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06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驶系统教学案.docx

行驶系统教学案

第一节行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传动系统的存在解决了发动机特性与汽车使用对发动机要求之间的矛盾。

为使汽车运动,还需要行驶系统。

汽车是一种轮式车辆,它靠带橡胶轮胎的车轮在地面上滚动行驶。

有的汽车左右两侧的车轮将在一根轴(也叫车桥)上,再通过弹性悬挂架(包括弹簧、减震器等)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以缓和不平地面对汽车的冲击力并衰减汽车的振动。

车架是汽车的一个基架,汽车上所有机件都直接或间接与之相连接。

上述这些机件,就构成了汽车的行驶系统。

也就是说,汽车行驶系统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几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

汽车行驶系统的功用是:

1)除了具有承载车身的汽车外,作为汽车基架的车架,要直接或间接安装汽车上所有机件,并承受这些机件的重力、力及力矩,如发动机、变速器等支点的反力矩等。

2)传递汽车与地面间的各种力,包括垂直、纵向、横向力等。

3)行驶系统的弹性悬架可以使汽车在各种不平路面上能以较高速度平稳行驶。

4)汽车行驶系统对汽车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及通过性的提高也具有重要影响。

轮式汽车是通过车轮与路面的接触而实现运动的。

车轮和分别支承在车桥和上。

为减少汽车在此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身所受到的冲击及车身的振动,车桥和又通过弹性悬架和车架连接。

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体。

行驶系统将整个汽车连接成一体。

第二节车架与车桥

一、车架

汽车车架俗称大梁,它是跨接在前后车桥上的桥梁式结构,是整个汽车的基础。

汽车静止时,车架随着垂直载荷。

汽车行驶时,车架会受到比静止载荷大3~4倍或更大的弯曲应力,若路面不平,还将受到扭矩的作用。

因此,要求车架强度高、刚度适合;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应尽可能降低汽车的重心和获得较大的前轮转向角,以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转向的灵活性。

(一)车架的形式构造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型式基本上可分成边梁式、中梁式、综合式和无梁式车架。

1、边梁式车架

边梁式车架由左、右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并通过铆钉或焊接将纵梁和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被广泛应用在货车和特种汽车上。

如图3-2所示。

2、中梁式车架

中梁式车架又称脊梁式车架,它是由一根贯穿汽车纵向的中央纵梁和若干根横向悬伸托架构成。

中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是中梁的断面可做成管开或箱形。

采用中梁式车架确较大的扭转刚度并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采用独立悬架。

车架较轻,减少了整车重量,重心也较低,行驶稳定性好。

车架的强度和刚度较大,不易产生变形,如图3-3所示。

3.综合式车架

综合式车架是由边梁式和中梁式车架结合而成的,如图3-4所示,车架前段或后段近似边梁结构,便于分别安装发动机或驱动桥。

传动轴从中梁中是穿过。

这种结构制造工艺复杂,目前应用也不多。

4.无梁式车架

无梁式车架是以车身兼代车架,所有的总成和零部件都安装在车身上,作用于车身上的各种战略重点和力矩均由车身承受。

所以这种车身也称为承载式车身,如图4-5所示。

上海桑塔纳轿车、一汽奥迪100型轿车均采用承载式车身。

(二)车架的修理

1.车架变形的修理

车架弯曲、扭曲或歪斜变形超过允许值时,应进行矫正。

若变形不大,可用专用液压机具(车体桥下机)进行整体冷压矫正。

变形严重时,可将车架拆散,对纵、横梁分别进行矫正,然后重新铆合,必要时可采用中性氧化焰或木炭火将变形部位局部加热至暗红色进行热矫正(加热温度不得超过700℃.,以免影响车架的性能)。

2.车架裂纹的修理

车架出现裂纹应采取手工电弧焊进行焊修,其操纵步骤如下:

步骤一:

焊前准备用砂布或钢丝刷等将裂纹附近清洗干净;在裂纹端头前方10mm处钻一直径为3~6mm的止裂孔,以防裂纹继续扩展;用手砂轮在裂纹处开V开坡口,如图3-6所示(图中虚线指用砂纸打磨的范围)。

步骤二:

施焊用反极直流焊接法焊接:

焊接电流为100~140A,焊接电弧应昼短些,采用直径为4mm的J526焊条,焊条与其运动方向成20℃~30℃倾角,堆焊高度不大于基体平面1~2mm,焊后要锉平焊缝,修磨光滑。

步骤三:

用腹板加强

裂纹较长或在受力较大部位时,焊后应用腹板进行加强。

腹板可用焊接或铆接结合的方法固定到车架上。

采用焊铆结合的方法时,焊接部位应适合预热(100~150℃),焊后应将焊缝应光滑、平整、无焊瘤、弧坑、气孔、夹渣等缺陷,咬边尝试应不大于0.5mm,咬边长度不大于焊缝长度的15%。

二、车桥

(一)车桥的作用与分类

车桥根据悬架结构型式的不同,可分为非断开式和断开式两种。

当采用非独立悬架时,车桥中部是刚性的实心和空心(管状)梁,这种车桥即为非断开式;断开式车桥中部为活动关节式结构,与独立悬架配合使用。

根据车桥作用不同,车桥又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

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

一般货车前桥多为转向桥,后桥或中、后两桥为驱动桥,越野汽车的前桥为转向驱动桥,挂车的车桥为支持桥。

驱动桥已在传动系中叙述,支持桥除不能转向外,其他功能和结构与转向桥基本相同。

下面主要讲述非断式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

(二)转向桥

1.转向桥的组成

汽车的前桥一般都是转向桥,其作用是利用铰接装置,使装在其两端的车轮偏转一定角度来实现汽车转向,同时,还承受和传递汽车的部分载荷和汽车制动、车轮侧滑等产生的作用力及力矩。

各种车型的转向桥,其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四部分组成。

(1)前轴

前轴是由钢材锻造而成,中部向下凹,以降低发动机位置,从而降低汽车重心,扩展驾驶员视野,并减少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夹角。

(2)转向节

转向节是车轮转向的铰节,是一个叉形件,由上、下两叉和支承轮毂的轴构成。

在左转向节的上叉上也有一个带键槽的锥孔,用以安装转向节臂。

(3)主销

主销的作用是铰接前轴与转向节侥着主销摆动以实现车轮转向。

(4)轮毂

轮毂用于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凸缘,他通过内外两个圆锥滚柱轴承装在转向节轴颈上。

轮毂外端装有端盖,以防止泥水和尘土浸入;内侧装有油封、挡油盘,以防止润滑油浸入制动器。

2.转向桥的作用

能够实现车轮转向和驱动两种功能的车桥称为转向驱动桥,一般应用于全轮驱动的越野汽车上。

其结构如图3-11所示。

它具有一般驱动桥所具有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也具有一般转向桥所具有的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

它与单独的驱动桥和转向桥相比,不同之处是:

由于转向的需要,半轴被分成两段,分别叫做内半轴(与差速器相连)和外半轴(与轮毂相连),二者用等角速万向节连接起来。

同时主销也因此分成上、下两段,分别固定在万向节的球形支座上。

转向节轴颈部分做成空心的,外半轴从中穿过。

转向节的连接又是球状壳体,既能满足转向的需要,又适应了转向节的传力需求。

目前,发动机排量2.0L以下的中低挡轿车中有90%以上采用了发动机前置和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其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

左图所示为上海桑塔纳轿车前桥总成,它采用滑柱连杆式(又称麦佛逊式)独立悬架。

前桥上端通过减振支柱座与车身连接,下端通过左、右下摇臂与固定在车身上的副车架连接,从而达到固定前轮的作用。

悬架下摇臂通过两个金属橡胶支承关节与副车架相连,车轮上下跳动时,摇臂绕支承关节摆动。

下摇臂通过球形接头与转向节连接。

为了减小车辆转弯时的倾斜度,在副车架与下摇臂之间还装有横向稳定杆。

车轮定位

一、前轮定位

1、前轮定位的目的

前轮定位是指在汽车运行时,由摩擦力、重力和离心力引起的所有的力及力矩的平衡。

这对于保证汽车车轮与地面的良好接触非常重要。

前轮定位是检验车轮与路面接触情况的一种方法。

前轮定位的主要目的是使车轮在路面上做纯滚动而无滑移、滑转。

好的前轮定位将带来:

良好的燃油经济性;更大的前轮运动空间;良好的方向稳定性;转向轻便;轮胎寿命延长;提高安全性影响前轮定位的角度参数有五个。

它们是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转弯半径。

2、主销内倾

主销内倾是指在横向平面内,主销上端向内倾斜一个角度。

主销内倾角是在横向平面内,主销中心线与实际垂线之间的夹角。

这个角度是不能调整的,如图3-12所示。

主销内倾的作用是:

可防止前轮外倾角过大;减小转向阻力臂,使转向轻便;提高操纵稳定性;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方向稳定性:

使汽车重量的分配更接近轮胎与路面接触区。

3、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是指主销的顶部向后或向前倾斜一个角度。

向后倾斜为正后倾,向前倾斜为负后倾。

主销后倾角是在纵向平面内,主销中心线与过车轮中心的实际垂线之间的夹角。

主销后倾角如图3-13所示。

前悬架中主销后倾主要有以下作用:

使前轮自动回正,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转弯完成后,帮助前轮回到直线行驶位置

弥补路面不平对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的影响。

主销后角过大,会造成转向困难、路面冲击过大和前轮摆动。

主销后倾角过小、在高速行驶时可造成漂移、摆振和方向稳定性不好等问题。

主销正后倾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转向阻力。

当然,这些增加的转向阻力可通过动力转向来克服。

只有机械转系的汽车,通常采用很小的主销后倾或主销负后倾。

在一些新型的轿车上,采用主销负后倾角是必要的。

i.前轮前束

前轮前束值指左右两前轮前端水平距离与其后端水距

离之差。

如图3-14所示。

当B小于A时,叫做前轮正前束;当B大于A时,叫做前轮负前束。

前轮前束以英寸(in)为单位。

当汽车向前行驶时,会产生某些使前轮向外滚开趋势的力。

在汽车上采用小角度的前束,可抵消这些力。

在汽车行驶中,转向传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可能会造成轮胎前端向外偏摆。

从这一点来说,前轮前束应该为零。

在前轮驱动的汽车中,前轮设置成负前束以便获得一些其它的力。

前轮驱动的汽车趋于使前轮回到合适的直线向前位置。

前轮前束调整不合适会使轮胎磨损加剧并且造成转向困难。

5.前轮外倾

前轮外倾是指前轮的顶部向内或向外倾斜一个角度。

图3-15所示为前轮正外倾和负外倾的例子。

前轮外倾是车轮中心线与实际垂线之间的夹角。

检查该角度的目的是确认车轮与路面垂直。

这样布置可使两侧轮胎胎面一致,从而使载荷分配和整个胎面磨损均匀。

正确设置前轮外倾角,可使:

胎面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最大

胎面与路面的接触面正好处于载荷点的下方

转向轻便

如前轮外倾角设置不正确会造成:

球头铰和车轮轴承磨损

转向时车轮一侧滑磨

轮胎过渡磨损,这种磨损情况如图3-16所示,前轮负外倾过大,将造成轮胎内侧磨损加剧;前轮正外倾过大,将使轮胎外侧磨损加剧

图3-17更进一步说明了前轮外倾角设置不正确时轮胎的磨损情况。

从图中可发现车轮不同部分的滚动半径不同;对于轮胎上每个点来说,其运动都是沿着各自不同的直径来滚动,车轮就象一个圆锥体在滚动。

圆锥体上的点沿着许多不同的直径滚动而且有向外沿圆周滚开的趋势,但实际上,车轮由结构制作用只能沿直线滚动,轮胎外侧或滚动直径较小一侧试图滚动更快,这导致胎面外侧部分在地面上打滑,磨损加剧。

二、四轮定位

以前,汽车上只有前轮定位。

然而,同时拥有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汽车工业把这种定位叫做全轮定位或四轮定位。

汽车后桥与汽车的纵向中心线不垂直。

当汽车后桥主减速器主动齿轮轴线与汽车的纵向中心线不平行时,汽车会向一侧转向。

这类问题可通过四轮定位来诊断。

图3-18中的定位仪就可以进行四轮定位。

这种设备已经相当完善,并且通过计算机可帮助维修人员校正车轮定位。

该计算机里存储有很多汽车车轮定位的操作规范和近25年来生产的汽车的车轮定位具体要求。

1.后轮定位因素

后轮定位作为四轮定位的一部分,了解可能影响后轮定位的因素是必要的。

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后轮定位角,下面列出一些较主要的因素:

后副车架和后桥偏离中心线

悬架控制臂衬套磨损

弹簧压坏

碰撞后维修不当或严重路面冲击,造成悬架构件弯曲变形超出规定值。

由于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按照制造商推荐的后轮定位技术规范检查、校正后轮定位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2.后轮定位角

在校正后轮定位时,通常需要检测和调整三个角度,它们是推力角、前束角和外倾角。

推力角是指后轮所走过的轨迹与汽车纵向中心线的夹角。

推力角应该调整到接近于零;否则,汽车行驶时会摇头摆尾。

后轮外倾角与前轮外倾角非常相似,其特点是,后轮外倾角是后轮的上部稍微向外倾斜一个角度。

在汽车加装负载后,车轮刚好回到与路面垂直位置。

后轮前束角调整到与前轮前束角差不多。

图3-19是有独立后悬架的后轮定位调整环节。

后轮前束角,与前轮前束角类似,通过横拉杆来调节。

图示结构中,后轮外倾角可通过专用工具转动调整螺母来完成调整。

随着螺母转动,后轮外倾角随之改变。

3.四轮定位检测顺序

下列是检测四轮定位的具体操作顺序实例:

(1)对预设四轮定位进行检查

(2)更换或修复在前一步已查出的损坏件;

(3)按要求把汽车停放在四轮定位仪检测台架上。

通过对汽车前后车轮施加三次颠簸使汽车悬架位置正确;

(4)检测和读取后桥推力角;

(5)如果后轮定位角是可调的,按照生产商提供的技术要求调整后轮前束角,以校正推力角与汽车中心线一致,并设置后轮外倾角;

(6)按如下顺序检测和调整前轮定位角:

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

(7)如果汽车上装备有动力转向,在调整前束前,起动发动机并来回转动转向盘1/4到1/2圈。

只装有机械转向系的汽车,不必进行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