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44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docx

国学常识竞赛题附答案

国学常识竞赛题解答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  B.姻缘

【解析】婵娟指明月,主要是得自于古诗词。

如唐˙刘长卿《湘妃诗》: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另外,婵娟还可以形容姿态曼妙优雅,或指美女。

但是没有姻缘一说。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解析】弄璋,中国民间对生男的古称。

始见周代诗歌中《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指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后来把生下男孩子就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解析】据唐朝人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

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

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

其实,屠苏也并不是某间草屋的专名,据汉朝人服虔的《通俗文》说,凡是茅屋都称专利苏。

至于屠苏酒中放的什么药,按梁朝人宗懔(lǐn)的《荆楚岁时记》说,北魏的议郎董勋说过,古代汉族民间风俗元旦那天所喝的药酒,里面放的是花椒焙成的药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解析】中国古代,一般情况下人们以左为上。

《老子》说: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拱手礼应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压住右手。

这是因为,人们一般多使用右手来持兵器,用左手压住右手则象征或表达古人热爱和平的意愿。

日常礼仪右手握拳,左手在上,表示礼貌;而左手握拳,右手在上则表示对逝去的人行礼。

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解析】黑色代表耿直刚烈,如包拯、尉(yù)迟恭等角色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解析】反戈一击,出自《尚书·武成》:

“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盟友,友军发起进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解析】床:

有五种说法。

⑴指井台;⑵指井栏;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本题采用较为通行的解释,《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解析】猢狲,“孙”对“胡”;“适”在古文中是“到,行”的意思,所以以“行”对“适”;“之”和“者”是文言文里的常用虚词,所以“之”对“者”。

所以“孙行者”对“胡适之”是绝对。

另外,从对联的“仄起平落”要求来说,“者”为仄,“之”为平,也能对应上。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解析】该句出自《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作者为宋代的欧阳修。

从第一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中“元夕”一词可以看出是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解析】关于“仞”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1.许慎《说文解字》“仞,伸臂一寻八尺也。

”从这个解释来看,一仞就相当于成人一臂的长度。

2.据古代长度单位:

五尺曰墨。

六尺曰步。

七尺曰仞。

八尺曰寻。

十尺曰丈。

一仞等于七尺。

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根据第一种解释,答案可以选B;根据第二种解释,答案可以选A。

基于《说文解字》的影响,这里采用其中的解释。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传统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

从选项来看,A选项的“落霞”,B选项的“青苔”以及D选项的“碧”“红”都不符合水墨画特点。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解析】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可知是选D。

A选项,隔岸观火,出自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B选项,暗度陈仓,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

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可知是跟韩信使用的计策。

C选项,背水一战,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这里讲得是韩信的作战策略。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  B.巫  C.肖  D.萧

【解析】记诵百家姓。

按文献记载,《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

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内容没有什么文理。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  B.女角

【解析】“净”角,称花脸。

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

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解析】“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撰《翠微北征录》。

该书卷七记“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最初即指使用十八种武器的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解析】绝句,共四句,分为七绝和五绝。

七绝为每一句七个字,五绝为每一句五个字。

一首五绝诗总共是20个字,按每个字5元计算,则是100元。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A.戊  B.戍  C.戌

【解析】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戊”是天干的第五位,“戌”是地支的第十一位。

“戍”则是守卫的意思。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解析】“白马非马”是诸子百家中名家公孙龙的代表故事,体现的就是他的诡辩才能。

而“指鹿为马”说的是秦朝的赵高为了谋朝篡位而搞的一出闹剧。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解析】据屈原的《离骚》: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可以看到古代的婚礼是在傍晚时分举行的。

古时候的婚礼是:

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

“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也算顾名思义。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解析】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的本意还是,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启发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查和选择。

现在多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语出《荀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指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与A选项含义相近。

C.选项“公生明,偏生暗”语出《荀子.不苟第三》:

“公生明,偏生阐,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意思是:

公正就耳聪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

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

后以这句话作为官场箴(zhēn)规。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论语》

【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意思是: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B)

A.欧阳修  B.欧阳洵  C.柳公权  D.赵孟頫

【解析】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阳询,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B)

A.李贺  B.李商隐  C.李白

【解析】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小李杜”的称呼是为了区别于并成为“李杜”的李白和杜甫而有的称呼。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解析】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另外,中华名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向来把黄河当成母亲河,而大禹是开创中华文明的夏朝的缔造者。

从这一点也可以推测本题应选B。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解析】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石狮子在大门两口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

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也有雕成张着嘴的);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也有雕成闭着嘴的)。

大家也可以从狮子爪下的东西来辨别:

如果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

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是雌狮。

又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霸气之兽。

所以有“尊贵”和“威严”的作用。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解析】关于“结发”一词,主要有三种解释:

束发:

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成婚:

古礼。

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

如《孔雀东南飞》:

“结发同枕席”,是说他俩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地生活着。

指妻子:

后亦指原配。

如《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

“羣司以君父子,俱列三台,夫人结发,上为三老。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

“他知道他哥是婆娘当家,自己做不得主。

这不是他哥的结发妻子。

本题的题干有一个关键词“结婚时”,由此可以知道答案是选C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解析】“鄂尔多斯”是蒙古语的音译词,其中“鄂尔多”译成汉语是“宫帐”的意思,“斯”则表示复数,是“多”的意思,这有点像英语中用“s”或“es”来表示复数。

所以“鄂尔多斯”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多宫殿”或者“宫帐众多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A.玄奘  B.鉴真

【解析】公元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及至明代,吴承恩在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西游记》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鉴真,同为唐代高僧,则是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méng)”,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解析】“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两句诗出自贾岛的五绝《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诗人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

意思是这两句诗是苦想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出不仅双泪长流,如若知音不欣赏,那么我将隐逸故山,不再作诗。

所题原诗为《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受“推敲”这一故事的影响,这道题容易误选B。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

A.十个  B.十二个

【解析】十个天干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B)

A.颐和园  B.圆明园

【解析】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后经几代皇帝精心营造,使它成为我国园林史上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座丰碑。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占地约5200亩。

它不仅荟萃了许多江南名园的胜景,还集纳了许多欧洲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园中有景点100处,数以千计的宫殿.楼阁.亭台.馆榭由长廊、墙垣、桥梁、湖沼、河泉,以及千姿百态的石山岗阜、仪态万方的奇花异木相勾接,金碧辉煌,宏伟瑰丽。

它的盛名传到西方,被誉为“万国之园”和“东方博物馆”。

但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遭遇浩劫,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勿忘国耻”的象征之一。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

A.象形字  B.表意字

【解析】水,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

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

“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

本义:

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解析】阳春、白雪:

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

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如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

《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解析】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凸显杨玉环对玄宗皇帝的柔情。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解析】“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光武中兴”指刘秀统治时期的盛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稳固边疆。

“开元盛世”是指中国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一段盛世。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

这四个时期都是古代历史上难得的清明治世,但是后三者或对内,或对外都不同程度采取了集权强硬的政策,与“文景之治”差别比较大。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解析】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

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D.《孟子·梁惠王下》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C)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解析】北京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

上都,元代古城名。

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黄旗大营子(现敦达浩特)东25公里,闪电高勒北岸1公里,“五一”牧场南4公里处。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B)

A.齐桓公  B.蔡桓公

【解析】“讳疾忌医”典故出自《扁鹊见蔡桓公》,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

这篇文章在东学堂语文六年级春季班第十讲学过。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

A.杜甫B.李白

【解析】这句诗出自《赠汪伦》,作者是李白。

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B)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解析】《百家姓》的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

《百家姓》是宋初钱唐老儒所作。

当时赵匡胤已经当了宋朝皇帝,所以“钱唐老儒”虽然是越国的臣民,也必须尊老赵家为第一家庭,所以赵姓居首。

钱俶是越国的国王,所以钱姓排在第二位,钱俶的妃子姓孙,所以排在第三位,南唐的国王姓李,于是排在了第四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解析】这是清代张鹏翮题四川眉山三苏祠的对联。

三词客:

指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四大家:

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

一说指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B)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解析】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

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解析】“杀青”一词源于先秦时代。

那时,书大都用竹简(称“简”)。

木简(称“牍”)制成。

先在简和牍上刻字,接着在它们一边打孔,然后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联起来,形成了形状像“册”字的书,又因为竹竿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容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

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所以火烤是竹简制作的重要工序。

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汗简”。

“杀青”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杀青就意味着定稿。

现在人们也常用杀青指一部电影拍摄完成,比如:

“一路转战甘肃、北京,艰苦拍摄了两个多月的《天下无贼》,昨天傍晚终于杀青”。

同时,“杀青”也是绿茶加工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

题目的要求答出“杀青”的最早含义,从以上三种含义出现的时间来看,选A是比较合理的。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B)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C.囊萤映雪  D.悬梁刺股

【解析】A.“画饼充饥”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

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