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169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MS审核知识简答题、阐述题、判标题(2013年6月月最新整理)07年到2013年全.doc

EMS笔试主观题题库

一、简答题

题号

考题

答案

考试时间

1.

简述与审核有关的原则2007-6

1)“独立性”原则。

保持“独立性”是实现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实施审核活动的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保持客观的心态,从而保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2)“基于证据的方法”原则。

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基于证据的方法”是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通过合理的抽样,确保审核结果可行。

2.

请简述与审核员有关的审核准则

1)“道德行为”原则:

诚实、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是审核员的道德行为。

2)“公正表达”原则:

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履行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3)“职业素养”原则:

审核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是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3.

试述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三者关系,并举例说明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

审核发现:

将收集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发现与审核证据有关联关系,都与审核准则有关,对评价过程来讲,审核证据是输入,审核发现是输出。

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审核结论与审核发现的关系是,审核发现是输入,审核结论是输出。

综述,审核证据是获得审核发现的基础,审核发现是作出审核结论的基础。

如:

现场看到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人正在向污水里投加絮凝剂,这是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如标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判定审核证据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得出的符合还是不符合的评价结果既是审核发现,综合所有的审核发现并考虑审核目的,得出的最终的审核结果既是审核结论。

4.

请简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

2007-6

a)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

b)确定受审核方对审核的准备程度;

c)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和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

5.

简述现场审核的实施包括哪些活动

1.第一阶段现场审核:

与受审核方见面会、现场调查获取审核证据、审核组内部沟通、与受审核方沟通;

2.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首次会议、信息的收集和验证、现场审核活动的控制、现场审核期间的沟通、形成审核发现、编写审核报告、准备审核结论、与受审核方领导的沟通、举行末次会议。

6.

可以将第一、二阶段审核合并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1、受审核方组织规模和范围很小,环境因素明确、简单;

2、审核组长已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现场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认为具备认证审核条件;

3、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障,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确保一个阶段的现场审核能满足审核的全部要求。

7.

请简述EMS监督审核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应关注以下方面:

1、环境管理体系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的有效性;

2、组织的环境因素的管理和重大环境因素的变化;

3、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和新的法规的要求,制订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和实现情况;

4、组织的环境管理绩效;

5、组织的内审、管理评审和合规性评价的情况;

6、上次第三方审核对不符合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7、相关方对组织环境绩效的评价、反馈;

8、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8.

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能够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2.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已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

9.

请简述认证过程的主要步骤

受审核方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评审、合同评审/签订认证合同/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启动/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完成审核报告,作出是否推荐结论/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认证评定/批准与颁发认证证书/证后监督审核/保持认证/复评/换发认证证书

10.

简述CCAA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主要内容,至少写出六条

1)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

2)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声誉;

3)帮助所管理的人员拓展其专业能力;

4)不承担本人不能胜任的任务;

5)不介入利益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

6)不讨论或透露任何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除非应法律要求或得到委托方和/或聘用单位的书面授权;

7)不接受受审核方及其员工或任何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贿赂、佣金、礼物或任何其它利益,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

8)不有意传播可能损害审核工作或人员注册过程的信誉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9)不以任何方式损害CCAA及其人员注册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而进行的调查进行充分的合作;

10)不向受审核方提供相关咨询。

11.

简述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之间的关系

1.方针为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一个框架;

2.环境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

3.环境指标是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

4.制定管理方案是用于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由此可见,根据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由环境目标产生环境指标,为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管理方案,所以,实现了管理方案为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打下了基础,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保证了环境方针的实现。

12.

环境审核中的“系统性”的含义是什么?

1、是有计划性;2、是按照一定流程进行的;3、审核时审核方和受审核方同时存在;4、审核是有审核准则和审核方法的

13.

组织申请ISO14001认证,是否必须做一次管理评审才行,为什么?

是必须做一次管理评审。

因为一般组织在申请ISO14001认证时,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且该体系要试运行三个月到半年,按照4.6的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

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14.

阐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异同点

相同点:

审核依据、审核方法、审核技巧相同,且遵循GB/T19011标准的审核原则进行;

不同点:

1审核目的:

一、初步评价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运行情况,为第二阶段做准备;

二、确认受审核方的体系与准则的符合程度,验证其是否有效实施运行,以决定是滞推荐认证注册。

2审核范围:

一、巡视所有现场、审核主要职能部门;

二、所有现场和部门。

3审核内容:

一、方针、目标、指标、方案的策划情况;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识别、应用、遵守情况、组织结构、职责、资源配备;内审和管理评审;信息交流等。

二、所有内容

4审核人日

5、审核结论及报告。

一、评价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充分性、适宜性、文件和符合性;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

二、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符合性、有效性,是否推荐认证注册。

15.

试举例说明确定审核范围的原则及应考虑的因素?

原则:

基于组织的管理权限,现场区域,活动区域

因素:

1.受审核方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所覆盖的范围;

2.受审核方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类别;

3.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独立性和关联性;

4.受审核方现场的分布情况及地理范围;

5.管理者对组织投入产出的责任;

6.有关产品、活动和服务所需的法律法规要求,标准和其他引用文件;

7.受审核方的特殊情况,即是否有排除在审核范围之外的场所和地点。

16.

试说明对具有多现场的企业进行审核时,采取抽样审核的现场应符合什么条件?

1.全部场所所提供的产品在本质上应是同一种类,应基本按照相同的方法和程序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具有相似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并在相同的行政机构控制下进行;

2.有证据证明总部已对整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了EMS,且符合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3.全部场所在一个统一的EMS管理下,全部场所按组织的内部审核方案和程序进行了审核,进行了统一的管理评审;

4.有证据证明组织有能力从总部到各场所收集和分析数据,并证明在需要时有权利和能力进行组织变更。

17.

简述审核过程中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审核委托方之间沟通的内容

1.定期通报审核进展及相关情况;

2.审核发现的简述及可能的不符合;

3.报告收集证据显示有即将发生的和重大风险的情况;

4.通报超出审核范围之外引起关注问题;

5.报告获得的证据表明不能达到的审核目的的情况;

6.提请评审和批准需要改变审核范围的任何情况。

18.

对不符合报告审核方和受审核方各自的责任?

审核组:

发现不符合项、提交不符合报告、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必要时评审纠正措施计划(一方审核)、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提交纠正措施验证报告

受审核方:

确认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有效性

19.

在某冶炼厂审核,审核计划中的审核范围是:

铅、锌、银的冶炼“,但审核组到现场审核时发现该厂还有大量的副产:

硫酸、硫酸锌、锗、铟等,作为审核员,你将如何处理?

分析审核计划中的”铅、锌、银的冶炼“涉及的环境因素,与副产品涉及的环境因素,是否能够区分,不需变更审核范围。

如果无法区分,则需要对副产相关的环境因素也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审核范围发生变化,审核员需将此情况报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与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沟通,商讨合适的措施。

20.

某公司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中规定:

“…以评分值表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评分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发生的频次、造成的后果、持续的时间;为消除影响可能的要发生的费用(费用越高则评分值越低);…”规定是否适当并说明理由。

上述规定不全面,不合适,在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

2、已经发生的不符合,事故事件的情况;

3、潜在的紧急状态的情况;

4、消除影响可能要发生的费用,越高则评分值应越高;

5、组织相关方的要求。

21.

审核员在企业的办公室审核时,发现连续三项对该企业噪声扰民提出投诉。

询问办公人员,“该信息是否已转给有关部门处理”,回答:

“已电话通知”,审核员问:

“解决得怎么样?

”回答说:

“不清楚。

”请简述上述事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标准要素。

可能存在下列问题:

1、企业内部各部门环境管理信息交流不畅通、有效;4.4.3a

2、企业应对连续三项对该企业噪声扰民提出投诉进行记录并做出回应;4.4.3b

3、企业应对该连续三项噪声扰民投诉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减少环境影响。

4.5.3

22.

某公司的喷漆作业产生的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置,但审核组发现企业最近的自我监测报告中二甲苯废气严重超标,请就上述情况谈谈审核思路(至少说出标准中三个条款的有关内容)。

4.3.1是否识别了“喷漆废气的排放”环境因素,评价是否合适?

4.3.2是否识别了喷漆废气排放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4.6是否针对喷漆废气排放制定了相应控制程序,现场观察运行控制程序执行实施情况。

4.5.1监测设备是否经过校准,有无记录。

4.5.3是否针对废气超标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23.

审核员在某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审核,在勘察生产现场时发现,企业污水总排放口水流湍急,流量较大。

审核员在接下来的审核中,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与GB/T24001-2004标准的哪些条款相关?

(铅酸电池的生产流程:

纯铅——铅粉——和膏/基板铸造——涂板——生板熟成/放置——化成——水洗——干燥——裁板——研磨——极板隔离板排列——办群焊接——入槽——中间检查——穿壁焊——封盖——端子焊接——气密测试——充氮气——封口——打码——包装。

污水中涉及一类污染物铅。

4.3.1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文件,确定是否包括了含铅一类污染物废水的排放;

4.3.2查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清单,是否包括了含铅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4.4.6查是否建立了含铅废水的处理规定,现场观察确定的含铅废水处理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查该项目的三同时资料,了解污水产生排放量,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4.4.7是否针对污水排放超标等紧急情况是否制定了有效应急响应措施?

4.5.1查废水排放监测记录,含铅废水是否在车间排放口采样并达标,查污水总排放口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监测结果。

4.5.3查是否针对废水监测出现超标现象,分析原因,采取了纠正措施。

24.

审核员在工厂看到车间流出的污水排入了雨水排污口,作为审核员,你将怎样跟踪审核(至少写出3个要素)

4.3.1是否对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查看识别和评价记录;

4.3.2是否收集了适用的污水排放的标准及法规要求;

4.4.6是否建立了污水排放的相关管理规定,污水排入雨水排放口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5.1查看是否对排放的污水指标进行定期监测,指标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4.5.2

25.

审核员在审核时发现原料仓库有3袋国家禁用的原料,请针对此场景阐述审核思路。

4.3.1是否识别了国家禁用的原料在生产活动和产品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其影响是否评价

4.3.2是否识别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

4.4.3是否针对禁用的原料建立了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26.

为满足GB/T24001-2004标准4.3.1环境因素条款的要求,请简述组织应从哪些方面提供证据以证实其符合性

1、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2、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文件及相关更新记录,识别是否全面;

3、根据组织实际情况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4、若有新开发、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应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记录。

27.

阐述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对ISO14001标准4.3.2条款审核的要点

1.是否识别了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建立了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查看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全面、有效。

2.是否确定了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如提供了具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与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3.组织在策划环境因素的控制过程中是否已经将上述要求加以利用,至少要在策划4.3.3、4.4.6、4.4.7、4.5.1时要加以考虑。

28.

审核员在化学制药行业审核,调阅企业污水排放监测报告,其外排污水COD为280mg/L,BODo90同、L,审核员接下来应该考虑审核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标准中哪些条款有关?

4.3.1:

是否识别了关于污水排放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了COD\BOD;

4.3.2:

是否获取适用的化学制药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如果已经收集到了,是否制定了应用方法,应用是否合理;

4.3.3:

是否针对该两项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4.4.6:

是否规定了污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控制程序,是否明确运行准则,查看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实施管理;

4.4.7:

是否识别事故性排放的紧急情况,规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响应,事故排放后是否对预案进行评审以及修订;

4.5.1:

是否实施和排放监测,监测方法是否有明确规定,对监测仪器是否进行检定并有效,监测结果是否有记录;

4.5.2:

是否进行了合规性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否有记录;

4.5.3:

合规性评价的结果指明了超标,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处理结果如何。

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制定和采取了纠正措施,并进行了效果验证。

29.

某企业将废水排放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请根据标准4.4.6要素的要求简述审核思路

1.查是否制定了污水管理规定,确定污水是否需要处理后排放,若需要处理,查有无污水处理操作规程,规程中是否规定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及污水排放控制要求;

2.现场观察,各污水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工人的污水处理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污水排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是否将污水相关管理要求通报给合同方,是否监督执行。

OR

1污水处理系统的验收资料;

2制定的废水处理工艺、制度文件,关注是否有第一类污染物;

3废水处理设施配备、运行情况,现场查看运行情况,查阅运行记录;

4废水处理记录,用药记录,处理结果是滞满足要求;

5污泥处理情况,查阅处理记录及相关广播资质;

6、污水处理现场化学品的管理,包括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30.

针对GB/T24001-2004标准4.4.7条款,常见的审核证据有哪些?

1.组织充分识别和确定其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证据;

2.组织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制订的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及其程序内容充分适宜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据;

3.定期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及必要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修订的证据;

4.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启动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证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后对程序进行评审以及必要时进行更新的证据;

5.可行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定期试验的证据。

31.

简述如何进行4.5.3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方面的验证

1.计划是否按规定的日期完成;

2.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全部完成;

3.完成后的效果如何,是否有效地控制了类似不符合的再发生;

4.实施的情况是否有记录可查;

5.如引起程序等文件修改,修改内容是否适用有效,是否按文件控制规定完成了相应的修改。

32.

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如何进行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方面的验证)

1.原因分析:

是否针对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是否准确,是否确切找到问题根源;

2.纠正措施:

针对不符合项的原因所确定的纠正措施是否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3.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纠正措施是否按规定的日期完成,实施情况是否有记录,完成效果如何,是否有效控制了类似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33.

一般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是相似的,请针对一个上千人的大型生产型企业,说出一般设有哪些机关的中层部门以及这些部门的职责(至少说出六个)职责请用GB/T24001-2004标准中的条款表示。

一般大型企业均设有:

1.体系办或总工办:

4.3.1、4.3.2、4.4.4、4.4.5、4.5.1、4.5.2、4.5.3、4.5.4、4.5.5

2.人事部:

4.4.1、4.4.2

3.生产车间:

4.3.1、4.3.3、4.4.6、4.4.7

4.项目工程部:

4.3.1、4.4.6、4.4.7

5.行政办公室:

4.4.3

6.供销部:

4.4.3、4.4.6、4.4.7

34.

某企业设置了生产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基建处、化学品仓库等五个部门,请结合其常规职能分别说明在各部门审核时的重点。

1.生产部:

4.3.1、4.3.3、4.4.6、4.4.7

2.安全环保部:

4.3、4.5.1、4.5.2、4.5.3

3.人力资源部:

4.4.1、4.4.2

4.基建处:

4.3.1、4.4.6、4.4.7

5.化学品仓库:

4.3.1、4.4.6、4.4.7

35.

如何审核组织满足GB/T24001-2004标准4.4.2能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

1.组织如何确保所有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

2.培训需求如何确定——能力要求与能力水平之差,不同层次的针对性、广度和深度;

3.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记录的保存;

4.培训效果的验证。

5.现场提问相关岗位人员,确定是否了解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了解与他们工作有关的环境因素。

36.

试说明4.5.1条款的审核要点

1.是否建立环境监测和测量程序;

2.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

3.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以及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跟踪检查记录;

4.环境监测报告(废气、废水)

5.企业都有哪些环境监测和测量设备(查看台帐);

6.查看上述设备的校准记录和维护记录(包括标识情况)。

37.I举

举例说明对标准“4.5.3例规性评价”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时,应取得哪些证据》

1.到主控部门了解例规性评价程序的策划是否满足标准4.5.2。

抽查最近合规性评价的记录(评价记录表、评价报告),了解评价依据的环保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适当,合规性评价输入信息对组织环境运行情况描述是否充分,如第三方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污水排放监测报告。

2.到相关部门,结合其他条款审核,验证其守法情况。

如污水处理厂是否保持正常运行的证据,查运行记录、污水监测记录、药品使用记录;到危险化学品仓库看现场是否有序、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理情况(处理记录、处置相关方的资质等)。

38.

简要描述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如何考虑法律法规?

至少写出8个条款。

1.4.2环境方针:

应体现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进行4.3.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3.4.3.2应识别并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并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组织的环境因素;

4.4.3.3建立和评审目标、指标、方案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4.4.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是能力、培训和意识的重要内容;

6.4.4.3与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关的信息;

7.4.4.6、4.4.7这两个条款来实现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环境因素控制的要求;

8.4.5.2通过合规性评价来确定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执行和遵守情况;

9.4.5.3对发现的不合规的情况采取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

10.4.5.5是内审的重要审核准则;

11.4.6应关注法律法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和变化对环境管理体系持续充分、适宜性、有效性的影响,并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的性、适宜性、和遵守执行的有效性。

39.简4

4.3.1在标准中的作用

(简答、阐述)

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2、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主要的管理内容

3、对环境因素控制和程度是衡量EMS体系有效性的主要标志。

环境因素在EMS的建立和实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又是体系实施运行的核心。

二、阐述题4.3.1、4.4.6、4.4.7、4.5.1是专业条款一定要详细查,4.4.3、4.4.5、4.5.4可以不查,其余条款可以根据考试时间情况适当写上。

要保证至少查8个条款。

题号

考题

答案

考试时间

1.

某城市工业区一汽车制造厂涂漆车间的生产工艺为:

清洗除油-水清洗-涂漆-水清洗-干燥-中涂-烘干;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涤剂,磷化使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使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吸附处理后由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产生的废水排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1)该涂漆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2)给出喷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评价污水处理方式的合规性。

3)与该生产过程有关的固体废弃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为什么?

1.该涂漆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含NaOH污水的排放、含镍污水的排放、水的消耗、NaOH、硝酸镍等化学品的泄漏、设备机油泄漏、潜在油漆着火、含苯废气的排放、喷漆包装物(工具)的废弃、油抹布废弃、空气加热用燃料的消耗。

2.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