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48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路上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docx

在路上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在路上】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第一阅读杰克的《在路上》时,我还是21世纪初一个彻彻底底的穷大学生,就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涅尼科夫一样:

每年都要想办法凑足学费,总是先拖欠然后再补上。

生活费则完全自理,依靠着自己的双手打零工、做家教、勤工俭学来挣。

除了上课之外,我将自己全部的时间都消耗在学校图书馆那间昏暗的地下室里(我勤工俭学的岗位之一就是在图书馆整理书籍)读书。

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极其简单,在吃饭、花销、买书之余,每学期,我还能攒下一笔下小钱。

每当长假期来临的时候,我总是很“不学好”地利用这笔钱去游逛。

那时候,我对存在于远方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就像是一只蓄势待发的猎犬。

而此前,我则是在时髦的作文选上阅读到“垮掉”。

那是城市里同龄人用“酷酷”的口吻在谈论“垮掉”,就如同谈论流行音乐一样,除了对自己在都市中“特立独行”生活态度的满腹炫耀之外,我不能通过他们的文字感受到所谓的“垮掉”意义何在。

时间总是在路上,对于读书、思考和写作的人都一样。

通过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我从一个漶漫无际的乡村来到城市里。

在真正开始学习文学之后,我首先阅读的却是正统的美国文学史,从一串长长的名单开始:

富兰克林、杰佛逊、梭罗、霍桑、麦尔维尔、坡、爱默生、朗费罗……那时候,我的状态就像一个在美国文学地图上狂奔的傻瓜,不肯错过任何一颗巧克力。

我在汗牛充栋的图书馆里找来每个人的书阅读,存有一颗要把美国文学给吃掉的野心。

而正是在狂奔的路途中,我驻足于挂牌为BG(BeatGeneration)的一段,正视了金斯堡、巴勒斯、凯鲁亚克、柯索、奥洛夫斯基……也开始真正了解这一群年轻人在地球那一面的有趣生活。

我想,我幸运地在一个适宜的年纪上阅读到了杰克,不是太幼稚,也不是太成熟,只是恰好:

恰好我在等待着游逛,恰好我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理解文学。

也正因为如此,我的脑子没有事先成为美式消费主义贴商标的地方,也就是说我的凯鲁亚克没有和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哈根达斯、哈雷太子或者耐克、佐普一起来到。

他没有在我的心目中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言人,他只是一个曾经年轻好动的作家,一个可爱的文学前辈,一个“美国梦”的全新阐释者。

2001年五月一日前夕,我花了十八元钱购买了一本文楚安先生所译的《在路上》时,我的一位朋友告诫我:

“这是一本很颓废的书。

不值得买。

”我说:

“你都了解颓废了,我还不知道,这也太不公平了。

再说,这只是一部小说。

”在美国芝加哥的劳工们向世界争取来的“劳动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跑到汽车站,向售票员询问:

“最近一班发车的长途到哪里?

”售票员说了个地名。

我说:

“那好,就给我来一张到那里的票。

”就这样,我在晃动的长途汽车上阅读起了《在路上》,狂奔不止的老作家凯鲁亚克就向一个年轻的文学青年迎面扑来。

通过在路上的状态去体验《在路上》,我明白,用身体去阅读要比单纯的眼睛来得激动人心。

旅途的结束,也是这本“圣经”的结束,我也终于知晓,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垮掉”,有的只是“在路上”。

从第一次阅读杰克开始,我就没有在《在路上》中看出一点“颓废”的态度。

越多地阅读使我越深刻地清楚:

这只是一部小说、一件艺术品,一本书。

在书中,一伙男女总是东奔西跑,总显得漫无目的。

因为一切皆在路上,目的变得根本不重要,行走本身涵盖了一起。

用心去看,索尔和狄恩的路途就像是俄狄浦斯在很久以前奔跑的投影:

因为对“弑父”命运的背叛与逃离,不得不开始漫无目的的游逛。

而只有在游逛中,才能遇到斯芬克斯,才能开启对命运问题的回答。

同样如此,在路上,我才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像是家乡的小湖一样宁静,看到过宽阔的长江就像一匹光滑的丝绸那样招展,也生平第一次看到了起伏连绵的山脉烟雨朦胧如同梦境。

因为囊中羞涩,我只能在风景名胜的门口照一张像,温习“雪夜访戴”的逸兴;也能在陌生乡村的田野中驻足,聆听晚霞时分古老寺庙内传来的悠远的钟声;在陌生城市繁华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仔细辨认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被漂亮姑娘的脸庞所打动,一瞬间爱恋,又一瞬间惘然若失,宛如错过黑黝黝枝条上的白花朵;或者被某张沧桑脸上无名的悲哀所打动,努力去构思那人所遭受的打击……这一切,正如杰克所写到的:

“SomewherealongthelineIknewthere"dbegirls,visions,everything;somewherealongthelinethepearlwouldbehandedtome.”

是的,沿着这条路,会有可爱的姑娘、奇妙的幻想和每一件新奇的事情;甚至或许还有美好的珍奇正迎接着我。

这无法不令我激动满怀。

正是这种充满憧憬与希望的激动,才是鼓舞人心的魅力所在。

或许这些珍奇的东西或许只存在于我们年轻的想象中,但如果没有呈现的,就去发现,没有发现的,就去创造――在路上,世界向我们许诺了一大片美的未知领域,等着我们的双脚、我们的眼睛和我们的双手。

正因为这种情绪的流淌,《在路上》的文本显得无比自由,却一点不会沦为粗鄙。

它总被那层兴致勃勃的情绪所包裹,正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是貌似粗鄙,却因骨子里的忧伤而诗意盎然。

在这点上,从是写作事业的美国佬们很值得我们中国的同路人学习:

纵然他们姿态上有万般不是,但骨子里,他们从不更改自己对于世界的要求:

爱、自由、平等。

尤其是自由,一个赤条条的生命所渴求的自由,是永远燃烧的金黄底色。

他们颓废,“堕落”,迷茫,也会被自己的缺点所打倒,却永远不会陷入虚无,正如威廉•福克纳所形容的“坚守着人类永恒的信念”。

这是青年人对人类群体古老道德操守的信赖与尊从。

最重要的,无比真诚。

所谓的“垮掉一代”实际上启迪了一代嬉皮士、“背包革命”和“背包青年”,直至延续到当代美国兴起的“绿色环保运动”中的青年们,抗议捕杀动物的青年们,倡导“零消费”的青年们――每当我在媒体上看到他们不惜赤身裸体躺在公众的视线之下,为一些与个人毫无关系的事物进行抗议的时候,或者从垃圾堆里捡食物和日用品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和杰克一样,他们总不轻易放弃对各自心中“梦想”的追寻,哪怕那“梦想”只能是“在路上”的状态。

为此,我曾在自己的一篇小散文中动情地写道:

“在路上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每向前走一步,就将道路尽头的预言者甩远一点;同时,世界又向他们许诺更远的路,他们继续进发,直至在路途中结束。

对于接踵而来的继行者,他们是起点,并绝非路障。

这是我对一些先人敬畏的全部理由所在。

在垮掉的一代之前是迷惘的一代,由海明威式的美国硬汉所支撑的一代。

从“迷惘”的蓝调(BLUE)变成爵士乐中的“重击”(BEAT),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年轻人就像生活在一部时刻流行的旋律中。

在杰克写成《在路上》七年后,同样热爱爵士乐的编辑兼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发现了他。

而正是这位评论家考利先生,写过一本叫做《流放者归来》的书。

书中着重记叙的就是“迷惘的一代”:

他们因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绝望而迷惘,自我流放到欧洲大陆去“寻根”。

这是一次有目的的“在路上”,却最终终结于海明威自杀的枪声中。

在“迷惘一代”之前,从“镀金时代”里走出的菲茨杰拉德给靡靡而实用的“美国梦”划上了句号,仅仅留存了启发杰克写作的那位小说家沃尔夫那天使望故乡的背影――可惜,欧陆并非真正的故乡,它的真实面貌只是艾略特所书写“荒原”。

难怪这些“迷惘一代”的流放者们永远无法医治心中的忧郁。

“垮掉”所继承的却不是迷惘一代忧郁,他们取消了自己的目的地,只突出了“在路上”。

由此,他们获得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天启。

在阅读杰克的时候,我总会浮想到奔跑中的唐朝诗人李白。

这位热衷仙游的诗人写道: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

无疑,在诗学的核心处,他与杰克的直觉是类似的。

无边的漫游本身就是目的地,它带给一个热情生命的,除了对任何一种可疑的禁锢(封建的、资本的体制)的逃离之外,还有就是生命自由的无限释放。

古人云静以修身,殊不知动静的辩证。

静能修身,动亦如此。

也似李白所说,只要在路上,“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在读书时代,每当我乘坐着破旧而拥挤的公共汽车,独自一人去寻找在外打工的亲人或朋友时,总能切身体会到路的延伸就像河流的绵延和像梦的开启。

我的亲友给我讲述各自奔波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会感情充沛地告诉我挣了多少钱。

那些微薄的酬劳激励着他们,也打动着我。

他们在谈论遭遇不公正的时候总归结于自己的命运;在畅想未来的时候,都说只要好好干,总会有“上路”一天的。

善良的朋友,为什么要把命运的改变叫做“上路”?

因为改变命运的梦想不会因某个糟糕的目的地而终结。

梦的最好落脚处是河流的第三条岸,也是道路的第三个边际,是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心灵境地。

同为“垮掉”核心的金斯堡曾在著名的《嚎叫》中写道:

“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被疯狂破坏,饿着肚子歇斯底里赤身裸体……”而“最杰出的一代”真正如此饥饿,却并不因为头脑被疯狂破坏,而是因为对面的世界被卷入了疯狂的漩涡。

《在路上》使我确信,世界上几乎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每一种生活方式也都是圆满,没有人会被世界所抛弃,所有的吸毒(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总批评那些吸毒的人,却忽略掉了那些制毒贩毒者)、性放纵、颓废这些纯属于个人并且个人将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错误,都不如人群本身与生俱来的缺点来得疯狂:

傲慢、冷漠、残忍、贪婪、炫耀财富和权力的虚荣、奴役他人的冲动和摆脱不了的胆怯等。

同BG中任何一员一样,凯鲁亚克只是一个诗人。

他无力承担全部意义,甚至不完全能坚持自己。

当他进入大众关注的目光中时,“在路上”的诗人变得无所适从,他开始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姿态,他养成了酗酒的习惯,努力按照艺术品中的那样,将自己装扮为一个“疯狂的人”,并真的在路上跌倒了――这是我一直为凯鲁亚克感到痛惜的地方:

虽然“在路上”缺乏一种救赎的力量,但它毕竟充满了青年的活力与纯真。

若因现实一点微薄的褒奖而从路上走下来,并使得自己走向恶劣的一边。

那么,他必将承担悲剧性的谢幕。

大学毕业的那年夏天,我将伴随我四年的《在路上》赠送给了一个姑娘。

她邀请我喝茶、抽烟,高谈阔论我们的文学和各自的未来。

这是我仅有的一次和一个姑娘谈论凯鲁亚克,我记得我如实告诉她杰克最后的日子:

他整天酗酒、离群索居,拿着猎枪躯赶拜访他的嬉皮士们,用纸牌玩棒球游戏,并且一厢情愿地支持越南战争的爆发,最后闷闷不乐地死亡。

作为一个爱好文学的女生,她理解不了那么多,只是忧心忡忡地问我:

“诗人最后是不是都这样下场啊?

”我想了想,说:

“差不多。

”――或许,诗人总是将人群的过错转化为自我的堕落,他们无力改变现实,只有毁灭自己。

时隔这么久,我想再次告诉她,其实凯鲁亚克真正最后的“下场”是一本叫做《达摩的流浪者》的书。

遗憾的是,我没有读过这部书,一直没有找到。

毕业后不久,我认识了一位信仰佛教的朋友。

他现在是一位在佛学院讲授禅宗的居士。

令人吃惊的是,在年轻时代,他却是一名狂热的摇滚青年。

就是在他那边,我知道了平克弗洛伊德、黑旗乐队、鲍勃•迪伦甚至是甲克虫,且先于释迦牟尼与达摩。

他跟我滔滔不绝地谈论凯鲁亚克,讲述他对佛陀的向往与皈依,他告诉我,在写好《在路上》之后,凯鲁亚克与一位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习禅并最终受到了佛陀的感召。

奇怪的是,我朋友谈论的口吻却是绝对“beat”,并带有重金属式的兴奋,与念珠滑动的“嘀嗒”声决不雷同。

与我另一位持有美国绿卡的诗人朋友津津乐道与金斯堡的一面之缘不同的是,这位达摩的流浪者诚恳告诉我:

“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所谓在路上,就好像等待一苇渡江般,去向一个极乐之中,凯鲁亚克以及垮掉们要行走的道,正是一条通向面壁的路。

我非常不赞同这位朋友将杰克高度佛学化的解释,甚至觉得很好笑。

东方奇观吸引他们的并非佛陀空空的思想,而是极度运动之后的安静。

心灵的静止,速度的减慢,是为了更好地观赏,仅此而已。

我们一起讨论,最后变成一起争论,只到我成功地说服我的居士大哥将心归还到世俗之中。

在那段时光里,杰克好像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参与我们的讨论,最终还是站到了我的这一边。

或许,我还年轻,还虔诚地信仰着一些振奋人心的东西,比如有关生活的理想。

我也能理解,曾经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到了一定的时候,总是感到有点疲惫,总是希望将自己的头依靠在神秘、古老而又坚实的肩头上。

凯鲁亚克也不例外。

在“垮掉”中,通过毒品写作《裸体午餐》的巴勒斯最终毁灭于毒品之中;身为“教父”的金斯堡回归到正常而又严肃的社会生活中,依赖于一位身为制袜大亨的女人的资助;只有“坏孩子”柯索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的童心,他天真烂漫地活到了2001年,那时候我还没能够阅读凯鲁亚克。

柯索拒绝在反对共产主义的声明上签字,从而拒绝掉了一份大学的教职。

这位被父母所抛弃的孩子,从盗窃和监狱中走出来,挚爱着读书,挚爱着雪莱,在名士聚集的诗歌朗诵会上捣乱,在“杰克•凯鲁亚克灭度诗学院”中向禅室内扔鞭炮,骚扰那些佛门清静之人,仅仅是孩子淘气般的――这种淘气甚至比杰克晚年状态更好地保存着“垮掉”的气息。

柯索写道:

“诗歌是寻求答案/欢乐是知道哪里有答案/死亡是知道了答案。

”――多好,就像是对杰克一生的注解,对在路上最好的阐释,宛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不停息的奔跑。

只有极度真实和自由的心灵才能不断地奔跑,寻求答案。

大学毕业直到现在,我生活在一个太平洋海滨的小城里,与杰克在奔跑中所向往的那个太平洋隔海相望。

曾经那个天马行空的我经历了青春慢慢蜕变,接受了人生中若干的无奈:

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承担家人所遭受的不幸,总是跟不上狂热消费的时代,总是失败,失恋,坦然面对不公平的竞争,最终变成了人海中一个庸庸碌碌、营营役役的普通人,无所计较地在平凡地生活中持久地等待,和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一样,坚守如福克纳所说的“苦熬”。

但我们就这样地生活着,生活在太平洋的海岸边,守望着这个没有回忆的深蓝海洋。

每一个美国小孩都相信,他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挖呀挖,就能穿过地球,来到我们中国这一边。

在这边,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设想的,也长满了青青的草,每棵草都有自己的草叶,草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这使得我越来越学会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眷念。

虽然繁忙的劳碌已经使我已经很少有闲暇进行远行,但一个田野中成长的青年总不会放弃那颗在路上的心。

选择一个周末,我会和我的朋友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去。

在交通工具上与不相识的老人或者姑娘攀谈,讲到高兴的时候,我们都感到仿佛我们都是许久未曾见面的朋友。

而当终点到来的时候,我们相互道别――甚至是这一生中永久地诀别。

时间就这样流逝,一年又一年,我没有能够变得更好,更有成就,更成功,却更加像我,更容易理解自己和别人的酸甜苦辣。

20世纪初,契诃夫刻画了小公务员的绝望,卡夫卡成为了他的真实写照,卡夫卡刻画了一个茫然的测量员,迷惘的一代变成了他的真实写照,迷惘一代刻画了不能被打倒的硬汉,加缪的西西弗斯成为他的真实写照,最终,这些人都变成了BeatGeneration,杰克完成了对汽车―流浪汉的想象。

比起小癞子、唐•吉诃德和行吟诗人们,廉价的浪漫情怀被搁置了,“达达”式的自动写作成为生命直觉的最佳表现,成为用文字行走的唯一解脱――这就是铭刻在俄狄浦斯背上的“命运”二字,它根本没有咽喉,也无从去扼住,只有绵延不绝的气息。

足够了。

最后要说的是BeatGeneration精神与青年中国的关系。

我想,我接受包括BG的好处,就是从心灵上真正地年轻一回。

这里,依然要存有一种剔除糟粕、存留精华的态度,得到该得到的,忽略掉那些造成沉重代价的。

我们生活在当代中国,在古老文明的背景下,生活在一个年轻的“共和国”里。

我们这个庞大民族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一度尊严完全被剥夺,一度面临着灭绝的危机,而如今也和众为一,苦难已经经历过,仇恨也被保留,并坚决地选择一条替人类背负探索更新的社会理想的道路,韬光养晦、自重而远行。

我曾写过一篇模仿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的文章,叫做《青年中国说》,觉得与人类整体进入中年状态相比,中国精神状态就像是一个年轻人。

是的,中国没有理由不更年轻一点,中国的年轻人没有理由更年轻一点,我们在努力刻画一个新世纪的“中国梦”:

自己曾经很行,纵然现在有很多不如人之处,倘若不放弃努力,将来一定会更行,更加富足、更加文明、更加宽厚、更富有民族文化的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