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18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灌区××水库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1前言

1.1预案编制目的

  为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做好××水库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编制《××××灌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1.2预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1.3预案适用范围

《××××灌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适用于××××灌区××水库影响范围内洪水调度所涉及的部门、单位、机构、设施等。

  本方案适用于2015年度汛期。

1.4预案编制原则

  ⑴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⑵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⑶强调"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⑷突出"可操作性"。

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⑸力求"协调一致"原则。

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⑹实行"动态管理"原则。

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5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按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按生命损失分级标准,Ⅰ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50人、Ⅱ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10人、Ⅲ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3人、Ⅳ级生命损失小于3人。

  按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Ⅰ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00万人;重要设施为国家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和军事设施;河道形态为河道改道;人文景观为世界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剧毒化工厂、核电站、核储库;Ⅱ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100万人;城镇是地、县级市或城区;重要设施为省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改道;工业污染为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Ⅲ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0.01~1万人;城镇是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设施为市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省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严重破坏、大江大河遭受一般性破坏;人文景观为省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较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Ⅳ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小于0.01万人;城镇是乡村和散户;重要设施为一般性;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县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一定破坏;人文景观为自然景观遭轻微破坏;工业污染为一般性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

2水库大坝概况

2.1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水库位于河南省××市××镇李岗村与王庄村结合部的××,在××××灌区内,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引水充库。

水库自南水北调陶岔渠首开始,经8km的××总干渠、24km的刁河总干渠、1.9km的姜湾分干渠及充库闸入水库,引水渠长33.9km,充库流量6/s,上述渠道已建成。

水库流域面积5.02。

2.1.2水文气象概况

  水库流域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最高极端气温为41.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6.5℃。

  受亚热带季风环流影响,降雨年际变化大;最小年降水量为411.7mm,最大年降雨量1207.2mm。

降水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枯季少雨,汛期降水集中,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7.4%左右,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集中,汇流历时短,洪量大。

  ××水库为反调节水库,水库来水主要靠丹江口水库通过渠道引水;水库流域面积仅5.02平方公里,汇流面积小。

2.1.3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水库于1976年兴建,1980年因故停建,流域内无水利设施。

2.2工程和水文概况

2.2.1水库水文基本情况

水库流域暴雨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由气旋形成。

每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汛期(6~9月)降雨高度集中,约占全年降水的57.4%,尤以7~8月更为明显,期间暴雨频繁、强度大、雨量多,易形成大暴雨洪水。

2.2.2水库大坝基本情况

2.2.2.1水库工程概况

  该水库规模为中型,水库总库容1244万m3,其中兴利库容1160.14万m3,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

工程等别为三等,主要建筑物为三级,水库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水库正在实施续建加固工程。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引水枢纽、充库枢纽、泄洪输水涵洞、泄洪输水枢纽、泄洪渠几部分组成。

  大坝:

坝型为均质土坝,全长3200m,最大坝高19.5m,坝顶高程为134.9m~142.5m。

  引水枢纽:

××水库蓄水方式是从丹江口水库充库引水,自南水北调陶岔渠首进水闸经8km的××总干渠、24km的刁河总干渠、1.9km的姜湾分干渠及充库闸入水库,引水渠总长33.9km。

充库设计引流量6/s。

  充库枢纽:

位于右坝头西约150m的姜湾分干渠桩号1+850处,由节制闸、充库闸、充库渠和邓彭公路交通桥组成。

  泄洪输水涵洞、泄洪输水枢纽及泄洪干渠工程不再详细介绍。

2.2.2.3大坝施工质量

由于大坝目前正在续建加固,尚未能经相关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测。

2.3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2.3.1水库水情监测系统

  水库设有量雨器1台。

  报汛方式:

自动加人工辅助报汛。

2.3.2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观测方式:

人工观测

3突发事件分析

3.1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3.1.1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

3.1.1.1超标准洪水

  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93)》规定,超过1000年一遇的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⑵超标准洪水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的险情

  ①水库溢洪道超设计流量时,洪水漫溢溢洪道边墙,严重冲刷大坝下游坡脚,危及大坝安全。

  ②入库流量远大于出库流量,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库水位急剧升高,最终导致洪水漫溢坝顶造成溃坝。

  ③由于高水位作用,大坝出现滑坡、渗透破坏、淘刷等重大险情。

  ④、输、泄水建筑物荷载超过设计安全值,导致输、泄水建筑物出现失稳、裂缝等,危及工程安全。

3.1.1.2工程隐患

  可能存在隐患:

一是大坝坝体发生渗流异常、渗漏、裂缝、滑坡等;二是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倒塌等;三是输水洞出现漏水、地基渗透破坏和冲刷破坏等等各种隐患;

3.1.1.3、地震灾害

  查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知,水库坝区地震动力加速度为0.05。

当水库所在区域地震动力加速度超过设防值0.05时,水库枢纽工程可能发生的险情为:

一是大坝发生裂缝、滑坡、液化等险情,二是溢洪闸闸墩发生位移、失稳、倒塌等险情,三是溢洪闸闸门或起闭机发生变形,导致泄洪闸启闭不灵等险情。

3.1.1.4战争及恐怖事件

  若发生战争及恐怖袭击,水库枢纽工程及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溃坝,或造成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使水库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有效地组织抗洪抢险。

3.1.1.5其它

  水库处于多雷区,建筑物、电源、通讯等设施易遭受雷击破坏,直接或间接危及工程安全。

3.1.2重大险情对水库工程安全的危害程度

  ⑴渗漏:

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漏洞、滑坡及塌坑等,最终引发溃坝。

  ⑵漏洞:

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塌坑等险情,造成溃坝。

  ⑶塌坑:

此种险情既破坏坝的完整性,又可能缩短渗径,同时伴有渗漏、漏洞等险情发生,有溃坝的危险。

  ⑷裂缝:

纵向裂缝有可能发展为滑坡,危及大坝安全;横向裂缝易形成渗水通道,有溃坝危险。

  ⑸滑坡:

根据滑坡的范围,可分为坝身与基础一起滑动和坝身局部滑动,不及时抢护,危及坝身安全。

  ⑹风浪淘刷:

轻者将坝前护坡冲毁,造成大坝坍塌;重者使坝身遭受严重破坏,有溃坝的危险。

  ⑺输、泄水建筑物与坝体结合部位渗漏,产生接触渗透破坏,不及时抢护,危及建筑物与大坝安全。

  ⑻溢洪闸和放水洞的闸墩、闸门、启闭设施等遭到破坏造成闸门不能启闭,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危及大坝安全。

3.2大坝溃决分析

3.2.1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

  根据3.1.1的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有:

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战争及恐怖事件和其它等因素。

3.2.2水库溃坝的可能性分析

  ××水库目前为在建续建大坝,为创造施工干地条件,水库早已排空。

××水库流域面积小,仅5.02平方公里,在暴雨强度小于等于50年一遇的设计工况下,均能通过泄流流走;即使在1000年一遇暴雨情况下,水库现有库容能容蓄连续2周的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洪量。

故××水库理论上溃坝的可能性很小。

4险情监测与报告

4.1险情监测和巡查

4.1.1水库工程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方式、频次等

4.1.1.1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及方式

  ⑴、巡查大坝前坡时,一是沿坝前坡水面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二是持探水杆沿水边走,沿水边走的人要不断用探水杆探摸,借波浪起伏的间隙查看护坡石有无松动或冲坑等险情。

  ⑵、巡查大坝后坡和坝顶时,一是沿坝顶走,主要查看坝顶路面有无塌陷现象,查看坝顶防浪墙有无裂缝;二是先沿坝后坡马道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行走,再沿坡脚至坝后坡马道之间的坡段行走,注意观察坝坡及坝脚有无渗漏、裂缝、滑坡等险情。

三是沿排水体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

  ⑶、对坝下游坡脚外50-260m范围内的地面及鱼池进行巡查,检查有无渗漏等现象。

  ⑷、闸门和启闭设备、电源等,由电工负责检查是否有雷击、有无故障等情况发生。

  ⑸、检查输、泄水建筑物有无裂缝、渗漏等现象。

  ⑹、检查溢洪道、输水洞下游冲刷情况,溢洪道有无堵塞,两岸护坡有无松动、坍塌、滑坡迹象。

4.1.1.2险情巡查频次

  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时,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三天一次,巡查必须安排专人负责。

  ⑵、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日2次,必要时,安排专人根据险情程度加密观测次数。

  ⑶、库水位超过50年一遇设计洪水或发生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时,大坝表面巡查每小时观测一次,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频次为每日4次,重大险情由专人轮流24小时不间断监测。

4.1.1.3报警方式

⑴、警号规定

凡发现险情,吹哨、移动电话、报警器、人工传递。

⑵、出险标志

  在出险、抢险地点,白天插红旗,夜间挂红灯(应能防风雨),作为出险标志。

4.1.2工程险情监测、巡查人员组成及监测、巡查结果处理程序

4.1.2.1水库工程的险情监测、巡查工作由熟悉工程情况、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

4.1.2.2、工程监测、巡查结果处理程序

  ⑴工程监测、巡查人员把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发现险情,立即报告水库防汛责任人。

  ⑵经防汛责任人复核后,写出险情情况及处理意见,上报上级防指,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险情发展;

  ⑶经市防指复核后,上报市政府、市包库责任人,经市抢险专家组现场察看后,确定险情等级、提出抢护措施,有溃坝危险时,市防指通知有部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⑷组织调度有关成员单位抢险。

4.2险情上报与通报

4.2.1向水库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指报告险情的方式

  工程险情巡回检查工作人员在发现险情后,立即向水库负责人当面报告,由水库负责人及时向市防指汇报,由市防指向上级防指报告。

4.2.2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险情的方式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险情,由市防汛指向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险情。

5险情抢护

5.1抢险调度

5.1.1抢险调度方案

5.1.1.1险情等级的确定

  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根据险情,参照3.1.2的险情等级分析确定险情等级。

5.1.1.2不同等级险情抢险调度方案

  Ⅲ级险情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Ⅲ级险情时,防指指挥包库干部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市包库干部任指挥长,市防指成员单位为成员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经批准后启动Ⅲ级响应行动。

  Ⅲ级响应行动如下:

  ⑴市防指立即派防汛抢险专家组赴抢险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⑵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⑶水库负责人汇报水库水情、工情及险情。

  ⑷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会商后,进行洪水调度。

  ⑸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调用防汛抢险队或预备队到达出险现场进行抢险。

  ⑹应急抢险过程中,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抢险进展情况。

  ⑺当险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排除时,市防汛抢险专家组现场核实后,经批准后,结束Ⅲ级响应行动。

  ⑻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

  Ⅱ级险情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Ⅱ级险情时,市防指副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市防指副指挥任指挥长,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经批准后启动Ⅱ级响应行动,同时将情况上报河南省防指。

  Ⅱ级响应行动除采取Ⅲ级响应行动中的有关措施外,增加以下措施:

  ⑴市政府派工作组指导抢险工作;情况严重时,提请市长办公会听取汇报并作出部署,由市防指将部署情况下达给各有关单位,并立即派督导组、专家组赴抢险现场加强技术指导。

  ⑵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会商后,进行洪水调度。

  ⑶市防指副指挥带领市防指有关人员亲临现场,指挥抢险,通知可能淹没范围内各单位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⑷淹没范围内的有关单位负责人、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要按照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求,亲临一线指挥。

  ⑸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命令抢险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水库指定位置抢险。

  ⑹物资、交通部门接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指令后,要立即组织,紧急调运抢险物资,满足抢护重大险情的需要;交通部门还要做好群众安全转移的运输工作。

⑺电力、通讯部门要千方百计确保供电和通讯联络畅通,按预定应急保障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防汛抢险服务。

⑻卫生防疫部门接指令后,要立即组织医疗队和防疫队赶赴灾区巡回医疗,现场做好抢险人员、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⑼公安部门要组织力量做好抢险第一线及群众转移、安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持治安秩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紧急交通管制,开设应急"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⑽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派记者深入抢险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并经批准发布险情信息。

⑾民政部门要组织确保转移群众的生活供应,发动社会力量对灾区群众实施捐助救济活动。

  ⑿抢险期间征用或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⒀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

  Ⅰ级险情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Ⅰ级险情时,市防指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市防指指挥任指挥长,市防指及水利局成员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启动Ⅰ级响应行动,同时将情况上报省防指、省政府。

  Ⅰ级响应行动除采取Ⅱ级响应行动中的有关措施外,增加以下措施:

  ⑴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将工作部署下达给有关单位,并立即派出市督导组、专家组赴抢险现场加强技术指导并请求市防指派出抢险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

  ⑵淹没范围内各单位负责人、防指成员要按照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求,亲临一线指挥抢险及人员财产转移工作。

  ⑶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命令水库管理单位所有抢险队、预备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水库指定位置。

  ⑷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

5.1.2水库应急调度权限、执行部门

  水库的应急抢险调度方案,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由市防汛办负责执行,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各自工作。

5.2抢险措施

5.2.1做好天气及洪水预报

  气象部门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水库管理单位要及时收集掌握气象信息,对洪水发生和变化过程作出科学预测,提高防汛调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5.2.2增大水库蓄洪能力

  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所有抢险队上坝,从土场用编织袋装土运到坝顶,在坝顶抢筑子埝,利用大坝超高蓄洪。

5.2.3千方百计降低库水位。

5.2.4根据不同险情制定相应的抢护措施

  ⑴、渗漏

  ①抢护方法:

临水截渗防漏、背水导渗减压。

  ②抢险物料:

土工布、编织袋、草袋、麻袋、砂石、钢管等物资。

  ⑵、漏洞

  ①抢护方法:

软帘盖堵、软楔堵塞、抛填粘土前戗。

  ②抢险物料:

棉被、土工膜、草捆、麻袋、泥土、砂石等物资。

  ⑶、塌坑

  ①抢护方法:

翻压夯实、填塞封堵、填筑滤料。

  ②抢险物料:

土工布、土工膜、棉被、草捆、麻袋、泥土、砂石等物资。

  ⑷、非滑坡裂缝

  ①抢护方法:

塑料膜覆盖、开挖回填。

  ②抢险物料:

塑料膜、石灰、沙壤土等。

  ⑸、滑坡

  ①抢护方法:

塑料膜覆盖、抛石固脚阻滑、临水截渗、背水导渗、上部减载。

  ②抢险物料:

土工膜、土工布、编织袋、砂、石、土等。

  ⑹、风浪淘刷

  ①抢护方法:

砂袋压盖、抛石抢护、石笼抢护。

  ②抢险物料:

编织袋、铁笼、砂、石等。

  ⑺、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渗漏

  ①抢护方法:

临水截渗、背水导渗。

  ②抢险物料:

土工膜、土工布、编织袋、草袋、麻袋、砂石、钢管等物资。

  ⑻、输、泄水建筑物裂缝

  ①抢护方法:

环氧砂浆堵漏、防水快砂浆堵漏。

  ②抢险物料:

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沥青麻丝、沙子等。

  ⑼、溢洪闸或放水洞闸门破坏

  ①抢护方法:

钢筋网堵口、钢筋混凝土管封堵

  ②抢险物料:

蓬布、灰渣、钢筋、麻袋、草袋等。

5.3应急转移

5.3.1人员及财产转移安置任务

  受威胁区域内的人员及财产转移任务由市人民政府负总责,成立由民政、农业、交通、公安、卫生、物资、商业、粮食等部门参加的市应急转移指挥部,并根据制定的转移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群众转移、安置、救灾、抚恤等工作,有关单位分别负责辖区内的群众安全转移与安置工作。

5.3.2转移方案

5.3.2.1转移方案制定

  由市防指负责组织制定。

5.3.2.2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及交通工具

  ⑴转移路线按照"就近、就快"的原则;

  ⑵各村各单位按照制定的转移方案,明确在特殊情况下的联络方法和警报信号,包括转移的路线、地点、安置措施、交通工具等,要逐步传达到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5.3.3转移警报发布条件、形式、权限及送达方式

5.3.3.1转移警报发布条件

⑴遭遇超标准洪水,确认将发生洪水漫顶时;

⑵遭遇超设防标准地震或战争恐怖袭击等造成坝体发生结构性破坏,无法抢护,或对渗漏等险情抢护失败、无能力遏止漏水扩大时;

  ⑶依据已发生的洪水量级,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水库泄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对下游造成严重危害时。

5.3.3.2转移警报发布形式

  撤离警报利用有线、无线、视传、声传、送达等多种方法。

5.3.3.3转移警报发布权限

  由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发布。

5.3.3.4转移警报送达方式

  采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警器或鸣笛等手段进行预警,撤离预见期较短时,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可采用分阶段分区域发布方法,实施部分提前撤离。

6应急保障

6.1组织保障

6.1.1水库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6.1.1.1当发生Ⅲ级险情时

  ⑴、指挥机构

  指挥长:

××市副市长

  副指挥长:

××镇镇长、公安局政委、气象局局长、水利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负责人:

派出所、粮所、武装部、农办、电管所、财政所、供销社、通信局、交管站、卫生院、××水库等主要负责人。

  ⑵、职责分工

  市防汛办公室:

全面负责水库的防汛抢险工作。

交通、供电、电信、公安、物资、商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组织抢险工作。

  下游乡镇及各有关村委单位负责组织群众转移工作。

  ⑶、工作方式

  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现场工作。

6.1.1.2当发生Ⅱ级险情时

  ⑴、指挥机构

  指挥长:

市防指副指挥

  副指挥长:

××镇镇长、公安局政委、财政局、气象局及水利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负责人:

派出所、民政所、财政所、农办、、粮食所、供销社、交通管理站、通讯局、供电站、卫生院及水库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

  ⑵、职责分工

  公安局:

担负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救灾等任务。

  水利局:

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预报,负责抗洪抢险技术和工程措施指导和管理。

  农办:

组织农业生产救灾,恢复生产。

  公安局:

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防汛紧急期间协助防汛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保障抢险救灾队伍、车辆优先通行。

  交通管理局:

负责组织所辖公路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防洪抢险;负责抢险救灾车辆的组织调度。

  公路局:

负责组织所辖公路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防洪抢险。

  民政所:

负责洪涝灾害地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及时掌握并向主管部门和市防指提供洪涝灾害情况。

  教委:

负责组织中小学校防洪抢险工作。

  供销社、粮食所:

负责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所需的麻袋、编织袋、木材、铁丝、塑料布等物资的调拨、供应。

  供电局:

负责防汛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

水库管理单位职责和Ⅲ级险情时相同。

  ⑶、工作方式

  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现场工作。

6.1.1.3当发生Ⅰ级险情时

  ⑴、指挥机构

  指挥长:

市防指指挥

  副指挥长:

武装部政委、市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副局长、气象局局长

  成员单位负责人:

派出所、民政所、财政所、农办、土地所、粮食所、交通管理站、公路局、气象局、广播电视局、供电局及水库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

  ⑵、职责分工

  成员单位职责同Ⅱ级险情。

  ⑶、工作方式

  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现场工作。

6.1.2水库应急抢险专家组组成

  Ⅲ级险情,市防办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Ⅱ级险情,市防汛抢险专家组。

  Ⅰ级险情,市水利局抢险专家组派员到现场指导,市防汛抢险专家组配合。

6.2队伍保障

6.2.1抢险队伍组成、人员数量和联系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