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1105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docx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

  今天分享这个故事,是“给未来的你”,希望你能看到未来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人可能会说,我未来称为什么养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

其实我不是确切地知道每个人未来会怎么样,但是你们要相信我,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

  Google、微软这三个地方我们所雇佣的每个员工,我们招聘的每个毕业生,来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位年轻的创业者,在微薄上留言的每位求助者,他们都是二十来岁,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今天是9月2日,2019年,我跟在座的各位会谈什么事情,你们心中的困惑又是什么,你们要发展成为的人在2019年的今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

2019年的你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的演讲一共分4个部分。

  1.首先我认为,有可能2019年你会成为一个迷茫困惑的人。

  在创新工场去年做校招的时候,我们去了15所高校,找到了顶尖的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发出了200份offer,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他们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来学习创业。

在说服他们之前,我不想误导任何的学生,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会问:

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想做的一件事情。

当时我的想法是,既然是顶尖学校的顶尖学生,这个问题总应该想透宗应该知道答案吧?

如果你不想创业,我可能就不希望你太努力地来创新工场,因为也许你会在一个大企业或者政府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了许多回答。

常见的回答有:

  ——啊?

你真的是开复吗?

是真的开复吗?

  ——是的,我想跟你谈谈创新工场对你的邀请。

在谈offer前,我想先知道,你是否想过创业的事情?

  ——这时80%的回答是,不知道,没想过。

  其实这就是一种迷茫。

80%来创新工场申请工作并成功得到offer的人都没有想过创业是否是你自己的道路,这一点就是一种迷茫。

这个数据还是顶尖学生的迷茫,我在网上看到更多的同学的发问,比如专业不对口,不知道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爱做什么……今天我想跟大家将的是,你们这大学四年,有一件事要做好,就是认清你自己,要弄清楚你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特别要知道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天赋在哪里。

在你考虑这个事情之前,首先要知道你要清空的过去的一些错误的理解就是:

这个事情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

你周围的人,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大学四年,其他都可以再学,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天赋。

  为什么天赋如此重要?

你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硬变成一个音乐家,硬要他去作曲,他能去成就微软吗?

如果你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人硬要他去编程,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

肯定不是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你至少亏欠你自己的是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赋。

这样你才能够把你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另外我深深相信,找到自己的兴趣也一样重要。

甚至更重要。

因为一个人如果自己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他吃饭、睡觉、洗澡都在想着这个事情,最后他不成功都会很奇怪。

  那该怎么去找兴趣和天赋呢?

我给你们的建议也很简单:

多尝试。

  多尝试那些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实习工作,无论是参加社团或者去网上求知。

重点是你要给自己分配时间,努力去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可能存在的地方。

还有,不要很刻意地去说,我未来要去做某一件事情因此我要很功利地去学某一个知识系统,因为这样做的话你可能就错失了你心中真正最爱做的事情。

乔布斯曾经说,我们人生面临各种选择,应该追随我们的心。

乔布斯还说,人生中的一些经历都像是一个个点,在人生未来某个阶段,我们都有机会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当你还没有画出你的曲线的时候,不要苛求每个点都在正确的位置,否则你可能就没有真正追随你的心。

  我来演讲前,看了下我大学里选的课,发现有三种:

一是选之前觉得可能有兴趣的,选了以后发现非常枯燥,上课都在睡觉,实际没有兴趣的,包括经济学,美国政治,欧洲文学,欧美文学,艺术经典,音乐经典,这几个都是我发现原来自己没有兴趣的。

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花了时间选这些课,因为选之前以为自己有兴趣,选之后明白自己没兴趣,就让人生的选择划掉了一个,能多划掉些选择,这样的elimination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第二种是,上了几堂课,做了几次作业,就发现你爱上了它,这个感觉特别好,而且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发现自己不喜欢的课,才发现撞上了自己喜欢的课,也就是计算机。

还有第三种可能发生的是,学完以后发现很有意思,但是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

这没有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个个的点,也许你的人生未来有一天会把这些点串起来。

  比如当时我发现,我对哲学很有兴趣,学了没用,又不可能做哲学家,但我今天写的书和文章,如果有丝毫的哲理在里面,还是要感谢当时学的哲学。

当时还学了中国文学,听起来也很荒谬,这个学计算机的人学文学干什么,就是有兴趣嘛,那毕业了有用吗?

没用,但是我这几年出了5本书,至少还有两本非常畅销。

如果没有学中国文学,很可能也不会有成为业余作家的李开复。

另外也有一些其他课程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英语写作、国际关系,这些在Google的四年确实蛮用得上的。

  这些选课的决定,当时做的时候并不是刻意的。

当时就觉得上一上。

第一种发现不喜欢的,就扔掉,第二种是爱上的,就马上去追随它,第三种是喜欢但是没用的,那就先留着,以后终于会把它串起来。

  我知道在座的许多同学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要疼,你在美国换专业选课之类都很轻松,我们在中国可不是这样的,很多是被限制的。

  确实中国有很多限制。

但我跟你分享一个创新工场工友的故事。

有一个很能干的工友名字叫尚若辉(音),他毕业于一个排名非常靠后的大学,几乎最后,没人听过那所大学的名字,因为父母亲说你学会计吧这个好找工作。

但他学了才发现,没有兴趣,挂课,但他在网上浏览时发现,居然有一个方向叫用户体验设计,他特别感兴趣,怎么父母没告诉,怎么高考时没这么一个选择。

但他没想这么多,就在网上交了各种相关的朋友,在网上上了各种课程,在论坛里发问,跟国内外的朋友交流,然后就发现自己原来有这方面的热情,也有这方面的天赋。

然后居然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打工,半年之内赚了4万块,他的设计让人赞不绝口。

但就在他发现非常开心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以前只挂一两科,这个学期他挂了4科,因为他爱上了自己的兴趣。

他跟父母做了沟通,他毕业以后不做会计,但他也尽力提升成绩,至少达到毕业的标准。

父母看到这孩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还是不错的,就没有要求他了。

他也就一边读书把成绩提起来,一边在新浪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之后又在创新工场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

然后一毕业就在创新工场投资的知乎团队哩,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用户体验负责人。

所以当你找到自己的最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想魔术一样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