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1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docx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

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小朋友各表演了什么绝招;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教学难点:

感悟小柱子更“绝”的一招是什么,体会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

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提早了解班级中有“绝招”的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

记得几年前,老师的女儿参加文艺汇演,表演舞蹈《乐端阳》,期间她的一个惊人之举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想看看她的惊人之举吗?

(生:

想)

2、课件出示我女儿跳舞时的图片,教师:

假如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你该如何夸赞她的这个惊人之举?

(生1、酷;生2、拽)

3、教师问4、5个学生:

这样的动作你会吗?

(生都摇头说不会)

4、教师小结:

像这种一个人很难练成,了不起的本领,我们叫它“绝招”。

板书课题:

《绝招》,齐读

5、引入: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认识另外三个小朋友的绝招!

二、检测预习

1、主要内容

A引入: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告诉我课文讲了哪三位主人公?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胖、二福、小柱子)

B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生:

比绝招)

C比了几次?

(齐答:

两次)

D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

三个小朋友两次比绝招)

2、词语:

A引入:

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了,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B出示词语——憋气撇嘴挺立竖起大拇指炕上裂开嘴羡慕握拳尴尬蔫蔫地下巴颏(在脸上找部位)

C学生同桌检查

D请两组同桌说说预习情况(生1、同桌读得很流利;生2、同桌读得不错;3、读得很好;生4、同桌有一个词读错了,已经教会他了。

E开火车读词语,并找找“下巴颏”在哪里,教师总结:

这是北京方言,其实就是“下巴”

3、句子:

A出示句子:

没想到才包了几个,个个饺子都露了馅。

(请一学生读句子,注意多音字“露”)

B出示句子:

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的长两倍。

(请学生读句子,注意多音字“撒”)

(再请一生读句子,其他学生配合动词,做好动作)

C教师总结:

这个句子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引入:

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真好,让老师也为你们叫绝。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这三个小伙伴的绝招吧。

你看:

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打开课本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

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下来,待会请你来介绍。

假如你觉得有困难,可以和同桌商量。

(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2、汇报自己的收获:

选择一个人物,介绍他两次表演了什么绝招。

(指名学生介绍)我介绍的是,第一次他表演的绝招是,第二次他表演的绝招是。

(学生逐一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穿插朗读和理解)

生:

我介绍的是二福,第一次他表演的绝招是空翻,第二次他表演的绝招是单臂倒立。

教师提问:

大家怎么夸他?

(生齐读句子:

大家禁不住叫起好来。

教师:

你还想介绍谁的绝招?

生:

我介绍的是小柱子,第一次他表演的绝招是靠树倒立,第二次他表演的绝招是只要不过百的两位数做乘法,他都能算出来。

教师总结出小柱子的绝招是——心算两位数乘法(板书)

教师提问:

小柱子表演完靠树倒立,被二福一个不靠树倒立打败后,怎么做了?

(把书上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请一对同桌齐读句子:

小柱子觉得太丢人了,低下头撒开腿跑了;小柱子蔫蔫地回了家。

教师提问:

他为什么会这样?

(生答:

他觉得很丢人)

教师提问:

从中可以看出小柱子怎样的心情?

(生答:

惭愧,觉得难为情)

教师:

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小柱子此时的心情。

(请两个学生朗读)

教师提问:

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表示此时小柱子的心情或者神态?

(生1;垂头丧气)用这样的神态读读句子。

(生2:

:

无精打采)教师引导用没精打采的神态读读句子

教师引导:

下文中也有一个词语,也能反映此时小柱子的心情?

(生答:

尴尬)

教师提问:

你能说说小柱子为什么尴尬吗?

生答:

他因为自己的绝招比不过人家而尴尬。

教师:

第一次的比绝招,让小柱子觉得很尴尬,可第二次呢,那可完全不一样了,让我们去看看当时的比赛情况。

出示相关的段落,教师随时指名学生分角色读对话。

教师:

小柱子的绝招“绝”在哪里?

生答:

他能很快算出得数来。

教师:

句子中哪个词语说明小柱子能很快算出得数?

生答:

脱口而出

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脱口而出”

教师引导:

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

面对小柱子的绝招,大家又有什么反映呢?

生答:

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绝招,太绝了!

教师指导朗读。

教师提问:

面对小伙伴的夸奖,此时的小柱子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请你用词语概括一下。

生1、兴高采烈

生2、激动

生3、高兴

教师:

面对小伙伴的夸赞,小柱子更有信心了,他们约定——

生齐答:

暑假再比绝招!

教师过渡:

我们已经理解了两个小伙伴的绝招,你还能介绍谁的绝招呢?

生:

我介绍的是三胖,第一次他表演的绝招是憋气,第二次他表演的绝招还是憋气。

教师提问:

大家怎么夸他?

(生读句子:

“绝招,绝招!

”)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大家的称赞“绝招,绝招!

”标点不同,语气也不同。

(学生齐读句子)

四、深入感悟,提炼中心

1、教师引入:

三个小伙伴都表演了自己的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为什么?

生1答:

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因为他的绝招,我们数学课时经常要用到。

生2答:

我也认为是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因为他的绝招是自己练出来的。

教师总结:

是啊,小柱子的绝招是自己练出来的,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最有用!

老师也认为小柱子的绝招最“绝”!

2、教师引导:

小柱子绝招的练成还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奶奶,让我们走进小柱子家,去听听奶奶和小柱子的对话。

3、请男女生分角色读奶奶和小柱子的话,边读边思考:

小柱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明白了什么?

生1:

小柱子明白了,绝招是要练出来的。

(教师板书:

练)

生2:

小柱子明白了,三胖的绝招不用练,一生下来就有的。

(教师总结后板书:

天生)

生3:

小柱子明白了二福的绝招也是练出来的。

(教师板书:

练)

4、教师引入:

第一次比绝招后,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练自己的绝招。

教师:

既然是暗暗的,课文里就没有写明白小柱子到底是怎么练绝招的,请你也来当作小作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A当深夜只有星星眨眼时,别的伙伴已经进入了梦乡,小柱子却在B当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别的孩子还,小柱子早已C当时,别的,小柱子生1:

当深夜只有星星眨眼时,别的伙伴已经进入了梦乡,小柱子却开始练习了。

生2:

当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别的孩子还在梦乡,小柱子早已在练习两位数乘法了。

教师:

第三个句子,老师希望你展开想象,把小柱子练绝招的事写在语文书上。

(学生写第3个句子,写好后集体交流)

生1:

每当茶余饭后,别的孩子都在玩耍,小柱子还在家里默默练习乘法口诀,练习口算两位数乘法。

生2:

当下课时,别的孩子都在自由自在的玩耍,小柱子却坐在教室默默练乘法。

生3:

当双休日,别的孩子都在看电视,小柱子却在家里练乘法。

教师总结:

是啊,为了练成绝招,小柱子天天练,今天练,明天也练;这个星期练,下个星期也练;这个月练,下个月还练,像他这样的练,你能用一个词总结一下吗?

生1:

坚持不懈的练(教师表扬)

生2:

持之以恒的练(教师称赞)

生3:

连续不断的练

生4:

连绵不断的练(教师指出:

连绵不断是用来形容群山的,用在这儿不合适)

教师总结并板书:

勤学苦练

教师引导:

我们再来看看二福的绝招是怎么练成的?

奶奶的话里有所提示,(找找文中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

教师:

想象二福会在什么时候去练绝招。

出示句子,学生填空,练习说话。

下雨天,二福;放学后,二福还是去;双休日,二福就去。

生1:

下雨天,二福也不休息,去体育场练武术;

生2:

放学后,二福还是去体育场练武术;

生3:

双休日,二福就去体育场练武术。

教师总结:

由此可见,二福的绝招都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都是靠(生答:

勤学苦练)才能练成!

教师引导:

让我们再来看看奶奶的绝招是怎么来的?

(学生读书中的句子)

教师总结:

由此可见,奶奶的绝招也是通过(生答:

勤学苦练)练成的。

教师引导:

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女儿的那个惊人之举,你说她是怎么练成的?

生:

老师女儿的绝招也是通过勤学苦练而成的。

教师总结:

由此可见,所有的绝招都是(生答:

勤学苦练)而成的。

五、品味人物、体会道理

教师问4、5个学生:

小柱子的这个绝招你会吗?

(学生都摇头说不会)

教师引导:

你们看,小柱子通过勤学苦练,练成了心算两位数乘法,其实老师认为,这样的绝招你也会,我们大家都会。

(学生很奇怪)那为什么我们都不会呢,就因为我们缺少小柱子中更绝的一招,有了这更绝的一招,我们就可以练成人人称赞的“绝招”,那么你认为小柱子更“绝”的一招是什么?

生答:

是他的勤学苦练吧(课件出示:

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师总结:

是啊,这才是小柱子真正让大家心服口服的地方。

老师也希望大家能通过勤学苦练这一更绝的招,练成人人羡慕的真正绝招!

六、拓展练习、增加智慧

教师过渡:

同学们,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一扫第一次的尴尬,练成人人羡慕的绝招。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也经过勤学苦练,练成了绝招,获得了成功。

教师引导:

像我们班赵晨曦,爱画画,听他妈妈讲,他家里的绘画本堆得有那么高了。

赵晨曦的画固然是他的绝招,但他(生答:

勤学苦练的精神)更是一绝!

教师继续引导:

几年后,说不定我们班也能出一个钢琴家,猜猜他是谁?

(生答:

周金阳)

教师总结:

听他介绍,他每天傍晚都要练琴,由此可见,他能弹出优美的曲子,也是通过(生答:

勤学苦练)而成的。

教师回顾总结:

是啊,今天,我们认识了三胖、二福、小柱子、赵晨曦、周钦泽的绝招,老师相信,只要我们都能练成勤学苦练这一更绝的一招,我们都能练成天下无敌的“绝招”!

请你工工整整的把这个词写在书本中,记在脑子里,用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在书上写下“勤学苦练”一词)

附板书设计:

绝招

三胖憋气天生二福空翻单臂倒立勤学苦练

小柱子靠树倒立心算乘法勤学苦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