧凑。

于老师充分注意到学生被美景深深吸引的情绪,恰当地加以语言引导,加快了节奏。

学生经过简短思考,争着介绍一天们到二天们的景色,课堂出现了第三个波峰。

接下来,小结上文,对学生给予肯定,有意放慢节奏。

然后,于老师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进一步“游览”胜景,要他们边攀登边谈感受。

此后再次加快节奏,又推进一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顶有是怎样的风光呢?

请同学们抓住特征,介绍二三美景”,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之后又依次提出三个问题,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又把学生的情感和思路引向纵深。

整个教学,可说是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快慢相间,疏密有致。

学生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中得到知识,同时也体验到审美情趣,获得审美享受。

2.教学环节“清晰化”:

张弛有度,起伏有致,动静结合

3.教学内容“重点化”:

疏密相间,快慢相宜

4.教学语言“生动化”:

教学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教学言语与非言语表达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案例】量子力学家普克朗曾经谈到他的三位物理老师。

他说:

“一位是中子老师赫尔曼·缪勒,他有学问,口才好,喜欢用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语言讲课。

他讲能量守恒原理,这样说:

一个泥瓦匠辛辛苦苦把一块块笨重的大砖块搬到屋顶上,砖在屋顶上不动了,但泥瓦匠的功夫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贮存’起来。

有一天,一块砖从屋顶掉下来,这是‘贮存’的能量释放出来。

如果打在一个人的头上,一定会头破血流。

”另外两位老师的研究工作也是很大的,但是他们上课对他益处不大。

一个上课去准备不好,讲课是吞吞吐吐,还不时停下来,在一个小本上翻找数据,另一个备课很认真,但他总是像背诵一本备好的笔记本,每一句话都写出来的,合乎语法、条理井然。

尽管老师背得一句不错一字不差,但同学生听得枯燥无味。

可见,教学语言的生动化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5.教学方法“灵活化”: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包身工》时,第一课时前20分钟,用表演法让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后25分钟,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一是包身工罪恶制度表现在哪里?

二是“芦柴棒”、“小福子”两个人物的悲惨命运与旧中国农村有何联系?

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前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芦柴棒”、“小福子”、“工头”、“老板娘”的有关内容,通过适当虚构扩充,写成故事片段。

后25分钟组织学生评论,教师再通过巡视作业进行评定归纳,指出存在问题,肯定学生中较优秀的作业。

通过这样的讲练活动,使学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记叙文的想象能力,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教学情感“丰富化”

第六章教学情境

一、教学情境的内涵

(一)情境

将情境理解为“情”指人的主观情感,“境”指人进行某种活动所处的空间,人处于某种环境中可以激发相应的情感,人的情感活动同时也影响着外部环境。

情境是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

情境以情为中心,境为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教学情境(名词解释)

理解为教学双方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教学情境与情境教学的区别(简答)

教学情境和情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情境是教学中包含了人的情感在内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统一,是一种教育资源。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情境、改善外部环境来优化人的内部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情境教学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主要教学手段,必然包含教学情境;但教学情境并不是单纯出现在情境教学这一种教学模式中,它是所有教学模式中都必然出现的“情”与“境”融合的一种状态。

二、教学情境的特点

(一)教学情境的生活性

(二)教学情境的情感性【案例】

一位语文教师讲授《凡卡》一文,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救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梦乡,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道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

对于孩子来讲,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

全班在寂静中坐了好一会,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景中被无声的语言感染了。

(三)教学情境的学科性

(四)教学情境的形象性

(五)教学情境的趣味性

(六)教学情境的审美性

三、教学情境的类型划分(填空)

按照教学情境创设的手段将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一)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二)借助身体创设的教学情境

(三)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四)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

(五)借助实物创设的教学情境

四、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填空)

(一)科学性原则:

教育规律,客观事实

(二)发展性原则:

提升素质,促进发展

(三)结构性原则:

知识结构,认知结构

(四)目的性原则:

有的方式,服务教学

(五)灵活性原则:

尊重差异,因时制宜

(六)兴趣性原则:

激发兴趣,乐学好学

五、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有声语言,无声语言。

1.语言的人性化。

2.语言的幽默化。

3.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4.无声语言。

(二)运用表演来创设情境:

模拟角色、进行表演

(三)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充分参与,自主探索,亲身经历,合作交流。

(四)运用问题创设情境:

1.实用性问题。

2.层次性问题。

3.兴趣化问题。

(五)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情境:

图像、声音、影像及互联网技术和课件

(六)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1.实物讲解。

2.实地观察。

3.图片教学。

(七)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八)运用尝试错误法创设情境

第七章教学风格

一、风格与教学风格

风格:

指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创造主体与对象的本质联系,通过完美的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独特的个性特点与审美风貌。

教学风格:

(名词解释)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学习、创新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念、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独具个性魅力、较为成熟的教学活动特征的综合。

1.核心是教学艺术个性化。

2.内外统一、形神兼备的整体。

(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作风)3.教学艺术个性化相对稳定的状态。

4.教学风格是富有成效的。

二、教学风格的类型

几种常见的分类。

(一)将教学风格划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中间型

(二)将教学风格分为主谋型、主导型和主言型

(三)将教学风格分为典雅型和新奇型

教学艺术风格有无好坏之分呢?

能否根据教学艺术风格的不同来确定教师或教学效果的优劣呢?

回答是:

教学艺术风格无好坏之分,更不能由于教学艺术风格的不同来确定教师或教学效果的优劣。

教学艺术风格是个性化的结果,个性表现在一个人的感知、思维方式、情感表现类型、审美价值观等方面有与众不同的情况。

而某种个性特征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

因此,表现在教学上形成的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人的教学艺术风格也无好与坏之分。

当然,教学艺术风格不同会导致教育教学的效果不同,然而,教育教学效果的不同并不代表教学风格的优劣,它只能意味着在某些教学的其它条件或因素存在着差异而已。

三、教学风格的特点(填空)

(一)独特性:

1.独特的内容处理。

2.独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3.独特的表达方式。

(二)多样性:

1.就教师整体来说,教学风格多样化。

2.就教师个体来说,教学风格的多侧面。

(三)稳定性: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

斯霞、于漪。

(四)发展性:

1.需要经过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

2.并非就固定不变。

四、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1.基础因素:

(一)文化基础。

(二)心理基础:

认知品性、意向品性和个性特征

2.内部因素:

(一)教学经验。

(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但教学个性并不等于教学风格)。

(三)主观追求

3.外部因素:

时代背景,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

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三方面因素是整体统一的。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创造性地结合时,才能有教学艺术的独特性表现——教学风格。

五、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层次(填空)

第一层次:

教学技术:

最低层次。

第二层次:

教学技能:

运用教学技术

第三层次:

教学技巧:

教学技能熟练

第四层次:

教学技艺:

创新,产生美感。

第五层次:

教学艺术:

最高层次,独特的稳定的具有审美价值的风格

六、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

(一)模仿性阶段

(二)独立性阶段(三)个性化阶段(四)风格化教学阶段

七、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策略

(一)进行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

(二)树立教学激情,热爱学生

(三)树立知己意识,发挥个人优势

(四)模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第八章教学言语艺术

一、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由语音、语法和词汇三大要素构成的完整符号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是社会的,抽象的,静态的。

言语指人们的语言实践,即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或产物。

言语是人类语言机能的个人部分,是心理物理现象,它区别于作为心理社会现象的语言,即语言机能的社会部分。

言语是个体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运用语言材料,遵循语法规则,并通过口头或书面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活动或行为。

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和外在表现。

二、      教学言语艺术的内涵

教学言语:

是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专门用语。

教学言语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富有艺术化语言手段(口头或书面),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的专业活动。

(一)教学言语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融合体

(二)教学言语是规范性、文明性、准确性的口头语

第一,运用普通话教学。

第二,摒弃粗俗词语,如脏话、粗话、俚语等,学会使用文明用语,为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形象。

第三,把握语气词使用频率。

第四,遵循语法规则。

(三)教学言语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设计的表演语和艺术语

(四)教学言语是教师的独白语和师生的对话语

三、教学言语艺术的特征(填空)

(一)形象性

(二)专业性(三)教育性(四)启发性(五)激励性

(六)针对性

四、教学言语艺术的形式(填空)

(一)语音:

音质、音色、音速、音量等多个因素。

(声音)

(二)情感:

建立在授课内容基础上的真实情感

(三)修辞:

排比、比喻、借代、引用、暗示、排比、夸张、对偶、拟人、反问、反语、设问等。

五、      教学言语艺术能力的培养

一、积累知识,提高素养

二、保护嗓子,训练语音:

训练、保护

三、磨砺思想,训练思维:

(一)思维广度训练

(二)思维深度训练

(三)思维敏捷度训练(四)思维条理性、逻辑性训练

(五)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第九章教学非言语艺术

一、教学非言语艺术的概念

(一)非言语艺术的定义

非言语艺术:

可以概括为:

人们运用非语言手段(诸如头部、表情、四肢、服饰等)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的活动。

(二)教学非言语艺术的概念界定

教学非言语艺术:

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与态度的有意义的非言语行为之和。

二、教学非言语艺术的主要特征

(一)示范性:

教师形象

(二)筛选性:

积极而非消极的

(三)差异性:

1.文化的差异性。

2.学生个体差异性。

3.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