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99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x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篇一: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参与,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忆江南》幻灯片的同时听赏音乐)音乐播放的同时老师随音乐起舞。

2、简介作者:

师:

你们知道朗诵这首词吗?

它的作者是谁?

(生回答)

师:

你们真棒!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早年在江南生活,晚年时他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忆江南》,忆江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江南风光秀丽,美景无限。

俗话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地方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那江南的美景,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二、引入新课(吟江南)

(1)师:

从古至今,凡游过江南的人们,无不惊叹她的温柔、婉丽。

多少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

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诵词:

出示词幻灯片,播放配乐,教师直接示范朗诵一遍。

(2)师:

此诗毫不掩饰地表明作者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风景梦萦魂绕。

谁能像老师一样来朗诵这首词呢?

(指名朗诵,师评价或生评价)

(3)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白居易的这首词,感受一下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吧!

(师生共同朗诵,播放配乐)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教师范唱。

师:

同学们读的真好!

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美的意境,现在这首诗已经被谱了曲,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旋律吧!

2、聆听歌曲范唱。

师:

这首歌让曲作者“戴于吾”谱了曲之后好听吗?

老师唱得还不够好,让我们再来细细地欣赏一次(播放音乐)。

3、轻声哼唱歌曲。

(出示歌谱图片)

(1)师:

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让我们试试一起跟着音乐,看着歌词轻声地哼唱一遍吧。

可用“la”的音轻轻地哼唱旋律。

(2)师:

下面就请跟着琴轻轻地把歌词唱一唱。

说说你比较难掌握的是哪一句歌词。

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3)江南有太多的美可以让我们回味无穷了,所以在唱最后一句“忆江南”时我们也应该让人感觉回味无穷,让我们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用“渐弱”的力度来唱最后一句。

(4)(出示圈好的曲谱)师:

同学们唱的太美了,我仿佛又看到了江南那迷人的景色。

现在请你们听老师唱一唱歌谱,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老师圈出的这几个音有什么特点?

(最后一句和结束句)

(5)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

指导情绪:

回忆江南美景时是怎样的心情?

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

提醒学生唱出江南音乐的特色——甜美柔和。

怎样才能唱出甜美柔和的声音呢?

〈音量轻,气息连,表情好〉)

4、表现歌曲

师:

刚才我们很好地演唱了这首歌曲,那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歌曲更好地表现江南的美吗?

请学生用多种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分组展示。

(女生唱词,男生哼唱;男生唱词,女生哼唱。

男生朗诵,女生哼唱;女生朗诵,男生哼唱)

四、拓展《忆江南》

1、师:

大家的表演让我仿佛真的走进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中,你们知道吗,白居易写这首词的时候还写了两首《忆江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二忆,三忆,让我们一起来朗诵:

(出示二忆,三忆课件)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2、师:

你能试着把这两首词代入歌曲中唱一唱吗?

(师放伴奏,学生试唱)

3、师: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陈俊华演唱的《忆江南》(出示视频),我们一起来听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

4、师:

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好姐妹。

有什么样的音乐就有什么样的舞蹈!

如果我们给《忆江南》配上舞蹈动作的话,那该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先同学们请欣赏舞蹈《小城雨巷》。

师:

舞蹈《小城雨巷》细腻唯美,在2007年春晚节目中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个舞蹈表现的是富有江南特色的雨,因为有了雨的滋润,江南才变得那么灵动、温润,手撑油纸伞的姑娘们在柔和的灯光掩映下,行走在独具特色的“民居”之间,透着江南姑娘的灵秀之气、风韵之美,烘托出江南的清雅、大气。

(观看2007年春晚江南舞蹈《小城雨巷》片段,配上《忆江南》的歌曲。

让学生边看边舞。

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柔美。

五、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诗、歌、舞几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让我们一同起立,再一次赞美江南,歌唱江南!

让我们在《忆江南》的歌声中舞动起来。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

(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

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

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

(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

(思考:

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

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

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

生谈自己的感受。

(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

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

“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

【篇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版本)

第1课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xxx|xxxxxx|)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

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

(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

(手鼓)

(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

(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

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

(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

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

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

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

能联想到什么?

(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

(2)欣赏第二乐段。

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

描绘了什么场面?

(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

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

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

(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

(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八、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西洋铜管乐其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3、通过欣赏,乐曲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难点:

1、辨别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音色。

2、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创设情景法、谈话法等。

学习方法:

欣赏法、表演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

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导:

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

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

(点击课件,出示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图片)

圆号:

温和、高雅。

长号:

高傲、辉煌、庄重而饱满。

大号:

低沉、浑厚。

分辨

师:

听完了四位朋友的美妙歌声,大家记住了他们的嗓音特点了吗?

生齐:

记住了。

师:

记住了?

如果现在我们关闭画面听音乐,你能分辨出是谁在歌唱吗?

生:

能——

师:

能?

好,现在我们分成两个方阵,比一比,看那个方阵分辨能力最强。

(点击课件,播放小号和大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

生:

我听出来了,是小号和大号在对话。

师:

对方方阵同意吗?

(同意)下面听第二组对话。

(小号与长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

)长号与圆号的音色比较接近,这时可能会:

甲阵:

好像是小号和长号吧。

乙阵:

应该是小号和圆号吧。

师:

看来大家对这一组对话中的对话这一时还不敢肯定,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讨论后在回答。

甲阵:

这一组对话应该是小号与长号。

师:

另一方阵?

乙阵:

我们也认为是小号与长号。

师:

说说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生甲:

因为长号的音色比较庄重。

生乙:

我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我觉得长号的声音比圆号听起来更威严一些,圆号听起来较为柔和。

3、了解演奏方法

师:

同学们回答的有理有据,精彩极了。

但是,这么美妙的声音是怎样演奏出来的呢?

请大家来看录像。

(点击课件,展示小号、长号、圆号、大号演奏画面)

生:

它们都是人来吹奏的。

师:

大家再想想,在庞大的器乐家族中,它们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

生:

西洋乐器。

师:

确切的说应该是西洋铜管乐器。

(板书:

西洋乐器)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断主奏乐器

过渡语:

在我们对四位朋友的形状、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大家听听是那位朋友在担任主奏演员。

(点击课件,播放《那不勒斯舞曲》)师:

从大家的表情和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就一起说吧!

生:

小号——

师:

(板书:

小号)这首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的欣赏曲目《那不勒斯舞曲》。

(板书:

《那不勒斯舞曲》赏析)

2、乐曲简介

师:

(点击课件)《那不勒斯舞曲》师巴黎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一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音乐。

作者,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熟悉旋律,正确排序。

熟悉旋律

师:

首先来熟悉乐曲的旋律。

(板书:

旋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按书上的顺序,用小号为大家吹奏。

(第一遍,先分段吹奏;第二遍,三个乐段连起来吹;第三遍,让学生跟着一起哼唱。

正确排序

师:

刚才老师是按照书上的顺序吹奏的,请同学们在仔细的听一边乐曲录音,判断一下,书上的顺序是否符合乐曲的演奏顺序?

(播放录音)

生:

书上的排列顺序是错误的。

师:

正确的该怎样?

生:

正确的顺序应为

(2)、(3)、

(1)

师:

有不同意见吗?

生:

没有。

4、节奏练习,明确旋律弱起。

师:

下面听老师拍两组节奏,大家听听有什么不同。

【篇三: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舞起来》

第一课时《跳吧!

跳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跳吧!

跳吧》,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学会2-3个新疆舞蹈动作,抒发“我能唱,我能跳”的愉快心情。

2、掌握歌曲难点节奏,能用难点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歌曲《青春舞曲》中,师生舞蹈律动进教室。

【在充满新疆风情的图片、音乐和舞蹈动作中感受欢快的气氛,同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疆的异域风光中,感受新疆的美。

导入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啊?

(新疆)你是从哪些动作看出来的?

()谁能来表演一下?

(生自由展示)

师:

这些同学真能干,我们请她们来当当小老师带领我们合着音乐跳一跳吧!

(师生共同表演舞蹈,同时熟悉音乐旋律。

师:

是啊,今天我们要跳着好看的舞蹈,带着欢乐的心情一同走近新疆塔塔尔族,和新疆塔塔尔族的朋友们一起踏歌起舞吧。

二、节奏练习1、听辨鼓点

师:

听,迎宾的乐声响起来了。

你能听出给音乐伴奏的是什么乐器吗?

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聆听手鼓演奏的声音,回答问题。

师:

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棒!

是啊,这就是新疆最有特色的乐器——手鼓。

(出示手鼓,简单介绍)

师:

你能从下面四张节奏卡片中找出手鼓的正确节奏吗?

(听辨节奏,选出真确的节奏。

a.手鼓节奏练习

师:

手鼓的热情演奏,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好客,我们也来学一学简单的手鼓演奏吧。

出示节奏:

|||

(先练习拍节奏,再用模拟手鼓演奏)【徒手给音乐伴奏】

b.其他节奏练习

师:

同学们可真能干,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新疆特有的打击乐器——铃鼓吧。

铃鼓:

|||手鼓:

|||

c.打击乐器伴奏,熟悉歌曲旋律

师:

真不错,如果能为歌曲伴奏那就更好了。

王老师真想演唱一首新疆歌曲,请能干的小乐手们为我伴奏,好吗?

(完整表演,师表演唱)三、学唱歌曲

1、听情绪,引出旋律

师:

刚才同学们在为老师演唱的歌曲伴奏,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热烈的)

师:

对啊,欢快热闹的歌声还引来了两只小舞鞋,瞧,它们跳得多欢啊!

(出示课件)2、轻声哼唱旋律

师:

小舞鞋“嗒嗒嗒”地唱着,跳出欢快的舞步,让我们一起踩着它的舞步跳起来吧!

【用手指随音乐旋律线舞动,用“嗒”跟琴模唱。

让学生用手指直接感受旋律线地变化,熟悉歌曲,注意发声方法的正确。

3、出示歌片,学唱歌曲

让我们跟着欢快的小舞鞋跳吧跳吧。

【完整地轻声哼唱歌曲。

】四、合作表演

师:

新疆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热情奔放,他们的舞蹈美丽大方,下面我们也来跳一跳吧!

唱一唱吧!

(生分成器乐组、歌唱组、舞蹈组进行表演合作表演。

小结:

我们的新疆音乐之旅结束了,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真正到新疆去旅游,和新疆的朋友们一起欢歌,一起跳舞。

第二课时《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3.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教学重点

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难点

能用藏族踢踏舞基本舞步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电脑、教学光盘、手风琴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听唱法、示范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

?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养成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课堂音乐活动中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歌曲复习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

今天老师再次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西藏――让我们看看认真看看图片,听听音乐,了解一下西藏及日喀则的风土人情

2.师生共同交流藏族相关文化,教师总结中出示有关藏族文化引导学生说说平时从电视、书中了解到有关西藏的介绍

师:

藏族是我们56个民族的一员,它主要居住在西藏,藏族人民聚居在海拔很高的高原,那里风光神奇而美丽。

藏族人民不仅勇敢坚强,而且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其中,最有特点的舞步就是他们的踢踏舞步。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领略这铿锵有力的舞步。

3.在踢踏舞步学习中感受歌曲节拍

a.教师示范踢踏舞步。

教师按固定八拍子分解进行训练。

b.学生跟教师一起学习踢踏舞步。

c.给踢踏舞步加上声势,初步感受藏族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师:

刚才,我说过,藏族人民热情奔放,踢踏舞步铿锵有力。

他们在跳踢踏舞的时候通常会加上一些喊声。

如:

哟哟、嘿嘿。

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d.鼓励学生和着音乐进行踢踏舞步的表演。

师:

来,让我们合着音乐来一遍。

教师播放音乐伴奏,让学生在音乐中完成踢踏舞步的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