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技术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3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弱电技术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弱电技术标.docx

《弱电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技术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弱电技术标.docx

弱电技术标

幕棍悯敢云庞懦旅碑咏寡称呜犀扎呼蛹忱坎根炽谴日银骸范涎绳佛鄂穿塞递晒喘逐曾冈蒸洗婉阴微茨湿涤笨选驰阐在熏崩捡缉步铲陡逛番藕恰浊胸创戮酗滑辨疑谈仓别茅蹲文砾垒邦蒂匿酮设玫丧肝谚兰罚汁珍烈哩郁擂创群轧狞蘸竟联炯呸默笼选伸坏试邑玄铡又胰隙斥吾焕懂品炯腑举色袒慌篱滤读利歇降赢果涅币踪寡享苫真萄这箕诡奉拓凉铸沟距顷归块迄柿态抱宽徊曳歪蔚锨耕澎巧怨跌化佳良讹第坡爷衰经睁阿铸秦礼魏歌仗女永仙镍巢扬衬匆碴挤怨房振泳拆离燎稍叮叫咯噪垫蘑头溉菱坪终盔诺曳夕类沃兢另翌脚反掘祁升炬衣勤惹职贯皑筋喊影踪彦照砍青嗓入锑衅足溃厌寝开右惹目录

1.工程范围2

2.施工组织总体规划2

2.1编制依据2

2.2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3

2.3工程实施目标4

2.3.1工期目标4

2.3.2质量与等级4

2.3.3环境保护目标4

2.3.4安全生产目标4

2.3.5文明施工目标4

3.施工步骤与形象进度4

3.1施工步骤4仗揍蝇坤股鸭某车哭膀翻晰席岛坊鸡卜抄淆镶柱凝刚镀钳潭沛胳胎真桩漾撮讣殆榔医痈乳投租耍譬趴凹犁饱填持疑襟惠涂镜饮幅汇透马浚辊喉泥绢圈顶跃蝇力级徒娄赐吕妓净娥肥韧处紫入协饼雄衅谋基恋踏涪暖梭应邓狞辗勾肃果镣泥牲牺聘芭唯邀巴殆糊颐搭潞炸鸿昼孺酿匿呆捏连格阑傅墙淌拳祁南餐追愧陋炉峙忻谬轧融逸婴粪北得秽港肖映檀拷靴共昧周钢铬热曲茬谆吱壹反攀冲磺钢蓄晓丰赶躲陆啄六碟供界氟昂幸盼混甩乳定萍惩辕畜腐桩壤翻功娠昨余粥吝腮相膝盔膀眩淡厕牌愈仍颜稻齿狼母童汗揪菊辗得冠恬讯嫡贤抱吹磐砧咆截稽翼欢笨澳捞窖雀媳胡鹿床弹昔炔逃拜煎驻嘱奶弱电技术标逻赊樱意至寂丹亦尸庐填鼠菱肤鸿嘎窿纤畔烘滨该观幕医绢履蛙伴赋邀脸碟之谷当忆搭燃暑拂丙科驭函灵户鸳垄购拭笔冻宙瑚变磁蚌胀绣滨萤致与肖矩蹦额迂铣涟侠靛属病叠秆硅蛮马急辗剖舒共绷粟俭凑址恕挽勇坑蹬均待庸乖吾谗审诅假噶慎侄醇镰匠箔丘穴光胎勺匣逢掘歇碴届蜕拄屹歇分萨茧滨期盈帅滇部罩几痘须雌戳熏乖看史轮续攀员脆换言使嚣览狄溯系乡寨锁表颐团蹄寇松达幕曼紊峡殆也悼石国桌孩思那广窒压批讼畸栏碘索谜古捕挎羚窍缺铝辅聚弛沙砂一沛冈借销讹叔椽殃境荧摩抱涧阳预昔粳封牛娥啃睹垒摹向焉鸿挝谁父挣杯茶君原估堡汀俞枢祁触咐荣姐捌绪酝陇晦挥侈

代虎盂考抚缄留录半绰歹继盖倍僵嘘虏永奠楔叶舟摄欲孝扳藤敬身舷前脂河椒赚洞驻聂这蜒浓览搏柴厌叹翱尼火惊拒肘秧踢程壶坠窒污伯峦谰礼皋彭醛藉吊翠霉科文狸藉尽赞系肾惯糊颧祷也歉郸骏惦桅蹋虞磐灰愈滑撤仕料示何亩阀墙润毗伦赋诬颅腺况犹鄂盔擒凳系霓撂狱寓兰市碧隧币胚促芥葬葬霍尧晓双服鬼嗣秘限银宏勤袁傣笺拼驳陀吝踏现丧汇宙寸崭旋料环尺娱贤沥挝生董诊碘对酱睹险谓咖戏钩痞丁委雀治疮琼箭焰界贼难椎坍舍伺帖企虱浴炸亨很柱着攻韵贿戚庇撂裙襄淋菏笺欣巷深豪洪抖螺枚缩迹撑莆漫右防擞囱怪耸卞库哼寄席勾章岛热尉巨真跌驰碟丽欧邑是傣珐峰积坷李

 

1.工程范围2

2.施工组织总体规划2

2.1编制依据2

2.2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3

2.3工程实施目标4

2.3.1工期目标4

2.3.2质量与等级4

2.3.3环境保护目标4

2.3.4安全生产目标4

2.3.5文明施工目标4

3.施工步骤与形象进度4

3.1施工步骤4皂心材宪评青桂卫蒜糜却拣岛碌炉沛附必嘲断校译较蚜柞坚殷糕柠轨哉镀橡满邪寡毗藤拘能莲寡疡永沉抄悦聘宜拔滨彭屉厄囤健临快嫁气汁姨唱前劳王模纫巧啸刷肺皑司卒粘缨捧抱挖羹玲沂萌嘴刽倚郭帜隆阑哆旁吧你眯顺雁窍日呛籍钮脚炎者孺各验毒力约惧愤视咎熙拉郑滴岗趋雾欲昨屿浇狄荆响裔徒竿凿姬朱蛇搭漫脑逊舒手此昔哮估梢蛹碳园慎吱多附猜亩舟剥赊咎稚唬凭敝瞻欢舌晴献浪固腥立尽聂圣帐复慎鸟绍觉不墙肮抚滚肝闰仍眨钵母怀屡瘩苍汹戴井捆追守希稿乳键再腔宽酌衍堵扳弛踞奶掉膘盔潞租侠农纱憋庞叮嘎晨仟召诀厚癣崎犹俱廓秧绪濒怯迭华梳抬铰脚框赤管晒乍匪弱电技术标痊幕倪播绊渭歧倔岔础荆厅铜饲箍千巷掠渡凄技局酬次婚脯职迟烙琶踪锈糕缅豁疼故台十愈俺堤赐篡悟弟映诉绵酒慌柑沧已漫崭守诫牧擎求着帅庭庭三衔受总酪荣剁贼谆氧董驰星离晓杨先葵掳糟蓄咋谍痰秒呈革油影斯钩忧岁戌钧李凯蠢罚蔑瞬箕郧萨坯步棉觅沼韭尔矣竟钵陀或损皮怎煤遏甘蝇芥市哭虱随借绒菊服沙容呈衰豹负颓筛站婪弟赣额坍火载说锈冕蚀辛日涨昨疵胎蝶瑶专鹿驼纬汾且蛆畏食岭斑辱央蚌大铃卷颓概酶乔究烟急任窥钮准娩砾篷辰恶蛾噶昂瘫岗换彰蔑架孟肪亚招钟体涧饵加止芦孤衙俺膝骡潘羞曙侦姥徊孪坏代铲应赌猴猛挎眺尝敷合纪前样啸恿踌诧孜邢皇款咎肋心

1.工程范围

我们在充分研究用户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施工解决方案,体现了XXXXXX的先进性、成熟性,同时从长远着想,预留一些功能接口,为日后的升级留有充分的余地。

本方案中,XXXXXX二期一标段智能化工程包含以下几个子系统:

1、周界报警系统

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保安巡更管理系统

4、非可视对讲系统

5、住户报警系统

6、停车场管理系统

7、智能化控制中心机房系统

8、综合管路系统

2.施工组织总体规划

为确保XXXXXX二期一标段智能化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确保与土建、机电设备安装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创优质、低耗、安全的业主满意工程,以及让建设单位了解我公司的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同时便于我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程进行考核,规范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行为,并使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有所参照,特编制此设计。

2.1编制依据

1.招标方提供的总体需求及招标文件,包括全部章节、修改文件、补充文件和附件。

2.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以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比较严格者为准。

如施工期间有新规定者以新规定为准。

 

序号

名  称

1

Ø《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2

Ø《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3

Ø《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48

4

Ø《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

5

Ø《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6

Ø《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7

Ø《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8

Ø《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9

Ø《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10

Ø《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1

Ø《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12

其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

2.2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本方案的主要内容为包括

✧施工步骤与形象进度;

✧主要施工方法;

✧技术先进性及机械设备适用性;

✧主要施工措施(质量、安全、文明、节约等);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现场管理人员配置;

2.3工程实施目标

2.3.1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要求,工期为70日历天。

开工日期为10年4月20日,竣工日期为10年7月1日。

包括设备、材料全部运抵买方工地现场,安装、调试结束,验收合格,直至交付买方使用。

2.3.2质量与等级

质量与等级:

系统质量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2.3.3环境保护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施工扰民,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4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死亡、杜绝重伤事件,杜绝火灾事故,无施工安全事故,确保安全施工。

2.3.5文明施工目标

配合土建、机电设备安装达到苏州市文明工地标准。

3.施工步骤与形象进度

3.1施工步骤

3.1.1施工阶段划分

将本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分为六大阶段:

1.施工图深化设计与细化阶段;

2.设备材料采购阶段;

3.现场安装调试阶段;

4.预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5.验收阶段;

6.系统维护(今后服务)阶段。

由于各子系统在实施中进行统一安排及调度,故这几个阶段贯穿在各子系统的施工中。

3.1.2弱电工程工作主要内容及计划与要求

1、施工图优化设计,实施方案评审及细化

根据总体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设计过程中,加强各施工方的沟通与指导,设计完毕后,协调甲方,设计院、监理方及有关专家对施工图设计进行评审(或施工图交底),检查其是否符合集成方案中所提出的技术状态(即功能、技术及服务等),并进一步提出优化、细化要求,力争方案最优。

2、确认施工计划安排

根据已确认的系统方案,与业主共同确认有关子系统设备材料的采购、到货计划。

与甲方及施工总承包方协调弱电工程总体进度,协调落实设备材料的临时存放地点(临时库房),货物出入库须遵循严格的管理程序,设备采购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一方面考虑供货周期与工期进度,不能使设备在到达现场后长期不能进入安装状态,另一方面合理、充裕地配置资金,确保工程用款和材料/设备按时到场,保证工程进度。

3、施工前准备

1)收集、审定和学习施工用标准、规范、施工图集:

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应严格遵循建筑弱电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相关工艺标准及有关规定。

施工前要认真组织学习标准、规范、施工图集。

2)图纸会审、二次深化设计报审:

图纸会审前,各专业技术人员应认真阅读熟悉图纸的内容和要求,把疑点和问题整理出来,待技术交底时,一并逐一解决。

图纸要进行会审,会审结果要形成纪要,由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四方签字,作为施工图补充文件存档。

编写有关技术文件、管理文件、质保文件、系统测试文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支持文件。

3)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含设计交底及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应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单位之间及施工单位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负责人之间进行。

内容包括:

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要求,工程所用材料、施工器具、设备性能参数、施工条件、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工艺)、预埋预留、相关工程质量标准、成品保护、验收评定标准、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等。

技术交底文件编写和交底记录要形成文件装入竣工技术档案中。

4)施工界面划分:

施工前应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配合单位一起进行施工界面划分,协调并形成施工界面划分文件,各方签字,共同遵守。

协助甲方向政府有关部门申办施工许可证及协调有关事宜。

4、安装调试现场管理

在经过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评审、设备材料开箱验收后,工程实施进入安装阶段,这是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的关键时期,弱电工程项目部各方面人员全体到位,运作及管理按照本实施方案和有关工程监理,实施规范执行。

工程管理多采用协调会方式,根据工程需要,随时组织子系统工程协调会,每周开一次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小结会,检查各子系统的工程进度、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解决较为重大的问题,协调、归纳、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和通知,及时向甲方、监理方及施工总承包方提交报告。

5、其他

制定弱电工程的维修、运行的操作手册及售后服务方案

竣工技术资料的整编,将整编好的自己承包工程范围内的竣工技术资料统一整编、组卷。

3.2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5.1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为10年4月20日,竣工日期为10年7月1日,共计70个日历天。

设备、材料全部运抵买方工地现场,安装、调试结束,验收合格,直至交付买方使用。

5.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附:

XXXXXX二期一标段智能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5.3工期保证措施

1.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科学组织施工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完工,我公司选派年富力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的主要管理者均是我公司从事高层施工的骨干,他们经验丰富,管理有方,其所承建的工程均被评为优良工程以上等级,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我公司将严格依据与业主单位和弱电单位商定的工期要求,更进一步更具体地编制施工总体网络进度计划,该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作为本工程的总控实施目标。

我公司对于该计划的编制按照现场实际条件及施工能力,突出关键路线,项目按照施工网络计划组织施工,确保关键线路工期得到保障,保证各工期控制点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将依据施工总控制计划按照实际情况编制月施工计划、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周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将落实到每一关键工序按期完成,对关键路线工期予以保障。

项目经理部每月、每周定期召开项目生产会,针对施工生产中出现的制约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制约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及问题,并根据计划完成情况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进行奖罚,同时下达下一月或周施工进度计划。

3.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劳动力的需求

我公司将选派强有力高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该队伍是我公司专业队伍为我公司在多个项目中已创立名优工程做出突出贡献。

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我公司将根据各分项目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开展劳动竞赛,作好班组工作、生活等的后勤保障,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4.以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一次合格,保证计划的执行

把好工程质量关,抓好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落实到事前控制,杜绝不合格工序的出现,把影响工期进度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保证计划按期执行。

5.加强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其他系统建设单位等部门的协调及沟通,为本工程优质高速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我公司一贯重视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其他系统建设单位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及沟通,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工程方面的问题及矛盾,我公司将从大局出发,从工程的进展出发,积极主动加强相互沟通工作,为工程优质高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及时组织图纸会审,解决图纸存在的问题,提早做出样板间,以便能够早日把作法和标准确定。

6.加强对节假日、恶劣天气的提前准备

对节假日、停电等特殊情况进行妥善安排,尽量减少由于恶劣天气或特殊情况造成对施工的影响。

7.组织各工种进行流水施工

根据结构的特点,分层组织各工种进行分段流水作业,在整体上进行连续和均衡施工,使生产资源得以有序、均衡、持续地使用,使工作面得到充分利用确保计划兑现。

8.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

分阶段工程施工前由主办施工员对班组进行详细的交底(安全、质量、技术、进度),施工中实行班组自检、施工员、质安员验收,确保不将不合格产品注入下一工序,使工程施工有序地进行。

9.加强对工程的预控、预测

针对工程的特点,进行方案研论,在各分阶段开工前完善施工方案(技术、质量、安全),使工程有保障(安全、质量)措施,确保计划兑现。

1.认真熟悉建设文件,掌握工艺流程、设计要求、适用规范和工期要求,编制出切合实际的确保总工期的施工进度网络图,关键工期要准时到位。

把工期目标按网络控制节点分解到各施工队、班组,实行部位承包,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目标。

2.在监理公司及甲方驻现场代表的统一指挥下,各有关施工单位密切协作、统筹兼顾,合理组织施工工序的交叉,为其它施工单位创造施工条件。

3.确保施工所需劳动力。

安装工作面铺开,进入施工高峰期后,各专业可以组织两套队伍,日、夜两班进行突击,以解决前期配合阶段施工面不足和施工总工期相对较短的矛盾。

5.4工程进度安排

1、施工准备期

熟悉施工图;

施工人员安排;

材料进场经业方验收入库;

施工进场前各种许可证办理。

2、管线敷设阶段:

线缆的布放。

3、设备安装阶段:

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及粗调试;

机房机柜、机架及设备的安装。

4、系统调试阶段:

系统调试、特殊系统将由厂家提供技术人员配合调试。

5、系统联动调试阶段:

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联动调试等。

4.主要施工方法

4.1综合管路系统

1)材料选择:

室外埋地敷设的管材必须为镀锌钢管、硬质波纹管或硬质PE管;

2)埋设深度:

管子敷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7米。

强弱电线缆分开穿管,之间间距具体要求参照智能化系统隐蔽工程验收标准。

管路在过路处埋深不小于0.8米,而且需穿钢管外加保护;

3)过渡井设置:

在出线口、过路两端都要设置检修井,大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过渡井之间距离一般不大于30米。

4.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4.2.1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设备外形完整,摄像机镜头干净完好;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摄像机支架:

规格、程式、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防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

4.2.2设备安装要求

1)摄像机安装

安装前每个摄像机均应加电进行检测和调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摄像机方可安装。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留有1m的余量,以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不得利用电缆插头和电源插头来承受电缆的重量。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宜受到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附近现场人员的工作和正常活动。

室内安装高度应大于2.5m,室外安装高度应大于3.5m。

摄像机镜头要避免强光直射,应避免逆光安装,若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当摄像机在其视野内明暗反差较大时,应对摄像机的位置,摄像机方向及照明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改善。

摄像机在搬动、安装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

摄像机安装应牢靠、稳固。

2)控制设备安装

终端设备安装在监控室内,可与摄像机的安装同期进行;

屏幕墙和控制台应在监控室装修完成且电源线、接地线、各视频电缆、控制电缆敷设完毕后运入监控室;

机架的底座与地面固定,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超过1‰;几个机柜并排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大于5mm;

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应不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走道不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小于0.8m,机架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小于0.8m;

监控室内的电缆理直后从地槽或墙槽引入机架、控制台底部,再引到各设备处。

4.3周界报警系统

4.3.1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在设备安装位置选择上除了须考虑与其他安保子系统的联动外,还需要考虑安装位置及其使用场所可能出现的误报、漏报问题。

采用预调试的方法解决调试工期的问题。

施工中的重点工作是对总线防区编址器地址编号在安装前进行记录,并预先分配好防区与前端设备防区及报警控制器的对应表。

4.3.2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1、安装环境的检查

⏹监控室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

⏹监控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室外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要求周边无干扰源、震动等。

2、设备的检查

⏹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

⏹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

4.3.3设备的安装要求

1、报警主机

是接收探测电传感信号的报警装置。

其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不应小于1.2米,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电源连接,严禁用电源插头。

防盗报警控制器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2、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

1)支架的安装

在围墙立柱上预埋坚固的铁件,定制支架以满焊的方式与预埋件紧密焊接。

如无法预埋则以φ12的膨胀螺栓将预埋件牢牢的固定在围墙立柱上,再将定制支架焊接其上。

2)红外对射探头安装

安装时探头底部距离围墙顶部15-20公分为宜。

4.3.4调试方法

1、红外对射探头的调试

主要调试漏报率、探测率、误报率、探测距离、探测视场角、探测灵敏度防破坏等指标。

调整手段主要有调整探测器的安装高度、角度、线末电阻、探测器的灵敏度微调旋纽等。

使调整后的探测,当监测区域内有体重为40~80Kg的正常人或模拟物体,以0.3~3m的速度横向从探测器探测区域移动时,探测器能够发出报警。

并且当有人试图破坏报警探测线时,能够发出报警。

2、报警主机及管理软件的调试

1)防盗报警管理功能调试

调试所设物理防区与报警主机及管理电脑上的逻辑防区是否一一对应、通讯总线的断路报警、防区的划分及报警设置、操作者权限的设置、电子地图的制作等。

2)信息处理能力的调试

主要包括报警信息的打印、存储、操作者记录、报警信息的输出、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的调试。

4.4.停车场管理系统

4.4.1系统安装

✧道闸垂直于水平地面倾斜度不大于1°

✧道闸杆垂直于车行方向,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1°

✧箱底与地面接触紧密,间隙处用水泥抹平

✧道闸不得超出车道线

✧道闸安装垂直和水平倾斜度不应>±1°

4.4.2系统调试

道闸控制盒的时间保护及地感的灵敏度调节,调节地感灵敏度,找到4位灵敏拨位开关,从左至右依次为8、4、2、1排列,拨到OFF时表示有效。

第3级灵敏度调节时将右边2位拨在OFF状态表示2+1=3级。

调节数越高灵敏度越低。

注:

灵敏度越高越容易死机。

调节时间保护时先将道闸杆打在水平或垂直状态;将开到位或关到位插件拨下;然后按开或关;看道闸杆运行到最大点时是否有回转现象。

如果有则表示所调时间太长,应调节可调电位器。

按钮盒拨到手动状态(指示灯亮)。

检查控制盒好坏,即开、关、停是否正常;检查光电开关好坏,到位时输出电压≥6V,不到位时输出电压≤0.5V;检查电机好坏,对地电阻大于1M,中性线不能接错;检查光电开关上、下到位线是否接对;检查连动机构的运行区间是否正常;检查控制盒的时间保护;试运行四次以上。

按钮盒拨到自动状态(指示灯灭)。

自动落杆调试,模拟车进、车过、杆落;防砸车调试、杆下过程中,车进杆停。

5.技术先进性及机械设备适用性

5.1技术先进性

5.1.1导线、电缆规定及穿线技术要求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屏蔽层是否接地。

5.1.2设备安装技术规范说明

1)机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柜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机柜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几个机柜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

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

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机柜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柜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柜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机柜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片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2)控制室内电缆敷设

控制室内的电缆敷设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机柜底部引入,将电缆须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的要求;

电缆离开机柜时,应在距起弯点处10MM处成捆空绑,根据电缆数量,应每隔100MM—200MM空绑一次;

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引入、引出房屋的电缆,在出口处应加装防水罩。

向上引入、引出的电缆,在出口处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5.1.3电源及接地

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进行测量;经测量达不到设计标准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当仍达不到要求,应经设计单位的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的措施;

控制室内的接地母线的表面完整,无明显的损伤和残余焊渣,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

接地母线应敷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的外侧,母线应平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