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85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docx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课后习题专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磷B、铁C、碘D、钙

2、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99B、67C、166D、32

3、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B、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C、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D、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4、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D、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砹的氢化物不稳定B、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氢氧化锶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D、铍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NaClC、H2SD、H2

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B、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D、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8、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B、溴化钾C、水D、氯化镁

9、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0、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ⅠA族B、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C、氢氧化铷是弱碱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

11、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的是()

A、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B、把绿豆大的钾投入水中

C、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D、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

12、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B、HXO3C、H3XO4D、H2XO4

二、填空题

13、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1)这9种元素分别为ABCDEFGHR

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得溶液的pH7。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色。

(6)G元素和H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三、推断题

14、已知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8、11、13,请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XYZW

(2)写出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XY

ZW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X+Y

Z+Y

W+Y

15、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固氮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ABCD

EFGIJ

(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F+CO2

D+E

I+J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I

第二章课后习题专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B、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C、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D、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3、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

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量。

据此试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D、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4、阅读下列的叙述,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

作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重要途径之一的“生物质能”,主要指用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

古老的刀耕火种、烧菜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用能方式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

(1)下面有关“生物质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B、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

C、生物质能源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主要途径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2)沼气有机废弃物(树叶、秸秆、草类及垃圾、粪便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分解而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

农村沼气池中发酵后的池底剩余物是很好的沤肥。

下面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

A、使用沼气作能源可以保护森林B、使用沼气是对化学能的充分利用

C、使用沼气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D、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5、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B、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C、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D、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石墨

Cu片、Ag片

Zn片、Cu片

Fe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7、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

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供电时的总反应是:

2H2+O2=2H2OB、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C、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D、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8、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

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转化为SO3

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9、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

氢能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

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大量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10、关于锌铜—稀硫酸原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B、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燃烧木炭取暖③炸药爆炸④酸碱中和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2、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

根绝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2)在②中,金属片作负极

(3)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上有气泡产生

(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3、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填写下表

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如何影响

实例

温度

浓度

固体表面积

催化剂

第三章课后习题专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B、天然气C、煤气D、坑道气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氯气B、溴水C、氧气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CH3ClB、CH2Cl2C、CCl4D、HCl

4、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5、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他们分别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6、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

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有机物的分子间结构十分复杂

C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

D有机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

8、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A、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B、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9、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三氯甲烷B、乙醇C、苯D、四氯化碳

10、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B、氯化铁C、乙烷D、乙烯

11、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A、乙烯与水加成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C、氯气与苯用氯化铁做催化剂反应D、乙烯与氯气加成

12、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B、乙烯通入溴水

C、在鎳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13、查看下列酒类饮品的商品标签,其中酒精含量最高的是

A、啤酒B、白酒C、葡萄酒D、黄酒

14、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CuSO4·5H2O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D、金属钠

15、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B、钠块熔成小球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

1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17、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29.5gB、44gC、74.8gD、88g

18、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A、蒸馏B、水洗后分液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19、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

A、有酯类物质生成B、有醇类物质生成C、有酸类物质生成D、有盐类物质生成

20、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蔗糖和纤维素B、淀粉和纤维素C、果糖和葡萄糖D、淀粉和葡萄糖

21、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酶D、纤维素

22、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如糖,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你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C、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D、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得嫌疑

23、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C、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D、油脂属于酯类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25、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的下列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B、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变为脂肪

C、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26、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蔗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B、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

C、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D、蔗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27、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它的操作如下:

取少量纯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

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A、蔗糖尚未水解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以中和做催化剂的酸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乙醇B、乙酸C、碳酸钠D、碳酸

2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纤维素B、蛋白质C、蔗糖D、淀粉

30、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中不含葡萄糖的是

A、蔗糖B、淀粉C、油脂D、蛋白质

31、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为两层,溴水几乎无色的是

A、苯B、酒精C、碘化钾溶液D、己烷

F

32、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ClCCl。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F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它是平面分子C、它只有一种结构D、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

第四章课后习题专练

一、选择题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合成纤维的产量B、硫酸的年产量C、乙烯的年产量D、石油的年常量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B、石油的裂化C、煤的干馏D、乙烯聚合

3、石油裂化的目的是

A、除去石油中的杂质B、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C、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D、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

5、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类和液化石油气类。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A、醇类B、一氧化碳C、烃类D、氢气

6、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症的政府目标,卫生部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IO3-+5I-+6H+=3I2+3H2O。

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二、填空题

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1可以选用;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1的量应。

(2)加入试剂1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2可以选用

(4)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3H2O)为原料生产铝,主要包括下列过程:

(1)将粉碎、筛选后的铝土矿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2)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使

(1)所得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铝固体

(3)使氢氧化铝脱水生成氧化铝

(4)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

请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推测第步转化过程消耗的能量最多。

(1)

(2)

(3)

(4)

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

某同学设计从孔雀石中冶炼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1)将孔雀石粉碎后加过量的稀硫酸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3)向滤液中加入一种金属粉末。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试回答:

①第

(1)步反应中的现象为

②第(3)步加入的金属粉末是,理由

③设计从滤液中获得铜的另外一种方案:

4、空气质量已经是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1)目前,环保部门监测和公布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2)在汽油中加入某种含铅化合物可以提高汽油的抗震性能,但我国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