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81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5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精品

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摘要: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本论文主要涉及冲压模具工艺设计和弯曲模具工艺设计,整个过程包括工艺方案、工序安排、工序尺寸、使用的设备及模具类型,并根据设计出的冲裁凸凹模的尺寸及技术要求制定其机加工工艺规程,最终绘制出正确的冲裁模具装备图和弯曲模具装备图。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确定工艺方案为:

先进行冲裁然后弯曲。

在冲裁工艺阶段,拟定两种落料与冲孔方案:

一种是落料与冲孔复合;一种是先落料在冲孔。

通过各方面计算与比较,确定第一种方案更优。

在弯曲阶段,由于孔接近变形区,弯曲后需要钳工修磨,以达到工艺要求。

在凸凹模的制造过程中,由于模具制造与一般机械制造相比较,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和明显的特点,必须区别对待,

(1)单件生产:

每种模具一般生产1~2副,普遍采用修锉、修配方法加工,工序组合相对集中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2)制造质量高:

一般地,模具工作零件的制造精度比产品零件高2~4级,需采用坐标磨床、数控机床加工。

(3)形状复杂:

一般加工难度大,有时需要特种加工或专门化机床。

(4)材料硬度高:

一般采用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需要采用特种加工方法。

 

关键词:

模具冲裁弯曲工艺

指导老师签名:

 

Blocklockpartsofcarstampingprodessanddiedesign

Abstract:

Moldisanimportanttechniqueandequipmentinmodernindustrialproduction,Inthispaper,themainprocessinvolvedindesignofstampingdieanddesignofbendingmold,theentireprocessincludingplanningofprocess,organizationofprocess,sizeofprocess,useofequipmentandtypesofmold.Andinaccordancetothesizeofconvexandconcavemoldandtheitstechnicalrequirementscompletethedevelopmentofitsmachiningprocessplanning,eventuallydrawthecorrectassemblingdrawingofblankingdiesandbending.

Accordingtothetechnicalrequirementsofparts,Technologyprogramisdeterminedtoblankingfirstlyandthenbending.IntheStageofblankingprocess,Thedevelopmentofblankingandpunchingtwoprograms:

oneisthecompositeblankingandpunching;antherisblankfirstlythenpunch.Throughcalculationandcomparisonofvariousaspects,thefirstprogramwastoidentifybetter.IntheStageofbending.Asthedeformationzonebeinnearofthehole,itneedtobendingfitteraftergrindinginordertomeetthetechnicalrequirements.

InthemanufacturingprocessofBumpofBlankingDie,moldmanufacturingiscomparedwiththegeneralmachinerymanufacturing,asaresultofitsspecialtechnicalrequirementsanditclearfeatures,woMustbetreateddifferently.

(1)One-pieceproduction:

Generlly,eachmoldproductfor1~2,Widelyusedprocessingoffilerepair,repairmethods,combinationoftheprocessofrelativeconcentrationanddemandtheworkersofhigherskilllevels;

(2)theManufacturingofhigh-quality:

Ingeneral,themanufacturingofmoldpartsproductsaremoreprecisionthan2to4highbythegeneralparts,needtotheuseofcoordinategrindingmachinesandCNCmachining;(3)Complexshape:

Generaltheprocessingismoredifficult,andsometimesitneedforspecialprocessingorspecializedtools;(4)Materialhardness:

Ingeneraltoolsteelneedtohardening,lowtemperaturetempering,itneedtousethemethodsofspecialprocessing.

Keywords:

MoldBlankingBendingTechnology

SignatureofSupervisor:

1前言

1.1机械与模具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1.2当前国际模具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

1.3我国模具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2)

1.4汽车锁座零件的简单介绍………………………………

(2)

2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2.1零件结构的分析…………………………………………(3)

2.2确定工艺方案……………………………………………(4)

3冲压模的设计

3.1零件工艺计算……………………………………………(5)

3.2设计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12)

3.3冲裁模装配图……………………………………………(17)

4弯曲模的设计

4.1弯曲件的工艺分析………………………………………(18)

4.2制定弯曲方案……………………………………………(21)

4.3确定毛坯弯曲部分尺寸L弯、下料方式………………(22)

4.4确定弯曲模结构形式……………………………………(23)

4.5弯曲模装配图……………………………………………(27)

5冷冲模零件的制造工艺

5.1传统模具制造向现代模具制造的过渡…………………(28)

5.2编制冷冲模零件工艺的整体思路………………………(28)

5.3零件立体图和凸凹模立体图……………………………(29)

5.4凸凹模的加工工艺………………………………………(30)

结论………………………………………………………………(33)

参考文献…………………………………………………………(34)

致谢………………………………………………………………(35)

1前言

1.1机械与模具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它为国民经济个部门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技术装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农业机械到工业机械,从轻工业机械到重工业机械,从航空航天设备到机车车辆、汽车、船舶等设备,从机械产品到电子电器、仪表产品等,都必须有机械及其制造。

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中,机械工业的产值常常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0%或更多。

在机械制造中,机车夹具、模具都是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尤其是模具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是材料成形。

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机械零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都将有模具成形来完成。

因此模具被誉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模具就是黄金”。

1.2当前国际模具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现代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

它作为重要的生产装备行业在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也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

由于模具生产采用一系列高科技,CAD/CAM/CAPP等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激光技术、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及敏捷制造技术、高速加工及超精度加工技术等等,因此,模具工业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现代模具是高技术背景下的工艺密集型工业。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模具工业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

用模具加工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还具有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产品高一称为“金钥匙”。

从另个角度看,模具是人性化、时代化、个性化、创造化的产品。

更重要致性等特点。

因此模具被称为“效益的放大器”。

在国外,模具被是模具发展了,使用模具的产业其产品的国际化竞争力也提高了。

模具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

它具有单见生产和对特定用户的依赖性。

就模具行业来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能采用通常的引进产品许可证和技术转让等方式,而主要是引进商品化了的CAD/CAM/CAE软件和精密加工设备等。

模具的CAD/CAE/CAM涉及面广、及多种学科与工业技术于一体,是综合型、技术密集型产品。

模具设计是一种经验性较强的设计,设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模具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尽管模具CAD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目前广为使用的模具CAD技术大都停留在计算机辅助绘图层次,难以胜任对模具开发的高质量、短周期、低成本要求。

为此,本设计在重点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工艺分析的过程,将转化为传统的模具CAD从计算机辅助绘图提升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层次。

1.3我国模具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国内的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例如冲压模具方面,国内设计制造的部分轿车覆盖件模、空调器散热片级进模、电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高精度硬质合金级进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多工位级进模,以及带自动冲切、叠压、铆合、计数、分组、扭斜和安全保护等功能的铁心精密多功能模,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尚待提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等。

特别是在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上,一方面技术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产能也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因而仍大量从国外进口。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建设对冲压工艺生产水平提高的需求,全方位大力做好模具基础、研发和推广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的工业经济,已进入大批量规模经济和小批量多品种经济并行的时期,两者对模具存在趋同的依赖性。

因为在经济快速发展,产品畅销时期,自然要求模具能及时供应;而在经济停滞,产品不畅销时期,企业必然会想方设法开发新产品,也同样会对模具带来强劲的需求。

这说明,模具市场的总体趋势将是一直平稳向上的。

也有人说,模具工业是永不衰退的工业,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两者对模具结构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大批量生产用的模具应着眼于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小批量生产用的模具则应着眼于结果简单、制模快速和成本低廉。

因此,对不同要求的模具要求,应相应的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

1.4汽车锁座零件的简单介绍

本设计是GJ750B汽车锁座零件,材料是Q235,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成本,配合整体汽车设计减少成本,同时运用当前较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例如:

本次设计采用AUTOCAD辅助设计,大大缩短了模具设计过程的分析工作周期,迅速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论文中还存在不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评阅老师批阅和纠正。

2锁座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2.1零件结构的分析

本设计的零件是锁座零件,材料为Q235,厚度为2mm。

如图2-1.1所视。

该零件进行冲压加工的基本为冲孔、落料。

 

图2-1.1锁座零件图

 

2.2确定工艺方案

三个孔的边缘与弯曲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1.5mm<2.0t(4mm)

18.5mm>2.0t(4mm)

6.5mm>2.0t(4mm)

弯曲时会引起b边上小孔的变形,可以在弯曲后修正,所以可以先冲孔在弯曲.

方案一:

落料与冲孔复合。

方案二:

先落料再冲孔。

分析冲压工艺方案:

方案一:

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投产快。

能利用一个侧面定位,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方案二:

模具结构简单,投产快寿命长,尺寸和形状不精确。

综上所述,考虑到该零件的批量为中批量,作为保证各项技术要求,选用方案一。

工序如下:

1.下料。

2.落料和冲孔。

 

3冲压模的设计

3.1零件工艺计算

3.1.1计算毛坯长度:

该零件的毛坯展开尺寸按图3-1.1所示计算:

图3-1.1

由于弯曲半径:

r(1.5mm)>0.5t(1mm),所以

此处省略 NNNNNNNNNNNN字。

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等.请联系 扣扣:

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另提供全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

该论文已经通过答辩

3.1.2排样及材料利用率:

排样是指冲裁零件(毛坯)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

合理有效的排样在于保证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高生产率的条件下,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工件。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保证很低的废料百分率是现代冲压生产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冲压件材料消耗费用可达总成本的60%~75%,每降低1%的冲压废料,将会使成本降低0.4%~0.5%。

合理的利用材料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冲压件的年产量达数十万件,甚至数百万件,材料合理利用的经济效率更为突出。

排样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冲裁小工件或某种工件需要窄条(带)料时,应沿板料顺长方向进行排样,符合材料规格及工艺要求。

②冲裁弯曲毛坯时,应考虑板料轧制方向

③冲件在条(带)料上的排样,应考虑冲压生产率、冲模耐用度、冲模结构是否简单和操作的方便与安全等。

④条料宽度选择与在板料上的排样应优先选择条料宽度较大而步距较小的方案,以便经济地裁切板料,并减少冲压用时间。

⑤在可能情况下,要求产品设计时修正产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以减少或消除设计废料的形成,并有可能采取少、无废料排样方法。

由于毛坯的形状,考虑操作的方便与模具结构尺寸,初步选用对排。

搭边值要合理确定。

搭边值过大,材料利用率低。

搭边值过小,在冲裁过程中会被拉断,防碍顺利送料,零件会产生毛刺,有时会拉入凸、凹模间隙中,损坏模具的刃口,降低模具的寿命。

所以搭边值的选取一般由经验确定,取值可参考资料[3]。

图3-1.2

选取搭边值:

模具选用固定卸料板

由表可得搭边值:

a=2.0×1.1=2.2a1=2.2×1.1=2.4

采用有侧压板的冲压时条料宽度B=D+2a

毛坯面积:

S=10×36+(22-4/∏×22)×4+2×10+18×14+8×5+4/∏×52×4+26×26+16×5+18×2=1545.94≈1546(mm2)

方案一:

双行对排(图3-1.2)

条料宽度:

B=90+33+4×2.4=132.6(mm)

进距:

h=2/1(26+2.2)=14.1(mm)

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

η=nS/Bh×100%

=1×1546/(132.6×14.1)×100%

=82.7%

图3-1.3

方案二:

单行对排(图3-1.3)

B=90+2×2.4=94.8(mm)

H=2/26+2/10+2.2=25.2(mm)

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

η=nS/Bh×100%

=1×1546/(94.8×25.2)×100%

=64.7%

从上述两种排样可以分析得:

采用双行对排,材料的利用率更高。

故决定采用双行对排。

 

3.1.3计算压力机及初选冲床

1.冲裁力的计算

平刃模具冲裁时的冲裁力:

P=Ltζ

实际所需的冲裁力还需增加30%,即

P=1.3Ltζ

工件毛坯周长L0:

L0=232

工件孔总周长L:

L=2×3.14×3×2+3.14×15.5=86.35mm

由Q235-A的δ=304~373mpa

故:

落料力为:

F1=1.3×232×2×343

=207KN

冲孔力为:

F2=1.3×86.35×2×343=77KN

F冲=F1+F2=284KN

查表得:

K卸=0.05,K顶=0.06所以:

落料时的卸料力为:

F卸=0.05×207=10.35KN

冲孔时的顶料力为:

F顶=0.06×77=4.62KN

总冲压力:

P总=F冲+F卸+F顶=284+10.35+4.62+

=298.97KN

根据《中国模具设计大典》选用400KN冲床。

 

3.1.4确定压力中心

 

图3-1.4

根据图3-1.4的分析:

L1=26mmX1=0Y1=0

L2=52mmX2=0Y2=13mm

L3=15.7mmX3=0Y3=28mm

L4=6.28mmX4=0Y4=31.57mm

L5=28mmX5=0Y5=40mm

L6=15.7mmX6=0Y6=49mm

L7=6.28mmX7=0Y7=52.57mm

L8=72mmX8=0Y8=72mm

L9=10mmX9=0Y9=90mm

L10=118.84mmX10=-8mmY10=28mm

L11=18.84mmX11=8mmY11=23mm

L12=48.67mmX12=0mmY12=11mm

由公式X=(∑Li×Xi)/(∑Li);Y=(∑Li×Yi)/(∑Li)

得压力中心的坐标值为:

X=0,Y=34.91mm

3.1.5冲裁间隙的计算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

间隙值的大小对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冲裁力的影响很大,是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艺参数。

笼统的说,选用中等或偏大的间隙,会收到省力节能的效果.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间隙,剪切区内的压应力降低,而拉应力增加,容易产生裂纹,从而抗剪强度变小,使冲裁力下降.同样,由于增大间隙,冲出的工件尺寸会因拉伸变形产生回弹而缩小,因而不至于再堵塞在凹模孔内,使推件力明显变小.间隙过小或过大时,冲裁功都会有所增加,只有间隙合适时,冲裁断裂时的上,下裂纹才会相遇汇合,使冲裁功最小.

材料为Q235,厚度为2mm,可查参考资料[8]表3-3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min=0.246mmZmax=0.360mm.

 

3.1.6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模具刃口如图3-1.5所示,尺寸计算:

图3-1.5

(1)落料

计算公式:

Dd=(Dmax-x△)+δd0

Dp=(D凹-Zmin)-δp0=(D-x△-Zmin)-δp0

查表得:

Zmin=0.22mmZmax=0.26mm

X1=1δ1p=-0.020δ1d=+0.025

X2=1δ2p=-0.020δ2d=+0.020

X3=1δ3p=-0.020δ3d=+0.020

所以可得:

D1d=(26-1×0.13)+0.0250=25.87+0.0250

D1p=(26-1×0.13-0.22)-0.0200=25.65-0.0200

D2d=(18-1×0.11)+0.0200=17.89+0.0200

D2p=(18-1×0.11-0.22)-0.0200=17.67-0.0200

D3d=(10-1×0.15)+0.0200=9.85+0.0200

D3p=(10-1×0.15-0.22)-0.0200=9.63-0.0200

(2)冲孔

计算公式:

dp=(dmin+x△)-δp0

dd=(dp+Zmin)+δd0=(dmin+x△+Zmin)+δd0

查表得:

x1=0.7δ1p=-0.020δ1d=+0.020

X2=0.7δ2p=-0.020δ2d=+0.020

所以得:

d1p=(6+0.7×0.12)-0.0200=6.08-0.0200

d1d=(6+0.7×0.12+0.22)+0.0200=6.3+0.0200

d2p=(15.5+0.7×0.18)-0.0200=15.63-0.0200

d2d=(15.5+0.7×0.18+0.22)+0.0200=15.85+0.0200

(3)孔心距:

计算公式:

Ld=(Lmin+0.5△)±0.125△

可得:

L1d=(15.88+0.5×0.24)±0.125×0.24=16±0.03

L2d=(4.88+0.5×0.24)±0.125×0.24=5±0.03

L3d=(11.88+0.5×0.24)±0.125×0.24=12±0.03

3.2设计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

3.2.1凹模外形尺寸的设计:

凹模高度H的确定:

H=KB=0.28×90=25.2mm

取H=30mm

凹模壁厚C的确定:

C=(1.5~2)H,取

C=1.5×30=45

凹模的长度L的确定:

L=b+2C=180mm

凹模的宽度B的确定:

B=a+2C=116mm

根据参考资料3确定凹模外形尺寸为:

200mm×125mm×30mm。

根据参考资料3凹模螺孔选用d=M6

根据参考资料3查得,凹模螺孔间距为25mm--70mm

凹模上螺孔到凹模外缘的最小距离a1=1.25d=1.25×6=7.5mm

选用a1=12mm

螺孔到凹模孔、销孔距离的最小尺寸为bmin=1.3d=1.6×6=7.8mm

 

凹模具体尺寸如下图(图3-2.1)所示:

图3-2.1

计算出凹模的尺寸后便可以确定模架的选取.

 

3.2.2凸凹模外形尺寸设计

 

 

 

图3-2.2

在复合模中,必定有一个凸凹模。

凸凹模的内外缘均为刃口,内外缘之间的壁厚决定与冲裁件的尺寸。

从强度的考虑,壁厚受最小值的限制。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与冲模结构有关,对于正装复合模,由于凸凹模装于上模,孔内不会有积存废料,胀力小,最小壁厚可以小些;对于倒装复合模,因为孔内会积存废料,所以最小壁厚要大些。

凸凹模的外形尺寸根据凹模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