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农林发63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16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象农林发63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象农林发63号.docx

《象农林发63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农林发63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象农林发63号.docx

象农林发63号

象农林发〔2018〕63号

象山县农林局象山县财政局

关于印发2018年象山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的通知》(农办市〔2017〕15号)、《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农专发〔2017〕80号)、《宁波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甬农发〔2017〕148号)等文件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特制定《2018年象山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益农信息社创建,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见形见效。

 

象山县农林局象山县财政局

2018年10月16日

 

2018年象山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厅关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相关文件精神,落实象山县关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工作部署,结合象山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重点开展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加强示范引领,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见形见效,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主线,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立足现有、统筹规划、完善发展为原则,以农民信箱基层联络体系为基础,以提升村级信息服务能力为着力点,统筹“农业公益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进一步拓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四类服务,打造覆盖全县、统一管理、上下联动的益农信息服务体系,开辟农村双创新阵地、开发农业经营新主体、开创农业经营新业态、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2018年底,村级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县80%以上行政村、每站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并创建示范性益农信息社24个,基本建成“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实现涉农公益服务全面落地,便民服务有效整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农业培训体验服务广泛开展,持续运行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服务延伸到村,信息精准到户,通过示范创建,以点串线,以点带面,把信息进村入户建设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

二、建设内容

(一)改造提升益农信息社建设。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

对照农业农村部“六有标准”(即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开展调查摸底,对一些运行不规范、作用不明显的益农信息社进行梳理调整,每年调整认定一批。

二是明确创建标准。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建设标准型益农信息社和专业型益农信息社,制定示范性益农信息社考核评分表(见附件3)。

三是开展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

对照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加强基础条件建设,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打造一批“功能多元、设施配套、运行规范、带动明显”示范性益农信息社。

(二)综合开展益农信息服务。

整合农业、气象、供销等涉农部门的公益服务资源,引导气象、科技、文化、就业、银行、保险、电信、邮政、供销等涉农资源接入,将益农信息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一站式窗口和“七点合一”的多功能站,做到“四类”服务全覆盖。

一是农业信息传播点。

畅通信息获取渠道,提供12316热线咨询服务,做好农业政策法规、农技知识、生产经营、市场行情、村务公开、气象预警等公益服务信息的宣传和发布。

二是农业资料采集点。

承担农业基点、抽样等农情调查任务,及时采集、录入、核实、报送农业农村经济及农业主体等资料信息,通过相关系统准确反映给政府部门。

三是农村生活便利点。

开展业务代办、水电气费代缴、农资代买、宽带安装、手机充值、助农存取款等各类线上线下业务,为农村生活提供便利。

四是农产品上行起始点。

充分了解本村农业主要产业和规模大户,包括种养品种、生产规模、产出季节、收购价格、产业发展等情况,为当地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信息、中转、包装、物流等服务,探索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

五是涉农网站管护点。

承担农民信箱、万村联网等涉农网站和系统的管护工作,及时更新网站栏目内容,发展新用户。

六是农业信息化知识咨询点。

指导农户学习农业信息化技术知识,宣传推广涉农网站、系统和手机APP,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

七是村委与农户联系点。

在服务村民的同时,紧密联系村两委,协助开展工作。

(三)优化提升益农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融合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依托益农信息社,逐步整合各类涉农资源,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测土配方施肥、农村“三资”管理、政策法律咨询等业务体系提供服务农民的信息、沟通通道和管理平台。

二是完善农民信箱联络体系。

进一步健全农民信箱县、镇(乡)街道、村三级协同的信息服务人员队伍,打造以县农业科教信息中心为核心,镇(乡)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为节点,纵向延伸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横向联接涉农部门的农业信息服务网,构建起覆盖全县、统一管理、上下联运的益农信息服务体系。

(四)创新信息进村入户推进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发挥电信运营商、平台电商、信息服务商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优化运营企业与益农信息社一体运作、共建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着力形成“政府推动力、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相依相进的动力机制,依靠公益服务聚人气,实现商业服务可持续。

(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服务档案。

落实有关建设运营、资源共建共享、风险防控、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益农信息社管理办法,做好服务档案登记管理,为考核验收做好准备。

制定村级信息员选聘、培训、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信息进村入户服务规范,明确公益服务职责、商业服务内容及标准、法律责任;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有效防控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安全规范实施和运行。

(六)稳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打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增收致富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四类”服务能力。

三、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8年8月-10月)。

制定出台《2018年象山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安排。

(二)实施阶段(2018年11-12月)。

认定一批益农信息社,开展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

(三)总结阶段(2019年1月)。

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总结和绩效评价,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上报工作总结。

四、资金使用安排

省下达项目经费181万元,主要用于信息进村入户补助,补助方式为以奖代补。

具体预算如下:

(一)简易型益农信息社创建。

安排经费42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四大类的服务内容的档案建立及信息员补助等,每个益农社补助1000元。

(二)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

安排经费120万元,按照“六有标准”和“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要求,重点提升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主要用于门头及制度等标识标牌、宽带、触摸式显示屏及相关设备改造提升,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列入创建计划(见附件2),经考核验收,80分以上的示范性益农信息社每个补助5万元。

(三)信息员培训。

安排经费10万元,主要用于镇(乡)街道信息员和村级信息员参加培训所需的费用。

(四)其他费用。

安排经费9万元,主要用于标识标牌制作、台帐资料及宣传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保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任组长,县委组织部、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民政局、农林局、商务局、供销社、气象局、邮政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海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设在县农林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进度,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资金保障,严格资金管理。

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门支持,整合利用信息化建设资金,同时利用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等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以合作的方式参与村级站和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做到专项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三)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应用水平。

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信息进村入户的宣传推广,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信息进村入户。

切实加强信息员的上岗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确保信息员能够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

(四)建立报送制度,做好进度监测。

要全面掌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进度,各镇(乡)街道于每月5日前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进度统计表》报县农业科教信息中心,县汇总后上报上级农业主管部门。

同时,重点围绕财政资金落实、益农信息社建设、信息员选聘培训、运营企业遴选、服务资源整合、可持续运营机制和制度建设等情况,及时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并按要求报送。

附件:

1.象山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名单

3.示范性益农信息社考核标准

 

附件1

象山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干维岳

副组长:

盛叶荣县政府办公室

章志鸿县农林局

成员:

张荣飞县委组织部

陈忠祥县财政局

屠方宏县经信局

朱光明县科技局

郑盈县民政局

徐海荣县农林局

徐辉县商务局

李修瑞县供销社

汪云峰县气象局

包如峰中国邮政象山县分公司

邱联盟中国电信象山分公司

陈伟中国移动象山分公司

俞喜乐中国联通象山分公司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林局,徐海荣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示范性益农信息社创建名单

1、鹤浦镇双下湾村2、定塘镇盛平山村

3、墙头镇方家岙村4、泗洲头镇肖胡村

5、涂茨镇中堡村6、大徐镇塔幢村

7、大徐镇夏雨岙村8、新桥镇东溪村

9、东陈乡上周村10、晓塘乡青山头村

11、黄避岙乡白屿村12、茅洋乡山下叶村

13、高塘岛乡林港村

14、浙江枫康集团有限公司

15、象山甬红果蔬有限公司

16、象山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7、宁波稻渔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18、宁波石浦财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19、宁波盛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宁波田园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1、象山秋红果蔬专业合作社

22、象山红达莲藕专业合作社

23、象山县英姿果蔬专业合作社

24、象山开渔吉果蔬富硒营养科技专业合作社

 

附件3

示范性益农信息社考核评分表

序号

建设条件

有关内容和要求

参考评分值

1

“有场所”

有固定场所,有统一设计制作的门头或标牌标识,统一编号,有培训教室。

15

2

“有人员”

至少配备一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信息员,培训上岗。

15

3

“有设备”

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触摸式显示屏等信息化办公设备。

15

4

“有宽带”

站内接入带宽不低于40Mbps,并能提供免费WIFI上网环境。

5

5

“有网页”

应用并更新维护农民信箱、万村联网村网站及农业信息化工作相关系统平台。

5

6

“有持续运营能力”

保障运行经费或具备盈利能力,确保持续运营。

10

7

服务内容

(1)标准型益农信息社能够提供20项以上的各种服务(包括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四大类);

(2)专业型益农信息社能够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供10项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服务;

(3)能提供服务人次,服务短信条数,便民服务、电商服务涉及金额等服务成效数据。

20

8

档案管理

做好各类服务档案的登记、整理和归档,服务记录可查。

15

合计

100

 

象山县农林局办公室      2018年10月17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