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532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doc

闽江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学生姓名4574577547

学号6796797699

系别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rt765865858

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265865868日

摘要

中小企业,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在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受融资难问题的羁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另外,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行业与金融业结合的产物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其中的典型模式——P2P借贷模式更是处在快速成长的时期。

它为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注入了新的血液。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融资的成长,市场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

面对这一新型互联网融资模式在欢喜之余,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刻地分析,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的梳理。

本论文首先对P2P借贷平台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分析了P2P借贷平台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使得借贷平台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字: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对策

Abstract

TheSmallandMiddleEnterprise(SME),notonlymadegreatcontributionstothenationaleconomyinChinabutalsoplay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promotingeconomicgrowth,creatingjobs,increasingfarmers'incomeandtransferruralsurpluslabor.However,duetotherestrictionofthedifficultloans,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iddleEnterpriseinChina,hasbeenfacedwithgreatdifficulties.Ontheotherhand,Inrecentyears,theInternetbankingasinformationtechnologyandfinancialindustrycombinedwiththeproductoftherapiddevelopmentmomentum,causedconsiderableimpactonourtraditionalfinancialindustry,oneofthetypicalmodelP2Plendingmodelisatthe"barbaricgrowth"stage.WhichforourcountrytosolvetheproblemoffinancingdifficultiesofSmallandMiddleEnterpriseinjectednewblood.Atthesametime,withtheriseofInternetfinance,andmarketadaptationalsoneedaperiod,therearemanyaspectsshouldbeimproved.AftergladtohavefacethenewInternetfinancingmodel,itisnecessaryforustodeeply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itsanditspossibleriskpointthoroughly.ThispaperistointroductiontheP2Pplatformandtheexistingproblems.Finally,givesomesuggestionsfortheproblems.hopingtomakelendingplatformshaveaabetterdevelopment.

Keywords:

P2Plendingmodel;risk;countermeasure

目录

一、引言 1

二、互联网借贷的产生 1

(一)互联网借贷的模式 1

(二)互联网借贷产生的背景 1

三、P2P借贷的发展现状 3

(一)国内P2P借贷平台的简介 3

(二)国内P2P借贷平台的发展态势 3

四、互联网融资的风险分析 5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组织架构薄弱 5

(二)存在财务披露风险 5

(三)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评级能力不足 6

(四)中间账户监管缺位风险 6

(五)信息技术风险 7

(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主体 7

(七)行业自律发展滞后 8

五、互联网融资风险的防范与建议 8

(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合法合规经营要求 8

(二)定期进行信息披露 9

(三)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信息以提高信用评级能力 9

(四)对中间账户进行严格的监管 9

(五)加强信息技术的管理 9

(六)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明确监管主体 10

(七)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10

六、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借贷模式P2P崛起如雨后春笋,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民间借贷形式变得多样化,人们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的配置也更加合理,对于实现我国金融民主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不久还是新兴事物,其发展过程中还有较大的风险,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

本论文首先对P2P借贷平台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其次从P2P在我国发展的原因及现状着手分析了P2P借贷平台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使监管者、平台本身认识到平台的风险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使得该借贷模式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互联网借贷的产生

(一)互联网借贷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得益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借贷增长势如破竹,正改变着我们的借款方式。

所谓的互联网借贷就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资金融通,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1]。

新型融资模式采用互联网交易,同时新型的融资方式与传统融资相比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快速支付、支付成本低、透明度强、协作性好等一系列优势。

目前,为大家所知的互联网借贷主要包括B2B、B2C和P2P这三种模式。

B2B是指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的双方都是商家。

目前我国此类平台主要有: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网盛生意宝、阿里小贷等;B2C的借贷双方中,借方是个体,贷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

B2C有两种主要的操作模式:

一种是网络贷款机构直接提供贷款给申请者,还有一种是网络贷款机构作为平台,投放相关商业机构的产品广告,为申请者与其他商业机构之间建立桥梁。

当贷款关系建立后,平台直接支付贷款给相应的企业。

P2P是指通过P2P平台实现资金的借贷双方都是个体。

通过P2P平台,用户可作为贷款方直接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贷款,借款方也可通过平台向贷款方申请贷款。

同时,P2P用户将通过该平台获得有平台提供认证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P2P平台为借贷双方提供的一项重要的借贷参考体系[2]。

因此,P2P模式发展最为迅速。

(二)互联网借贷产生的背景

1、中小企业的地位

就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对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难以撼动[3]。

引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中小规模工业企业的一些指标,我们了解到,截止2011年底,中小企业数量占据工业企业总数的绝大比重达到了97.2%,其工业总产值占比58.4%,资产总额占比49.2%,主营业务收入占比57.4%,利润总额占比56.9%,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比64.7%。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优势,而且其工业产值、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指标都占据了全国总数的大半比重。

截止到2012年,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中小企业数就超过了1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了八成以上的就业岗位,发明专利上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总数的半壁江山。

以上数字都印证了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创造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们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创造着价值,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成长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寸步难行,经营困难,资金链的断裂,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融资难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

企业组织架构的薄弱,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和担保体系不健全导致以四大行为首的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放贷,就算愿意为其放贷,复杂的审批手续也经常令中小企业望而止步,中小企业最终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需求。

从下面的几组数据中我们更能直观的感受到中小企业的融资形式不乐观,2008年,我国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仅占到贷款总额的5%,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7.37万亿元,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比重不到9%,表示还未获得过三年以下的贷款的中小企业占到了六成。

2012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全国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在过去3年中有62.3%的融资来自民间借贷[4]。

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资金非常有限,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其融资形式不容乐观。

3、新型融资模式的产生

P2P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方式它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申请到贷款,于是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资金的需求。

作为民间借贷的延伸,P2P借贷平台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资料的传输,借贷双方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

P2P融资绕过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体现了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直接金融交易,属于非正规金融和影子银行体系,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个人或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为部分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工具[5]。

三、P2P借贷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P2P借贷平台的简介

自2006年P2P在我国出现至今,P2P借贷平台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国内第一家纯信用P2P贷款平台是在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

拍拍贷采用的是纯线上操作模式,平台只是作为一个中介连接借贷双方为借贷双方实施信息匹配,提供服务等,本身不参与借贷。

对比我国的几家P2P来看创建于2006年的宜信规模最大,该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2009年开始P2P贷款平台,目前已经推出“宜信精英贷”、“宜信助业贷”等产品[6]。

(二)国内P2P借贷平台的发展态势

国内P2P借贷平台自2006年开始出现,在2009-2011年期间发展较为缓慢,平均每年增加数量仅为14家。

然而,从2012到2013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国内已有523家。

如图4-1所示。

图4-12009-2013年的P2P借贷机构数量

截止2013年国内已经注册的523家借贷公司大多处在在沿海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广东和浙江省为最,分别达到了115家和104家,接下去依次是上海,北京,山东等。

如图4-2所示。

图4-2P2P借贷公司地域分布情况

2009-2011年借贷平台的平台交易额较小,2009-2011年贷款规模仅为1.4亿元。

在2010-2011年间交易额有所增加,截止2011年底已达10亿元。

经过短短一年的发展,在2012年,主要P2P借贷平台的全年成交额飞速增长至104.13亿元,增幅近1000%[7]。

可见其发展的迅猛。

如图4-3所示。

图4-3主要P2P借贷平台交易额

从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底国内主要的P2P借贷平台的交易规模达到104.1亿元。

为了解决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投资创业等问题是人们从平台上借款的主要原因。

如图4-4。

图4-4P2P借贷平台人人贷借款用途

综上所述,我国P2P借贷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投资理财以及资金周转的庞大需求。

P2P虽然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方式,它的行业规模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较小,但它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超过了300%每年。

它的发展尤为迅猛已日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P2P自身的不断完善其未来的发展势必更加强大。

四、互联网融资的风险分析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组织架构薄弱

目前,P2P借贷平台暂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准入门槛低。

想要运营一个P2P公司只要是拥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公司就可以成立[8]。

同时,技术门槛也不高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IT外包公司,只要有钱请这些公司设计一个网站,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组织架构薄弱、部门设置不齐全、没有相对的风险控制部门和人员等问题这些平台大部分都存在,因此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识别,分析和控制。

从上述图4-3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截止2013年,国内已有500多家P2P网络借贷平台,交易额多达100亿元。

然而这些公司大多是由几个人注册的小公司,自然很难拥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架构。

(二)存在财务披露风险

目前,我国P2P平台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加上准入门槛比较低,进入该行业的公司财务状况良莠不齐,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都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公司不会在网站上披露自身的财务状况。

事实上,已经发布在平台上的财务报告其所提供的数据也未必真实。

由于P2P借贷平台本身不是债权债务方,其坏账率不会反映在财务报告的任何指标中[9]。

P2P网络借贷公司面临重大的生存压力,所以一些借贷公司会采取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吸引消费者。

例如,有些网贷公司对贷款者的不良贷款信息进行隐瞒,同时存在信息披露不明确、不透明,甚至故意歪曲,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很难分辨真伪。

除此之外,很多网络贷款平台属于民间组织,没有专门的从业人员,其组织架构薄弱,提供的信息不完善,不透明,不公开,财务报告都无法提供给投资者;甚至还有部分平台工作人员,假冒借款人,参与投资人的招标,因为借款人只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并且提供一些证件如身份证,学历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就能够申请贷款。

而平台面对的借贷双方都是网友,投资者能看到的也是借款者的网名,自然很难识别对方所提供信息的真假。

这种情况在我国极为常见,虚假的借款信息,常常让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存在极高的财务披露风险。

(三)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评级能力不足

信用评级最初应用于铁路债券而后在金融产品上得到快速应用。

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评级是根据借款者提交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一个分数,以此来衡量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的一种等级。

平台就是依据信用评级来控制借款人的借款额度。

有些国家本身拥有比较完善的信用评级系统,这样网络借贷平台就可以利用这个系统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从而降低平台风险。

例如美国每一个公民的信用都有据可查,都有相应信用登记档案,借贷平台可以通过征信系统查看借款人的社会保障号、银行账号、个人税号对个人信用等级进行评定[10]。

由于我国暂时没有完善的征信系统,各个行业的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公民的信用无法查询,增加了借款者的信用风险。

即使借贷平台上要求成为借款人应当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个人经济状况证明、手机认证等。

平台根据借款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方式算出一个分数从而确定其信用等级。

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平台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一旦有人蓄意诈骗,可以冒用他人资料、或者制造假文件,假证书在一家平台注册多个账号,或者在多个平台注册,这样就有可能在多个平台获得多笔贷款,这样累积下来就有可能获得大量的资金。

(四)中间账户监管缺位风险

没有引入第三方账户进行监管,会使P2P借贷平台出现跑路和擅自动用平台资金等风险加大。

再加上平台本身组织架构不健全的原因资金的监管自然存在很多的缺陷加大了风险。

国内目前缺乏对资金的监管机构,平台无法保证资金是否按照原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流向的合规性存疑。

作为金融服务机构P2P借贷平台的借贷资金变动必须通过指定的账户进行操作,以监控交易的合规性。

道理上来说应该由第三方机构来做,但是在现实中很多P2P借贷平台只是在第三方机构开户,第三方机构根本不对中间账户监管和操作[11]。

从理论上来说,第三方机构能够对中间账户进行监管和操作。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责任大而收入又不高,很多第三方机构不愿意承担监管责任。

因而致使目前很多中间监管账户变成由平台自己开设的,这样平台就能够自主地动用中间账户的资金,那么第三方账户就形同虚设。

如果平台从投资者处获得资金转而用于出借,由于资金账户未受到监管,投资者自然无法知晓。

而这些只能通过高管的自律来保证。

因此,缺乏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挪作他用,非法集资等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些都威胁着P2P行业的发展。

(五)信息技术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信息技术风险。

P2P借贷平台是以互联网为运营媒介,不可避免地会隐藏着一些信息技术风险。

由于目前互联网安全风险频繁,黑客,钓鱼网站和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觊觎都让互联网金融面临巨大的信息技术风险。

客户的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加之互联网的虚拟性可能出现在交易过程中被黑客截取信息,进而转移资金。

2012年我国大量的P2P平台出现客户信息泄露,这些信息的外泄给借贷者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P2P网络融资平台还存在另一个信息技术风险,同银行相似平台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动,不同的是银行的资金流是存放内网同互联网阻隔开了,相对安全。

而P2P网络融资平台是以互联网为桥梁所有资金的划拨都是在线上操作的,网络的不确定性使其存在安全隐患,假如黑客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对信息做了微小的变动都会导致巨额的资金损失,就算他们不篡改其中的资金流动信息,只是将相关的资金信息泄露,也会给网贷平台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的隐患[12]。

(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主体

P2P网络借贷的本质是民间借贷。

作为民间借贷的延伸,平台的合法性一直饱受争议,目前仍不受法律的保护,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约束,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在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下P2P平台数量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如此快速地增长必然加剧行业的竞争,而长期游离于我国监管体系之外必然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大部分的借贷平台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名义进行注册,实际上又是以互联网借贷的名义从事日常业务活动。

因为身份的模糊,就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直接导致监管真空,监管空白放任的行业不规范必然带来行业内不正当的竞争,加大投资者经济损失的风险。

如果这个主体一直游离于中国的监管之外,一旦发生重大变化,也会对正常的金融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由于P2P平台专门立法的缺失,如今国内的P2P借贷平台基本上是以《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为基础在工商管局登记,并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的规定在通信管理部门备案,但是上述部门均不是金融监管机构[13]。

专门立法的缺乏使其产生争端时没有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解决的境地。

总之,缺少相应的监管主体和法律法规,放任行业的自我发展将严重阻碍P2P平台的健康成长。

(七)行业自律发展滞后

行业自律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行业内部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在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4]。

与外部监督相比行业自律拥有空间更大,范围更广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地调节产业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行业形势不乐观,发展较为缓慢,现有组织的作用有限,还未出现一个较大影响力的行业自律组织。

不规范,不透明是我国行业自律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五、互联网融资风险的防范与建议

(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合法合规经营要求

我国应明确P2P平台的准入门槛,明确法人制度,要求P2P平台必须登记注册,具备法人资格。

拥有健全的组织架构是P2P借贷平台建立的基本要求,其次在公司部门的设置上,必须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做到明确合理,覆盖平台的所有业务范围。

需要设立一个风险控制部门对平台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已出现的风险能够及时的进行评估和化解。

平台务必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在进行金融借贷中介服务时必须遵守规定,不能从事与提供金融借贷服务无关的活动。

比如,非法吸收存款等业务。

除此之外,P2P借贷平台还应该遵守行业的公约,进行自我约束,督促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此外平台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监督。

(二)定期进行信息披露

对财务信息的披露对P2P行业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需要满足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等相关要求,这就要求平台应该定期对自身的信息进行披露。

信息披露内容一般包括平均贷款限额、客户的贷款成本、贷款用途及期限、逾期贷款率、风险准备金、风险指标、严重违反了行业规定的从业人员及客户的名单等。

对于披露不规范,不按照要求或者披露虚假信息的平台,进行处罚。

为了增加平台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定期让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对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监督。

(三)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信息以提高信用评级能力

为了增强平台的信用评级能力,必然对借款人的资料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

由于我国借贷平台准入门槛比较低,行业不规范,存在很多问题,而借款人想要获得借款也相对比较简单。

为了促进平台的健康发展,提升平台管理水平,就要求平台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尽量严格。

应当要求用户进行注册时必须实名制,同时输入ID号,社保账号等信息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

用多种方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加快P2P借贷平台行业组建一个民营化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步伐,打造“P2P信贷征信系统”,提高信用评级建设的积极性。

或者参考美国的信用评级系统强制为每个公民分配信用账号,建立信用档案。

由此实现客户信用评级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平台的信用评级能力。

(四)对中间账户进行严格的监管

为了防止资金抽逃,非法挪用资金等非法操作,需要对平台的自有资金和中间账户资金分离开来。

将借贷者的资金纳入银监会批准的具有监管资格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避免平台人员私自动用资金。

第三方机构必须根据现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账户进行监管,仅为客户提供关于资金的转账借贷以及银行存款的划拨业务,为了防止P2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