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12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docx

九上科学复习中考小结

U1酸碱盐小结

酸的通性

1.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铁跟稀硫酸反应:

Fe+H2SO4=FeSO4+H2↑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溶液变成浅绿色。

2.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溶液变成黄色。

3.酸+碱=盐+水。

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Cu(OH)2+H2SO4=CuSO4+2H2O

4.酸+盐=新盐+新酸。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

Ba(NO3)2+H2SO4=BaSO4↓+2HNO3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浓盐酸的个性:

挥发性,瓶口有白雾。

盐酸的用途:

胃液中的盐酸帮助消化食物,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

硫酸的用途:

精炼石油,金属表面除锈,生产硫酸铵等铵肥,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浓硫酸的个性:

吸水性、脱水性。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用玻棒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

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显红色

广泛PH试纸

碱的通性

1.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2.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有蓝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

3NaOH+FeCl3=Fe(OH)3↓+3NaCl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钠的个性:

易潮解、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强腐蚀性、水溶液有滑腻感。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纳

作用:

干燥剂,做肥皂

氢氧化钙的个性: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俗名:

熟石灰、消石灰

作用:

中和酸性土壤;作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做漂白粉。

盐的通性

1.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纯碱跟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大量气泡产生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

AgNO3+HCl=AgCl↓+HNO3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2.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a(OH)2+CuSO4=Cu(OH)2↓+BaSO4↓有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产生

3.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

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硝酸银溶液跟氯化钠溶液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常见盐的个性

1、碳酸钠:

俗名:

纯碱又称苏打。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2、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水垢主要成分;不溶于水。

3、氯化钠:

俗名:

食盐;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4、铵盐:

都易溶于水。

石膏——硫酸钙

泻药的主要成分——硫酸镁

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检验稀盐酸(或Cl-)

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检验稀硫酸(或SO42-)

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检验CO32-

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检验NH4+

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

酸性气体(如:

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

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

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

碱性气体(如:

NH3)

中性气体(如:

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

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

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配制溶液专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计算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解题步骤: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2.求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3.求出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4.代入

★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5克,水45克。

2、称量与量取:

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成有氯化钠的烧杯李。

3、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氯化钠和水,使氯化钠全部溶解。

4、

补充:

物质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形态、是否易升华、挥发、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即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脱水性等

注:

毒性虽然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才产生的,不过一般将其归为物理性质。

 

U2有机物小结

1、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名称

化学式

性 质

特 点

甲烷

CH4

无色无味

可燃性气体

也称沼气,是天然气石油气主要成分

乙烷

C2H6

存在于天然气与焦炉煤气中

丙烷

C3H8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

丁烷

C4H10

乙烯

C2H4

化工原料、催熟剂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

C6H6

化工原料、毒性

 

2、食物中的有机物

名称

组成元素

生理功能

糖类

主要C、H、O

①供能能量;②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

主要C、H、O

①贮能物质;②帮助消化吸收维生素A、D、E、K等;③帮助调节体温;④包裹生命器官(如心脏等),起保护固定作用。

蛋白质

C、H、O、N等

①构成生命的有形实体;②贯穿生命过程每一步骤;③参与很多生理功能的调控;④氧化供能。

 

3、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一般区别

有机物

无机物

状态

熔沸点低

一般熔沸点高

可燃性

大多易燃烧

大多不易燃烧

溶解性

易溶于有机物

易溶于水

反应性

反应速率慢,副反应多

反应迅速

低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为几十或几百的化合物。

高分子:

由成千上万个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又称聚合物。

天然纤维:

麻、棉、毛、丝

化学纤维:

1、人造纤维

2、合成纤维:

尼龙(结实耐磨)、涤纶(抗皱保形)、腈纶(蓬松柔软)

合成纤维共同优点:

不霉不蛀、强度高、易洗易干;

共同缺点:

易起静电,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橡胶:

1、天然橡胶特点:

分子螺旋状,具有高弹性,受热变软发黏,遇冷变硬。

2、合成橡胶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两类。

矿物燃料

1、煤

成因:

原古植物在地下缺氧条件下,经漫长岁月逐渐转变而成。

组成元素:

主要是C,还有H、O、N、S、P等,煤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

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经过干馏(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经过气化得到煤气;经过液化得到人造石油。

2、石油

成因:

原古动植物遗体在底下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变化形成。

组成元素:

主要有C、H,还有O、N、S等。

石油是许多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混合物,可以用分馏的方法炼制。

3、天然气

成因:

与石油相似

主要成分:

甲烷

天然气是“清洁”燃料,宝贵的化工原料。

U3功和简单机械小结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是必须保证是硬棒。

杠杆五要素(一点、二力、二臂):

支点(0):

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费距离。

2、费力杠杆,省距离。

3、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定滑轮:

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注: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且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种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的杠杆。

特点: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3、动滑轮:

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特点:

省一半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移动距离的两倍

4、滑轮组:

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特点:

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F=(

)/n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5、功

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

W=FS(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单位:

J(焦耳)

6、功率: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公式:

P=W/t(单位:

W)

7、机械效率

有用功:

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

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

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

+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

杠杆的平衡条件问题解答(考到实验题有可能要求填空)

(1)为什么挂钩码前要把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

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条件下平衡?

答: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调节两边的平衡螺母使杠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是左边高的话,可以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旋,或者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如果是右边的高的话,可以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旋,或者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旋,直到达到平衡。

(3)此实验中要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什么?

答:

减少偶然误差,多次实验计算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8、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W有=

(h为重物提升高度)

W总=FS(S为绳子自由端的伸长)

W额=

S=nh(n为吊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实验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各一个、一根足够长的细绳、刻度尺。

(2)要测的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3)操作注意点: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4)相同的滑轮组,绕绳方法虽不同,当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是相同的;用同样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若不计拉线质量和滑轮轴间摩擦,则: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100%=

/(

×100%

9、机械能

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1猜想:

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2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小钢球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

判断动能大小:

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控制速度不变:

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改变钢球速度:

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3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得出结论:

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注意:

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这些选择题会出在选项里)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

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U4电能小结

电能的获得与转化

电能的获得:

在外力的带动下,让发电机的转子在磁场中连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发电机的线圈中就能持续地产生感应电流。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安培力: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收到的作用力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四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并跟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就是通电导体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右手定则:

伸开右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指向感应电流的方向。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收到安培力会发生转动。

电流从线圈D端流入,线圈顺时针转动。

 

发电机与电动机的比较

发电机

电动机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的现象。

注:

各种各样的电热器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热器的主要部件是发热体。

发热体的特点是电阻率大,熔点高。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Q=Iˆ2Rrt

电流的化学效应

铅蓄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铅蓄电池放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的量度

电功: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W=UIT1焦=1伏·安·秒

电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P=UI

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电能表:

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单位:

瓦)

电器

功率

电器

功率

电器

功率

电子表

0.001

普通照明灯泡

40

电熨斗

130

半导体收音机

0.2

电冰箱

150

电饭煲

800

日光灯

26

台式电脑

200

家用空调

1600

电视机

40

吸尘器

800

电烤炉

1000

安全用电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在36V以下。

测电笔的作用:

辨别相线和零线

三孔插座的优点:

三孔插座有一个孔与大地连接,可使用电器的外壳接地。

当用电器外壳一旦带了电,也会从接地线流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灯、电扇灯用电器都并联在干路上。

U5内能小结

分子的热运动

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

热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表现

热运动:

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

当分子间相距几个分子大小时,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相距接近约一个分子大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超过10个分子大小距离)时,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的作用。

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内能,也叫做热能。

内能是能量的形式之一,单位也是焦耳。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影响内能的因素有:

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内部分子的相互作用(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有关)

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与物质的多少有关)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1、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大。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热传递: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吸收的热量。

单位符号是C

水的比热容较大,为4.2*10^3焦每千克摄氏度

物体吸收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

燃烧的热值: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热机:

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把工作物质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共同特点:

利用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工作物质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1、尽可能减少各种热损失,如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少因客服摩擦所消耗的能量。

2、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U6核能小结

放射性元素能够发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正电的快速运动的粒子流。

可以透过厚纸。

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可以透过几毫米厚的铝板。

γ射线是一束在电场与磁场中均不改变方向的射线。

不带电。

它是一种能量比X射线更强的电磁辐射。

可以贯穿几厘米厚的铅板。

★穿透能力:

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放射性元素的应用:

1、工业上:

检测钢板和纸张的厚度,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缝和砂眼

2、医疗卫生:

检查和治疗恶性肿瘤

3、农业:

通过放射性照射种子

核能:

原子核在转变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也叫做原子能。

核能释放主要通过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轻核聚变放出更大的核能)

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提供能量来发电。

(用重核裂变)

氢弹利用核聚变原理制成。

U7能源小结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绝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

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着化学能。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空间的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能量的形式亦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各种自然力的发电设备,是利用自然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

火力发电厂:

燃烧煤或者油,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优点:

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缺点:

污染严重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源:

能够直接或者经过转换而获得内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一次能源:

在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能源。

比如煤、石油、天然气、植物秸秆、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

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经人工方法转换来的能源。

比如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电、激光、蒸汽、热水、酒精。

可再生能源:

在一次能源中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在短期内不能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

核聚变能技术室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核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优点:

1、太阳能无处不在,非常普遍,不需要开采和运输

2、太阳能无污染,对环境无害

3、太阳能可以长期持续利用

4、太阳能的能量巨大

利用太阳能的形式:

1、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其他物体的内能,称为光-热转化。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

2、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称为光-电转换。

(太阳能电池)

3、太阳能直接转换为化学能,称为光-化学转换(植物光合作用)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一次能源:

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

二次能源:

沼气,激光能,氢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能使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动能。

风能优点:

不要运输,不要开采,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所包含的内能。

可以直接利用,如天然温泉,也用来发电。

海洋能:

海水动能与势能、海水温度差及盐度差所具有的的能量。

也包括海水中生物所具有的的能量和海洋中以物质资源形式存在的其他能源。

海浪具有动能,潮汐具有势能,海洋中的铀和重水则蕴藏着核能。

U3物质的转化与元素的循环小结(九下)

铜与氧化铜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

(1)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①用坩埚钳夹着铜片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

现象:

发现紫红色铜片变成了黑色。

铜的表面生成了氧化铜。

  ②把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后的铜片,马上插入酒精(乙醇)中。

现象:

铜片表面又由黑色变成了紫红色。

(2)实验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黑色的氧化铜,铜片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铜马上和酒精(乙醇)反应又转化成了铜。

  

(3)注意事项:

  铜一定要在酒精灯的外外焰上加热,不要使铜碰到酒精灯的灯芯。

因为在铜的表面生成的氧化铜与酒精灯的内焰或灯芯接触,实质上是和还没有燃烧的酒精(乙醇)蒸气接触,会使已经生成的氧化铜又被酒精还原成铜。

(4)实验小结:

  ①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铜结合生成氧化铜。

金属获得氧的过程被称为金属的氧化(oxidation)。

  ②酒精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从氧化铜中夺取氧,使氧化铜转化为铜。

金属氧化物失去氧的过程被称为金属氧化物的还原(deoxidation)。

 

使铁的表面形成氧化层保护膜实验

铁片放在浓硝酸、浓硫酸中,没有气体放出,这是因为铁在浓硝酸、浓硫酸中生成了铁的氧化物,正是这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铁,使铁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但将铁片放在稀硫酸中,则有气体放出,即生成了氢气。

绝大部分金属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金属的氧化物,但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

金、铂等,很难和氧化合生成氧化物。

金属还能和某些能提供氧的物质如:

硝酸、浓硫酸等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1)实验步骤:

  在干燥的硬质试管里铺一薄层黑色氧化铜粉末,固定在铁架台上,通入氢气,待空气排尽后,加热氧化铜。

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一会儿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紫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②氢气的导入管要伸到试管的底部;

  ③反应开始前要先通入氢气,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当反应完成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再停止通入氢气,以防止生成的灼热的铜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5)实验结论:

  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从氧化铜中夺取氧,使氧化铜转化为铜。

注:

一氧化碳、碳、镁、铝等同样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