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150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实施方案.doc

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

活动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本着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的宗旨,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控制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地方病。

我乡按照2011年民勤县卫生工作要点,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农民健康意识的手段,结合过去几年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2011年健康教育实施计划。

一、目的

在广大农村和社区中大力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文明、卫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目标

1、积极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

2、充分发挥三级保健网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的作用,根据实际,结合有线广播、宣传单、健康教育入户、健康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工作与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工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改水、改厕等各项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3、以蔡旗村、金家庄村为健康教育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工作经验和标准化模式,带动全乡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工作成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机构建设

1、我院成立健康教育“五进”活动小组,徐万文为组长,杨立林为副组长,其他人员以及村卫生所大夫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办公地点设在镇卫生院,各卫生室下设办公室。

2、各村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院医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其中,协助村委会做好本辖区内的健康教育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卫生院的指导和培训。

3、积极培养村委会和机关单位的兼职干部,让他们通过卫生院健康教育的培训投入到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去,更好地开展这项群众性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是决定健康教育开展好坏的关键。

所以这项工作要格外重视,要让广大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仅懂得健康教育的传播技巧,更要全面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的应对知识和卫生科普常识。

人员培训工作采取分级培训,层层负责方式进行,乡政府相关人员及卫生院人员接受县健康所培训,培训率达到95%以上,乡政府相关人员及卫生院相关人员负责各村组人员培训,培训率要达到95%以上。

(三)加强阵地建设

1、充分利用现有阵地进行健康教育

各村组的宣传栏和板报等阵地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贴近群众生活、增强时代性、可读性、注重科学性,不断提高宣传质量,保证定期刊出。

卫生院领取的市健康教育所制的《健康教育壁报》、《健康时代报》要及时发放给各村防疫医生,落实张贴点,及时张贴,并作相关记录。

2、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

要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牙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兹病日”、“结核病日”等卫生日,突出重点,组织动员卫生院,卫生所人员积极参与。

3、充分利用各村(社区)的有线广播、远教、村组干部会、群众大会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农村健康教育工作

1、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健康教育,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加强与县健康教育所,利用远程教育搞好农村健康教育,搞好农村健康教育、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3.利用广播、专栏、卫生报刊、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农民健康教育,每个村都应具备1-2个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宣传栏)并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宣传内容要考虑贴近生活、季节以及热点问题。

4、长年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改水.改厕工作和除四害活动,各村今年应开展二次以上的爱国卫生活动,并及时做出总结和效果评价。

5、健康教育示范村应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参加亿万农民健康教育学习活动,与卫生院联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加强行为干预。

6、全年各村开展二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入户宣传活动,根据季节性、流行性和突发性疾病的发生点,把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及时送到农户家中。

(二)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今年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平衡膳食,不吸烟,加强运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性病、艾滋病的预防,远离毒品等,注重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干预。

使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并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开展“社区健康直通车”活动了解本辖区存在的卫生问题及主要健康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根据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再针对性通过讲座、板报、入户访问,成立病人自助小组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

全年各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少于12次。

各社区半年和年终写出工作总结报街道公共卫生所。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

1、企业应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教育系列培训,做好职业病防治宣传和防护,并设立个人健康档案,对女工进行妇女保健教育。

2、机关健康教育普及率应达95%以上,健康知晓率:

职工达75%,公务员达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职工应达60%,公务员达70%以上。

3、保持办公区、食堂和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四)医疗卫生单位的健康教育

作为健康教育的前沿窗口,医疗卫生单位的健康教育有着别于其他行业的重要和特殊性。

1、医院应设立健教室及宣传栏。

2、采取门诊咨询、随诊室宣传、健康知识座谈会等形式对病员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开“健康处方”。

3、配合各种宣传日开展义诊宣传,积极参加卫生院医生组织的健康知识讲课活动。

4、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健教培训。

5、保持病区、食堂及外环境卫生。

(五)学校的健康教育

学校的健教工作将以全面贯彻中小学健教大纲的基础深入开展。

1、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教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意识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行为、习惯。

2、保持教室、校园环境及食堂卫生,学校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上岗。

五、各类健康教育工作要认真按照2011年民勤县卫生工作目标责任要求,组织实施,接受检查和目标考核。

关于中学学校的

新的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进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尝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了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对推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到陈旧教学思想的影响和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这些新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往往是昙花一现后随之消亡,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尝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了一些。

但这些教师的开放意识和创新行为难成气候,甚至被认为是“歪门邪道”。

然而,当前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为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我们的体育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言传统的、统一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将得到改变,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将出现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我今天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问题:

教师教学方案的制定

一、教学建议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

1.全面认识与把握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标准》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目标。

《标准》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

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目标的实现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此,要树立大课程观,将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如课外体育活动、课外健康教育活动、课外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等)相结合,才能全面有效地实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2.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订地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各校根据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精神,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使《标准》的精神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

3.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订学校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

根据我省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认真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初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育课学时相当于每周2学时,健康教育专题共18学时。

(二)教学计划的制订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

1.教学计划的内容

(1)水平教学计划

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各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订的,是初中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

水平教学计划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把各水平的具体目标所呈现的内容标准加以具体化,并分配到每个学期中,以便从总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和要求,全面达成和落实课程目标。

制订教学计划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计划是按学年、学期来制订的,这是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学年为一个阶段,学期为一个基本单位来设计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习阶段的划分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的,表现的形式是水平阶段。

因此,以整个水平阶段来设计整体教学计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步骤。

一、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

1、水平教学计划制订的意义

(1)整体性

水平教学计划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理念。

在初中阶段的三年学习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初期,生长快速,运动需求增大,兴趣爱好广泛。

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多少运动技能。

因此,水平教学计划必须回答在这三年期间,学生应该得到哪些方面的锻炼,实现哪些学习目标,才能获得一付健康的体魄。

水平教学计划又是一个对课程标准水平四阶段学习目标的整体把握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中必须反映出对学习目标的全面实现。

(2)连贯性

水平教学计划反映出了水平五阶段三年教学的连贯性。

它并不像传统的教学计划,每个学年之间可以没有必然的相关性,每个学年的计划通常都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制订,而每个学年教师的更换又导致教学计划的更迭。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水平教学计划以学习目标的相互关联体现了三年学习任务的连贯性,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必然规律来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3)灵活性

水平教学计划在总体设计上又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水平教学计划既然是一种总体把握的工作计划,就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在获得各种信息反馈时做出及时的调整。

特别是在安排单元教学时,更不能将各单元的教学时数定得过死,以致学习目标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水平教学计划与传统的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一种课时安排型的工作计划,它必须反映出在该阶段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映出每一项教学内容是用多少课时来完成任务,在教学计划中的分布状况是否合理等。

这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着眼于教学内容的传授,研究的是传授的速度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计划中用微观的、具体的课时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水平教学计划着眼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并不拘泥于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成目标的实现,因此,它的灵活性就远远大于传统的教学计划。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