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35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docx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表面上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1、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1/2已有所了解,若教师此时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放手让了解1/2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展示生活中的1/2,让学生在组内多说一说,多争辩一下,从而逐步完善。

教师不应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代替学生思考。

在教学时可以再让出一些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对二分之一进行理解,再因势利导,教学分数的读写。

使计划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可能将更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完整性。

因为语言表达是学生的思维的体现,从直观感悟到语言表达是学习思维的一个跳跃。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表述,要让学生说完整话,抓住谁是谁的几分之一,引在核心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而不能因为追敢教学的流程而疏忽了数学术语的严谨性,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学生将话说完,而不是急于和学生“抢”话说,同时,要留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学生通过汇报、齐说、同桌之间互相说、小组说等形式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这样学生学得才扎实,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

  篇二: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细细品读了教学参考,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四个月饼两人平分、两个月饼两人平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几个”,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

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半个又叫做1/2个。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

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积累经验。

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1/2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注重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注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鼓励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力求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注重直观、形象的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一个分数的前提,所以在教学开始,通过旧知,紧紧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从整数引出分数。

通过3次分蛋糕,引出了“一块蛋糕2人平均分,结果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激起了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2、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建立概念。

  把二分之一的教学做为教学重点,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纸、折一折绳子、均分线段等大量的实物及图形的操作实践活动,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3、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的含义。

接下来我进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请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通过放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

1/4、1/6、1/8等等,学生很轻松的就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分数,同时也进一步明白分数的含义。

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折纸的同时,还要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几分之一。

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4、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在教学例5“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思考,从而揭示出“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的道理。

  5、练习层层推进,适当拓展。

  练习基础知识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以基础知识为扩展,面向部分优等生,注意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整节课上完后,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我设计的练习也多,为了把这些教学内容和练习在这一节课中完成,在每一个环节中我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落实,显得特别的慌,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够。

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跟上思维,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这反映出我在平时的授课中,没有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其实学生并不仅仅是要学好知识,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品质,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良好数学修养的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不要慌着去完成教学内容,而应注意落实学生该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

  篇三: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而这节课是研究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例题之前,出示了一个准备题:

“猴王把一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目的是复习已有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教学实践证明,这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当出示例题时,学生就能准确说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这节课另一个设计比较好的地方是想想做做4分小棒一题。

在学生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后,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拿,并且上台来展示分的过程。

通过分法的交流,在进行下面拿出12根小棒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能迅速而准确的拿出来。

最后,我把每个分数和对应的根数列成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得份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少,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上完课后,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

  1、板书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

今天,我板书的核心内容是三句完整的话。

我的初衷是通过这些文字,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并能完整的说出几分之一的含义。

而事实上,这样做并不好。

学生在说几分之一的含义时,就有依赖思想,会看着黑板上的文字读,没有真正去思考。

而如果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的话,只要写出重点的几个字就可以了。

“图文并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写重点”,能迫使学生去思考,将黑板上的重要信息连成一句完整的话,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表扬”、“纠正”、“示范”。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明确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调动其他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养成注意倾听其他学生发言的习惯。

例如:

①表扬:

学生说得很到位,可以说:

“他说得真好!

谁能象他这样说一说。

”②纠正:

学生说得不正确或不完整时,可以说:

“他说得对吗?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③示范:

如果请了几个学生说得都不是很到位,教师要先示范说一遍,然后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说一说。

  3、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以想想做做1为例。

做完4小题填空之后,可以先比较①—④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说说①②两题的相同点;再比较③④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可以问:

“你还能发现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用好教材,用足教材吧。

  这节课带给我的启示是丰富的,在总结与反思中不断前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