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76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9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5 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docx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5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

2013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5对策措施类综合题(学生版)

【题型特点】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思维建模】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考点定位】

问题

表现

措施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

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

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

黑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

①改进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②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③建立湿地保护区;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3.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

影响因子:

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防御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季节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节流: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5.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

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6.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2.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

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7.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灾害强度(哪些因素影响?

);2.当地自然状况(地形、地质;自然条件潜力大小);3.灾害时间和地点

社会经济

人口、经济水平、经济密度、距发达地区远近

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8.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2.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

1.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2.利用率低(浪费);3.能源消耗快速增加;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储备体系健全。

治理措施

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例1】(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区域略图(图10)。

图10

材料二:

2010年锡都个旧市主要工业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图(图11)。

图11

(1)红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

影响该地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

(8分)

(2)分析哈尼人“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布局的优点。

(8分)

(3)2010年个旧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影响该市该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4分)

(4)为防止“锡都”变“熄都”,实现个旧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8分)

【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水资源也逐渐短缺。

材料三 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1)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

(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既能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能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例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

中新社北京2012年2月13日

电:

极寒天气持续笼罩欧洲,目前已致逾600人丧命,2过去两天来,欧洲多个地区持续大雪,22国已发布极寒警报。

欧洲最主要河道多瑙河也因厚厚的冰层而关闭了数百公里的航运。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向媒体表示,当前席卷欧洲的严寒天气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

纳利斯说,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

而过去数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在东南欧上空交汇,给该地区带来大量降雪。

材料二:

德国境内多瑙一美因一莱茵运河,连通多瑙河(J)和莱茵河(K),如下图。

材料三:

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大幅下跌,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1)结合材料,简述欧洲极寒天气特点及其成因。

(8分)

(2)简述多瑙一美因一莱茵运河的航运价值。

(8分)

(3)分析欧盟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出口企业应对措施。

(12分)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总结】

1.细审“题干”。

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模拟训练:

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

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

描述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阐述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

语言格式:

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

有利:

1、2、3..。

不利:

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

有利:

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

1、因为..所以(导致)..2..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

语言格式:

因为A..,以A比B...

意义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判断

理由+结论。

语言格式:

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

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关系

思路:

A导致B导致C..。

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2.列出“模板”。

(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

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

;“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

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口语化)”、“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出现语法错误)”、“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Ⅰ、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尽量多使用地理术语作答

Ⅱ、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主动标明①②③④

Ⅲ、答题时点要多,但避免重复采分点

Ⅳ、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名题巧练】

1.(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

(一))(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

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

(2)为保护该文化遗产,请你提出合理的措施。

(6分)

2.(广东省茂名市201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28分)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题。

材料一: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图5)

图5

材料二:

201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1.30%,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孟买、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

孟买人口约为1800万(2010年),大约43%的人口位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贫民窟基础设施务件差,其居民靠着做小生意、收垃圾等维持生计。

(1)从板

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板块,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

(4分)

(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但两者的主要气候类型截然不同。

据图分析,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印度半岛则表现为

的特点。

(4分)

(3)图5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

(4分)

(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问题突出,请就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8分)

(5)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8分)

3.(河南开封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来了中华文明。

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km,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km,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

(1)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害河”,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2)黄河“小水含大沙”,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现象,主要分布于哪些河段?

(4)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哪些作用?

(5)面对黄河中下游的问题,除了修建水利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治理措施?

5.(江苏省扬州市2013届高三期中检测试题)28.图15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分)

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8分)

风速

风向

天气特征

A

B

(2)A、B两地易发生洪涝灾害,说明其多发的月份,结合水循环相关环节分析该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3分)

(3)分析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4分)

6.(广东省惠州市2013届高三4月一模试题)40.(28分)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油气产业占国民经济绝对主导地位。

作为新兴市场,吸引了多国投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日利亚地理位置

材料二:

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首批8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至2012年底,已有50多家企业入驻,类型涵盖建材行业、家用电器、轻工、鞋帽、家具行业、包装材料等领域。

尼日利亚是泛美协定成员国之一,产品出口欧美实行零关税,无配额限制。

(1)

该国濒临_____洋,按五带划分,地处_____带。

(4分)

(2)该国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___季,北部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南部可可、棕榈出口量大,该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尼日利亚油气资源丰富,分析该国油气输出量大但经济效益低的原因。

(4分)

(4)说明粤尼经贸合作区布局于拉各斯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

(5)尼日利亚北部灌溉农业、畜牧业生产规模大,指出当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8分)

7.(湖南省永州市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阅读澜沧江流域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我国境内澜沧江流域的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区域。

(1)说出澜沧江流域的主要资源优势有哪些?

(2)对澜沧江流域(我国境内)的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8.(2013年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41.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题。

材料一:

黑河流域示意图(图9)

材料二: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1)黑河属于_______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分)

(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_______,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_______。

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6分)

(3)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4)简述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8分)

9.(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22分)挪威海岸线沒长,境内多山,降水丰沛,河流、湖泊、冰川众多。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挪威及其邻国简图。

材料二挪威A

地与芬兰B地月均气溫(0C)、月均降水(mm)对比表:

材料三挪威是欧洲少数几个油气资源丰富、油气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油气并采对环境的危害。

下图为挪威北部梅尔科岛液化天然气生产流程示意图。

(1)简述挪威海岸线曲折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对比图中A、B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7分)

(3)挪威铝土矿资源缺乏,却是与俄罗斯齐名的世界著名铝生产国和出口国。

简述挪威与俄罗斯相比发展炼铝工业的劣势。

(4分)

(4)材料三中的运输方式X应当是______,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5)分析材料三所示天然气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

10.(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图是南美洲局部示意图。

图中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以及委内瑞拉的东部和中部等地区。

读图回答

下题。

(1)虽然奥里诺科河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对水能的开发却很少,试分析原因。

(6分)

(2)经过半个多世纪破坏性的开采,委内瑞拉部分油田逐渐枯竭,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还原高考】

(2012广东卷)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题。

图8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

(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4分)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

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10分)

(4)加拿大西南部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资源退化。

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8分)

(2012山东卷)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8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6分)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4分)

(2012新课标全国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