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117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docx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1

《国际商务管理学》名词解释

1.国际商务: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国际贸易:

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3.服务:

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来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

4.国际商务管理:

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5.宏观国际商务管理:

一国的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从一国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对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本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限制、引导、帮助等各种活动。

6.微观国际商务管理:

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7.经济体制:

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国家在资源配置基本手段和形式上的差异。

8.国家指导经济:

国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经济体制类型,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指导私营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通过其他规定指导企业从事符合国家目标的商务活动。

9.人口分布:

人口地理分布的密度和集中度。

10.市场:

对产品同时具有需求和购买力的群体。

11.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征:

除反映市场潜量的指标以外,反映国外市场经济最本质的那些因素,如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城市化、通货膨胀。

12.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通信条件

13.最惠国待遇:

一成员方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另一成员方的产品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其他成员方的相同产品。

14.国民待遇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一成员方在本国市场上对来自其他成员方的进口产品,在从其入境到被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的一切待遇不应低于本国的同类产品。

15.公平贸易原则:

通过消除各成员方对贸易活动的人为干预及其带来的扭曲,维护自由市场的原则,促进各成员方生产者之间的公平竞争。

16.允许实施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

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可以不履行已承诺的义务,对进口实行一些紧急的保障措施,例如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

1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是一个由工业化国家组成的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研究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18.文化:

一个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系。

19.价值观:

人们判定正确与错误、好与坏、重要与不重要的基本观念。

20.风险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认知和规避风险。

21.教育:

文化及传统的转播过程,也包括技能、思想和态度的转播过程。

22.习俗和风俗习惯:

人们长期沿袭下来的普遍或常规的做法。

23.宗教:

具有共同信仰和有关神圣领域共同仪式的体系。

24.社会结构:

构成一个社会的各种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25.社会阶层:

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各个社会阶层是按登记排列的,每一个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26.权利距离:

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成员在权力上的差异程度。

27.回避不确定性:

不同文化中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接受程度,即人们感觉到不确定性的威胁并建立制度和信念来减少或回避这一不确定性的程度。

28.男性化:

追求成功、金钱与物质的倾向。

29.国家指导经济:

国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经济体制类型,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指导私营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通过其他规定指导企业从事符合国家目标的商务活动。

30.没收:

政府将外国投资无偿地收归已有。

31.国有化:

政府通过没收或征用等形式取得企业所有权并由政府直接经营该企业。

32.外汇管制:

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33.进口限制:

一国政府通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押金制度、高额关税制度等制度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

34.税收管制: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的种类和税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施加管制。

35.价格管制:

政府用现价的办法来影响外国投资者的营销活动。

36.国际商务法律环境:

与企业从事的国际商务管理活动有关的法令规章。

37.国内法律:

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的母国制定的法律。

38.出口国别控制:

对出口物资的流向进行限制。

39.知识产权:

财产权的一种,对无形财产的合法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

40.专利权:

一国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的申请,经审查认为该发明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条件而授予发明人的、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享有的一种特别权利。

41.商标:

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将自己生产、加工或销售的商品区别于他人的商品而在其商品或包装上使用的标志。

42.商标权:

商标所有人在其商标满足了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后,对其商标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43.著作权:

出版机构和作者对合法出版物的复制使用、销售和署名等权利。

44.不正当竞争:

行为人以故意规避法律或者直接违反法律、政策为前提,并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采取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或者与正当商业交往格格不入的行为作为竞争手段,损害了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45.倾销:

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的商业行为。

46.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

对利用市场势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进行处罚的各种法律的统称。

47.产品责任法:

对各国有关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的统称。

48.合同:

规定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9.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政府针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50.补贴:

一国政府对国内企业的资金支持,包括现金补贴、优惠贷款、税收减免。

51.直接补贴:

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

52.间接补贴:

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53.边境税调整:

本国商品离开边境出口时,政府退还原来在国征收的间接税。

54.进口配额制(进口限额制):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55.绝对配额制:

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度,达到这个额度后,就不准进口。

56.关税配额:

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和免税待遇;对于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57.自愿出口限制:

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度,超过额度即禁止出口。

58.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国家规定某种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不准进口的管理制度。

59.外汇管制:

一国政府为了达到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以法令形式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60.资金:

企业的注册资本、财产以及资产负债情况。

61.信用:

企业的经营作风、履约信誉。

62.国际商务项目调研:

系统地收集、记录和分析国际市场信息,以使企业能正确认识市场环境、评价企业自身行为,为其国际商务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63.政治法律环境:

各国的国家政局变化和各国对外投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法令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些源自跨国营销企业的母国、有些来自于东道国,还有些则是国际性双边或多边协定等,这里主要讨论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

64.政治干预:

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迫使国外投资企业改变其经营性质、方式和政策的行为,其形式主要有没收、征用、国有化、本国化、外汇管制、进口限制、税收管制、价格管制以及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65.社会文化环境:

一个社会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语言、意识、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家庭制度的综合。

66.探索性调研:

为了明确某一问题的性质、情况和原因等而进行的调研。

67.描述性调研:

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用来如实反映市场经营状况的一种市场调研。

68.因果性调研:

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因果关系所进行的一种调研。

69.预测性调研:

在反映历史的和现状的各种情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调研,估计未来一定时间内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调研,又称市场预测或销售预测。

70.二手资料:

从各种文献档案中收集的资料,包括公布和未公布的资料。

71.询问法:

通过一定方式把研究人员事先拟订的调查项目或问题以某种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给予答复,由此获取被调查者或消费者的动机、意向、态度等方面的信息的一种方法。

72.实验法:

调查人员通过改变某些变量的值而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用以衡量这些变量对我们关注的一些变量的变化的影响。

73.抽样调查:

从调查对象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或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去推断总体。

74.随机抽样:

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即调查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是一种客观的抽样方法。

75.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偶可知的、\相等的被选中的机会。

76.等距抽样:

首先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然后根据样本大小与抽样总体之间的比例,每隔一段距离抽取一个样本。

77.分层随机抽样:

将调查的总体分成若干组或层,每组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的一种方法。

78.分群抽样(分区抽样):

将总体分为若干群体,再从这些群体中随机地抽取某一或某些个体最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抽样方法。

79.项目评估:

在有限的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的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过程。

80.敏感性分析:

通过计算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决策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而判断各个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

81.招标:

购买产品或发包工程项目的机构将欲购买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程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82.投标:

愿意提供产品和承包工程的机构对提供产品或承包工程提出价格和其他条件,供购买或发包机构选择成交的行为。

83.政府采购招标:

由政府指定的采购机构为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采购所需物资的活动。

84.公开招标(无限竞争性招标):

一种由招标人按照法定程序,在公开出版物上发布招标公告,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或承包商都可以平等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85.邀请招标(有限竞争性招标):

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86.资格预审:

公开招标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对所有愿意提供商品或承担招标项目的投标人在投标前就其财务状况、资格、信誉、能力等方面事先进行全面综合审查的过程。

87.开标:

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日期、时间和地点将全部投标人送达的投标报价书所列标价予以公开宣布,记录在案,所有投标人均可了解各家标价及最低标价。

88.联合体投标: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分共同投标的行为。

89.国际商务项目谈判:

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为在某一经济事务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而相互接触、协商的行为和过程。

90.一般性会见:

商务组织或个人从广交朋友、广泛寻求商业机会的角度与其他商务组织或个人进行的不具有明细目的和内容的一般性交流和洽谈。

91.封门性会谈:

在本方没有交易兴趣或意向的情况下,通过提出较高的交易条件或远期、有条件的承诺,使对方放弃进行某项交易或合作的打算。

92.意向书:

谈判各方经过初步接触后,为表明合作意向而在实质性谈判之前签订的一个文件。

93.协议书:

在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初步文件。

94.准合同:

附带先决条件的合同,即合同双方已经就合同的基本条件达成协议,但其中尚有一些有待满足的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合同才能正式成立。

95.合同:

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96.索赔谈判:

一方向另一方索取赔偿的谈判。

97.谈判区:

谈判双方可以接受的利益区间,即最低利益与最高利益之间的区域。

98.国际商务合同:

不同国家的经济组织、个人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

99.要约(发盘/发价):

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100.承诺(接受):

受要约人完全同意要约条件的意思表示。

101.合同形式:

缔约当事人所达成的协议的表现形式。

102.口头形式:

合同当事人直接以对话的形式订立的合同。

103.书面形式:

当事人以文字表达协议的内容的合同形式。

104.公正形式:

当事人约定以国家公证机关对合同内容加以审查公证的方式订立合同时所采取的一种合同形式。

105.签证形式:

以国家合同管理机关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而订立合同的一种形式。

106.批准形式:

法律规定某些类别的合同须经国家主管机关批准才能生效的一种合同形式。

107.登记形式:

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将合同提交主管机关登记而订立合同的一种方式。

108.自动成立:

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合同即告成立。

109.合同的变更:

对合同的条款加以订正、补充或修改,以便部分地或全部地更改合同。

110.合同的解除:

合同在其有效期限届满和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得到履行以前,经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通知,提前结束合同的效力,从而解除合同规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111.预期违约:

合同订立后,一方合同当事人发现对方在履行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或对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112.不可抗力: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13.限制性条款:

合同中签订的有关限制性贸易做法的条款。

114.搭售:

合同一方强迫另一方从其或其指定处购买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以此作为订立合同的条件。

115.限制交易对象:

合同一方强迫另一方不能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

116.限制经营范围:

合同一方强迫另一方只能在一定区域内或一定市场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117.固定价格:

合同一方强迫另一方按照其制定的价格销售产品。

118.过失:

合同一方当事人不是出于主观上的恶意,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违反了有关合同或协议,造成另一方的经济损失。

119.欺诈:

合同一方故意采取欺骗手段,造成另一方的就损失。

120.不可抗力(人力不可抗力):

在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避免的意外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121.合法性原则:

在解决国际商务纠纷的过程中不得违反有关的法律规定。

122.协商:

国际商务纠纷的当事人或其代理人通过直接的友好谈判,对所发生的纠纷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使纠纷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

123.调解:

国际商务纠纷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人,通过谈判、对话对所发生的纠纷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使纠纷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

124.仲裁(公断):

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间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

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125.仲裁协议:

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把他们之间的纠纷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它是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受理纠纷案件的依据。

126.仲裁程序:

双方当事人将所发生的纠纷根据仲裁协议的规定提交仲裁时应办理的各项手续。

127.诉讼:

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的形式解决纠纷。

128.诉讼保全: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作出判决前,为保证将来判决能够执行,对当事人发生纠纷的标的物或财产,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129.商品的品质:

商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130.样品:

从一批商品中抽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131.凭说明表示商品品质:

用文字、图表、相片等方式来说明成交商品的品质。

132.品质机动幅度:

经交易双方商定,允许卖方交货的品质与合同要求的品质略有不同,只要没有超出机动幅度的范围,买方就无权拒收。

133.品质公差:

国际性工商组织所规定的或各国同行业所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

134.公量:

以商品的干净重加上国际公定回潮率与干净重的乘积,这样所得出的重量。

135.法定重量:

商品加上直接接触商品的包装物料。

136.溢短装条款:

在合同的数量条款中明确规定交货数量可以增加或减少,但增减的幅度以不超过规定的百分比为限。

137.中型包装:

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品牌的包装,也就是说,在出口商品包装的内外,都没有原产地和出口厂商的标记。

138.定牌:

卖方按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

139.价格术语:

关于价格条件的一种专门用语,即用一个简短的英文词语或缩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买卖双方各自应办理的手续、承担的费用与风险以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界限。

140.汇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41.跟单汇票:

附有包括运输单据在内的商业单据的汇票。

142.承兑:

付款人在持票人向其提示远期汇票时,在汇票上签名,承诺于汇票到期时附款的行为。

143.记名背书:

在汇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并记载被背书人的名称,然后把汇票交给被背书人即受让人,受让人成为持票人,是票据的债权人。

144.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45.支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46.划线支票:

在支票的票面上划两条平行的横向线条,此种支票的持票人不能提取现金,只能委托银行收款入帐。

147.保付支票:

为了避免出票人开空头支票,收款人或持票人可以要求付款行在支票上加盖“保付”印记,以保证到时一定能得到银行付款。

148.转帐支票:

出票人或持票人在普通支票上载明“转帐支付”,以对付款银行在支付上加以限制。

149.汇付(汇款):

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货款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150.电汇:

汇出行接受汇款人委托后,以电传方式将付款委托通知收款人当地的汇入行,委托它将一定金额的款项解付给指定的收款人。

151.信汇:

汇出行想汇入行航寄付款委托,所以汇款速度比电汇慢。

152.票汇:

以银行即汇票为支付工具的一种汇付方式。

153.托收:

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票,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154.信用证:

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155.跟单信用证:

开证行凭跟单汇票或单纯凭单据付款的信用证。

156.不可撤消信用证:

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限期内,未经收益人、开证人及保兑行的同意,开证行不得片面修改或撤消信用证的规定和承诺。

157.保兑信用证:

开证行开才出的信用证,由另一家银行保证对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履行付款义务。

158.议付信用证:

允许收益人向某一指定银行或任何银行交单议付的信用证。

159.可转让信用证:

开证行注明“可转让”,只限转让一次。

160.循环信用证:

被全部或部分使用后,其金额可恢复使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或累积总金额为止的信用证。

161.背对背信用证:

收益人以原证为抵押,要求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立一张内容相似的信用证。

162.对开信用证:

两张互相制约的信用证,进出口双方互为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双方的银行互为为开证行和通知行。

163.银行保证函(银行保证书、银行保税、保函):

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向受益人开立的一种书面凭证,保证申请人按规定履行合同,否则由银行负责偿付债款。

164.国际铁路联运:

使用一份统一的国际联运票据,由铁路负责经过两国或两国以上铁路的全程运送,并由一国铁路向另一国铁路移交货物,不需要收、发货人参加,根据运单将货物运往终点站交给收款人的铁路运输方式。

165.集装箱运输:

将货物装载于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内进行运输,适合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

166.滞期费:

在约定的允许装卸时间内未能完成装卸任务,致使船舶在港内停泊时间延长,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时,应该补偿给船方的补偿金。

167.速遣费:

在约定的允许装卸时间内提前完成装卸任务,使船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给予租船人的奖励。

168.海运提单:

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运输合同的证明,在将货物收归其照管后签发,证明已收到提单上所列明的货物。

169.清洁提单:

货物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未经加添明显表示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的批注的提单。

170.联运提单:

如果货物需经两段或两段以上运输运达目的港,而其中有一段是海运时,如海陆、海空联运或海联运所签发的提单。

171.指示提单:

不列明收货人,可凭背书进行转让,有利于资金的周转,在国际贸易中应用较普遍。

172.商品检验:

买卖双方确认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交了合格货物的依据,也是索赔、理赔的重要依据。

173.FOB术语: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74.CIF条件:

卖方负责租船订舱,按期在装运港将合同规定的货物装上运往约定目的港的船上,办理保险手续,并负责支付运费和保险费。

175.象征性交货:

卖方按合同规定在装运港口将货物装船并向买方提交约定的、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全套合格装运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到货。

176.商业发票:

出口商开立的发货价目清单,是装运货物的总说明。

177.交单:

出口商在规定时间内向银行提交信用证规定的全套单据,这些单据经银行审核,根据信用证条款规定的不同付汇方式,由银行办理结汇。

178.出口信贷:

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179.国际代理(保付代理业务/承购应收帐款业务):

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口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承购应收帐款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即保理商,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180.福费庭:

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并经进口商往来银行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5-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售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前获得贷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

181.总代理:

在指定地区委托人的全权代理,除了有权代理委托人进行签订买卖合同、处理货物等商务活动外,也可进行一些非商业性的活动。

182.独家代理:

在代理协议规定的时间、地区内,对指定商品享有专营权的代理人,即委托人不得在以上范围内自行或通过其他代理人进行销售。

183.佣金代理(一般代理):

在同一代理地区、时间及期限内,同时有几个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为的代理。

184.寄售:

出口商委托国外代销商向用户进行现货买卖的一种交易方式。

185.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