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两首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73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1诗两首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诗两首教案.docx

《1诗两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诗两首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诗两首教案.docx

1诗两首教案

1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

  课文研讨

  我爱这土地

  一、整体把握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

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

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

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

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

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二、问题研究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

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

土地、河流、风、黎明。

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如果说节是对“爱土地”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乡愁

  一、整体把握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

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

有,那就是乡愁!

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

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

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

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二、问题研究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

如: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

再来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

  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

  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

  东方式的悲观

  ──《敲打乐》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

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练习说明

  一、背诵这两首诗。

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整体把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涵。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

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二、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这首诗的第二节与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两处难点,进而加深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如果说节是对“爱土地”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

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三、《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

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四、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同类题材诗歌的比较阅读。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

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

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

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教学建议

  一、《我爱这土地》一诗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要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认真体会这种情感。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我爱这土地》。

  二、让学生理解《我爱这土地》中两节诗之间的联系,以及“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三、让学生概括《乡愁》中提到的人生四阶段,找到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

引导他们理解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

  四、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读读余光中其他的诗,如《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五陵少年》《新大陆之晨》《春天,遂想起》《当我死时》,等等,体会这些诗中的思乡情绪。

  五、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注意停顿。

下面的朗读示例,供教学时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有关资料

  一、关于艾青生平的一些情况

  艾青是我的大哥。

常有同志来访,或写信问我有关艾青的情况;同时我也发现在有关艾青的资料记述中,经常有与事实有些出入的情况。

因此,我在下面对几个有关的问题作些回忆,作为答复和订正。

  个问题,艾青的出生年月和对他早年在家乡的一点回忆。

  艾青出生于1910年,与曹禺、吴强、姚雪垠等都是同年。

有的把他的出生月份弄错了。

1979年我为了编写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艾青专集》,住在北京史家胡同我大哥家里,看到了在《长春》上发表的李又然同志写的。

这篇深情地回忆了他在巴黎时与艾青交往的情况,也提到了艾青这一笔名的来历。

李又然说:

艾青在“蒋”字上打了一个叉,露出草头成了“艾”字;“青”字呢?

因为艾青是十二月生的。

“艾”字的来历与许多资料谈及的比较符合,但他把“青”字的来历搞错了。

李又然在30年代到我们家里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我才12岁光景。

由于他是艾青的朋友,我们把他当大哥哥看待,他住在我家东厢客房里,还逗我下过围棋,我输了。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艾青在监狱中托人带给李又然,后来在《春光》杂志上发表的。

说艾青是十二月生,大概他没有记清楚。

根据我的记忆,我们兄弟三人的生日凑巧得很,都是农历十七生的。

艾青是二月十七,我的二哥是七月十七,我是十二月十七,月份是等差级数,很好记。

  有人问,有的材料上说艾青两字也是海澄两字的家乡土音的谐音,对不对?

我想,是有关系的,家乡人称海澄发音和艾青相近。

  艾青热爱家乡,但他一生天南海北,国内除x藏、台湾等地外,几乎遍历全国;国外到过几个大洲。

除童年和少年的一段时间外,在家乡的时间并不长。

法国留学回来和出狱后到过家里几次也都没住得很久。

然而有许多事在我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起了在家里的堂前,在写着“望益”那块匾额的下面,晚上他对弟妹们讲读外国名著《茵梦湖》里的故事。

我记起了他离开牢狱重新获得自由后,同我们一起在本村祠堂前池塘里洗澡、戏水,他在池塘里低吟: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这是我次听到《国际歌》。

他教我下围棋,那黑白棋子还是用马粪纸剪的,有时下得竟忘记了吃饭。

他还同我们到村子附近的西周高背一带游览、写生,或者到风光绮丽的山坡上、池塘边观赏,沐浴在大自然的波光色海里。

他从外面带回来许多书刊,有红壳面的《呐喊》,有封面上好像几个人挨在一起的《彷徨》,他住的东厢楼上的书橱里挤满了厚厚的现代杂志。

这些都启引过我在少年儿童时代就去轻敲文学的门扉。

这一切,都像云烟消散一般地过去了,但当记忆一丝丝地重新萦绕脑际的时候,又好像没有因年月的消逝而褪色。

尤其是他为了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而离家远走的坚毅意志,一直在我的心坎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抗战炮火打响了,他又义无反顾地违反父亲叫他留在家里的意愿,离开家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临行时并告诉我的二哥:

“今后不管怎样,你们兄弟俩要做正直的中国人,千万不能参加那个党。

”这一临别赠言,也使我联想到他的为人以及他为什么那样热爱鲁迅的作品。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和资料把艾青讲成义乌人。

  艾青是浙江金华人,他读的浙江省第七中学,原来的校址就在金华的名胜古迹“八咏楼”的附近。

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金华住过,她写过《武陵春》一词,词中写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双溪,就是义乌江和武义江汇合成的婺江。

八咏楼楼高数丈,面临婺江,登楼可以远眺。

李清照在丈夫死后来金华避难时,曾登临过八咏楼,写过很有气势的诗: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从金华出义乌门向东走,约七十华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畈田蒋,我们的家就在这个村子里。

村子就在双尖山下,艾青在《双尖山》这首诗中这样写:

“亲爱的双尖山,/你是我的摇篮──/早晨,你看着我起身,/晚上,你看着我睡眠。

”的确,在我家的楼上,从北面楼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双尖山的山顶。

双尖山,在抗战时期是金华东义乌西一带游击战士经常出没的地方。

我记得,我初次看到的《献给乡村的诗》《雪里钻》等诗,就是由当时金萧支队游击战士带来的。

从我们这个村子向东走两里多路,就有一条小溪,隔溪就是义乌地界,我们村里的方言同史学家吴晗家乡苦竹塘的方言很相似,我们的母亲又是义乌县王阡人,所以有的人就误传我们是义乌人。

吴晗倒是真正的义乌人,他的外婆家却在我们村子里。

吴晗童年、少年时代在金华傅村育德小学和城里的金华中学读书,假日常到畈田蒋外婆家来,常同艾青一起玩。

出生在义乌的名人较多,如陈望道、冯雪峰、吴晗等,所以有的人把艾青也说成义乌人。

我们的村子离金华城70华里,离义乌城倒更近一些,也容易把我们当成义乌人。

  二、艾青诗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

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我们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

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艾青说过:

“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的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

”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民的:

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大堰河”,作者说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的。

这样的描述是来自生活的,但同时又赋予了“大堰河”以某种象征的意义,简直可以把她看作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

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运时,所强调的依然是她的平凡性与普遍性:

不仅她的欢乐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难也是平凡的,普遍的。

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

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

这样,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艾青的诗的宣言书:

他至高无上的诗神是养育了他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普通人民,他们的生命存在。

在以后的诗里,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于是,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光凝视着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震撼着读者的灵魂。

诗人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

“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的血液”。

随着历史的前进,诗人终于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

“云从东方来,天下雨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雨洒着冀中平原”,“到处都淋着雨水,到处都好像在笑”。

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

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诗人说过: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

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

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

《向太阳》全诗九节,共分四个段落。

一至三节,“我”从昨天来:

“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里”,“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为无止的噩梦所纠缠”──这是对旧中国人民命运的高度概括。

四至五节,正面唱出了太阳之歌。

这是“现代化城市”里的“太阳之歌”,诗人所要追求与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的新的理想,因此,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

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

六至七节,歌颂“太阳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战争新时代里,祖国山河的苏醒与人的新生。

诗人着重抒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写出了他们新的精神面貌。

八至九节,转向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新时代里灵魂的改造:

与寂寞、彷徨与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阳,走向新生活。

这首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

《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的时代的来临:

“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

  三、《我爱这土地》赏析

  《我爱这土地》作于抗战初期。

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驻足观望,凝神沉思。

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刻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靠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

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

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层强化。

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

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

土地、河流、风、黎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的一个重要特色。

《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

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没有疑问,最强的风到后来也会变弱,最硬的箭到头来也会落下。

诗人们写诗,可说是一边在强化自己的感情,一边也在为自己设置难题:

这样写下去能否后来居上,余味不尽,还是变得难以为继,语完意尽?

《我爱这土地》好在没有沿着原先的路子走下去,它在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开始转换角度,由比而赋,由穷形尽相的描绘转变为质朴遒劲的直抒,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不用说,在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四、溶哀愁于物象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

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

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

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