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79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唐县城市概况.docx

高唐县城市概况

高唐县城市概况

一、城市环境大体情况

高唐县位于西北部,属,版图面积960平方千米。

现辖8镇、1乡、3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145个行政村,48万人,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依法治县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文化建设先进县、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县、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

在首届中国诚信建设功效展上,被评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

地理位置:

高唐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6°00ˊ00"-116°30ˊ00",北纬36°37ˊ30"-37°02ˊ30"之间。

县域南北长42.4千米,东西宽40.75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东与禹城、齐河两县为邻,西与临清市、夏津县交界,南靠茌平县,北邻平原县。

县城居于县域中部,位于北纬36°51ˊ00",东经116°13ˊ00"。

东南距省会济南107千米,西南距聊城市区56千米。

至禹城县城38千米,至齐河县城48千米,至茌平县城30千米,至临清县城58千米,至夏津县城26千米,至平原县城43千米。

城市发展概略:

发展中的高唐确立“生态优先”的城市建设战略,寻求一种既能应对发展挑战又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城市发展模式。

以高唐城区两河、三湖并存的自然基础,构建园林城市的框架,最大限度降低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冲突,减低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冲击,构筑生态城市。

计划分区:

高唐中心城区划分为四个景观分区:

核心景观区、工业景观区、居住景观区、公建景观区。

一、核心景观区(即鱼丘湖景区)。

鱼丘湖是高唐历史沉淀、人文情怀和经济发展的最佳见证,也是高唐的主要认知之一。

鱼丘湖作为城区的自然开放空间,有其独特的环境、区位优势,旅游、娱乐、健身、文化传播成为鱼丘湖景区的主要功能。

鱼丘湖景区内建筑依照宜少不宜多、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宜坡顶不宜平顶、宜传统不宜现代的原则进行控制。

二、工业景观区。

主如果指高唐经济开发区。

其中大型企业产业园和机械加工产业园是典型的、整齐划一的企业集团景观,而高科技产业园则是以科研开发、低密度居住为主,简练理性的现代化高科园区景观。

3、居住区景观。

主如果指各居住片区,通过合理地计划、精心建筑设计、居住环境整治,营造出尺度宜人、建筑密度适当、环境优美、高贵的社区景观。

4、公建景观区。

是指以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为核心,以步行街为纽带的公共建筑区,结合功能齐全的文化娱乐中心,形成现代化的、高品质的都市风貌展示区。

气候状况:

全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

冬季干冷,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四季分明。

年均降水量为574.8毫米,最连年为975.9毫米(1961年),最少年为306.0毫米(1968年)。

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平均年蒸发总量为2161.5毫米,1月份最小平均为56.0毫米,6月份最大,平均为374.2毫米。

全年平均气温为13.1℃,极端最高气温41.2℃(1958年6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20.8℃(1981年1月26日)。

月平均气温最高在七月份为26.8℃,最低在1月份,为-3.1℃,年均相对湿度为65%。

日照时数,年平均为小时。

平均年霜冻期为170天,平均年无霜期为195天。

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气压为毫帕,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月平均最大风速为4月份4.7米/秒,最小风速为8月份,平均2.5米/秒,全年主导风向偏南,偏东北风向次之。

地质、地形、地貌:

在大地构造的体系上,高唐县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自中生代中期以来,随华北断块沉降,发育有深厚的新生代第三纪河湖型泥沙堆积。

由于新生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强烈和新华夏系沉降带的继续下降,长期河水泛滥,黄河堆积物层达300米左右,形成冲积平原,地层岩性为沙质粘土,粒质沙土和粉沙等。

从地质构造形式看,高唐县处于鲁西断块与冀东至渤海断块交接部位的冀东――渤海断块内。

从地层分区看,高唐县属华北断块的坳陷区,基底构造有大中小型的断裂为主,有明显的向西收敛,向东撒开的趋势。

地貌总趋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为1/9000――1/7000。

平均海拔27米,最高点海拔32.1米,最低点海拔22.6米,共有河淮高地、沙质河槽地、古河床高地、缓形坡地、河间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池等六种地貌类型。

高唐县地震烈度7度。

河流水系:

县内河流,属海河水系,大小河流17条。

徒骇河,马颊河是县境内的骨干排水河道,别离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全境,依其自然流势分为徒骇河和马颊河两个流域。

徒骇河流经境内26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较大支流有9条,其中流域面积百平方千米以上且跨县的有4条,即七里河、友谊河、四新河、管氏河;百平方千米以下的有5条,即团结沟、管屯河、辛铺沟、侯桥沟、靳家沟。

马颊河流经境内28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较大的河流有6条,其中流域面积百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唐公沟、官道沟、沙河沟;百平方千米以下的有王治沟、西干沟、张官屯沟。

人工河流有七里河、四新河、管氏河、官道河、唐公沟、辛铺沟、沙河沟、友谊沟、张官屯沟,总长147.5千米。

这些河流都与徒骇河、马颊河相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水系。

水文特征境内主要河流徒骇河、马颊河均属海河流域,都独流入海,水文特征相同。

第一,流经高唐县,为过境河流。

由西南流向东北,形成平行水系,河道平直,河谷宽浅,属坡水性河流。

第二,地表径流季节转变大,为季节性间歇河流。

在有引黄条件下,两河在高唐县的年平均客水径流量为亿立方米,无引黄条件下容水量为亿立方米。

同时河流径流量的年季转变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相差差异。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两部份。

地下水资源相对丰硕,主要来源有大气降水,浇灌回归水和渗透水,但开采量不足,由于近几年的无序开采,取水点已经出现漏斗。

地表水又分本地产水和过境客水两种。

过境客水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的径流及引用位山一、二干渠的黄河水。

在有引黄条件下,两河在高唐县的年平均客水径流量为亿立方米,无引黄条件下容水量为亿立方米。

同时河流径流量的年季转变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相差差异。

在有引黄条件的正常年量下,全县水资源大体能知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自然资源情况:

(1)土地资源。

高唐县土地资源相对丰硕,全县总面积94886公顷,耕地6069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人均亩,高于全省亩/人的平均水平。

城区土壤PH值为.

(2)水资源。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两部份。

地下水资源相对丰硕,主要来源有大气降水,浇灌回归水和渗透水,但开采量不足,由于近几年的无序开采,取水点已经出现漏斗。

地表水又分本地产水和过境客水两种。

过境客水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的径流及引用位山一、二干渠的黄河水。

在有引黄条件下,两河在高唐县的年平均客水径流量为亿立方米,无引黄条件下容水量为亿立方米。

同时河流径流量的年季转变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相差差异。

在有引黄条件的正常年量下,全县水资源大体能知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生物资源。

高唐县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生物药材资源。

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鸟类、鱼类、虫类、节肢动物、爬行动物、环节动物;植物资源主要有花卉等;1985年高唐县药材公司对全县所蕴藏的药材资源进行普查,全县共产生物药材资源85种,其中植物药材77种。

(动物资源不含家禽、家畜;植物资源不含农作物;生物药材单列。

1987年统计,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有400多种)。

(4)矿产资源。

高唐县现有矿产资源品种较少。

按照现有的地质资料,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油、天然气、碘矿泉水、地热水等。

具有开采价值的主如果地热资源和砖瓦用粘土。

地热资源以着手开发。

历史文化概况:

高唐县境在唐、虞、夏、商、周时为兖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国西界,战国时为齐之西邑,境接赵、卫。

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高唐属东郡。

公元前206年,汉新置高唐县,属青州部平原郡。

隋唐,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

596年(隋开皇十六年)置博州,高唐改属博州。

607年(隋大业三年),又改属冀州部清河郡。

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道,高唐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

唐末属魏博节度使。

宋朝,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高唐属河北道博州。

994年(宋淳化五年)改道为路,高唐县属河北东路博州。

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拆为23路,高唐县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

1128年后黄河以北俱被金军占领,高唐为金所辖。

元朝,高唐初属大名路,后属东平路。

1266年(至元三年)改博州为东昌,高唐属东昌路。

1270年(至元七年)于高唐县置高唐州,领县3:

恩县、夏津、武城。

高唐州直属中书省。

明代,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高唐省县入州,统县3:

恩县、夏津、武城。

高唐州直属山东布政司。

后改属东昌府,不领县。

清初全国设18个行省(光绪年间增至23个行省),省下设府(直隶州)、县(州)两级。

高唐州属东昌府。

1730年(雍正八年),高唐州升为直隶州,割济南府之禹城、平原、临邑、陵县4县属之。

1734年(雍正十二年)仍改隶东昌府,所领各县回归济南府。

1912年(民国元年)改高唐州为县,属山东东临道。

1928年(民国17年)废道,直隶山东省府。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县政权同时存在。

国民党县政权,属国民党第四行政专员公署。

共产党县机关,属中共鲁西北特委。

1945年县城解放,高唐隶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南行署第二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唐改属平原省聊城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撤平原省,高唐随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专员专署。

1967年专区改称地域,高唐县属山东省聊城地域行政公署。

政区、人口和民族:

经太长期的发展,尤其是通过最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高唐县城镇体系已具有必然的基础。

目前全县共辖1个经济开发区、3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1个乡,即人和街道办事处、鱼邱湖街道办事处、汇鑫街道办事处、梁村镇、固河镇、尹集镇、三十里铺镇、清平镇、琉璃寺镇、姜店镇、赵寨子镇和杨屯乡。

交通运输:

高唐地处平原地域,境内没有具有通航品级要求的河流,公路交通是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的唯一方式。

高唐公路交通条件比较发达,2000年已经完成城市外环路使得过境交通对城区影响相对较弱。

其中105国道纵贯南北、308国道横穿东西;322省道改线已经完成,从城市南部穿过;聊禹路自城区南部穿过。

建成的青银高速公路从城区北边穿过。

用地现状:

高唐通过连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以鱼丘湖为中心,西部、北部为省级高唐经济开发区,东部居住、工业,南部为环境较好的绿色开敞空间的城市整体布局。

城区没有明确的城市中心区,东部工业与商业、居住等用地混杂;分区不明确,时风、泉林、蓝山等大型企业对城市用地布局影响较大。

城区现状主要的公共设施散布于金城路双侧,其中位于金城路南、春长街西的天齐庙市场和已经立项建设的温州商城组成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并在东部已经初步形成以福源商城、建材市场等市场为主体的商贸流通区,近期正在建设的农机大市场更是强化了这一趋势。

景观面貌:

最近几年来,高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要街区和公开场合的公共设施完好,无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和乱设经营摊点。

出台了《高唐县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每一年组织对户外广告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整体上的整洁美观。

二、市政设施情况

一、垃圾处置厂建设。

高唐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厂项目于2007年8月由省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批准占地230亩,设计日处置能力260吨,工程设计批准总投资万元,目前已投入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二、污水处置厂建设。

高唐县城市污水处置工程于2004年11月完工,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要求,日处置能力4万立方米,污水处置率达90%以上。

3、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目前,高唐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初步建成,12319热线已开通并正常运行。

4、城市供热系统建设。

2010年,高唐县踊跃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进行了循环水供暖管网建设,平均需要2—3年才能完成的工程,高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管网设计、材料加工、管道敷设及内部管网改造工作,建成双向12千米的主管道和20千米的分支管道,完成城区142个小区、单位和家眷院的供暖管道改造,现已全数投入利用,城市供暖综合能耗有效降低,城市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和热计量收费达到国家有关要求。

五、供排水设施建设。

高唐县建成区供水管线铺设总长度¢100以上105千米,¢150以上供水管网散布金城路、官道街、鼓楼路、时风路、泉林路、光明路、滨湖路、汇鑫路、太平路。

建成区供水普及率达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六、其他市政设施建设。

高唐县城市道路里程达到150.9千米,道路面积为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面积万平方米,道路完好率为%,骨干道平峰期车速达到每小时38km;道路路灯达6000盏,主次干道亮灯率97%,景观照明科学合理;城市建有公厕32座,全数实行免费开放,保洁车达300余辆,添置道路打扫车10余台,城市道路投放垃圾桶2000个;燃气管道长480千米,燃气普及率达到98%;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5标台;用水普及率达90%,城市管网水查验项目合格率达100%;城市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监管到位,运行良好;最近几年来新建建筑20万平方米,全数能够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新标准,节能率100%。

7、环境建设。

高唐县在大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高唐、绿色高唐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和城市绿化、美净化工作,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面貌取得了明显改善。

通过对城市大气、水环境、环境噪声、工业污染源的分析可知,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功能区噪声夜间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均控制在今年度总量指标之内。

实行了县长环保目标责任制,把环境保护工作与各单位负责人的政绩考核挂钩,保障了环保工作的落实。

前后实施了大规模粉尘、烟灰和二氧化硫治理,通过坚持不懈的尽力,全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超过340天。

环境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高唐县牢牢抓住群众普遍关注的“脏、乱、差”问题,普遍深切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对有碍观瞻的残墙断壁和破旧衡宇别离予以拆除和改造装饰;对在城市道路中及周围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了城市形象。

结合村、镇路域集中整治,对村、镇“四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是镇容村貌取得了明显改善,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公厕等便民设施齐全;建成区内大体消除棚户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数完成,2010年末,为496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助累计120万元,申报家庭达到应保尽保,应保率达100%。

三、园林绿化工作

最近几年来,高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工作,踊跃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活动,把绿化建设作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绿化工作紧密结合“绿荫”、“碧水”、“书画”名城的城市定位,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完善细节,大幅度增加绿量,多方面展现效果,全力建设富有特色、适宜人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绿化建设工作中,高唐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坚持丰硕主体,政府统一组织和社会普遍参与相结合;坚持拓展空间,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坚持全面发展,提高档次和扩大规模相结合,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景观面貌,打好创城基础。

最近几年来,依照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每一年都组织大型绿化重点工程,完成了北湖公园、南湖景区、时风公园、三个入城口及十纵九横19条道路、56处街头绿地、三处大型广场的绿化工程;坚持庭院绿化建设,每一年组织城区企事业单位、居住区实施庭院绿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推行全民植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建设绿化,计划设计中注重生态性、节约性,养护管理中突出规范化、精细化,极大提升了城市绿化水平。

截至目前,高唐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1020万平方米,其中道路绿化面积142万平方米,街头绿地、广场及小游园绿化面积为30万平方米,鱼丘湖景区绿化面积116万平方米,单位庭院及居住小区绿化面积212万平方米,城郊林带绿化520万平方米,19条道路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大型广场达到3处,依照服务半径500米的要求建有小型街头绿地56处,规模较大的苗圃3处,道路绿地、公园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散布均衡合理,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1平方米,2006—2011年间绿化投资总额达到亿元,已经形成了以景区绿化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框架,以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绿化为节点,以城郊防护林带为屏障,水、城、绿融合一体、内环外抱、层次丰硕的城市园林景观。

一、更新理念,统一计划,突出绿化设计的节约性、生态性。

计划是绿化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绿化发展的方向和整体质量。

2001年,高唐县编制了《高唐县绿地系统计划》,随着新一轮城市计划建设的实施,高唐县以城市总规为指导,对原有的绿地系统计划进行了修编,新的《高唐县绿地系统计划》(2010—2020)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

绿化工程设计中,一是推行节约化,为避免大面积栽植草坪、模纹带来的养护管理本钱高、效果差的短处,高唐县不断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观学习,组织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系统学习,汲取绿化计划设计的新理念、新知识,探索城市绿化发展的新方向,总结外地绿化建设的经验,吸取教训,指导高唐的城市绿化建设。

工程设计中放弃大面积种植草坪、模纹营造景观的思想,最近几年实施的绿化工程中,以栽植乔木、花灌木为主,放弃种植模纹,同时慢慢以连年生草本花卉替换草坪,实现了展现绿化效果和节约建设本钱的有机结合和同步提升。

二是突诞生态性,做好生态效应和观感效果的结合。

在最近几年来的绿化工程设计中,慢慢增加乔木种植量形成林带,推行道路行道树双排、多排种植,林荫路推行率达到65%,突出绿化的生态效应;增加花灌木种植量,增强绿化的观感效果;同时,紧密结合地域土壤、气候条件,放弃利用南方树种,增加本地树各种植量,尽可能减轻本地自然条件因素对绿化建设的不利影响,提高成活率。

先进绿化理念的实践,有效地推动了节约建设资金与展现绿化效果、凸显生态效应的同步发展。

二、扩规模,提档次,大幅度进行绿化工程建设。

最近几年来,高唐县绿化建设不断扎框架、扩规模、提档次、精细化,接踵实施了几期大绿化工程。

2005年,进行南湖景区绿化建设,投资30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

2006年,进行太平路、官道街北段、官道街南段、省道316四条道路的绿化建设,投资2600万元,增加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2007年继续实施大规格乔木栽植工程,栽植乔木万余株,同时进行南湖路南段绿化建设。

2008年,进行政通路西段、盛世路北段、汇鑫路南段、滨湖路南段、泉林路西段五条道路延伸段的绿化建设,不断完善绿化框架,城市绿化慢慢向郊区延展。

2009年,进一步提升档次、打造精品、增强养护,进行了城区主要道路增植补植及街头绿地精细化建设,共增植、补植乔木5500株,小灌木120万株,花灌木5550株。

2010年,实施仁和路东段、东兴路南段绿化工程,完善官道街北段、金城路东段绿化。

2011年春天,新建和改造道路绿化、街头绿地17处,同时组织267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小区进行庭院绿化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建设,栽植乔木万株,灌木万株,藤本植物万株,新增垂直绿化87处。

通过不断加大绿化投入,大规模建设绿化工程,不断进行节点绿化、道路绿化的升级改造,使城区绿化格局在实现整体扩面、不断延展的同时,提高了局部的精细化程度,增加了景观看点,城区绿化效果取得逐年提升,并慢慢形成了自身特色:

一是道路绿化绿量大。

高唐县城市道路绿化中,以“十纵九横”的城区骨干道路为绿地系统的框架,依照“乔木双排种植、建设林荫道路”的原则进行建设,不断增加单位面积绿量,同时丰硕植物配置,注重色彩多样化。

依照双侧绿化带各30米宽的建设标准,对城区外环路进行高标准绿化,骨干道路绿化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部份新建道路能达到70%,道路绿化达标率达80%以上。

同时,借助草坪、模纹、花灌木、乔木在体量和色彩上的丰硕转变,构建层次分明、百花争艳的绿色长廊,城区骨干道栽植大规格树木,推行行道树双排、多排种植的模式,形成壮观的道路绿化景观,尽可能扩大绿量。

为增强道路绿化主线的延展性,完善城区绿化框架,进行道路延伸段的绿化,形成道路绿化向城乡结合部纵深辐射的良好态势。

目前,高唐县十纵九横19条道路均已进行了绿化,实现了道路绿化全覆盖,城区主要街道形成了绿树成屏、灌木相间、百花点缀的绿化景观。

二是景区、公园、街头绿地绿化紧密结合城市文化,特色明显。

鱼丘湖景区建设中,着重做好绿化与水体的结合,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2%,塑造和彰显鱼丘湖特色,使其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表现现代文明。

将景区作为自然开放空间,利用其独特的环境和区位优势,进一步突出书画之乡特色和城市个性,坚持大绿量造景,注重其改善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其成为高唐最具魅力的自然环境特色区。

公园建设中,依照整体效果彼此融合,局部景观各有特色的原则,增强精细化建设,营造繁花似锦,密树浓荫的精致景观,极大地丰硕了城区大绿化的景观细节,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达到75%。

最近几年来前后计划建设了北湖公园、西湖公园、南湖公园、石榴园、新河公园、丛林公园、劲牛园等多处公园,突出以人为本、以绿为美,为群众健身怡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街头绿地建设中,2010年进行建行北侧绿地、土管局东侧绿地等街头绿地和广场、城市出入口的绿化升级改造,2011年新建12处街头绿地及一处大型综合植物园,增加数量、扩大规模的同时,完善和丰硕了道路的绿化景观,增强了景观看点,达到道路节点的一点一景。

3、市场化运作,不断拓宽绿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加速城市绿化建设步伐。

冲破单纯政府投资建绿化的老思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方式,建设道路绿化和公园绿地。

一是道路绿化建设中,将城区边缘部份道路的绿化用地交由绿化企业作为苗圃经营,同时道路双侧由绿化企业依照主管部门设计要求无偿进行绿化和养护,必然年限后绿化苗木收归国有,节约了大量的绿化建设和养护资金。

目前,已通过此种方式完成汇鑫路北段长2200米,道路双侧各宽30米的绿化带及太平路北段、双海湖南岸绿化建设,节约财政资金一千余万元,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二是公园绿地建设中,采取企业单位出资建设并冠名绿地的方式,前后建设了时风公园、蓝山绿地等42处公园,节约政府投资近万万元。

4、总结经验,攻坚克难,冲破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建设绿化。

高唐县气候与山东东部县市相较,气候干旱少雨,与周边县市相较,土壤盐碱度严重,造成苗木品种选择受限,成活率低,绿化建设、养护工作难度大。

针对这一问题,在树种选择上,高唐县本着因地制宜、生态优先、扬长避短、健康发展的原则,做到常绿和落叶并举,慢生和速生兼顾,发展适应高唐气候特点,抗盐碱较强、成活率高、病虫害少,后期养护本钱低的国槐、法桐、白蜡等乔木,尽可能减轻自然条件因素对绿化工作的不利影响;在养护管理上,增强对苗木修剪和水、肥管理的监督指导,坚持科学管护,慢慢试探出一套适宜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建设、管护方式,有效地增进了园林绿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推行全民植绿,形成全社会建绿、爱绿的良好气氛。

在实施政府投资建设绿化的同时,高唐县每一年组织全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住小区和广大群众进行义务植树活动。

2005年,采取组织全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义务植树的方式,进行新河公园绿化建设,共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