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83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

(二)

31.小儿出齐20颗乳牙的时间是

A.8~10个月

B.I1~12个月

C.13~15个月

D.16~19个月

E.20~30个月

答案:

E

解析:

小儿一般1岁时出8个牙,1岁以后长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两岁出第二乳磨牙,于20-30个月时出齐20颗乳牙。

32.最早把“疳”列为脾胃病的儿科医家是

A.万全

B.薛铠

C.刘昉

D.董汲

E.钱乙

答案:

E

解析:

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把“疳”列为脾胃病,并在病因、病机、分类和治疗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33.“纯阳”学说是指小儿

A.发育迅速

B.脏腑娇嫩

C.有阳无阴

D.阳亢阴亏

E.形气未充

答案:

A

解析:

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言,并非说正常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34.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

A.心常有余

B.肝常有余

C.稚阴稚阳

D.脏腑已成

E.脏气清灵

答案:

E

解析:

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轻灵,反应敏捷,且儿科疾病一般病因单纯,又少七情的伤害,所以小儿患病后经过恰当治疗,病情好转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

35.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是

A.10~20ml

B.21~30ml

C.31~40ml

D.41~5Oml

E.60~lOOml

答案:

E

解析:

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大约是60~lOO毫升;1-6岁约150-200毫升;7-12岁约为200-300毫升。

36.《景岳全书·泄泻》云: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A.牌、胃

B.肝、胆

C.心、小肠

D.肺、大肠

E.肾、膀胱

答案:

A

解析:

《景岳全书·泄泻》云: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

37.小儿正常舌象是

A.淡白

B.绛红

C.紫暗

D.暗红

E.淡红

答案:

E

解析:

小儿正常舌象与成人一样,都是淡红舌。

38,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A.90cm

B.95cm

C.100cm

D.105cm

E.llOcm

答案:

B

解析:

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

身长=周岁数×5+75。

39.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

A.脉搏增快,血压增高

B.脉搏增快,血压减低

C.脉搏减慢,血压增高

D.脉搏减慢,血压减低

E.脉搏,血压均无明显变化

答案:

C

解析:

小儿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血压越低。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应该选C。

40.小儿面呈红色,证候多属

A.热

B.湿

C.燥

D.虚

E.实

答案:

A

解析:

面部望诊五色主病中,红色多属热证。

无论虚热还是实热,面色都会呈红色。

当选A。

41.创立儿科“五脏证治法则”的专著是

A.《颅肉经》

B.《幼科发挥》

C.《幼幼集成》

D.《小儿药证直诀》

E.《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答案:

D

解析:

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创立了五脏证治法则,作为辩证的依据。

42.小儿“地图舌”是由于

A.肺气虚弱

B.脾阳亏虚

C.脾失健运

D,宿食内停

E.胃之气阴不足

答案:

E

解析:

舌苔为胃气之所生,地图舌对于成人和小儿一样,都是胃之气阴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舌红无苔和乳婴儿的乳白苔,都属于正常舌苔。

43.小儿指纹色紫主证为

A.燥

B.热

C.寒

D.滞

E.瘀

答案:

B

解析:

小儿指纹的色泽诊法中,红主寒,紫主热,青主燥,黑主瘀。

44.小儿断奶时间宜在

A.2~3个月

8.4~5个月

C.6~7个月

D.8~12个月

E.13~18个月

答案:

D

解析:

小儿断奶时间一般以8~12个月为宜。

45.麻疹的特殊体征是

A.高热

B.咳嗽

C.眼泪汪汪

D.喷嚏流涕

E.麻疹黏膜斑

答案:

E

解析:

一般麻疹顺证,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喷嚏流涕,咳嗽,眼泪汪汪,倦怠思睡。

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粘膜红赤,贴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细小的白色疹点,周围红晕,磊磊如麻,由少增多。

ABCD四个选项都不是特殊体征。

96.患儿,3岁。

体重14kg,身长86cm。

该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为

A.体重正常,身长偏高

B.体重正常,身长偏低

C.体重偏高,身长正常

D.体重偏高,身长偏低

E.体重偏低,身长正常

答案:

B

解析:

3岁小儿的正常体重为14kg(2岁以上体重计算公式:

公斤体重=8+年龄×2),身高为90cm(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

身长=周岁数×5+75)。

所以选B。

97.患儿,2岁。

半年来经常泄泻,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大便稀薄,四肢不温,时有抽搐。

其证候是

A.外感惊风

B.痰食惊风

C.脾肾阳虚

D.土虚木亢

E.阴虚风动

答案:

D

解析:

此病证关键症状是“时有抽搐”,表明其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泄泻病。

因久泻不止,脾土受伤,肝木无制,因脾虚肝旺而出现慢惊风的早期症状。

98.患儿,2岁。

高热、咳喘9天后,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赤,干咳无痰,质红而干,舌苔光剥。

其治法是

A.养阴清肺

B.清肺止咳

C.止咳化痰

D.养阴益胃

E.益气健脾

答案:

A

解析:

此病症为肺炎喘嗽后期,耗伤肺阴,余热留恋不去,故见口唇樱赤;阴虚阳越,故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肺阴亏损,故见干咳无痰,质红而干,舌苔光剥。

治法当为A,方剂当选用沙参麦冬汤。

99.患儿,7岁。

突然胃脘部绞痛,弯腰曲背,肢冷汗出,呕吐蛔虫1条。

治疗应首

A.使君子散

B.加味温胆汤

C.丁萸理中汤

D.乌梅丸

E.定吐丸

答案:

D

解析:

此为蛔厥证,主方当用乌梅丸。

此症需要与一般的蛔虫证相鉴别,蛔虫证无突然胃脘部绞痛之类的急性症状,方用使君子散

100.患儿,7岁。

曾咳喘反复发作。

现面色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自汗怕冷,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应首选

A.玉屏风散

B.六君子汤

C.金匮肾气丸

D.二陈汤

E.参苓白术散

答案:

A

解析:

此病症是哮喘缓解期的肺气虚弱证,关键症候为“自汗怕冷”,余皆为气虚症状。

故选A。

该症需要与脾虚气弱证(食少脘痞、肌肉消瘦、大便不实为关键)、肾虚不纳证(以脚软无力、动则心悸气促、遗尿、大便澄清为关键)。

101.患儿,2岁。

咳嗽2天,咳声不爽,痰黄粘稠,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发热、恶心、头痛、微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候是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热咳嗽

D.痰湿咳嗽

E.阴虚燥咳

答案:

B

解析: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关键,表明为外感咳嗽,证属风热。

其余痰热、痰湿、阴虚等,皆为内伤咳嗽,不会见到浮脉的。

所以选B。

102,患儿,6岁。

发热3天,口腔内黏膜、齿龈溃烂,周围焮红,疼痛拒食,舌质红、苔薄黄。

其诊断是

A.感冒

B.口糜

C.心疳

D.燕口疮

E.鹅口疮

答案:

B

解析:

该病症明显是一个口疮疾病,所以可以排除A、C、E,口疮发于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

所以选B。

103.患儿,2岁。

形体极度消瘦,面呈老人貌,皮包骨头,腹凹如舟,精神萎靡,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腻,其证候是

A.疳肿胀

B.疳气

C.疳积

D.干疳

E.心疳

答案:

D

解析:

疳证本身分为三类:

疳气,形体略微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稍稀,伴有厌食和食欲不振,病情较轻;疳积,疳之较重者,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黄乳穗结;干疳,亦称“疳极”,最重证,极度消瘦,面呈老人貌,皮包骨头,腹凹如舟。

其余眼疳、心疳、疳肿胀则为疳积后期在特定脏腑器官上的表现。

所以本病选D。

104.患儿,2岁。

泄泻2天,大便日行10余次,质稀如水,色黄混浊。

精神不振,口渴心烦,眼眶凹陷,皮肤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少。

其治法是

A.消食化积

B.疏风散寒

C.酸甘敛阴

D.渗湿止泻

E.清热利湿

答案:

C

解析:

“眼眶凹陷,皮肤干燥”为关键症状,表明患儿阴津已然受损,此为泄泻中的伤阴变证。

而其余食积、风寒、湿热等病因并未见到,所以选C。

105.患儿,4岁。

不思进食半年,形体略瘦,面色欠华,但精神良好,舌淡苔白。

其治法是

A.和脾助运

B.健脾益气

C.温运脾阳

D.养胃育阴

E.消食导滞

答案:

A

解析:

此为厌食中的“脾失健运证”,当选A。

从答案来反推,该病症的气虚、阳虚、胃阴亏损、食积等症候都不明显,用排除法也一样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106.患儿,10个月。

近半个月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呕吐酸馊,烦躁哭吵,大便较干,臭秽,舌淡苔白腻。

其诊断是

A.厌食

B.腹痛

C.疳证

D.积滞

E.呕吐

答案:

D

解析:

厌食为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常,多为虚证;腹痛多为急性发作,一般要作为主症出现才可以诊断;疳证是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导致的全身虚弱羸瘦、面黄发粘的小儿慢性疾病;呕吐也是急性发作,与腹痛一样,一般也是作为首发症状时才诊断。

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所以选D。

107.患儿,6岁。

小便频数日久,淋漓不尽,尿液不清,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腻。

治疗应首选

A.八正散

B.缩泉丸

C.菟丝子散

D.补中益气汤

E.金匮肾气丸

答案:

B

解析:

病症为尿频。

根据“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薄”可判定为脾肾气虚,故选B。

此证当与脾肾阳虚证相鉴别。

肾阳虚也有畏寒的症状,但一般同时还有下肢浮肿,同时尿液一般清澈。

108.患儿,6岁。

泄泻1天,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臭秽,夹有少量粘液。

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

其证候是

A.脾肾阳虚泻

B.伤食泻

C.风寒泻

D.湿热泻

E.脾虚泻

答案:

D

解析:

“粪色深黄臭秽”、“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为关键症状,表明内有湿热,故选D。

109.患儿,6岁。

初起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乳蛾肿大。

继则眼睑浮肿,波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小便短少,尿色红赤,舌苔薄白。

其证候是

A.外感风热

B.风水相搏

C.湿热内侵

D.肺脾气虚

E.脾肾两虚

答案:

B

解析:

患儿有外感症状,所以可以排除C、D、E,同时有“眼睑浮肿、波及全身”的典型风水症状的表现,所以选B。

110.患儿,男,10岁。

患痄腮腮部肿胀渐消退,右侧睾丸肿胀疼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应首选

A.银翘散

B.小柴胡汤

C.知柏地黄丸

D.龙胆泻肝汤

E.普济消毒饮

答案:

D

解析:

此病症为痄腮邪毒引睾窜腹,临床可见睾丸一侧或两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少腹痛、呕吐等症状,治宜清泻肝火,活血镇痛,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111.患儿,3岁。

全身明显浮肿,按之凹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

畏寒肢冷,神疲倦卧,小便短少,纳少便溏,舌胖质淡苔白,脉沉细。

其治法是

A.疏风利水

B.清热利湿

C.健脾渗湿

D.温肾健脾

E.滋阴补肾

答案:

D

解析:

该病症全身明显浮肿,可排除A;全证为阳虚之寒象,故可排除B、E;“畏寒肢冷、小便短少、脉沉细”说明有肾阳虚之证,不是单纯的脾虚,所以选D。

112.患儿,5岁。

小儿暑温恢复期,肢体震颤,强直性瘫痪,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其治法是

A.养阴清热

B.开窍泄浊

C.清心豁痰

D.搜风通络

E.调和营卫

答案:

D

解析:

“小儿暑温恢复期,肢体震颤,强直性瘫痪”表明该病症为小儿暑温邪恋正虚中的内风扰动证,应当养阴熄风或搜风通络,故选D。

113.患儿,2岁。

时值夏季,发热持续1月余,朝盛暮衰,口渴多饮,尿多清长,无汗,面色苍白,下肢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

治疗应首选

A.白虎汤

B.新加香薷饮

C.温下清上汤

D.竹叶石膏汤

E.王氏清暑益气汤

答案:

C

解析:

患儿3岁以下,夏季发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无汗为特征,故诊断为夏季热。

“朝盛暮衰、下肢欠温”为该病上盛下虚证的主要特征,故选C。

114.患儿,7岁。

发热1天,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其证候是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邪感冒

D.感冒挟滞

E.感冒挟痰

答案:

A

解析:

“恶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典型的风寒束表证的表现。

115.患儿,2岁。

麻疹高热4天,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紫红,遍及周身,神昏,抽搐3次。

治疗应首选

A.清金化痰汤

B.清解透表汤

C.羚角钩藤汤

D.天麻钩藤饮

E,银翘散

答案:

C

解析:

见到麻疹出现神昏、抽搐症状,不难判断该病症为麻疹的逆证。

麻疹逆证分为三类“麻毒闭肺证,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气促、鼻翼煽动,用麻杏石甘汤;热毒攻喉证,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有如犬吠,用清咽下痰汤;邪陷心肝证,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搐为主症,用羚角钩藤汤。

故选C。

116.患儿,5岁。

发热2天,咳嗽,鼻塞,流涕,皮肤出疹,见有丘疹、水疱,泡浆清亮,分布稀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应首选

A.柴葛解肌汤

B.透疹凉解汤

C.清胃解毒汤

D.银翘散

E.桑菊饮

答案:

D

解析:

“发热,皮肤出疹,见有丘疹、水疱,泡浆清亮,分布稀疏,以躯干为多”,所以该病症为水痘。

“苔薄白,脉浮数”,是水痘的风热轻症,应当疏风清热解毒,所以选用银翘散。

117.患儿,8岁。

发热2天,左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

伴头痛,咽痛,纳少,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其治法是

A.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B。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C.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D.清肝泻火,活血镇痛

E.滋阴降火,活血消肿

答案:

B

解析:

辨证重点看舌脉,该病症“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故可排除C、D、E。

本病症未见皮下硬结,且以表证为主,所以与A不对应。

当疏风清热,散结消肿,选B。

118.患儿,3岁。

发育迟缓,坐、立、行走、牙齿的发育都迟于同龄小儿。

颈项萎软,天柱骨倒,不能行走,舌淡苔薄。

其证候是

A.脾肾气虚

B.气血虚弱

C.肝肾不足

D.心血不足

E.肾阳亏虚

答案:

C

解析:

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发育迟缓必责之于肾;肝主筋,颈项萎软,不能行走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营注于筋骨所致。

故选C。

119.患儿,3岁。

自汗明显;伴盗汗,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益甚。

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

其证候是

A.表虚不固

B.营卫不和

C.气阴虚弱

D.心脾两虚

E.肝肾阴虚

答案:

A

解析:

此病症自汗、盗汗兼见,当诊断为汗证。

因为有盗汗,可以排除只有自汗的营卫不和证。

“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平时容易感冒”为表虚不固、肺卫气虚之象,“舌色淡,脉细弱”亦为气虚之象。

全证主症在肺卫,未见阴虚,未见心脾肝肾症候,故选A。

120.患儿,22天。

面目皮肤发黄20天,色泽鲜明如橘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尿黄便秘,舌红苔黄。

其证候是

A.肝失疏泄

B.瘀积发黄

C.寒湿阻滞

D.湿热熏蒸

E.胆道不利

答案:

D

解析:

从患儿的发病年龄和症状上不难判断该病症为胎黄。

胎黄的辨证论治主要分为三型:

湿热薰蒸证,黄色鲜明如橘皮,同时伴有内热症状;寒湿阻滞证,黄色淡而晦暗,大便灰白,有寒象;瘀积发黄证,发黄深而晦暗,右胁有痞块坚硬,食后易吐。

选项中的A、C一般不作为胎黄的辨证分型,因肝胆在胎黄中必然不通利,无法对病性进行确切的概括和描述。

所以本病当选D。

A.宣毒发表汤

B.清解透表汤

C.透疹凉解汤

D.解肌透痧汤

E.凉营清气汤

137.治疗麻疹初热期,应首选

138.治疗丹痧毒在气营证,应首选

答案:

137:

A;138:

E。

解析:

麻疹初热期(疹前期)用宣毒发表汤,见形期(出疹期)用清解透表汤,恢复期(疹回期)用沙参麦冬汤。

丹痧邪侵肺卫证用解肌透痧汤,毒在气营证用凉营清气汤,疹后阴伤证用沙参麦冬汤。

A.《颅囟经》

B.《幼科发挥》

C.《幼幼集成》

D.《小儿药证育诀》

E.《温病条辨》

143.“纯阳学说”首见于

144.“稚阴稚阳学说”首见于

答案:

143:

A;144:

E。

A.脾病及心

B.脾病及肺

C.脾病及肝

D.阳虚水泛

E.脾病及肾

145.舌疳的病机是

146.疳肿胀的病机是

答案:

145:

A;146:

D。

解析:

脾胃失调是疳证的主要病变因素,病情日久,脾病及心,心开窍于舌,心火内炽,则舌糜烂或生疮,称为“舌疳”;脾病日久,中阳失展,气不化水,水湿泛滥,产生全身浮肿之“疳肿胀”。

 

A.人参五味子汤

B.沙参麦冬汤

C.参附龙牡救逆汤

D.四君子汤

E.玉屏风散

147.治疗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应首选

148.治疗顿咳恢复期脾胃气虚证,应首选

答案:

147:

A;148:

A。

解析:

肺炎喘嗽后期阴虚肺热证用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证用人参五味子汤,肺炎喘嗽变证中的心阳虚衰证用参附龙牡救逆汤。

顿咳初咳期用桑菊饮或杏苏散,痉咳期用桑白皮汤,恢复期肺阴耗损证用沙参麦冬汤,恢复期脾胃气虚证人参五味子汤。

故两题均选A。

A.温肺化痰

B.清肺化痰

C.补肺固卫

D.健脾化殃

E.补肾固本

149.哮喘肺气虚弱证的治法是

150.哮喘肾虚不纳证的治法是

答案:

149:

C;150: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