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45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教材分析:

 

“数据收集整理”是学生正式接触统计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的起始内容。

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的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具体分析:

 

1.选校服颜色情境。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了开学初订校服选颜色的情景,引出“选哪种颜色合适?

”的问题。

教材中一个小女孩做出判断:

 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然后出示: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这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学习.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 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

”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

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

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2.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材中首先出现了两个孩子正在针对“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情境图中学生的对话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调查(统计)。

第一次对话。

一个学生说“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另一生说“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

”这里不仅确立了调查的对象(本班)而且渗透了抽样的思想。

第二次对话:

一个学生说在班里用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调查。

对话中展示了调查的方式(举手、投票等)以开放的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其他调查方法的尊重。

其次有一名老师正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提示应注意的事项:

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图下有一个统计表,表明了呈现数据的方式。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首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制定好调查计划,接着再让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统计。

最后把统计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出来。

 

在调查的过程中,确定调查对象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

”渗透了抽样的思想,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在确定调查方式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

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应注意的事项:

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

 

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而判断是否能解决问题。

如第(3)题,某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宜代表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为了解决问题,可调整方案,如每个年级随便选一个班调查,或调查全校学生等。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尤其是第(3)题的后一问“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

当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必讲那么深入,只要学生能体会出“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即可。

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提问题并解答,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质疑解题的能力。

 

重难点突破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突破建议:

 

1.挖掘情境内涵,理解“选择校服”的本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 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

”回答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

 

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交流。

在交流中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

 

然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

刚才同学们是针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确定校服的。

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校服?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最后使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为主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

使学生明白,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

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个研讨内容。

 

2.抓住问题冲突,引出收集信息的方法。

 

本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法,调查法是学生首次运用,学生没有这部分知识经验。

因此在教学时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从而制定好调查计划。

从研讨到制定计划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在顺应学生思维的前提下,顺思导学,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调查法。

 

比如:

当学生知道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为主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后,引发学生思考:

如何来听取大家的意见呢?

 

学生的意见可能很多,预设到的答案可能是:

 

(1)在学门口挨个询问?

对此学生会反驳太麻烦了,全校人数太多,一天也问不完。

 

(2)打电话询问。

 

(3)听老师的。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刻给出答案。

而是把多种方法都呈现给孩子,让他们针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指出不足及修改的方案。

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些有用信息进行引导,全校人数太多不好操作,我们可以划分成班级来统计,然后根据众多班级同学的想法来确定校服颜色。

这样抽样调查的名词学生不会说出,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即先调查人数少的同学的意见,在慢慢到人数多同学的意见,从而把这种方法具体的形象的让学生理解。

 

3.优化调查方式,便于统计。

 

在学生懂得调查本班同学的意见后,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种颜色的人数呢?

一般的方法举手、起立、投票等。

让学生充分地想、说。

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

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让学生明白针对数据少采取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

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应注意的事项:

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

 

4.学生亲身实践,完善统计表。

 

统计数据时,可以师生共同统计一种颜色的人数,以此作为样子。

然后放手让一名学生充当教师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一是再次验证数据的正确否,同时也是让全员参与统计数据的过程。

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统计数据、方法的大体过程。

其目的让学生对此方法有个完整的认知。

 

郝宝英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小学 史维英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小学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2页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

体会统计的价值。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在统计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一人多次举手的情况,所以在统计数据之前,要确定好规则,每人只能举一次手。

是学生意识到统计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指名说一说。

 

师:

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一)确定方案

 

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同桌交流后汇报:

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生1:

可以在全校调查。

 

生2:

可以先在每个班调查。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

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

 

指名说一说

 

生1:

举手表示。

 

生2:

起立表示。

 

生3:

投票。

 

师:

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

 

生:

举手。

 

师:

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

 

生1:

每人只能举一次。

 

生2:

不能都不举手。

 

师:

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能举一次。

 

(二)统计数据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

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数量

9

6

15

 8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

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

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统计的价值。

 

(三)观察统计结果

 

师:

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生:

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   )色合适。

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

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生:

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4.从这个表中,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五)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师:

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目标检测

 

师:

同学们,今天学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投票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统计表中。

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会运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最简单、最基础的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本部分知识是对以前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知识的延伸,也是学生建立正式的统计表表象的重要环节,更是对今后学习统计知识的铺垫。

 

1.大赛选举情境。

 

内容设置: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投票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

 

探究设置:

创设“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这样的情境,提出问题:

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之后师生共同讨论出“投票”选举的方法。

 

思考设置:

怎样统计选票数呢?

 

2.记录数据活动。

 

内容设置:

呈现记录数据的方法。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

 

探究设置:

学生发表各种统计数据的方法,如:

画“√”或“○”,写“正”字等。

 

思考设置:

比一比,那种记录方法好呢?

 

3.优化方法。

 

内容设置:

呈现记录数据方法后,突出写“正”字方法的好处——简便易数。

整理和呈现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探究设置: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出用写“正”字方法记录数据的好处。

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体会:

当两人得票结果相差较大时,少数数据的缺失并不太能影响统计结果。

 

思考设置:

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做一做。

 

内容设置: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收集数据,用最简单、最基础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再次体会用写“正”字方法记录数据的好处,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问题。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

 

探究设置: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和整理,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

 

重难点突破

 

1.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突破建议:

 

结合情境,充分借助学生经验进行比较。

 

学生在之前的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投票确定某件事的机会,比如选班干部、选进步学生等活动。

为此,教学中要从实际情境入手,以投票的方式学生共同协助收集数据,引导学生体验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的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

同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渗透给学生多样化与优化的思想,在出现的写“正”字、画“√”、画“○”等记录方法中,教师提出“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

为什么?

”让学生比较后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2.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突破建议:

 

生生互动,在讨论中深化理解。

 

在用统计表整理、呈现数据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的数据多说发现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解决了实际问题。

但在解决“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这一问题时,教师多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考虑不同的情况,生生互动,互相补充,引导学生把三种可能(两票都投给王明明;两票投给王明明和陈小菲各一票;两票都投给陈小菲)都呈现出来,并得出“这两票无论都给谁都不会影响陈小菲参赛的结果,因为陈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

”的结论,这样学生们就很自然地理解:

当两人得票结果相差较大时,少数数据的缺失并不太能影响统计结果,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数据的意义。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设计意图:

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

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

 

师:

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

 

师:

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来统计选票数。

 

师:

怎么统计?

应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老师我们向选三好生那样进行唱票,有2人在黑板上记录,1人唱票,1人监督,其他同学可在纸上记录。

要注意的是每个同学都要认真统计,不能出现错误,数据不准的话,还得重新唱票,那很麻烦。

 

师:

你的办法很好。

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

(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纪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

 

师:

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

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    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快。

 

(2) 我喜欢画“○”记录的好数。

 

(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票,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得地方少还节约纸。

 

师:

你说得很有道理。

你们都同意吗?

好下面大家把他们记录的数据整理好,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中。

 

 

师:

同学们看看表中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学生回答:

陈小菲。

 

师: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书上第3页)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这两位同学把票都投给王明明,王明明只有17票,可陈小菲的票数还是比王明明多,还是陈小菲参赛。

 

(2)如果这两位同学给王明明和陈小菲各一票,王明明16票,陈小菲23票,还是陈小菲参赛。

 

(3)我是这样想的:

这两票无论都给谁都不会影响陈小菲参赛的结果,因为陈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

 

师:

看来同学们都善于观察思考才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你们表现得非常好!

下面我们继续完成下面各题。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都有了选三好生统计票数的经验,在这里我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再次回忆和感知统计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并优化记录方法,感受用写“正”字方法纪录的好处。

 

三、巩固学习

 

1.完成第3页“做一做”(如下图)

 

师:

同学们应该怎样调查谁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认为举手选择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数一数有多少人去,这个方法省事只要一数就好。

 

师: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全班答是。

(“全班答是”要删除)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

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

(做后订正)

 

 

2.完成书第4页的第3题。

(如下图)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台前来讲他的解答过程。

 

 

3.完成书第4页的第1题。

(如下图)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

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

(做后订正)

 

引导学生思考,空白格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

(1)

一、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水果

葡萄

苹果

菠萝

草莓

香蕉

火龙果

人数

 

 

 

 

 

 

2.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有(  )人。

 

3.喜欢吃(  )的人数与(  )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  )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记录整理到统计表中,呈现出统计结果。

注意:

记录整理时不重复、不遗漏。

 

答案:

 

1.3,,5,4,13,5,8

 

2.葡萄 3

 

3.苹果 香蕉

 

4.38

 

5.喜欢吃草莓的人数比香蕉的人数多多少人?

13-5=8(人)答略。

(答案不唯一)

 

二、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

(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名称

看动画片

读课外书

打游戏机

去户外玩

人数

13

2

18

8

1.二

(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  )的人最多。

 

2.二

(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  )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考查目的:

这道题是对于统计表的针对性练习,重在让学生读懂用统计表呈现的数据,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统计的价值。

 

答案:

 

1.打游戏机

 

2.16

 

3.答案不唯一

 

4.打游戏机的人数较多,读课外书的与去户外玩的人数较少。

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少打游戏机,多用于读书和室外运动。

 

三、下面是调查二

(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

课外书

《宠物小精灵》

《少儿百科全书》

《奥特曼》

人数

 

 

 

 

 

2.喜欢(    )的学生人数最多,有(  )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  )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考查目的:

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信息以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统计表。

 

答案:

 

1.14,9,17

 

2.奥特曼 17

 

3.5

 

4.14+17=31(人)

 

四、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玩具

变形金刚

美洋洋

柯南

赛车

喜洋洋

 

人数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2.我喜欢(  )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  )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

 

考查目的:

这道题考察的是让学生在实际调查班里同学最喜欢的玩具过程中,再现收集整理数据从而完成统计表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理解、运用本课的统计方法,同时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统计的实际价值。

 

同时为使统计的结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在统计表中留出了一个空白格,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补充一些与时俱进的玩具。

 

    答案略。

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

(2)

一、体育课上,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