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113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doc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

“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

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

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

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

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

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

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

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

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

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

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

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

“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

”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

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

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

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

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

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

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

“集重阳人帝宫兮”。

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

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传出:

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三年级查字典比赛试题

班级_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一、 填空。

20分

1、“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2、“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3、“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4、“禽”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5、当不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也分不清它的部首的时候,可以用______方法查。

如用这种方法查字, “考”字该查___画。

 “夷”字该查___画。

“卑”字该查_____画。

 

二、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应怎样解释?

请从各个字的解释条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24分

1、异  

a 有分别,不相同; b奇异,特别;c 惊奇,奇怪;

d 另外,别的; e分开

奇花异草(  ) 异口同声(  ) 诧异(  )  异乡(  )

2、绝 

a 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

 C 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d独一无二的,没有有能赶上的。

 e绝对。

 f绝句。

斩尽杀绝( ) 络绎不绝( ) 绝处逢生( )绝大多数( )

3、尽 

a达到极端。

 b 全部用出。

 c用力完成。

d全,所有的。

e完。

竭尽全力(  ) 山穷水尽( )无穷无尽( )尽量帮助(  )

4、望   

a向远处看。

 b探望。

 c盼望,希望。

 d名望。

e对着,朝着。

一望无际(  )喜出望外(  ) 德高望重( )看望病人( )

三、按要求填表。

40分

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查字 字典中的解释 应取哪种解释

   

任重道远   1、任用2、担任3、承担 

惊恐    1、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紧张2、惊动3、骡马因害怕而不受控制

四散逃跑  1、没有约束,松开,分散2、零碎的3、约束

暴风骤雨   1、快走 2、急速3、突然 

拔地而起  1、吸出2、挑选3、向高拔 

饱览    1、饱满2、足足的3、满足4、充分 

心惊胆寒   1、冷  2、害怕  3、穷困 

击溃   1、冲破2、责备 3、很,非常 

摇摇欲坠 1、落 2、往下垂 3、垂在下面的东西 

陈列    1、安放摆设2、叙说3、时间久 

四、给句子中的“通”字选择解释条。

(用字母表示)4分

“通”字的解释有:

a没有堵塞,可以通过;b有路达到;c传达,使知道;d通顺;e普通;f用工具戳,使不堵塞。

1、 草原一碧千里,四通八达,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   )

2、 这篇文章怎么写得一点也不通?

(   )

3、 听说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有人通知李大钊离开北京,他却表示不能轻易走掉,要与敌人斗争到底!

(   )

4、 詹天佑只用了原定工期的一半,就把隧道打通了。

(   )

五、选择题。

12分

1、下列每组三个汉字,查字典是音序相同的一组是(  );

 部首相同的一组是(  )。

A 建 延 造  B 欲 软 欣   C 缠 动 紧 

D 茁 初 雏  E 祼 浏 聊   F 湃 臂 编 

2、用数笔画、音序和部首查字典,完全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承(9 C 乙)  觅(8 M 爪)  丧(8 S 十)

B 峦(9 L 山)  凯(8 K 几)  展(10 Z 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