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137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doc

1.干酪性肺炎:

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易找到结核菌。

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

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可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

该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暂不考虑。

2.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葡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较易鉴别。

该患者胸部CT未见类似病灶,故暂不考虑。

1.肺结核:

该病可表现为发热、咳痰、咳痰,胸部CT可有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表现,但患者病程中无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

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需入院后行PPD、痰找结核等相关检查以行明确。

CRP与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进展: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疾病诱因、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痰病原菌培养及胸部X线检查等。

但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十分相似,难以鉴别。

因为多种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在各种临床表现中,白细胞升高并不是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白细胞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

而痰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低,且培养结果的得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疾病的早期治疗。

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诊断感染的可靠的临床指标,临床常常出现延误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早期应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

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将显才增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增大临床治疗难度。

因此,正确、及时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金葡菌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多为急性起病,中毒症状严重,常有高热、畏寒、寒战,咳黄脓痰,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肺部影像学可见单个或多发脓腔形成,痰或者血培养出该菌可确诊。

该患者起病急,发热、咳嗽、咳痰,痰多为白粘痰,血常规提示中性粒比例升高,胸片未见金葡菌感染常见的空洞病变;完善痰、血病原学检测。

目前诊断无依据。

6.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起病较缓慢,年轻或老年人多可发病,可有发热、咳嗽,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嗽较剧烈,白细胞总数多不增高,肺部影像学表现可有实变影或者散在多发小斑片状渗出,支原体抗体阳性或者痰培养出支原体可确诊。

该患者青年女性,发热、咳嗽、咳痰,白细胞中性粒比例均升高,胸片见右上肺少许炎症表现,需进一步完善支原体抗体、痰培养等检查,抗支原体治疗有效也可支持该诊断。

目前尚无依据。

7.肺癌:

患者为30岁女性,此次上感后发热3天伴咳嗽、咳痰入院,且有痰中带血,为暗红色,应考虑该诊断,但患者无呛咳、喘息、声嘶等症状,胸片未见肺部块状异影,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可进一步予肿瘤标记物、肺CT等协诊,必要时予纤支镜检查。

1.炎性假瘤:

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可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

肺炎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有密度较深核心,常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变化。

该患者病程中有发热伴咳嗽、咳痰呼吸道症状,曾诊断为肺炎,故该诊断亦应考虑,明确诊断可行剖胸活检术。

2.支气管扩张:

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

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

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啰音。

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该患者否认既往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咯血症状,目前不考虑。

1.流行性感冒:

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炎症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该患者高热、咳嗽、咳痰,胸片示两肺炎症,目前暂不考虑该诊断,待流感病毒检测进一步排除。

2.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较严重。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多见于体弱、心肺慢性疾病或免疫缺损病人,多为院内继发感染。

病毒和支原体肺炎一般病情较轻,白细胞常无明显增加,临床过程、痰液病原体分离和血液免疫学试验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患者年轻女性,否认既往严重的心肝肾等其他系统疾病,院外感染,高热、咽痛、流涕、咳嗽、咳痰,故考虑肺炎链球菌或支原体感染可能大。

暂不考虑本诊断,入院行痰培养明确致病菌。

1.肺结核:

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可有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抗酸杆菌,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2.肺部良性肿瘤:

许多良性肿瘤在X线片与恶性肿瘤很相似,其中尤其支气管腺瘤、错构瘤等更难鉴别。

X线片腺瘤的结节状或圆形灶边界较肺癌锐利,肺错构瘤呈圆形或分叶状块影,边缘清楚,病灶内有钙化灶。

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1.纵隔淋巴瘤:

颇似中央型肺癌。

淋巴瘤常为双侧性,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支气管刺激症状不明显,痰脱落细胞检查阴性。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2.细菌性肺炎:

约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形式出现,应与一般肺炎相鉴别。

肺炎起病急骤,先有寒战、高热等毒血症状,然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抗菌药物治疗多有效,病灶吸收吸收迅速而完全,而癌性阻塞性肺炎炎症起病缓慢,无毒性症状,抗菌药物治疗炎症吸收缓慢,或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肺炎,或炎症吸收后复发。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1).肺门淋巴结结核:

易与中央型肺癌相混淆,应加以鉴别。

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或老年,多有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结素试验多呈强阳性。

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中央型肺癌其特殊的X线征象,可通过体层摄片、CCT、MRI和纤支镜检查等加以鉴别。

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2).肺部良性肿瘤:

许多良性肿瘤在X线片与恶性肿瘤很相似,其中尤其支气管腺瘤、错构瘤等更难鉴别。

X线片腺瘤的结节状或圆形灶边界较肺癌锐利,肺错构瘤呈圆形或分叶状块影,边缘清楚,病灶内有钙化灶。

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3).淋巴瘤:

原发淋巴瘤患者常见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贫血等,胸膜受累,可出现胸痛,胸内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肿大,常累及上纵隔,隆突下和纵隔淋巴结。

纵隔受压可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该患者起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肺部CT示右肺占位病灶,胸水找脱落细胞示腺癌,并行化疗3次,故该诊断可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