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09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docx

收入费用利润例题

[例1]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该商品的成本为120000元,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结算,商品已经发出,甲企业已办理了托收手续,项尚未收到。

假定该项销售已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4个条件,应确认为收入,确认时应编制如下分录:

①确认收入

借:

应收账款 23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②结转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20000 

贷:

库存商品120000

 

[例2]A企业于2003年4月20日以托收承付方式向B企业销售一批商品,成本为60000元, 增值税发票上注明:

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

该批商品已经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此时得知B企业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巨额损失,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经与购货方交涉,确定此项收入目前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决定不确认收入。

A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①将已发出的商品成本转入"发出商品"科目

借:

发出商品 60000

贷:

库存商品 60000 

②同时,将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作如下处理:

借:

应收账款—B企业 17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③假定11月5日A企业得知B企业经营情况逐渐好转,B企业承诺近期付款,A企业可以确认收入

借:

应收账款—B企业1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④同时结转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

发出商品 60000

 

⑤12月28日收到款项时

借:

银行存款 117000

贷:

应收账款—B企业117000

[例3]某企业在2003年5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100件,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

企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符合现金折扣的条件为:

2/10-1/20-n/30,假定计算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①5月1日销售实现时,应按总售价作收入

借:

应收账款 117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 1700

  ②如5月9日买方付清货款,则按售价10000元的2%享受200元的现金折扣(10000×2%=200元),实际付款11500(11700-200)元

借:

银行存款 11500

财务费用 200

贷:

应收账款11700

③如5月18日买方付清货款,则应享受的现金折扣为10000×1%=100元,实际付款11600元

借:

银行存款 11600

财务费用 100

贷:

应收账款11700

④如买方在5月底才付款,则应按全额付款

借:

银行存款 11700

贷:

应收账款 11700

[例4]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的价款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

①销售实现时

借:

应收账款936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②发生销售折让时:

借:

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680 

贷:

应收账款 4680

③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

银行存款 88920 

贷:

应收账款 88920

[例5]某生产企业2002年12月18日销售A商品一批,价款50000元,增值税额8500元,成本26000元。

合同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

买方于12月27日付款,享受现金折扣1000元。

2003年5月20日该批产品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退回。

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销售商品时

借:

应收账款 58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85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26000 

贷:

库存商品26000

 

②收回货款时

借:

银行存款 57500 

财务费用 1000

贷:

应收账款58500 

③销售退回时

借:

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 8500

贷:

银行存款57500

财务费用 1000

借:

库存商品 260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26000 

[例6]某企业2003年6月1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A商品一台,价款500000元,增值税率为17%,实际成本为300000元,合同约定款项分5年平均收回,每年的付款日期均为当年的6月1日,该企业在商品发出后收到了第一期货款。

每年收回货款500000÷5=100000元。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发出商品时

借: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300000 

贷:

库存商品 300000

②每年6月1日确认收入

借:

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117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金—增(销)17000

  ③同时结转商品成本=300000÷500000×100000=60000元 

借:

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60000

[例7]A企业委托B企业销售甲商品100件,协议价为100元/件,该商品成本60元/件,增值税率17%。

A企业收到B企业开来的代销清单时开具增值税发票,发票上注明:

销售数量100件,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

B企业实际销售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

价款12000元,增值税额2040元。

A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A企业将甲商品交付B企业时

借:

委托代销商品 6000

贷:

库存商品 6000

②A企业收到代销清单时

借:

应收账款—B企业 117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17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6000

贷:

委托代销商品 6000

 ③收到B企业汇来的货款11700元时

借:

银行存款 11700 

 贷:

应收账款—B企业 11700

 B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收到甲商品时

借:

受托代销商品 10000

 贷:

代销商品款 10000

 ②实际销售时

借:

银行存款 1404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2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2040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贷:

受托代销商品 10000

借:

代销商品款 10000 

应交税金—增(进项税额)1700 

贷:

应付账款—A企业 11700

  ③按合同协议价将款项付给A企业时

借:

应付账款—A企业11700

贷:

银行存款 11700

[例8]承[例7],假定代销合同规定,B企业应按每件100元售给顾客,A企业按售价的10%支付B企业手续费。

B企业实际销售时,即向买方开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

销售数量100件,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

A企业在收到B企业交来的代销清单时,向B企业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发票。

 

  A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A企业将甲商品交付B企业时

借:

委托代销商品6000

贷:

库存商品 6000

②企业收到代销清单时

借:

应收账款—B企业117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金—增(销)1700

借:

营业费用—代销手续费 1000

贷:

应收账款—B企业 1000 

 ③收到B企业汇来的货款净额10700元(11700元-1000元)

借:

银行存款 10700

 贷:

应收账款—B企业10700

 B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收到甲商品时

借:

受托代销商品 10000 

贷:

代销商品款 10000 

②实际销售时

借:

银行存款11700

贷:

应付账款—A企业10000

 应交税金—增(销项税额)1700

借:

应交税金—增(进项税额)1700

贷:

应付账款—A企业1700

借:

代销商品款 10000

贷:

受托代销商品 10000

③归还A企业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时

借:

应付账款—A企业11700

贷:

银行存款 10700

主营业务收入 1000

[例9]某企业于2004年5月10日接受一项设备安装劳务,该劳务在当月一次完成,合同总收入为10000元,实际发生成本为5000元。

假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且收入和成本均已用银行存款收付。

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

银行存款1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5000

贷:

银行存款5000

[例10]某企业于2004年3月10日接受一项设备安装劳务,该劳务于当年5月20日完成,合同总收入为50000元,实际发生成本为35000元,其中:

3、4、5月份分别发生成本10000元、15000元、10000元。

假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且收入和成本均已用银行存款收付。

则会计处理如下:

①3月份发生劳务成本

借:

劳务成本10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

②4月份发生劳务成本

借:

劳务成本15000

贷:

银行存款15000

③5月份发生劳务成本

借:

劳务成本10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

④5月份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

银行存款5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500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35000

贷:

劳务成本35000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

对于不能在同一会计期间完成、但在期末能对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作出可靠估计,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完工百分比法下,收入和相关的费用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本年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末止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收入

本年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年末止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费用

[例11]某企业于2003年10月5日为客户订制一项软件,工期大约5个月,合同总收入4000000元,至2003年12月31日已发生成本2200000元,预收账款2500000元。

预计开发完整个软件还将发生成本800000元。

2003年12月31日经专业测量师测量,软件的开发程度为60%。

2003年确认收入=劳务总收入×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收入=4000000元×60%-0=2400000元

2003年确认费用=劳务总成本×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费用=(2200000+800000)×60%-0=1800000元

该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①发生成本时

借:

劳务成本 2200000 

 贷:

银行存款(等) 2200000

②预收款项时

借:

银行存款2500000

 贷:

预收账款 2500000 

③确认收入

借:

预收账款 24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 

④结转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1800000 

 贷:

劳务成本 1800000

[例12]A企业向B企业转让某项专利权的使用权,转让期为5年,每年收取使用费60000元。

A企业每年应确认收入60000元。

借:

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60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60000

[例13]某企业2004年3月份生产A、B两种产品,根据月末编制的“发料凭证汇总表”,当月生产车间共领用甲材料500000元(其中,用于A产品生产300000元,用于B产品生产2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3000元。

根据月末编制的“工资结算汇总表”,本月应付生产工人工资为100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60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400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5000元。

本月发生其他制造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假定A、B两种产品,均于本月末完工并验收入库,且无月初在产品。

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①领用原材料

借:

生产成本—A产品300000

—B产品200000

制造费用3000

贷:

原材料—甲材料503000

②分配工资

借:

生产成本—A产品60000

—B产品40000

制造费用15000

贷:

应付工资115000

③分配本月制造费用20000(3000+15000+2000)元,

其中:

A产品分配制造费用=20000×(60000/100000)=12000(元)

B产品分配制造费用=20000×(40000/100000)=8000(元)

借:

生产成本—A产品12000

—B产品8000

贷:

制造费用20000

④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中:

A产品成本=300000+60000+12000=372000(元)

B产品成本=200000+40000+8000=248000(元)

借:

库存商品—A产品372000

—B产品248000

贷:

生产成本—A产品372000

—B产品248000

[例14]某企业销售一批原材料,售价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000元。

其会计处理如下:

①取得原材料销售收入

借:

银行有款117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②结转已销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

其他业务支出9000

贷:

原材料9000

[例15]某企业取得供货方违约罚款收入8000元,并已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8000

贷:

营业外收入8000

[例16]某企业本期营业外收入总额为12000元,期末结转本年利润。

借:

营业外收入12000

贷:

本年利润12000

[例17]某企业以银行存款向希望工程捐款10000元。

借:

营业外支出10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

[例18]某企业支付税款滞纳金30000元。

借:

营业外支出30000

贷:

银行存款30000

[例19]某企业本期营业外支出总额为60000元,期未结转本年利润。

借:

本年利润60000

贷:

营业外支出60000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

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

①有些收入或收益,会计上不予确认,因此未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税法则要求将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所得税。

如企业在建工程领用自已生产的商品,超过一定期限未收回的包装物押金。

②有些费用或损失,会计上已将其确认入账,抵减了税前会计利润,但税法则不允许其在税前扣除,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所得税。

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税收滞纳金,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以及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包括税法允许计提的坏账准备)。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

①有些收入或收益,会计上已确认入账,因此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税法则不要求将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需计算交纳所得税。

如国债利息收入,尚未收到的股权投资收益。

②有些费用或损失,会计上并未在确认入账,因此未抵减税前会计利润,但税法则允许其在税前扣除,不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必计算交纳所得税。

如税法规定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会计上仍按年限平均法计提,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企业可以有更多的折旧费用在税前扣除。

按税法规定允许在税前弥补的亏损,如企业发生亏损,可在五年内以税前利润弥补利润亏损。

企业应交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

应付税款法,是指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算应交所得税,并将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应设置“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

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实际上交税金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期末,应将“所得税”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所得税”科目应无余额。

[例20]甲企业2003年度计算确定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000元,假定其应纳税所得额等于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税率为33%。

其会计处理如下:

①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额=2000000×33%=660000(元)

借:

所得税660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00

②实际上交所得税:

借: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00

贷:

银行存款660000

③年末,将“所得税”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

本年利润660000

贷:

所得税660000

[例22]某企业2003年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累计发生额如下(该企业采用表结法,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所得税税率为33%):

科目名称结账前累计发生额

主营业务收入6000000元(贷)

主营业务成本4000000元(借)

营业费用500000元(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80000元(借)

管理费用770000元(借)

财务费用200000元(借)

其他业务收入700000元(贷)

其他业务支出400000元(借)

投资收益600000元(贷)

营业外收入50000元(贷)

营业外支出250000元(借)

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①结转各项收入、收益时:

借:

主营业务收入6000000

其他业务收入700000

投资收益600000

营业外收入50000

贷:

本年利润7350000

②结转各项费用、支出时:

借:

本年利润62000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400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80000

其他业务支出400000

营业费用500000

管理费用770000

财务费用200000

营业外支出250000

③经过上述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7350000元,减去借方发生额合计6200000元,即为税前会计利润1150000元。

假设将该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00元,则应交所得税额=1000000×33%=330000(元)。

确认及结转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

所得税330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00

借:

本年利润330000

贷:

所得税330000

④将“本年利润”科目年末余额820000(7350000-6200000-330000)元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

本年利润820000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2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