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34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docx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

法律法规知识考核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

年检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综合部分

第一篇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法…………………………………………………………

(1)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8号令)………………

(2)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29号令)…………(5)

4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7)

第二篇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法…………………………………………………………(7)

2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8)

第三篇行政诉讼

1行政诉讼法…………………………………………………………(10)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11)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13)

第四篇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1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国务院第310号令)………………………………………………(14)

第五篇行政强制

1行政强制法…………………………………………………………(15)

第二部分注册部分

第一篇公司法及条例

1公司法………………………………………………………………(18)

2公司登记管理条例…………………………………………………(19)

第二篇合伙法及办法

1合伙企业法…………………………………………………………(20)

2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21)

第三篇个人独资企业法及办法

1个人独资企业法……………………………………………………(22)

2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23)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条例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4)

2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24)

第五篇个体工商户条例及办法

1个体工商户条例………………………………………………………(25)

2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26)

第六篇行政许可法

1行政许可法……………………………………………………………(28)

第三部分消保维权及专业执法部分

第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0)

第二篇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32)

第三篇商标法及条例

1商标法…………………………………………………………………(33)

2商标法实施条例………………………………………………………(34)

第四篇广告法及条例

1广告法…………………………………………………………………(35)

2广告管理条例…………………………………………………………(36)

第五篇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法……………………………………………………………(36)

第六篇食品安全法

1食品安全法……………………………………………………………(38)

第七篇反垄断法

1反垄断法………………………………………………………………(39)

第一部分综合部分

第一篇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法

第一章总则

1行政处罚的原则;[第4-6条]

第二章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1行政处罚的种类;[第8条]

第三章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第15条]

2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第17条]

3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第18条]

4受委托组织的条件;[第19条]

第四章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1行政处罚的管辖;[第20条]

2行政处罚的指定管辖;[第21条]

3同一行为不得重复处罚原则;[第24条]

4应当依法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条件;[第27条]

5行政处罚的时效;[第29条]

第五章行政处罚的决定

1告知义务;[第31条]

第一节简易程序

1当场处罚;[第33条]

2当场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第34条]

第二节一般程序

1先行登记保存;[第37条]

2几种不同的处理结果;[第38条]

3处罚决定书的内容;[第39条]

4处罚决定书的送达;[第40条]

第三节听证程序

1听证范围及程序;[第42条]

第六章行政处罚的执行

1申请复议、提起诉讼不中止处罚的执行;[第45条]

2罚缴分离原则;[第46条]

3当场收缴罚款范围;[第47条]

4罚款收据;[第49条]

5当场收缴罚款交纳期;[第50条]

6执行措施;[第51条]

7暂缓或分期缴纳罚款;[第52条]

8没收财物的处理;[第53条]

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8号令)

第一章总则

1工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原则;[第3条]

第二章管辖

1行政处罚的管辖机关;[第5条]

2各级工商机关管辖权划分;[第6条]

3发布违法广告行为的管辖;[第8条]

4管辖争议的解决;[第10条]

7移送管辖;[第11条]

8确定管辖机关的期限;[第13条]

第三章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立案

1立案的期限;[第17条]

2不予立案的处理;[第19条]

第二节调查取证

1办案人数及执法证件;[第21条]

2证据种类;[第23条]

3询问笔录;[第24条]

4原始证据及复制件的核对;[第26条]

5国外、境外取得的证据;[第27条]

6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的证据;[第28条]

7现场检查;[第29条]

8抽样取证;[第30条]

9委托鉴定;[第31条]

10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第32条]

11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第33条]

12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处理;[第34条]

13强制措施;[第35条]

14查封、扣押财物通知书;[第36条]

15协助扣押通知书;[第37条]

16会同有关部门实施扣押;[第38条]

17查封、扣押财物的保管和处理;[第39条]

18解除查封、扣押措施;[第40条]

19对人身或住所的检查;[第41条]

20无法取得当事人确认的处理办法;[第43条]

21办案人员的回避制度;[第44条]

22案件调查终结或终止调查;[第45条]

第三节核审

1各级工商机关核审案件的类型和范围;[第46条]

2负责核审的机构和人员;[第47条]

3案件核审的内容;[第49条]

4核审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第50条]

5告知;[第52条]

第四节决定

1机关负责人作出处理决定;[第54条]

2重大、复杂案件或较重处罚案件的处理决定;[第55条]

3行政处罚决定书;[第56条]

4作出案件处理决定的期限;[第57条]

5案件处理结果的告知;[第58条]

6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第59条]

第四章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1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情形;[第60条]

2简易程序案件的文书;[第61条]

3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第62条]

第五章期间、送达

1期间的计算;[第65条]

2送达文书的方式;[第67条]

第六章行政处罚的执行

1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缴纳期限和当场收缴;[第69条]

2当场收缴罚款的上缴;[第70条]

3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时工商机关的措施;[第71条]

4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第72条]

5没收物品的处理;[第74条]

6解除强制措施后财物的处理;[第76条]

第七章立卷

1案件材料立卷归档的要求;[第77条]

2正卷的装订顺序;[第78条]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29号令)

第一章总则

1听证的概念;[第2条]

第二章申请和受理

1当事人有权申请听证的范围;[第6条]

2向当事人告知的事项和形式;[第7条]

3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的方式和期限;[第8条]

第三章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

1听证主持人;[第10条]

2记录员;[第11条]

3听证人员回避制度;[第12条]

4当事人有权要求相关人员回避;[第13条]

5听证主持人的职责;[第14条]

第四章听证准备

1确定听证主持人;[第23条]

2移送案卷;[第24条]

3确定听证的时间地点并通知当事人;[第25条]

4通知案件调查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并退卷;[第26条]

5听证公开举行及例外;[第27条]

第五章听证

1听证进行的顺序;[第32条]

2延期听证的情形;[第35条]

3中止听证的情形;[第36条]

4终止听证的情形;[第37条]

5恢复听证;[第38条]

6听证笔录;[第39条]

7提交听证报告的期限;[第40条]

8听证报告的内容;[第41条]

四、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1无照经营行为的种类;[第4条]

2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可行使的职权;[第9条]

3查封、扣押的期限和物品处理;[第11条]

5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第14条]

6为无照经营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处罚;[第15条]

7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财物的处罚;[第16条]

8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适用例外;[第21条]

第二篇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法

第一章总则

1复议机关及其职责;[第3条]

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

1行政复议范围;[第6条]

第三章行政复议申请

1复议期间;[第9条]

2复议申请人;[第10条]

3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第12条]

4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第15条]

5复议与诉讼的选择;[第16条]

第四章行政复议受理

1复议的受理;[第17条]

2复议之后的行政诉讼;[第19条]

3复议期间执行停止事项;[第21条]

第五章行政复议决定

1书面审查原则及例外;[第22条]

2复议程序事项;[第23条]

3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取证;[第24条]

4复议决定的作出;[第28条]

5复议期限;[第31条]

6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处理;[第33条]

第七章附则

1期间计算和文书送达;[第40条]

2适用范围的补充规定;[第41条]

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第二章行政复议申请

第一节申请人

1行政复议申请人;[第5条]

2以股份制企业的名义申请复议的规定;[第7条]

第二节被申请人

1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第11条]

2以共同名义作出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第12条]

3经批准作出的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第13条]

4XX的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第14条]

第三节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1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第15条]

2行政机关的告知义务;[第17条]

第四节行政复议申请的提出

1提出复议申请的方式;[第18条]

2行政复议申请笔录;[第20条]

3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第21条]

4变更被申请人;[第22条]

5省以下垂直部门的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第24条]

第三章行政复议受理

1行政复议的受理条件;[第28条]

2行政复议申请材料的补正;[第29条]

3行政复议受理机关的确定;[第30条]

第四章行政复议决定

1复议申请的撤回;[第38条]

2被申请人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第39条]

3复议双方的自愿和解;[第40条]

4复议中止的情形;[第41条]

5复议终止的情形;[第42条]

6复议决定维持的情形;[第43条]

7复议决定限期履行职责的情形;[第44条]

8复议决定撤销变更的情形;[第45条]

9对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的处理;[第46条]

10复议决定变更的情形;[第47条]

11复议决定驳回申请的情形;[第48条]

12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第49条]

13行政复议的调解;[第50条]

14对复议申请人的保护;[第51条]

第三篇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受案范围

1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11条]

第四章诉讼参加人

1被告;[第25条]

2共同诉讼;[第26条]

第五章证据

1证据的种类;[第31条]

2举证责任;[第32条]

3被告取证限制;[第33条]

第六章起诉和受理

1行政复议与诉讼;[第37条]

2复议及对复议不服的起诉期间;[第38条]

3直接起诉期间;[第39条]

第七章审理和判决

1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第50条]

2行政诉讼审案的依据;[第52条]

3行政诉讼中规章的适用;[第53条]

4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限制;[第55条]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受案范围

1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第1条]

二、管辖

1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第7条]

三、诉讼参加人

1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情形;[第13条]

2上级行政机关作为被告的情形;[第19条]

3行政机关的内设机关或派出机构作为被告的情形;[第20条]

4行政机关授权委托行为的被告;[第21条]

5复议机关不作为时的被告选择;[第22条]

四、证据

1被告的举证责任;[第26条]

2被告经准许可以补充证据的情形;[第28条]

3不能作为行政行为合法根据的证据;[第30条]

五、起诉与受理

1诉讼与复议的选择;[第34条]

2未告知诉权的起诉期限;[第41条]

3未告诉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起诉期限;[第42条]

七、执行

1申请法律强制执行;[第83条]

2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第84条]

3实施执行的法院;[第85条]

4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第86条]

5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第87条]

6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第88条]

7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管辖;[第89条]

8对行政机关裁决的强制执行;[第90条]

9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应提交的材料;[第91条]

10财产保全措施;[第92条]

11申请法院先予执行;[第94条]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期限

1被告提供证据的期限;[第1条]

2被告可以补充证据的情形;[第2条]

3被告取证限制;[第3条]

4提供证据的期限;[第7条]

二、提供证据的要求

1向法院提供书证的要求;[第10条]

2向法院提供物证的要求;[第11条]

3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视听资料的要求;[第12条]

4向法院提供证人证言的要求;[第13条]

5向法院提供鉴定结论的要求;[第14条]

6向法院提供现场笔录的要求;[第15条]

7向法院提供国外、境外证据的要求;[第16条]

8外文书证或外语视听资料的翻译;[第17条]

三、调取和保全证据

1调取证据申请书;[第24条]

2申请法院保全证据;[第27条]

3对鉴定结论的异议;[第30条]

4鉴定事项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第31条]

四、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1证据的排除和认定;[第49条]

2新证据的范围;[第52条]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1证据的合法性审查;[第55条]

2证据的真实性审查;[第56条]

3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第57条]

4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第58条]

5法庭不予采纳的证据;[第59条]

6不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第60条]

7复议程序中的证据;[第61条]

8法院不予采纳的鉴定结论;[第62条]

9证据的证明效力;[第63条]

10经有效证明的数据资料的证明效力;[第64条]

11法庭可以直接认定的事实;[第68条]

12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的推定;[第69条]

13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第71条]

第四篇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一、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第310号令)

1行政执法机关应向公安机关移送的违法行为范围;[第3条]

2行政执法机关对涉案证据和物品的处理;[第4条]

3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程序;[第5条]

4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提交的材料;[第6条]

5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的回执;[第7条]

6行政执法机关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通知的异议;[第9条]

7行政执法机关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通知的处理;[第10条]

8执行行政处罚与案件移送的规定;[第11条]

9对公安机关立案的案件交接;[第12条]

10公安机关向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第13条]

14行政执法机关逾期不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的法律责任;[第16条]

15行政执法机关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范围;[第18条]

第五篇行政强制

一、行政强制法

第一章总则

1行政强制的概念;[第2条]

第二章行政强制的各类和设定

1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第9条]

2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第10条]

3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第12条]

4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第13条]

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1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资格限制;[第17条]

2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第18条]

3当场实施强制措施的程序;[第19条]

4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的规定;[第21条]

第二节查封、扣押

1查封、扣押的范围;[第23条]

2查封、扣押决定书;[第24条]

3查封、扣押的期限;[第25条]

4行政机关的保管义务;[第26条]

5查封、扣押的处理决定;[第27条]

6解除查封、扣押决定的情形;[第28条]

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1强制执行的条件;[第34条]

2事先催告;[第35条]

3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第36条]

4强制执行决定;[第37条]

5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的送达;[第38条]

6行政强制执行的中止执行;[第39条]

7行政强制执行的终结执行;[第40条]

8强制执行的决定被撤销、变更或执行错误的处理;[第41条]

9执行协议;[第42条]

10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限制;[第43条]

第二节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1逾期不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法律责任;[第45条]

2对加处罚款或滞纳金的强制执行;[第46条]

3委托拍卖;[第48条]

4强制执行所得款项的上缴;[第49条]

第五章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第53条]

2事先催告;[第54条]

3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提交的材料;[第55条]

4行政机关对法院受理裁定的复议权;[第56条]

5行政机关对法院执行裁定的复议权;[第58条]

6行政机关申请法院立即执行;[第59条]

7强制执行的费用承担;[第60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1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第61条]

2行政机关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第62条]

3违法处理财物或款项的法律责任;[第63条]

 

第二部分注册部分

第一篇公司法及条例

一、公司法

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设立

1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第23条]

第三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1一人公司的概念;[第58条]

2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第59条]

3一人公司的登记注意事项;[第60条]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1虚报注册资本的法律责任;[第199条]

2虚假出资的法律责任;[第200条]

3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第201条]

4公司合并、分立、减资、清算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205条]

5公司登记机关违法的法律责任;[第209条]

6假冒公司名义的法律责任;[第211条]

7逾期开业、停业、不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第212条]

8外国公司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责任;[第213条]

 

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第二章登记管辖

1国家工商总局的登记范围;[第6条]

2省级工商局的登记范围;[第7条]

3市县工商局及工商分局的登记范围;[第8条]

第三章登记事项

1公司的登记事项;[第9条]

第八章登记程序

1登记申请的提出方式;[第51条]

2登记机关的受理决定;[第52条]

3受理通知书;[第53条]

4登记机关的登记决定;[第54条]

5登记机关出具的通知书;[第55条]

6登记费用;[第56条]

7公司登记簿;[第57条]

8吊销公告的发布;[第58条]

第九章年度检验

1年度检验的期限;[第59条]

2公司年检应提交的文件;[第60条]

3年度检验费;[第62条]

第十章证照和档案管理

1营业执照;[第63条]

2营业执照的管理;[第64条]

3营业执照的扣押期限;[第65条]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1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处罚;[第68条]

2对骗取公司登记的处罚;[第69条]

3对虚假出资的处罚;[第70条]

4对抽逃出资的处罚;[第71条]

5逾期未开业或停业的处罚;[第72条]

6变更登记事项未登记的处罚;[第73条]

7未按规定年检的处罚;[第76条]

8对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处罚;[第77条]

9未按规定放置营业执照的处罚;[第78条]

10对冒用公司、分公司名义的处罚;[第80条]

11对外国公司擅设分支机构的处罚;[第83条]

第二篇合伙法及办法

一、合伙企业法

第一章总则

1合伙企业的概念;[第2条]

2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的主体;[第3条]

第二章普通合伙企业

第一节合伙企业设立

1设立合伙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第14条]

3出资方式;[第16条]

4出资义务的履行;[第17条]

5合伙协议的内容;[第18条]

6合伙协议生效、效力和修改、补充;[第19条]

第六节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1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第55条]

第三章有限合伙企业

1有限合伙企业的法律适用;[第60条]

第五章法律责任

1骗取企业登记的法律责任;[第93条]

2名称中未标明法定字样的法律责任;[第94条]

3对冒用合伙企业名义或逾期未变更登记的处罚;[第95条]

第六章附则

1非企业机构采取合伙制的法律适用;[第107条]

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第二章设立登记

1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第6条]

第六章年度检验和证照管理

1年度检验;[第31条]

2营业执照;[第32条]

3营业执照的管理规定;[第33条]

4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告;[第35条]

第七章法律责任

1未领取营业执照的法律责任;[第36条]

2骗取登记的法律责任;[第37条]

3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第38条]

4违反名称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第39条]

5未按规定授受年度检验的法律责任;[第42条]

6违反年度检验规定的法律责任;[第43条]

7营业执照未按规定放置的法律责任;[第44条]

8违反营业执照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第45条]

第三篇个人独资企业法及办法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一章总则

1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第2条]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1设立条件;[第8条]

第五章法律责任

1骗取登记的法律责任;[第33条]

2违反名称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第34条]

3违反营业执照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第35条]

4逾期未开业或擅自停业的法律责任;[第36条]

5未领取营业执照和未办理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第37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