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55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一、(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巍峨(é)上溯(shù)血泊(pō)酸涩(sè)

B.矗立(chù)镶嵌(xiāng)瞩目(zhǔ)翕动(xī)

C.瞻仰(zhān)嫩藕(nèn)浑浊(zhuó)貂裘(qiú)

D.隆重(lóng)逶迤(yí)蹒跚(shān)惶惑(huò)

2.下面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上溯:

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

B.络绎不绝:

人来人往,车来车去,不间断。

C.肃穆:

严肃而恭敬。

D.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⑴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⑵周围一片,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

⑶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的绿色水面上,溅

起一朵朵浪花。

A.瞻仰寂静混沌

B.瞻望宁静浑浊

C.瞻仰寂静浑浊

D.瞻望宁静混沌

4.回忆所学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对纪念碑的介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既介绍了纪念碑建筑上的特征,更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B.《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C.《七根火柴》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文章主角不是大量笔墨所写的卢进勇,而是有高尚品格的无名战士。

D.《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挫折悲观、失落的情绪。

5.名句默写。

(4分)

(1)不惜千金买宝刀,。

一腔热血勤珍重,。

(秋瑾《对酒》)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28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读碑

刘成章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的浮雕,我——细心地看了。

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

它使我怦然心动。

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

我不由再次仰起头:

彼苍者天,伟哉此碑!

丰碑千秋!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

不过,有时是细看,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一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

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

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周围一片寂静,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

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什么字?

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

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

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个地找人,也该找到了。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我然后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

我在想:

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这条川道站满!

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占满!

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

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

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

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

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

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

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

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

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

读碑文也需要注释。

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

不敢说。

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3分)

7.到南泥湾之前和之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8.你能从网上搜索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

认真体会并默写出来。

(4分)

9.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对某一事或某一物的认识过程,或许类似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过程,请写出来。

(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二胡

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

它的结构和小提琴差不多。

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

两者发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

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

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

其实,这话有所偏颇。

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的,到15世纪末才逐渐定型。

二胡,最初并不是汉民族的乐器,而是来自西北民族,所以称“胡琴”。

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国人早就在拉胡琴了。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样的诗句,那时是公元11世纪。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

这当然是说笑而已。

我以为,用二胡拉悲曲远胜于欢歌。

很久以前,我听过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录音,这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

单纯的声音,缓慢悠扬的旋律,带着些许沙哑,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

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不勉强。

然而乐曲绝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后发出的深长叹息,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

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

后来,我听到小泽征尔指挥庞大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独奏,变成了许多小提琴的合奏。

在交响乐团奏出的丰富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现的仍是映照着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独的身影。

他黑暗的视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光,然而谁能阻止他向世界敞开一个音乐家的多情胸怀?

谁能改变他倾诉苍凉心境的美妙语言?

我看到,站在指挥席上的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十多年前,在旧金山一条人迹稀少的街道上,一阵二胡声从远处飘来,拉的正是《二泉映月》。

在异国他乡,一位流浪的中年中国男人,正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琴声里。

我远远地看着他,不忍心走到他身边,然而琴声还是一声声扣动了我的心弦。

听了无数次《二泉映月》,在旧金山街头,是我听得最伤感的一次。

(文章有改动)

10.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它的奇妙在于仅有两根弦,就能。

(3分)

11.为什么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

(3分)

12.为什么说阿炳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

(4分)

13.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第2段中哪些语句可以印证这一说法?

(4分)

三、(6分,每小题3分)

14.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1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②能从中得到激励,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③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

四、(50分)

16.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

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

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

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七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第三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上溯”的“溯”应读sù。

2.B(络绎不绝: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3.C(做此题应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并结合作者的感情来选词。

4.D(《己亥杂诗》诗人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

(1)貂裘换酒也堪豪洒去犹能化碧涛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熟读背诵,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不要写错别字。

6.因为作者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就有了悲壮感,并因此产生了建设新生活的使命感。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民族解放、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是烈士们鲜血的记录,所以,作者“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后,便会想起那些烈士,便会产生悲壮感与使命感。

7.在去南泥湾之前,作者仅认识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是那样的庄严、雄伟、壮观,而之后认识到了这纪念碑是无数先烈为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立的一座丰碑。

(作者到南泥湾之前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在文章“但是……”之前的部分可找到,“庄严、雄伟、壮观”;到南泥湾之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在文章后半部分。

注意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不能照抄照搬文中的句子。

8.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根据时间和战争的性质来记忆,切记不要写错别字。

9.提示:

针对具体的事或物,写出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10.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文中有“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的句子,提炼概括即可。

11.因为小提琴与二胡的结构差不多,两者的发声原理也是一样的,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的,所以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

(本题答案在文中第一段,仔细阅读,提炼概括即可。

12.因为他演奏出了心灵的孤独寂寞和人间的悲苦沧桑。

(本题答案在文中第二段,文中说“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后发出的深长叹息,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这让《二泉映月》成为了“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

13.“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

”“……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在文中第二段摘选出描写“我”和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的感受即可。

14.示例: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点绿意(要参照加横线句子的句式和内容来续写。

15.如果(假如)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如果(假如)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并且能从中得到激励,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改写时,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关联词语运用正确即可。

16.思路点拨:

题目“捡拾幸福”,其中对“捡拾”的理解要准确。

“捡拾”的意思是“到处翻找,搜寻,搜集,拾取”,或理解为“发现”;加上“幸福”,暗含着身边的幸福无处不在,但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细腻的心才能发现。

材料中列举了许多生活中一闪即逝的瞬间,这些瞬间虽然短暂,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给人幸福美好的感受,我们可以顺着材料的提示,整理自己的思绪,忆起心中的幸福,为写作作准备。

“幸福”含义广泛,从身边的生活着眼,从细微之处考虑,尽量多考虑几个方面的事例,避开雷同的素材,在真情实感的烘托下抒写幸福的感受。

例文:

捡拾幸福

幸福是什么?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觉得简简单单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题记

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有幸福的人生,而对幸福的理解却不同。

有人认为拥有财富的人就真正拥有幸福,而有人认为拥有爱情就真正拥有幸福,还有人认为拥有友谊就真正拥有幸福。

其实,要想幸福就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幸福,捡拾幸福,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美满幸福的一生。

学会发现幸福,捡拾幸福,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因为每一件小事对于我来说都暗藏着莫大的幸福。

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在灯下为我洗衣服,为全家做饭,我心里感到高兴,这就是幸福。

学会发现幸福,捡拾幸福,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

一对老年夫妻牵着手一起在林荫小道上漫步,他们的身躯刻满了风雨沧桑,可他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幸福,共同经历的日子,一起创造的美好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幸福是发自内心的,用心去体验它就是最大的幸福。

学会发现幸福,捡拾幸福。

因为幸福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一个不会发现幸福的人会很痛苦。

因为他很自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总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因为他很粗心,他会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

因为他很狭隘,面对犯下错误的人,不会去宽容他,关爱他,不会去感化他,而是打击他,冷落他。

我想这时,他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幸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可以用心去捡拾它;幸福有时会很遥远,有时却近在咫尺。

幸福不需要你表现出来,其实幸福体现在一点一滴,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捡拾幸福,你会发现,幸福并不是稍纵即逝的流星,也不是一碰就破的美丽泡沫,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无处不在。

点评:

用词很好,语言优美。

突出了主题,文中描写了作者对幸福的特别感受——简简单单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一颗善于感受、发现幸福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