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14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1前言

1.1预案编制目的

为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做好××水库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1.2预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1.3预案适用范围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适用于××水库影响范围内洪水调度所涉及的部门、单位、机构、设施等。

本方案适用于汛期(每年度六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及可能发生大洪水的其它时间。

1.4预案编制原则

⑴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⑵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⑶强调“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⑷突出“可操作性”。

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⑸力求“协调一致”原则。

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⑹实行“动态管理”原则。

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5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按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按生命损失分级标准,Ⅰ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50人、Ⅱ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10人、Ⅲ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3人、Ⅳ级生命损失小于3人。

按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Ⅰ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00万人;重要设施为国家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和军事设施;河道形态为河道改道;人文景观为世界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剧毒化工厂、核电站、核储库;Ⅱ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100万人;城镇是地、县级市或城区;重要设施为省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改道;工业污染为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Ⅲ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0.01~1万人;城镇是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设施为市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省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严重破坏、大江大河遭受一般性破坏;人文景观为省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较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Ⅳ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小于0.01万人;城镇是乡村和散户;重要设施为一般性;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县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一定破坏;人文景观为自然景观遭轻微破坏;工业污染为一般性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

2水库大坝概况

2.1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水库座落于招远市××镇××河支流××河的××游,是一座以防洪和(工)农业供水为主的××型水库。

坝址位于东经××度××分、北纬××度××分。

水库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控制流域面积××km2,干流比降×׉。

水库以下是××镇、××村、××学校、××厂,还有××公路、××高速路、××铁路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水库防洪作用非常重要。

××水库流域形状呈××形,山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丘陵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

2.1.2水文气象概况

水库流域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11.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为39.8℃,最低气温在1月下旬为-18.5℃。

据1960年至2005年资料统计,水库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60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065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为262mm(1968年)。

降水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枯季少雨,汛期降水集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7%左右,形成春旱、夏涝、秋后又旱的局面。

水库的径流由大气降水补给,径流在时间上变化特点与降水相似,但年际、年内变化更大。

2.1.3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水库流域内自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建成小

(二)型水库××座,塘坝××座。

2.2工程和水文概况

2.2.1水库水文基本情况

⑴暴雨特征

水库流域暴雨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由气旋形成。

每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汛期(6~9月)降雨高度集中,占全年降水的77%,尤以7~8月更为明显,期间暴雨频繁、强度大、雨量多,易形成大暴雨洪水。

⑵洪水特征

水库所在河流××河为典型的山溪雨源型河流,河水流量与降雨变化规律一致,且年际、年内变化更为剧烈,季节性变化明显,暴雨洪水集中于汛期,枯季流量小甚至干枯,加之水库流域地处山丘区,地形坡度大,源短流急,洪水过程陡涨陡落,行洪过程时间较短。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mm,最丰年为××年,年降水量为××mm,最枯年为××年,年降水量为××mm。

2.2.2水库大坝基本情况

2.2.2.1工程特性表(见附表1)

2.2.2.2水库工程概况

该水库规模为××型,水库总库容××万m3,其中兴利库容××万m3,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年一遇。

设计洪水位××米,校核洪水位××米。

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为××级,次要建筑物为××级。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水库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三部分。

大坝:

坝型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全长××m,最大坝高××m,坝顶宽××m,坝顶高程(黄海)××m。

溢洪道:

位于大坝西端,为无闸控制的宽浅式(有闸控制)溢洪道,最大泄洪流量××m3/s。

放水洞位于大坝××端,为浆砌石拱涵洞衬钢筋砼管(砼管、浆砌涵),尺寸××,进口底高程××m,出口底高程××m,设计流量××m3/s。

(详见附图2:

水库枢纽平面图、附图3:

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水库有关技术参数和泄流曲线、库容曲线等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泄量等技术参数详见表2—2。

泄流曲线、库容曲线等详见附图4:

××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泄量关系曲线图。

2.2.2.3大坝施工质量

大坝无地质勘察资料,工程地质条件不明。

根据大坝注册登记资料,××水库大坝为心墙砂壳坝,心墙填土为粘土。

2.2.2.4水库多年运行情况

××水库运行××多年来,水库共溢洪××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年××月××日,最高库水位××米,溢洪道最大泄量××立方米/秒,泄洪总量××万立方米。

水库最低水位为××米,发生在××年××月××日。

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约××万立方米,灌溉用水量约××万立方米。

水库历年运行情况见表2—3。

 

表2-3水库历年运行情况统计表

2.2.2.5工程运行管理条件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立了××水库安全运行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

值班制度、控制运用制度、大坝养护维修制度、溢洪道、放水洞启闭机械维修制度、大坝安全检查制度、巡视检查制度。

2.2.2.6洪水调度方案

⑴正常洪水调度方案

①、工程有关技术指标

a、汛中限制水位××m(兴利水位),为6月20日至8月15日其间控制的蓄水位。

允许超蓄水位××m,即7月份发生过较大暴雨的情况下,允许8月l日后控制的水位,是一种特定情况下允许在8月1日提高的汛限水位。

b、警戒水位××米(设计洪水位+0.5m),校核洪水位××米(允许最高水位,××百年一遇洪水位)。

②、正常洪水调度

a、雨前水位低于汛限水位(××米),预计雨后水位不超过汛限水位的情况下,不泄洪。

b、雨前水位已达汛限水位(××米),预计雨后最高水位可能达到××米(设计水位),溢洪道泄量小于××秒立米,下游河道安全行洪。

⑵非常洪水调度

①警戒洪水:

雨前水位己达到汛限水位(××米),库水位达到警成水位××米(设计水位+0.5米)时,抢险队上坝,做好抢险准备,通知水库下游淹没范围内的群众做好转移准备。

②雨前水位己达到汛限水位(××米),预计最高库水位可能达校核洪水位××米(××百年一遇),溢洪道最大泄量××秒立米。

当库内水位达到校核洪水××米时,通知下游淹没范围内的群众立即转移。

⑶超标准洪水对策和抢险措施

雨前水位己达到汛限水位(××米),此时要考虑到上游××水库跨坝,抢险人员要在库水位到达警戒水位××米时上坝,做好抢险准备。

当库内水位达到校核水位××米,天气继续降雨,抢险队在坝顶抢筑子堰,确保大坝安全。

2.3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2.3.1水库水情监测系统

水库流域设有量雨器1台。

(无不用写)

报汛方式:

人工电话报汛。

2.3.2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观测方式:

人工观测

2.4历次病险症状及处置情况

由于受建库条件限制,水库建设质量差、标准低,运行中不断出现问题,为此对工程进行了多次续建加固。

历次续建加固情况见表2—4。

表2~4××水库历次续建加固工程情况表

3突发事件分析

3.1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3.1.1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

3.1.1.1超标准洪水

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93)》规定,超过××百一遇的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⑵超标准洪水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的险情

①水库溢洪道超设计流量时,洪水漫溢溢洪道边墙,严重冲刷大坝下游坡脚,危及大坝安全。

②入库流量远大于出库流量,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库水位急剧升高,最终导致洪水漫溢坝顶造成溃坝。

③由于高水位作用,大坝出现滑坡、渗透破坏、淘刷等重大险情。

④、输、泄水建筑物荷载超过设计安全值,导致输、泄水建筑物出现失稳、裂缝等,危及工程安全。

3.1.1.2工程隐患

可能存在隐患:

一是大坝坝体发生渗流异常、渗漏、裂缝、滑坡等;二是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倒塌等;三是放水洞(管)出现漏水、地基渗透破坏和冲刷破坏等等各种隐患;

3.1.1.3、地震灾害

查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知,水库坝区地震动力加速度为0.1,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当水库所在区域地震动力加速度超过设防值0.1时,水库枢纽工程可能发生的险情为:

一是大坝发生裂缝、滑坡、液化等险情,二是溢洪闸闸墩发生位移、失稳、倒塌等险情,三是溢洪闸闸门或起闭机发生变形,导致泄洪闸启闭不灵等险情,四是机架桥发生倒塌等险情。

3.1.1.4上游水库溃坝

水库上游有××座小型水库,××座塘坝,总库容××万m3。

由于水库流域地处山丘区,地形坡度大,源短流急,洪水过程时间较短,当水库流域有1座小水库溃坝,××水库水位预计升高至××m;发生50~100(含100)年一遇洪水时,上游将有××座塘坝溃坝,××水库水位预计迅速升高至××m。

3.1.1.5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

由于水库上游山洪暴发、小水库溃坝、大风浪等原因,造成大树、木材、油罐、冬季冰凌等大体积漂移物撞击坝前护坡、放水洞、溢洪闸等工程,可导致水库枢纽工程出现断裂、裂缝、变形等重大险情;还可能堵塞溢洪道、放水洞。

3.1.1.6战争及恐怖事件

若发生战争及恐怖袭击,水库枢纽工程及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溃坝,或造成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使水库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有效地组织抗洪抢险。

3.1.1.7其它

水库水面宽阔,呈××方向,遇较强季风,造成风浪冲刷淘空坝前护坡石,大坝心墙失去有效保护并遭风浪淘蚀,危及大坝安全。

水库处于多雷区,建筑物、电源、通讯等设施易遭受雷击破坏,直接或间接危及工程安全。

3.1.2险情的种类及发生的部位和程度(详见表3-1)

3.1.3重大险情对水库工程安全的危害程度

⑴渗漏:

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漏洞、滑坡及塌坑等,最终引发溃坝。

⑵漏洞:

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塌坑等险情,造成溃坝。

⑶塌坑:

此种险情既破坏坝的完整性,又可能缩短渗径,同时伴有渗漏、漏洞等险情发生,有溃坝的危险。

⑷裂缝:

纵向裂缝有可能发展为滑坡,危及大坝安全;横向裂缝易形成渗水通道,有溃坝危险。

⑸滑坡:

根据滑坡的范围,可分为坝身与基础一起滑动和坝身局部滑动,不及时抢护,危及坝身安全。

⑹风浪淘刷:

轻者将坝前护坡冲毁,造成大坝坍塌;重者使坝身遭受严重破坏,有溃坝的危险。

⑺输、泄水建筑物与坝体结合部位渗漏,产生接触渗透破坏,不及时抢护,危及建筑物与大坝安全。

⑻溢洪闸和放水洞的闸墩、闸门、启闭设施等遭到破坏或钢丝绳断裂,造成闸门不能启闭,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危及大坝安全。

 

序号

险情种类

出险部位

险情等级

I级(重大险情)

II级(较大险情)

III级(一般险情)

1

渗漏

大坝

渗较多浑水,且出逸点高

渗较多清水,略有浑水,出逸点较高

渗较少清水,出逸点不高

2

漏洞

大坝

漏水量大,浑浊度高

漏清水量较少,浑浊度较低

漏清水量少,清水

3

塌坑

大坝

经鉴定,与渗水、漏洞有直接关系,或坍塌持续发展、坍塌体积较大

背水侧有渗漏情况,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小

背水侧无渗漏情况,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小

4

裂缝

大坝

贯穿性的横缝或滑坡裂缝

未贯穿的横缝或不均匀沉陷裂缝

长度较长的纵向裂缝或面积较大的龟纹裂缝

5

滑坡

大坝

大面积深层滑坡

较大面积的深层滑坡

小范围浅层滑坡

6

风浪淘刷

大坝上游护坡

坝前护坡被风浪冲刷淘空,严重坍塌。

坝前护坡被风浪水流冲刷侵蚀或淘空,冲坑面积较大,未形成坍塌

坝前护坡被风浪水流冲刷,出现的冲坑面积较小

7

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渗漏

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漏洞

输、泄水建筑物下游背水面出现渗漏,渗清水,略有浑水

输、泄水建筑物下游背水面出现渗漏,渗少量清水

8

输、泄水建筑物破坏

输、泄水建筑物

输、泄水建筑物发生显著位移、失稳、倒塌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较宽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较窄

9

闸门及启闭机破坏等

闸门、启闭机等

闸门严重变形损坏,启闭失灵

闸门变形不能启闭

启闭机破坏或钢丝绳断裂

10

决口

大坝

各种形式决口

11

漫溢

大坝

水面漫过坝顶

12

洪水

水库

超校核标准的洪水

超设计标准~校核标准(含校核标准)的洪水

设计标准以下的洪水

13

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

枢纽工程

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Ⅰ级险情

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Ⅱ级险情

发现上游大体积漂移物或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Ⅲ级险情

14

战争或恐怖袭击

枢纽工程、通讯、电力设施等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Ⅰ级险情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Ⅱ级险情;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Ⅲ级险情;袭击通讯、电力设施等

险情的种类以及发生的部位和等级表表3-1

 

3.2大坝溃决分析

3.2.1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

根据3.1.1的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有:

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上游水库塘坝溃坝、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战争及恐怖事件和其它等因素。

3.2.2水库溃坝形式

××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顶长××m,坝顶宽××m,坝顶高程××m,最大坝高××m。

主坝上游坝坡坡比××。

主坝下游坝坡坡度为××。

溃坝形式主要包括:

坝坡滑坡引起大坝失稳溃坝和遇超标准洪水漫顶溃坝。

3.2.3根据有关要求,进行溃坝洪水分析,确定下游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绘制××水库及其下游重要防洪工程和重要保护目标位置图。

(见附图6)

3.2.4水库溃坝洪水对下游防洪工程、重要保护目标等造成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影响范围:

××公路、××高速路、××铁路,××、××镇、××个村庄、××万人,××万亩耕地,

破坏程度:

(根据影响范围叙述),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3.2.5溃坝对上游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的地点、范围、危害程度

水库库区地形为带形低山丘陵区,主要有花岗岩组成,褐黄色,质较硬,多呈厚层状,微风化,力学强度高,不易产生塌岸。

覆盖层主要为壤土、壤土夹碎石,碎石土,厚度薄,植被良好,不易产生泥石流和滑坡。

3.3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

3.3.1水库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等社会经济情况(见表3-2)

水库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等社会经济情况表表3-2

序号

人口(人)

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

备注

1

××村

××

××

2

××村

××

××

(注:

表3-2的人口、财产等数据均来自2004年《招远市统计年鉴》)

3.3.2水库影响范围内的防洪重点保护对象。

文山公路、206高速路、大莱龙铁路,金岭、张星、辛庄3个镇、28个村庄

4险情监测与报告

4.1险情监测和巡查

4.1.1水库工程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方式、频次等

4.1.1.1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及方式

⑴、巡查大坝前坡时,一是沿坝前坡水面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二是持探水杆沿水边走,沿水边走的人要不断用探水杆探摸,借波浪起伏的间隙查看护坡石有无松动或冲坑等险情。

⑵、巡查大坝后坡和坝顶时,一是沿坝顶走,主要查看坝顶路面有无塌陷现象,查看坝顶防浪墙有无裂缝;二是先沿坝后坡马道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行走,再沿坡脚至坝后坡马道之间的坡段行走,注意观察坝坡及坝脚有无渗漏、裂缝、滑坡等险情。

三是沿排水体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

⑶、对坝下游坡脚外50-150m范围内的地面及鱼池进行巡查,检查有无渗漏等现象。

⑷、闸门和启闭设备、电源等,由电工负责检查是否有雷击、有无故障等情况发生。

⑸、检查输、泄水建筑物有无裂缝、渗漏等现象。

⑹、检查溢洪道、输水洞下游冲刷情况,溢洪道有无堵塞,两岸护坡有无松动、坍塌、滑坡迹象。

4.1.1.2险情巡查频次

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时,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三天一次,巡查必须安排专人负责。

⑵、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日2次,必要时,安排专人根据险情程度加密观测次数。

⑶、库水位超过××年一遇设计洪水××m或发生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时,大坝表面巡查每小时观测一次,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频次为每日4次,重大险情由专人轮流24小时不间断监测。

4.1.1.3报警方式

1、警号规定

凡发现险情,吹哨、移动电话、报警器、人工传递。

2、出险标志

在出险、抢险地点,白天插红旗,夜间挂红灯(应能防风雨),作为出险标志。

4.1.2工程险情监测、巡查人员组成及监测、巡查结果处理程序

4.1.2.1水库工程的险情监测、巡查工作由熟悉工程情况、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

4.1.2.2、工程监测、巡查结果处理程序

⑴工程监测、巡查人员把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发现险情,立即报告水库防汛责任人及水库管理单位。

⑵经防汛责任人复核后,写出险情情况及处理意见,上报镇(街道、区)防指,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险情发展;

⑶经镇防指复核后,上报镇政府、镇包库负责人,经镇抢险专家组现场察看后,确定险情等级、提出抢护措施,有溃坝危险时,镇防指通知有部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⑷组织调度有关成员单位抢险。

(查险及上报程序见附图5)

4.2险情上报与通报

4.2.1向水库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指报告险情的方式

工程险情巡回检查工作人员在发现险情后,立即向水库管理单位当面报告,由水库管理单位及时向镇防指汇报,由镇防指向上级防指报告。

4.2.2向水库管理单位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险情的方式

水库管理单位向镇防指报告险情,并同时向防汛指挥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险情。

5险情抢护

5.1抢险调度

5.1.1抢险调度方案

5.1.1.1险情等级的确定

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由镇防汛抢险专家组根据险情,参照3.1.2的险情等级分析确定险情等级。

5.1.1.2不同等级险情抢险调度方案

Ⅲ级险情

水库管理单位向镇防指报告,由镇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Ⅲ级险情时,防指指挥包库干部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镇包库干部任指挥长,镇防指成员单位为成员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经批准后启动Ⅲ级响应行动。

Ⅲ级响应行动如下:

⑴镇防指立即派防汛抢险专家组赴抢险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⑵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⑶水库管理单位汇报水库水情、工情及险情。

⑷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会商后,进行洪水调度。

⑸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调用防汛抢险队或预备队到达出险现场进行抢险。

⑹应急抢险过程中,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抢险进展情况。

⑺当险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排除时,镇防汛抢险专家组现场核实后,经批准后,结束Ⅲ级响应行动。

⑻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

Ⅱ级险情

水库管理单位向镇防指报告,由镇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Ⅱ级险情时,镇防指副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镇防指副指挥任指挥长,镇防指有关成员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经批准后启动Ⅱ级响应行动,同时将情况上报烟台市防指。

Ⅱ级响应行动除采取Ⅲ级响应行动中的有关措施外,增加以下措施:

⑴镇政府派工作组指导抢险工作;情况严重时,提请镇长办公会听取汇报并作出部署,由镇防指将部署情况下达给各有关单位,并立即派督导组、专家组赴抢险现场加强技术指导。

⑵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会商后,进行洪水调度,最大泄流量为发生险情时的库水位相应泄量(详见水位~泄量关系表表2-2)。

⑶镇防指副指挥带领镇防指有关人员亲临现场,指挥抢险,通知可能淹没范围内各单位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⑷淹没范围内的有关单位负责人、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要按照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求,亲临一线指挥。

⑸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命令抢险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水库指定位置抢险。

⑹物资、交通部门接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指令后,要立即组织,紧急调运抢险物资,满足抢护重大险情的需要;交通部门还要做好群众安全转移的运输工作。

⑺电力、通讯部门要千方百计确保供电和通讯联络畅通,按预定应急保障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防汛抢险服务。

⑻卫生防疫部门接指令后,要立即组织医疗队和防疫队赶赴灾区巡回医疗,现场做好抢险人员、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⑼公安部门要组织力量做好抢险第一线及群众转移、安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持治安秩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紧急交通管制,开设应急“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⑽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派记者深入抢险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并经批准发布险情信息。

⑾民政部门要组织确保转移群众的生活供应,发动社会力量对灾区群众实施捐助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