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072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

,一、单选题

1.(D)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B)。

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或称B内部报表)

C.既是对外报表,又是对内报表

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c)。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工艺用燃料费用

4.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c)。

A.平行结转法B.逐步结转法

C.综合结转法D.分项结转法

5.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a)。

A.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B.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C.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进行分配

6.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的情况是(B)。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

C.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B)。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计人费用(如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人费用

8.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属于(B)。

A.直接计入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

C.间接生产费用D.制造费用

9.成本的经济实质是(D)。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10.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应采用(B)。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约当产品比例法

C.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C)。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

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D.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

12.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B)。

A.大量成批生产B.大量大批生产

C.小批单件生产D.大量小批生产

13.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

A.小批单件生产B.大量大批生产

C.大量小批生产D.大量成批生产

14.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最基本方面是(B)。

A.检查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B.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

C.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工作的业绩

D.调节和指导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

15.某种产品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数量虽大单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采用(C)。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C.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定额比例法

16.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应采用(A)。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定额比例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C)。

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折旧费用D.制造费用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C)。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外购材料D.废品损失

19.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D)。

A.逐步结转法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D.平行结转法

20.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科目月末一般应无余额,只有在采用(A)时,“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才有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D.生产工资比例法

二、多选题

1.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材料,按照用途进行归类,生产产品耗用、生产车间耗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应分别记入(ABC)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2.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有(ABC)。

A.材料定额消耗量B.材料定额费用

C.产品体积D.产品工时定额

3.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BCD)的产品。

A.月末在产品接近完工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D.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

4.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CD)。

A.定额比例法B.系数法

C.分类法D.定额法

5.采用简化的分批法(ABCD)。

A.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B.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

C.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累计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D.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6.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月(ABCD)。

A.只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

C.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成本只以总额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

7.成本的主要作用在于(ABD)。

A.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B.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C.是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

D.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8.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ABD)。

A.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B.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C.销售费用与财务费用的界限D.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9.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对各受益单位均分配费用的方法有(CD)。

A.顺序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ABD)。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类法D.分步法

11.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ACD)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B.对外报告的需要

C.本单位生产规模的大小D.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

12.辅助生产费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分配的分配方法有(BD)。

A.计划成本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D.顺序分配法

三、判断

1.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错)

2.所谓费用要素,就是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错)

3.分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一些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又不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对)

4.由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可以直接计人各种产品成本。

(错)

5.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按月摊销。

(错)

6.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错)

7.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按其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对)

8.由于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因而只有品种法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

(错)

9.根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资料,完工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对)

1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对)

11.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错)

12.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错)

13..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对)

14..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对)

15.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对)

16.品种法、分步法和定额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错)

17.简化的分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对)

18.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错)

1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

(对)

20.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工艺上可以修复,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对)

四、名词解释

1.成本的经济实质2.直接计入费用3.顺序分配法4.交互分配法

5.代数分配法6.计划成本分配法7.不可修复废品8.定额比例法9.废品10.约当产量11.品种法12.成本计算对象13.联产品

14.成本还原15.逐步结转分步法

五、简答题

1.简述成本的作用。

2.试述约当产量法的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3.简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概念、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4.简述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

5.简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6.简化的分批法的特点是什么?

六、计算题

1.某工厂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单位,5月有关资料见表1。

表1辅助生产费用及产品数量表

辅助生产车间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19200

12000

“制造费用”科目

4800

3000

小计

24000

15000

劳务供应数量

4000小时

30000度

耗用劳务数量

机修车间

5000度

供电车间

1000小时

基本生产---甲产品

10000度(动力用电)

基本生产车间

2200小时

3000度(照明用电)

专设销售机构

300小时

4000度

行政管理部门

500小时

8000度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分配结果填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小数点后保留4位小数)

3、交互分配法

(1)第一次对内交互分配

机修费用分配率=19200+4800/4000=6元/小时

供电费用分配率=12000+3000/30000=0.5元/度

机修车间为供电车间提供的修理费用=1000×6=6000元

供电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的供电费用=5000×0.5=2500元

借:

制造费用—供电车间6000

—机修车间2500

贷: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000

—供电车间2500

结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300

—供电车间9000

贷:

制造费用—供电车间9000

—机修车间7300

(2)第二次对外分配

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24000+2500-6000=20500元

机修车间分配率=20500/(4000-1000)=6.8333元/小时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的机修费用=2200×6.8333=15033.26元

企业销售部门耗用机修费用=300×6.8333=2049.99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机修费用=20500-15033.26-2049.99=3416.75元

供电车间待分配费用=15000+6000-2500=18500元

供电车间分配率=18500/(30000-5000)=0.74元/度

基本车间甲产品耗用的供电费用=10000×0.74=7400元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的供电费用=3000×0.74=2220元

企业销售部门耗用供电费用=4000×0.74=296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供电费用=18500-7400-2220-2960=5920元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的费用=15033.26+2220=17253.26元

销售部门耗用的费用=2049.99+2960=5009.99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费用=3416.75+5920=9336.75元

借: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7253.26

基本生产成本_甲产品7400

销售费用5009.99

管理费用9336.75

贷: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05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8500

2.某工厂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单位,供电车间的计划分配率为0.5元/度,机修车间的计划分配率为7元/小时。

5月有关资料见表1。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分配结果填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计划成本分配法:

假定机修车间计划分配率为7元/小时,供电车间0.5元/度

(1)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19200+4800+5000×0.5=26500元

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12000+3000+1000×7=22000元

(2)按计划成本分配

机修车间为供电车间耗费的机修费用=1000×7=7000元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的机修费用=2200×7=15400元

企业销售部门耗用机修费用=300×7=210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机修费用=500×7=3500元

供电车间为机修车间耗费的供电费用=5000×0.5=2500元

基本车间甲产品耗费的供电费用=10000×0.5=5000元

基本车间一般耗费的供电费用=3000×0.5=1500元

企业销售部门耗费的供电费用=4000×0.5=2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费的供电费用=8000×0.5=4000元

机修车间按计划成本金额合计=4000×7=28000元

供电车间按计划成本金额合计=30000×0.5=15000元

按计划成本分配的分录:

借: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2500

制造费用-供电车间7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5400+1500=16900

基本生产成本_甲产品5000

销售费用2100+2000=4100

管理费用3500+4000=7500

贷: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8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5000

结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300

—供电车间10000

贷:

制造费用—供电车间10000

—机修车间7300

(3)机修车间成本差异=26500-28000=-150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2000-15000=7000元

借:

管理费用5500

1500

贷: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7000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三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其中:

第1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第2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第3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

本月甲产品完工200件,各工序在产品数量:

第1道工序20件,第2道工序40件,第3道工序60件。

月初在产品及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

直接材料费用16000元,直接人工费用7980元,制造费用8512元。

[要求]

(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

(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3)计算费用分配率。

(4)计算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约当产量法是将在产品按某个比例折算成完工产品件数的方法.

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

第1工序下的完工率=8*50%/40=10%

第2工序下的完工率=(8+16*50%)/40=40%

第3工序下的完工率=(8+16+16*50%)/40=80%

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1工序下的产品约当产量=20*10%=2

第2工序下的产品约当产量=40*40%=16

第3工序下的产品约当产量=60*80%=48

3、计算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的费用分配率=16000/(200+20+40+60)=50

直接人工的分配率=7980/(200+2+16+48)=30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8512/(200+2+16+48)=32

4、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完工产品的费用=(50+30+42)*200=22400

在产品的费用=50*120+(30+32)*66=10092

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

库存商品22400

贷:

生产成本22400

4.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

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

该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本月(l0月)第一和第二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所耗半成品的费用)为:

第一车间:

直接材料费用63000元,直接人工费用30000元,制造费用61000元。

第二车间:

直接人工费用37000元.制造费用88500元。

本月初半成品库结存半成品400件,其实际总成本为103000元。

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入库半成品5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半成品700件。

出库半成品单位成本按加权平均计算。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350件。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月初在产品定额总成本:

第一车间:

直接材料费用19000元,直接人工费用11000元,制造费用23000元,合计53000元。

第二车间:

半成品费用61000元,直接人工费用12000元,制造费用25000元,合计98000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总成本:

第一车间:

直接材料费用28000元,直接人工费用13000元,制造费用26000元,合计67000元。

第二车间:

半成品费用26000元,直接人工费用5000元,制造费用14000元,合计45000元。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

(2)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第一车间成本明细账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如下: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完工半成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19000+63000-28000=54000(元)

完工半成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11000+30000-13000=28000(元)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3000+61000-26000=58000(元)

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所列交库数量和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完工转出的半成品完工转出的半成品成本,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借:

自制半成品140000

贷:

基本生产成本——第一步骤140000

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详见下表: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3000+140000)/(500+400)=270

本月减少=700*270=189000(元)

根据第二车间半成品领料单中所列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成本明细账中单位成本计价,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根据上月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录的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本月的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表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费用两行的有关数据,详见下表:

第二车间成本明细账中的其他数据计算如下: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半成品费用=61000+189000-26000=224000(元)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12000+37000-5000=44000(元)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5000+88500-14000=99500(元)

根据第二车间的产成品交库单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

库存商品367500

贷:

基本生产成本367500

5.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的成本还原

利用上题答案中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完工半成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明细账中数据。

[要求]编制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将第二车间产成品中所耗上一车间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第一车间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成品成本。

224000*54000/140000=86400

224000*28000/140000=44800

224000*58000/140000=92800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86400(元)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