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46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文化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概论.docx

《文化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概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概论.docx

文化概论

一、文化究竟是什么?

文化歌

你炒文化,我炒文化,他炒文化,大家都来炒文化。

吃完一盒快餐文化,讨论什么是文化。

我也知道,你也知道,他也知道。

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又都说不知道,终于一齐糊涂了。

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大文化”(广义文化),主要着眼于人类和一般动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独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

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小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也就是仅指精神文化,不包括物质文化的部分。

二、什么是中国文化?

(一)中国古代:

1、原指中原地区。

《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诗·小雅·六月》

2、还可以指京都。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诗经·大雅·民劳》

当代:

1.法理意义:

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中国是中华民族及其栖息地的特称,这个中国含义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中华1、“中”:

居四方之中。

2、“华”:

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中华者,中国也。

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王元亮:

《唐律疏议释文》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2、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中国文化中昨天的部分,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由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

三、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

(一)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

(二)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而深刻地分析我们的国情。

(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而深刻地把握我们的未来。

四、怎样学习中国文化?

(一)研读古籍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二)历史回顾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第一讲中国文化之成长环境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节气文化2、中医文化3、诗词文化

(二)中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配合良好,土地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促进了农耕文化的发展。

(三)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了文化形态的多样性。

二、经济形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

(三)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这种法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同一血缘系统的人都要尊崇共同的祖先,并且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为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规定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

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等。

1、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2、封邦建国制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具体内容: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简单说,就是层层分封。

3、宗庙祭祀制

宗庙祭祀是维护宗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周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

太庙居中,然后分左昭右穆排列,总共祭祀七代君主。

(二)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的延续2、封国制度不断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4、家国同构

(三)君主专制1、时间漫长2、经济稳固3、中央集权4、缺乏民主

(三)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

1、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2、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3、各层人士都懂得尊祖敬宗,讲究家族团结。

负面影响:

奴化性格、官本位思想、小农意识等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展历程一、原始文化

(一)原始观念文化1、自然崇拜2、生殖—祖先崇拜3、图腾崇拜

(二)上古文化分布

华夏集团:

发源于黄土高原,散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部分地区。

内部又分黄帝、炎帝两支。

东夷集团:

大致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

苗蛮集团:

分布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

二、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神本位:

商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是帝或上帝。

它统率各种自然力,也主宰人间事务。

甲骨文就是记录占卜的文献资料,占卜的目的就是为了按上帝的意旨办事。

甲骨文中,凡占曰前的主语多半是王。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1、确立宗法分封制2、确立礼制

礼:

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弟关系来维系宗族。

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等级。

目的:

“别贵贱,序尊卑”。

三、百家争鸣

(一)产生的原因:

1、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给士阶层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2、兼并战争打破了西周初期相对平静的生活格局,多种因素的冲突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竞相争霸的诸侯缺乏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文人可进行独立的的精神劳动;

4、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代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走向下层,推动了私人学者集团兴起。

(三)道家尊崇¡°天”“道”;向往¡°自然”;倡导¡°无为”主张“出世”

四、思想大一统

(一)书同文

(二)车同轨(三)度同制(四)行同伦

(五)地同域(六)焚书坑儒(七)儒学独尊(汉)

五、乱世中的文化多元

(一)玄学玄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发展出的哲学,它的宗旨就是贵无,它的最高主题就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二)道教

思想渊源:

从道、儒、墨等哲学流派,以及星相家、医方家、讖纬家那里汲取思想资料;

神仙世界:

以古代中国神话人物作为本源;宗教教旨:

把长生成仙作为追求的目标。

(三)二学兼容

玄学之士以老、庄为宗,废黜五经,儒学之士遣责玄学排斥世务,轻蔑礼法。

儒学玄学也相互吸收。

孔子主张正名,强调礼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提倡无为。

有些玄学家认为名教就是自然,推动玄学向儒学靠拢。

(四)二教排斥

玄学和佛教相通,一拍即合,东晋玄学几乎完全融入佛教。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差异很大,因此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

佛教属于外来宗教,为了在中原地区生存,对儒家则调和多于排斥。

佛教和道教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

六、大唐盛世

(一)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

(二)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1、文学

(1)全唐诗

(2)唐传奇(3)古文双壁:

韩愈、柳宗元

2、书法3、绘画

七、理学建构与雅俗共赏

(一)理学(Neo-Confucianism)建构

格物致知: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对事物深刻的认知。

从格物到致知,是把外在规范转化成内在的主动欲望,即伦理学讲的自律。

有了自律,才能有诚意——正心——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二)士大夫文化:

雅市井文化:

八、当农耕文化遭遇游牧文化

(一)官学:

程朱理学

(二)元杂剧(三)文化交流

九、文化转型

(一)思想启蒙

(二)文化整理

1、《永乐大典》:

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早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2、《康熙字典》:

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

十、文化交融

(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1、战争2、贸易3、迁移4、通婚

(二)民族文化交融的几个明显时期1、汉代2、北朝3、唐朝

(三)中西文化交汇1、中西文化差异: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2)家本位与人本位(3)亲仁善邻和惟我独尊

2、中外文化的两次大交汇

(1)第一次:

汉唐——西域·佛教

(2)第二次:

明万历至——西方科技

3、走向世界

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之辉煌成就

一、科技

(一)成就

(二)中国古代科技特点:

1.实用性2.整体观

(三)近代科技落后原因: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重实用轻理论;重印象轻分析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观念的束缚,“官”念太强3.封建制度的遏制

二、教育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1.一是综合观2.二是辨证观3.三是内在观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5.灵活性

6.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要性7.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8.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

(三)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3.循序渐进,由博返约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三、艺术

(一)各艺术门类成就

(二)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气韵(verve)、虚实(imaginaryandactual)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生活时,首先必须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实在形象,但艺术不必把客观事物的形象全部表现出来。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和(harmony)

四、史学

(一)成就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2.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3.求实直书,书法不隐4.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五、传统伦理道德

(一)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2、谦和好礼3、诚信知报4、精忠报国5、克已奉公

6、修已慎独7、见利思义8、勤俭谦正9、笃实宽厚10、勇毅力行

(二)中国传统处世之道包含的人生智慧:

宽、恕、诚、信、中、和、忍、让、防、藏、圆、报

(三)中国伦理思想体系构成:

人伦、人道、人性

(四)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

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

负面影响:

主要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了。

以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六、宗教

(一)道教1.基本信仰:

“道”2.最终目标:

“得道成仙”

3.基本教义:

长生久视、全性保真4.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二)佛教1.原始佛教核心:

宣扬人生一切皆苦,追求自我解脱。

特点:

苦行、渐修、觉行圆满。

基本教义:

“四谛八道”和“觉行圆满”

2.中国佛教八宗派:

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和密宗

3.中国化佛教的特点:

(1)宣扬“四大皆空”(玄学派影响)

(2)宣扬“神不灭”(道家绝对自由精神影响)

(3)宣扬“人皆可以成佛”(儒家“人皆可以为舜尧”影响)

(4)主张“不以暴力抗恶”(儒家仁爱思想影响)

4.佛教对中国哲学与艺术的影响

5.佛教四大名山:

求智上五台山,求德上峨眉山,求发展上九华山,求平安上普陀山

(三)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的表现:

1.天命观念2.天人感应3.传统儒学的修养理论也大量地充满了宗教色彩

宋明理学的准宗教性格:

1.宋明理学最高范畴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在思想蕴涵上,是吸取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论

2.其修行方式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

3.从思想内容来说,宋明理学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其“灭欲”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主义倾向

七、哲学

(一)中国哲学的起源:

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

(二)原始儒家哲学:

1.思想核心:

“仁”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想方法

“中”是指矛盾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的量的规定性。

“庸”通“用”。

“中庸”即以“中”为“用”,就是要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应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

4.知行学思的认识论(三)原始道家哲学

1.“道”本体论

(1)道为万物之本原

(2)道物不二(3)“道”法自然

2.老子的辩证法:

有无相生

3.老子的认识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老子的社会理想:

无为而治

(四)中国哲学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传统思维方式:

逻辑分析辨证综合直觉体悟传统行为方式:

知行动态统合

一、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四)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

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的特点。

(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1.天人合一2.以人为本3.刚健有为4.贵和尚中

(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1.民族凝聚2.精神激励3.整合创新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1.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1)儒家对人类与个体超离自然状态、不断社会化的肯定

(2)墨家也肯定人文、人道的原则,不过墨家强调人首先在能力的方面超越自然。

在人道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提倡兼爱而不是有等差的仁爱。

(3)法家也强调通过力来超离自然、肯定文明,但是法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纯粹的利害关系则是反人道的。

(4)佛教之“慈悲”,尽管是以超越现实人生为目标,但在对人的深切关怀上,与儒家、墨家显然是一致的。

人由迷到悟就是对本原状态的超离,佛家的慈悲、普渡众生也是符合人道精神的,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无以人灭天”

道家高度肯定自然的本原状态固有的价值,承认存在价值论(凡存在者皆有其理由,反对单纯地以人为中心评价他物),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要维持天性,他们认为文明往往会破坏自然状态,给社会带来灾难。

道家看到人类不是一个无限的存在,它是宇宙链环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尊重自然。

人的文化的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化自在之物为我之物的过程不能偏离自然本身的法则。

3.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

(1)儒家对主体能力与外在天命有着矛盾的双重确认现象,但总体上是强调充分发挥人力(甚至达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而安然接受此后的一切结果,此即“安命”。

(2)道家的无为安命与逍遥自适,体现了更多地承认现实的前提下调节自身(生理、精神)而达到一种相对的自由。

(3)墨家之“非命”,既从天人关系上肯定了对自然的超越,又从力命关系上突出了主体的作用。

法家则在政治统治术上确信主体的力量。

(二)群己关系的定位

1.“修己以安人”“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的关注3.群体原则的强化(三)义利与理欲:

价值观的深层展开

1.“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原始儒家虽然不排斥利,甚至认为符合道义的利是君子所应该不遗余力所追求的,但在总体倾向上还是贬义利的,片面地注意到功利意识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忽视了在利益调和的层面重新建立义利统一模式的追求,“以义制利”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会导致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

2.功利的取向:

儒家侧重义的内在价值,认为义应该是人无条件追求的目标,墨家则侧重义的外在效果,义应该体现在利上,并以对利的调节为依据。

“义者,利之和也。

”这种义利关系虽然具有现实性,但是仅仅是初级层次的,如果仅停留于此,利只是一种浅层的利,至于法家“导之以利”的基本原则则把这种现实的利害关系推向极端,则带来明显的消极后果。

所以义还应该有一定的超越性。

儒墨法相结合正成其正。

3.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

(1)先秦儒家崇尚理性优先。

(2)宋明理学将“理”、“欲”对立起来,主张“存理灭欲”。

(3)墨家肯定人的感性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抑制理性的过度僭越。

(四)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1.儒家对“内圣”的追求

(1)“内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本体追求,“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2)“外王”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逻辑结果。

所谓“外王”是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儒家将“外王”始终置于“内圣”的从属地位,多少弱化了理想人格的实践品格。

(3)“仁智双彰”是儒家赋予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

“仁”是一种完美的德性,而“智”的功能显然旨在把握仁义之道,实际上是指在德性制约下的伦理理性或道德理性。

“未知(智),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智)。

”——《大学》

2.道家对“逍遥”境界的向往

道家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与他们突出自然的原则相适应,其人格典范表现为“真人”、“至人”。

(1)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同时意味着对个体人格的确认。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庄子·大宗师》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2)作为人格境界,道家主张应该贵“真”去“伪”,它的旨趣在于尊重自我人个性,并使之得到真实的流露。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庄子·应帝王》

“天下欣欣然,人乐其性。

”——《庄子·在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