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61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资阳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和第Ⅱ卷中的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筑可视为文化的综合体现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筑的历史反映了其建筑文化发展的轨迹,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若干具有重大价值意义的建筑成就,则成为其历史发展的标识物和人们引以为豪的共同记忆或民族文化遗产。

梁思成先生曾说:

“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

”建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为密切,也是辨析度最高的。

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以及当朝独特的气质,通过这些独有的特色可以很容易地分析出时间轴线。

同时,一个时期的建筑也让人们明白,我们的祖先曾经在那片地方生活过。

我国的先民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区别以及联系,从很早就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

如何让建筑能够合理地与空间相互融合统一,先民们很早就开始摸索了。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设计。

这都体现在以“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

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的布局。

西周的宫殿对后世的宫殿建筑影响深远,但是最为可惜的是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遗址,只是在“周礼”《考工记》里面有过西周王城记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就是说的整体布局皆以轴线为主,唐大都、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造的。

再如中国古代的寺庙强调轴线强调空间的实例也有很多。

一般主殿也就是大雄宝殿都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偏殿位于前后两侧,“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

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建筑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

我们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中,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地应对了来自大自然和社会严峻的考验,趋利避害,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思想体系,包括“人山合一,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其价值核心是和谐。

这是很简单地表示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我们的城市建筑园林中便存有这种和谐的境界。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我国建筑的灵魂就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体系。

儒家思想、佛家理念,可以看成是我国文化本源“道”的另几种延伸,或者说是另外的诠释。

我们建筑的发展脱离不了这种与生俱来的思想控制。

我国的建筑是国人展现思想本源的最起初也是最直接的一种表现方式。

我国的文化影响了我国的建筑,而我国的建筑又影响着东方文化的发展。

(摘自呼和的《中国古建筑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筑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密切,辨析度也最高。

B.我国古代,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建筑会沿着纵轴、横轴线均衡对称地设计。

C.“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是我国建筑的灵魂,控制着建筑的质量与格调。

D.建筑是我国文化本源“道”及“道”的延伸解释中最早、最全的表现方式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引用梁思成先生所说的话是为了阐明“建筑是文化的体现”这一观点。

B.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了古人在建筑与空间的相互融合与统一上的探索。

C.介绍我国历史上众多的思想体系,是为了论证建筑受到了文化的影响。

D.文章运用总分结构,引经据典,阐述了“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建筑能鲜明地呈现出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格,帮助我们很好地研究文化。

B.我国某些古老宫殿的遗址未保存下来,却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影响着后世建筑布局。

C.我国古代,长幼、男女的住房位置布局存在差异,这是封建宗法、礼教影响的结果。

D.我国建筑不断发展,逐渐成了民族文化的体现物,成为影响东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姐弟

周国华

吃过晚饭,引弟去关前门。

外面,墨一般黑。

一条黑影悄然出现在门口,引弟一怔,随即把那人拉进屋里,慌里慌张关了门,问,你去啥地方了?

为啥一年多不回来?

来人是引弟的弟弟黄飞。

黄飞说,阿姐,等会儿再说吧,我饿。

疯长的发须,破旧的衣衫,不到三十岁的黄飞脸上,没有一丝小后生的神采。

引弟感到鼻子发酸,赶忙淘米做饭。

刻把钟后,黄飞吃上了饭,两个煎鸡蛋,几根油炖菜,再没别的。

引弟说,阿飞,你没打招呼过来,阿姐也没啥准备,只能委屈点了。

黄飞大口吃着饭菜,边吃边说,阿姐,你自己也别太省了,老是吃素不好。

荤的,被我吃光了,我不晓得你会来。

引弟说。

吃完饭,两人都沉默了。

一年多前,也是在一个夜里,黄飞来找引弟,说要借千把块钱,有急用。

引弟手头没那么多钱,找邻居借了些给他。

后来才知道,黄飞赌输了钱,和几个哥们去抢劫,正被公安局追逃着。

得知真相后,借钱的土根嫂和驼子阿三都给引弟冷脸看,这算啥?

早晓得帮的是逃犯,说啥也不会借!

黄飞憋不住开口了。

他出逃到外地后,去了很多地方。

摆地摊,因为不懂经营赔了本;去工地,被包工头扣了工钱,他不敢讨要……如今,有家也不敢回。

引弟说,阿飞,投案去吧,欠下的,迟早要还的。

黄飞没接话,只是问,阿爸姆妈好吗?

引弟捂住眼睛,说,他们身体本来就不好,一直在等你回去呢,唉——

引弟是爸妈领养来的,直到她十八岁时,才为他们“引”来了这个弟弟。

引弟待黄飞特别亲,出嫁后,还时不时回娘家,买些好吃的给他,也经常偷偷给他塞点零花钱。

弟弟居然这么不争气,引弟暗地里不知哭了多少回。

黄飞叹了口气,说,现在自首,太晚了,明天我还要去外地,做笔生意。

生意?

还有啥生意?

引弟突然感到背脊骨发凉,说,阿飞,你可不能再错下去了呀。

黄飞说,没办法,我保证,跟哥们做完这桩后,给阿爸姆妈挣足养老的钱。

引弟浑身发抖,不,别……

半夜里,一辆警车开进弯篓浜。

阿姐,你还是我阿姐吗?

黄飞被警察带走时,瞪圆了双眼,野兽般嚎叫。

引弟瘫坐在地上,不敢看黄飞一眼,泪水洒落一地。

几天后,在菜场卖菜的驼子阿三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引弟因为举报有功,得了五千块钱奖金!

土根嫂去问,引弟目光呆滞,一句话也没说。

村里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引弟做得对,要是不去举报,黄飞说不定还会去犯事,到辰光,被判得更重。

有人则说,再怎么说,要是自家人,谁能狠得下心肠来?

引弟和黄飞毕竟不是亲姐弟。

土根嫂听不下去,为引弟辩解。

这黄飞啊,从小就没个好德性,你看,引弟的男客得病死得早,引弟她容易吗?

靠种点地,打点零工,把姑娘送上了大学,家里头缸空甏空的,黄飞还三天两头过来要钱。

这个小赤佬,被捉牢是活该,他这生这世啊,对不住引弟,那点奖金就算是回报,也一点也不多。

一年后,引弟的女儿雪儿去监狱探视。

雪儿问,舅舅,你还恨我姆妈吗?

黄飞说,我只恨我自己。

雪儿说,你不应该恨她,她要是不举报的话,你可能还会去犯罪,再说了,外公外婆都七十多了,你早点去坐牢,就能早点出来,应该还会见到他们,为他们养老送终,这是我姆妈说的。

黄飞说,我懂,你姆妈为啥不来?

雪儿哭了,三个月前,她已经去世了。

啥?

雪儿告诉黄飞,其实早在几年前,引弟就查出来得了癌症,但她瞒着所有人,放弃了治疗。

雪儿递过一张存折,说,这是我姆妈临终前叫我转交给你的。

黄飞接过存折一看,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这是一张五千元的存折,储户名写的是黄飞。

我姆妈说了,等你出去后,用得着。

雪儿说。

阿姐,你这是做啥?

黄飞流着泪告诉雪儿,当时他去找引弟,是觉得自己在外面实在是混不下去了,进监狱是早晚的事。

那天他说要再出去做笔“生意”,只不过是怕引弟鼓不起去举报的勇气。

(选自《芒种》,2017年第03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标题“姐弟”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从头至尾始终让读者沉浸在浓浓的姐弟深情之中。

B.小说大量运用短句,突显出主干情节的急促紧张;人物对话不用引号,让叙述节奏也更为流畅,使文章富有独特的美感。

C.“阿姐,你这是做啥?

”一句,问号感叹号并用,是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表达出了弟弟痛苦、感激、愧疚的复杂情感。

D.土根嫂和驼子阿三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是小说故事的见证者;他们身上,显露出广大人民群众“明辨是非”的心理。

5.引弟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内容概括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6.从叙述方式的角度,请简要赏析文章第7自然段。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积极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发挥出来,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专利法修改草案也已经列入国务院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有序地推进机构改革相关工作。

我们将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地履行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责,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的技术交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国还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显著提高了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我们坚信,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不会削弱,只会越来越严。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04月12日)

材料二:

刘春田说: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质’的转变。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主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继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正在加紧著作权法的修改。

这是最‘靠谱’的措施,也更基础、更根本和更具持久效力,其目的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他还表示,“司法是保护知识产权最有效、最根本、最权威的手段,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激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利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进行了知识产权司法体制的改革。

2014年设立了极具特色的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随后中国在多地相继设立了单独的知识产权法庭,审判体系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国拥有知识产权法官近3000人,堪称世界之最,并正在酝酿设立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03日)

材料三:

2015——2016年专利权人遭遇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情况

(摘自《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作为对创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从刚开始的对外取经为主,变成了内在要求为主。

近些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修改过程中,更强调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

在很多方面,我们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做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

  当然,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还在路上,还要迈向成熟,几个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首先,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已经被民众认识到,但是很多时候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比如工业产品中各种山寨文化横行,创新难、侵权易等问题依然严重。

其次,侵权成本低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因为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原告很难举证证明其实际损失,法院的判决大部分在法定赔偿额以下判赔,结果往往是赔偿数额过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摘自新华网,2018年04月12)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遭遇专利侵权后,2016年,专利权人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超过七成,其中,“发出要求停止侵权的律师函”占比最高。

B.2016年专利权人在遭遇侵权后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26.7%,表明专利权人的维权意识明显提升。

C.刘春田认为我国相继修改专利法等法律和正在加紧修改著作权法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最“靠谱”的措施。

D.知识产权制度已变成内在发展的要求,是激发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但还需要解决行动落实不够和侵权成本低的问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表明为了营造更好的营商和创新环境,我们已经积极有序地完成了机构改革,履行好了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责。

B.受访者刘春田指出必须发挥司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主导作用,同时,可以看出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比较满意。

C.材料一和材料四既有新闻事实的介绍,也有作者的评论,表明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性,以此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

D.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都表明了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9.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述字景先,少有志行,随兄纯在江陵。

纯遇害,述奉纯丧还都。

行至西塞,值暴风,纯丧舫流漂,不知所在,述乘小船寻求之。

经纯妻庾舫过,庾遣人谓述曰:

“丧舫存没,已应有在,风波如此,岂可小船所冒?

小郎去必无及,宁可存亡俱尽邪。

”述号泣答曰:

“若安全至岸,当须营理。

如其已致意外,述亦无心独存。

”因冒浪而进,见纯丧几没,述号叫呼天,幸而获免,咸以为精诚至致也。

高祖闻而嘉之,讽中正以述为主簿,甚被知器。

(谢)景仁爱其第三弟甝而憎述,尝设馔请高祖,希命甝豫坐,而高祖召述。

述知非景仁夙意,又虑高祖命之,请急不从。

高祖驰遣呼述,须至乃欢。

及景仁有疾,述尽心营视,汤药饮食,必尝而后进,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景仁深怀感愧。

转太尉参军,从征司马休之,封吉阳县五等侯。

世子征虏参军,出补长沙内史,有惠政。

元嘉二年,征拜中书侍郎。

先是,述从兄曜为义康长史,丧官,述代之。

太祖与义康书曰:

“今以谢述代曜。

其才应详练著于历职故以佐汝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群贤以尽弼谐之美想自得之不俟吾言也。

”述莅官清约,私无宅舍。

义康遇之甚厚。

雍州刺史张邵以黩货下廷尉,将致大辟,述上表陈邵先朝旧勋,宜蒙优贷,太祖手诏酬纳焉。

述语子综曰:

“主上矜邵夙诚,将加曲恕,吾所启谬会,故特见酬纳耳。

若此疏迹宣布,则为侵夺主恩,不可之大者也。

”使综对前焚之。

太祖后谓邵曰:

“卿之获免,谢述有力焉”。

除吴郡太守,述以疾不之官。

病差,补吴兴太守,在郡清省,为吏民所怀。

十二年,卒,时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书·谢述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才应详练/著于历职/故以佐汝/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群贤/以尽弼谐之美/想自得之/不俟吾言也

B.其才应详/练著于历职/故以佐汝/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群贤/以尽弼谐之美/想自得之/不俟吾言也

C.其才应详/练著于历职/故以佐汝/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群贤/以尽弼谐之美想/自得之/不俟吾言也

D.其才应详练/著于历职/故以佐汝/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群贤/以尽弼谐之美想/自得之/不俟吾言也

11.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簿,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后,其重要性渐趋低落。

B.侯,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爵位地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男、伯、子”。

C.大辟,古代五刑之一,“辟”为“罪”义,死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

D.除,即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与“迁除”“拜”等词意思接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述有情有义,护送兄长灵柩。

兄长去世后,他不畏艰险的自然环境,不顾兄嫂的劝诫,孤身寻回被风暴吹散的载有兄长灵柩的船只。

B.谢述历任多职,深得皇上重视。

他曾在长沙、吴兴等地做官任职,经历丰富;在宴请高祖的家宴上,高祖非常器重他,曾召命他陪座侍宴。

C.谢述乐于助人,救人于危难中。

刺史张邵因罪,将要被施刑,谢述向皇帝追述了张邵过往的功劳,最终成功将他从危机中救出。

D.谢述善政廉洁,广受官民拥护。

在为官理政方面,他颇富才能,在吴郡任官时,他清廉节俭,没有过多的财物,被很多官民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因冒浪而进,见纯丧几没,述号叫呼天,幸而获免,咸以为精诚至致也。

(5分)

答:

(2)主上矜邵夙诚,将加曲恕,吾所启谬会,故特见酬纳耳。

(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晴江秋望

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郢城秋望

郎士元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诗首句紧扣诗题,总领全诗内容,与尾句一道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空背景。

B.崔诗二、三句从大处着笔,描绘了江风柔缓、船帆众多、水天一色的秋江图。

C.郎诗末两句以“高城”“落日”“秋风”等意象,营造出萧瑟高远的环境氛围。

D.两诗均以“秋”为背景,从视觉角度描摹景物,色彩对比强烈,动静有机结合。

15.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自己之所以避让廉颇,是因为将国家大义置于首位的两句是:

“▲,▲。

(2)王勃《滕王阁序》中写船只停满渡口,且不乏精美装饰的两句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外界评价而更加奋勉或灰心失望的两句是“▲,▲。

(4)曹操《观沧海》中写海水动荡,山岛耸兀的句子是:

“▲,

▲。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日前,首都博物馆推出了古代经书残片展,近60幅1600多年前的吉光片羽展现在市民眼前,这些珍贵的经书残片极具研究价值。

②自主创业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风险,但我们也应相信,创业者若能认清自我,把握当下的发展形势,且胆大心细,可能会有所作为。

③生长在这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繁荣。

④中外不少圣贤都对石刻艺术怀有一种宗教崇拜般的特殊感情,并不惜皓首穷经,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石刻艺术研究。

⑤李老说:

“别无长物的我不敢自称‘文化人’,更不敢标榜‘文化传承人’,但是没有传承何谈创新?

我们需要做好传承,守住根本。

⑥将军走上甲板,刚才还喧腾不已的水手们全然安静下来,噤若寒蝉,只有偶尔一两个敢说上几句,但也只是相互之间的窃窃私语。

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府机构机制体制改革成效如何,根本在于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齐抓共管、形成“一盘棋”。

B.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基数巨大的老年群体需要大量专业的养老从业人员,这一事实,催生了专业的养老护理机构大量涌现。

C.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D.我们要改变对个人信息的狭义认知,若把所有个人信息都作为隐私进行保护,势必影响到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从而影响互联网的发展。

19.倘若你是《光明日报》的记者,来到贵州大方县,你将采访一位搬出贫困大山,住进小洋房的六旬老人陈大爷。

下面比较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陈大爷,听说当时村里很多人不愿意搬迁,您是村里老人中第一个同意的,您当时就没有一点担心吗?

B.陈大爷,听说您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出过大山,最开始不愿意搬迁,后来是什么原因让您改变了主意呢?

C.陈大爷,据说你们以前住的房子破败不堪,三面透风,一下雨便如“水帘洞”。

现在的生活还满意吧?

D.陈大爷,今天非常感谢您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耽误了您的时间,下次我再来拜望您,希望您保重贵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很多人喜欢泡温泉,①?

首先,真正的温泉水闻上去会有轻微的臭鸡蛋味,②,而是因为温泉水内含有硫磺等矿物质。

其次,真正的温泉水中含矿物质,因此水体很滑,泡完温泉后,身体会有明显的滑腻感。

另外,③,泡在里面会感觉有外力把人往上托,这是因为温泉水中矿物质比重越大,浮力大,一般情况下,泡温泉时把身体沉入水中,感觉到的水压越大,保健效果也就越好。

21.某中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

请你以正方队员的身份,针对反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

要求:

不得改换辩题与身份,立场鲜明,理由充分,语言简洁、连贯、得体,字数在80—120。

(5分)

反方:

网络匿名会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保护伞,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网络暴力、不实之词会趁机兴起,危及社会文明建设。

可见,网络匿名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

正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7年9月开学后,全国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全国统一。

统一后的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篇目。

2018年高考必背古诗文,也由近三年一直未变的64篇增加为74篇。

对此,有人认为:

此举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有人认为:

因古诗文在理解上颇有难度,增加古诗文学习考查篇目,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也有人认为:

增加古诗文篇目无可厚非,关键是掌握好“度”……

对于“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这一现象,你有哪些思考?

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综合理解材料内容及含意,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资阳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A。

(B理解错误。

原文是“这都体现在以‘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周礼》不属于佛教。

C“无中生有”。

“控制着建筑的质量与格调”在原文中不能体现。

D“偷换概念”。

原文是“最起初”“最直接”,而非“最全”。

2.(3分)D。

(“曲解文意”。

错在“总分结构”。

3.(3分)D。

(“混淆关系”。

从原文看,建筑与文化是与生俱来的关系,并未呈现出“逐渐”的渐变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3分)D。

(这两人物不是故事的见证者,只是借他们之口交待补充情节,避免行文拖沓。

5.(6分)①善良,富有爱心。

引弟不是黄飞的亲姐姐,但对弟弟特别亲,出嫁后经常偷偷给弟弟零花钱;临终前还在替弟弟的未来做考虑。

②吃苦耐劳。

引弟丈夫死得早,她一个人种地,打零工,供孩子上大学。

③坚强。

引弟得了癌症却瞒着所有人,放弃治疗。

④正直,有良知。

引弟得知弟弟还要继续“违法”,主动举报。

(每点2分,任答3点,意思对即可)

6.(6分)①充实文章内容。

第7自然段为插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