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26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

关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提要本文从银行的近期几项货币政策出台入手由现阶段国有银行存在的产权结构不良资产等一些问题着眼提出用法人治理结构来改革国有银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继而引出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相似的种种弊端最后提出一点关于民企参与国企改革实践中的可能以及办法

关键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科斯定理委托——代理法人治理结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背景

数据

1.今年1-7月全国11个省份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50%,35个大中城市里10个房地产投资超过70%.

2.前8个月的工业增长率已经达到16.5%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已经超过了30%

3.今年1-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额为1887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贷款397亿元(央行)

4.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占了14.5万亿多年以来它们承担对国有重点企业贷款的份额到现在为止还占90%承担着75%的国有重点建设项目的贷款份额

从全国整体来看1978年至2001年民营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42.2%提高到67.2%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由22.4%升到76.8%年均升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中民营经济的比重从21.7%提高到68.1%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中民营经济的贡献率从13.8%提高到5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投资所占比重达到52.7%而到200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中民营工业的比重达到73.2%

政策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2003年8月28日央行正式宣布从9月1日起实施《人民币银行账户结算管理办法》(5号令)从9月21日开始央行决定上调1个百分点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6%——7%)

9月15日资本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股票国债均出现大面积下滑金融市场反应剧烈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人认为资金面紧张是股市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关于银行

银行作为我国权力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它的角色实际上一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首先是金融总量的调控工具但是当国有企业经过20年时间的改革探索已经逐步实现改制后国有银行的改革问题成为学术界、改革的决策者关注的焦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的金融结构由过去单一的计划性的金融体系演变为正规金融体系(计划性的金融体系市场化而形成的金融体系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新增金融机构如债券和股市等)和非正规金融体系[由于过去20多年市场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动生成的还没有被现行法律认可的金融体系]构成而在正规的金融体系中四大国有银行掌握了70%以上的金融资源国有商业银行支配了绝大部分的信贷资金供给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已经逐步成熟的今天这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金融机构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1)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缺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说是国家所有但是其内部的所有者缺位和所有权管理缺失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尽管商业银行法已将银行规定为企业但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政府却一直把国有银行当作行政机关对待致使其不仅缺乏严格的董事会制度甚至连银行行长的任免亦缺少规范的委托代理程序改革开放以后四大银行承继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的垄断性和低效率虽然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我国应经陆续设立了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9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但是银行组织体系仍然严重畸形垄断局面并没有打破

2)不良资产与人员冗余毋庸讳言国有银行20%左右(约12000亿甚至更高)的不良资产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每家银行几十万的员工也难以裁减巨额贷款的投放转而变成不良资产的股权最后选择退出这正是国有银行业不良资产形成的一般过程虽然这些年来这四家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并且用它们的经营利润来消化历史包袱(去年一年所消化的历史包袱就达到1155亿元人民币)但是从背景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是在将大量资金投资房地产业——一种具有高开发风险的行业来冒险一旦房贷泡沫出现并增加后果就是不良资产越积越多庞大的机构与员工数量是国有银行的另一隐患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与其公平竞争的法则不能相容的员工数量的冗余已经成为了国有银行现在进行现代化改革时背上的一个大包袱如不加以彻底的改进企盼国有银行现代化就只能是一个梦想

3)低下的资本充足水平与相对落后的金融科技水平和金融产品科斯定理认为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上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这些权利能自由交换在人民币尚不能在市场上自由兑换时(因为由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法则就使得银行有很“充分”的权力“利用”手中的货币但是目前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外部条件就是资本充足水平不够以及推出的金融项目落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国家的保护伞下银行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和本土竞争力而形成的

一点建议

 

i.国有银行的所有者缺位和所有权管理缺失是使其经营目标多元化、经营行为政府化始终不能真正商业化、市场化的根本原因也是银行改革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快在市场意识上树立起银行的本质是企业的概念运用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使其市场自由化减少政策的干预把目标应该放在长期和远期商业化经营银行运用企业的“法人代理制度”进行银行的管理(后面有详细论述)

 

ii.根据我国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中广义货币乘数计算上调一个百分点银行准备金率将冻结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超额储备金在理论上将使货币供应量减少7000亿元从表面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得商业银行减少增加不良资产的风险一方面又可以给今年经济的“过热”降降温但可以清楚地见到央行的这次动用最强力有效的货币工具来宏观调控货币市场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但是即使准备金率上调了1%商业银行每年仍然有1%的贷款余额空间所以在不良资产的处置仍是个头疼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还要充分的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在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加大力度;再次剥离和转移部分或全部不良资产是大势所趋

1998年我国成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处理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但是本来应该是银行所具有的某些权力却移交给了资产管理公司比如将一些拥有的资产按市价打折处理的权利如果银行直接参与进行处理就会节省许多交易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我认为要在短期内处理好不良资产的问题银行需要更多更好的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作为政府政策上要再放宽一些只有“自由”了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在市场中存活

 

iii.按照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标准加快从资本结构、治理体系、组织结构、业务系统、财务管理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变革迅速补充资本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并巨量的增加科技投入和产品的创新的研发投入上市是加快推进银行改革的捷径只有尽快地使银行改革脱离或减少政策的影响银行的市场性才会充分的体现股民“输血”给商业银行不仅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还可以更加完善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针对上述建议我认为国有独资银行的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它需要一个内部条件也需要外部的条件但首先重点是依靠它内部的改造只有从根本上要早日建立起现代化的银行引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法人治理结构与国有银行改革

 

a)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从其英文原意更为严谨的用语应是“公司治理结构”或“公司治理”是如何安排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权利的分离的一种制度

究其根源来讲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每个企业所有者人数的增加所有者直接管理企业成为一种成本高昂的行为;同时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能力的差异所有者未必是合格的企业家因此从市场上选择一个善于经营的人代表所有者管理企业就是理性的选择委托——代理关系由此产生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离但是由于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所处位置不同带来他们的效用函数也不同即在他们都是理性人的基础上他们之间潜在存在着激励不相容所有者(委托人)对于经营者(代理人)的个人的才能、自身知识、努力程度等个人信息获得的不完整性;而经营者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又具有偷懒行为与机会主义的可能性因而在所有者(代理人)与经营者(委托人)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一个约束——激励机制成本的问题即委托——代理之间的矛盾为了使代理成本最小化提高企业的效率就必须设计一种制度来解决这种矛盾这种制度就是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通过决策者之间相互制约,消除单个决策者的决策缺陷最终使决策达到最优

 

b)国有银行改革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可能性

 

I.一个简单函数证明

 

  一个机构或个人拥有另一机构或个人的股份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时拥有方将会全力以赴的为被拥有方工作无论其控股与否其工作的努力程度将不会因其股份额的增加而增加其假设条件是机构或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就个人来讲它取决于个人的智商和情商以及他的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即适应力;就机构而言它涉及这个机构的治理体系、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约束——激励机制的有效程度个人或是机构是不可能永远努力的去工作

按照上述分析建立如下的函数模型来说明委托——代理模型中的行为人的努力选择(effortchoice)程度

 

   e=g(c、s、f、d)

 

  其中e表示行为人工作的努力程度  c表示行为人努力工作的成本

s表示行为人拥有的股权份数f表示行为人的自身因素d表示随机干扰因素

 

在该表达式中c、f是由行为人的自身因素引起或由自身因素而决定的可以在市场中逐渐形成d是随机变量非人为可以控制所以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在行为人追求自己效用函数最大化过程中努力选择的时候唯一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就是他的财富即他拥有的股权份额可以肯定的是行为人一开始努力工作的程度会随着其拥有资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行为人的财富可以达到一个足以使他去选择最努力工作的数量时候再增加其拥有的财富数量对其进行的激励将是无效的(即边际效用为0)

 

II.国有商业银行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可能性

 

如果上述的命题成立我们就可以得出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是要求能尽其最大努力为企业谋发展的股东控制并管理企业而并不一定要求掌握股权最多的股东来控制企业在以私有制为基础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我们无法证明拥有股权最多的股东与行为最努力的股东是不是同一行为人因此由最大股东来控制企业是名正言顺、理所应当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在由国家控制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其所有者——国家并不可能尽其最大的努力去经营银行至少从政策和制度上就无法保证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得出国有银行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在保证满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寻求着一种机制限制国家对银行的正常经营的干预使那些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的经营者控制和管理银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符合法人治理结构内在要求的决策和管理体制国有银行与法人治理结构是可以融合的

 

c)国有银行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方法的初探

I.国家可以逐步使有条件的国有银行股份制进而上市以市场的手段(如重组招标的形式)让国外的或者是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银行和金融机构来参与国有银行的管理与经营这样一来在银行内部就形成了几股竞争的力量他们的目标就是满足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可以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共谋发展;可以更好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II.慢慢放弃国家在国有银行中的政策性的力量放自主权给银行当然在保证自己在“特殊的时候”可以拿回的权利正如上文提出的银行的政策影响重大而国家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下并不能保证一定能使其政策的正确性在国有银行“一家当官”的局面下改革的根本是要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让经营者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做出科学的决策然而国家还要有‘保留权利’以防止在“特殊的时候”(如非国有资产对银行中国有资产的破坏金融危机等)能够以保护国家利益为重

 

III.真实地披露信息继续增强透明度的建设我的观点是建立起有效的监管金融机构的部门谁来监管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了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上的一件重要事情应成立一个专门对政府负责只负责监管银行的部门可以考虑从政策上给与一定的权力来使监管部门有充分的时间和办法去监督银行但是给与的权力一定要适当这样一来就会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还会及时地预期一些“特殊的情况”来保证银行部门的效率

 

IV.完善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发展需要各类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既需要金融机构、企业也需要社团基金及个人以保证需求的多样性和货币市场的交投活跃我国的货币市场虽然发展也很快但相对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而言其发展是滞后的货币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当有限而完善货币市场可以使货币自由化程度提高早日使人民币在市场上能够自由交换这对银行在行使其货币职能客观上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已经可以看到我国正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加快建立货币基金

 

对于国有银行发展的前景我们既不用悲观也不可盲目乐观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分析清楚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制定有效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只有这样国有银行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自己的改革之路才能够稳健才能做到方向正确、措施得当、步骤有序才能获得新生关于国有企业

从背景数据中可以知道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有很大一部分银行的不良资产就是因为国家的政策而贷给了一些偿还能力差的国有企业造成不良资产沉积所以在解决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国有企业的发展创新的问题上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论述国有企业之前首先确定一下本文中企业的含义

 

一、企业的含义

从交易成本上来看企业的本质是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代替导致交易成本在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不相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契约的任何一方都会努力去收集和获取自己所不掌握的信息可以想象在市场交易条件下这样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企业就作为一种可以抵消一部分的交易成本的组织形式出现了

 

二、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指依照出资比例国家因为占有相对股权而拥有控制权的企业组织是建立在国有产权基础上的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的这种特殊产权制度设计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国有企业至少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

 

1)目标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本质是节约交易成本追求最大的利润(假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但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目标却是兼顾着政治和经济一方面要盈利一方面还要对社会有所‘补偿’比如缓解社会失业压力增加就业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满足一些社会福利等这些都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如何协调满足国家和盈利的目标将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2)政策的影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市场中企业的自负盈亏成为国企的又一难题在满足了国家的政治目的后留给国企的问题就是能否自身担负起自己留下的漏洞如果是国家的投入填补必然会使企业的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失去主动竞争的机会而且政府或是其他行政机关的政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自身利益当政府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时(那一定是必然的)市场中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便会被打破如果让企业个人去承担政策留下的后果那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就中国的现行体制公民如果成为一个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满足很多的限制政策换言之要经历一个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过程

 

3)信息的不完全作为股份制企业现行的国有制企业制度不能使企业的股东获得充分的全面的信息这样企业里本身存在的契约关系(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管理者等)之间的信息不完全性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4)谁来监管国有资产的管理者——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领导者都是政府的人员在他们明显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他们是否会努力的为企业工作

 

5)上述问题在国企表现出来就是大量的不良资产堆积资本组成组织结构治理体系业务系统财务管理制度混乱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中型的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业务系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也可以推出解决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要与国有银行的改革创新有很多相近之处所以上文的关于解决国有银行的一些方法也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概不赘述本文只就关于应该利用民营经济来拉动一些经营比较落后的国有企业进步作一下探讨

 

三、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融合

 

a)可行性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坚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贡献从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条件前面的数据充分表明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经济地位日益突出而随着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全面展开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仍然可以看出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的支持是非常少的因为银行的大部分资产都为了满足其社会效益而投给了国有企业如果民营企业介入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说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它既解决了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又解决了国有企业中上面出现的种种弊端

 

b)纳什均衡

对于国家看待民营企业应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态度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市场进入博弈

假设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已在市场上的垄断企业(在位者)一个是想进入的企业(进入者)在位者想要阻挠进入者进入以保护其垄断地位它有两种可选择的战略默许或斗争进入这也有两种战略进入或不进入假定进入前垄断利润是500进入后利润合为300(各得150)进入成本为30各种战略组合如图所示

在位者

默许斗争

进入120150-300

不进入05000500

 

进入者

 

该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进入默许)(不进入斗争)注意尽管进入者不进入时默许与斗争对在位者是一样的但只有在在位者选择斗争时不进入才是进入者的最优选择所以(不进入默许)不是纳什均衡

如果我们将上述博弈均衡看成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如果进入者真的进入那我们就剔除了在位者的斗争这种威胁因为在位者的最优选择是默许故市场进入博弈中(进入默许)是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政府对待民企融入国企的态度那就是“默许”如果考虑到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我觉得政府的态度就应该是鼓励

 

一点建议

 

i.要对民营企业给与充分的信任中国的现状是还有很多人对民营企业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会而民营企业却是想依靠着政府建立起自己的“本土优势”我们看到的是许多经济领域都限制着民营企业的进入很多政策还没有跟上民营企业的改革步伐比如环境污染的领域虽然理论上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但是观念上不允许

 

ii.政府在对待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上不要做“口头承诺”要以民营企业的利益为重有的民企在兼并国企过程中在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的条件下政府已承诺的政策无法兑现造成了民营企业的困境给很多的想兼并国企的民营企业以很大顾虑

 

iii.降低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门槛简化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具体手续部门关卡

 

iv.在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在民企参与国企改革之前形成的应由国家负责剥离不应让它们成为民企的新包袱这样才能使民企参与国企后发展迅速也会迅速的

 

v.盘活原来国企的优良资产为社会做出贡献(比如吸纳下岗职工)

要保证民企充分的资金来源民企参与国企的目的大部分是要消化国企原有的债务和下岗职工问题如果国企的债务太大会给入主后的民企资金方面带来太大压力这方面我国应制订相应的政策给民企向各大银行贷款创造必要的条件比如可以制定四大国有银行增加民营企业贷款的政策

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国有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虽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初见成效但从本文上述分析中国有银行的现行存在的约束——激励机制问题仍十分严重其从根本上改良其内部治理结构势在必行

通过本文分析国有银行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融合是可能与必要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融入一方面可以解决其自身的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贷款给民营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本文还就法人治理结构如何进入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论证

在本文的后半部本人论证了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国家应该创造的外部条件指出在理想状态下只有国家撤出其在国企中的控制权才能使民企能优化国企

但是上面的论述并不是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国有银行与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取得改革的成功在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与世界的合作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①以上部分数据摘自《经济观察报》

②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版

③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张维迎《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陈阳《中国企业经营与博弈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