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64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docx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名词解释新陈代谢:

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和各种生命物质的“加工厂”,是活细胞中一切有序化学反应的总和。

生物氧化:

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

呼吸:

是一种最重要最普遍的生物氧化或产能过程。

呼吸链:

指位于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膜或真核生物的线粒体膜上,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所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

无氧呼吸:

指的是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发酵:

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同型酒精发酵:

酵母在无氧条件下,通过EMP途径,即葡萄糖-丙酮酸-乙醛-乙醇的过程,称为同型酒精发酵。

异型酒精发酵:

细菌通过HMP途径进行,产生1分子乙醇和1分子乳酸,称为细菌异型酒精发酵。

Stickland反应:

某些专性厌氧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生孢梭菌、肉毒梭菌、斯氏梭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时,以一种氨基酸作为底物进行氧化脱氢(即供氢体),脱下的氢(还原力)以另外一种氨基酸作为氢受体进行还原脱氨,两者偶联进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

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

代谢回补顺序:

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应。

乙醛酸循环:

中间代谢物中存在乙醛酸的循环。

固氮酶:

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氮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异形胞:

某些丝状蓝藻所特有地变态营养细胞,是一种缺乏光合结构、通常比普通营养细胞大地厚壁特化细胞。

类菌体:

根瘤菌进入宿主根部皮层细胞后,分化成膨大、形状各异、无繁殖能力,但具有很强固氮活性的细胞。

豆血红蛋白:

豆科植物根瘤中发现的血红蛋白样红色蛋白质。

有抗氧化活性,可

避免同类细菌中的固氮酶受到抑制,是共生固氮所必需的。

类脂质体(细菌萜醇):

是一种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

Park核苷酸:

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发现的有氧氧化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作用。

是有氧氧化产生

了较多的ATP抑制了糖酵解的一些酶所致,有利于能源物质的经济利用。

P/O比:

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有机物、日光辐射能和还原态无机物三大

类,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最初能源逐步转变为通用能源ATP。

2.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和失去电子3种形式,生物氧化的过程可分为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3个阶段,生物氧化的功能包括3种,即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上小分子中间代谢物,生物氧化的类型包括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3.微生物糖酵解的4条途径为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和TCA循环,

其中EMP途径是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主流代谢途径,ED途径是由于微生

物细胞体内缺乏EMP途径的某些酶而产生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HMP途径为微生物合成提供大量的C3、G、C5、C6和G等前体物质。

4.ED途径又称KDPG途径,ED途径存在一种特征酶为KDPG醛酸酶,具有一个特征反应为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终产物2分子的丙酮酸来历不同,1分子丙酮酸来自KDPG直接裂解形成,另1分子丙酮酸由3-磷酸甘油醛经EMP途径转化而来。

5.丙酮酸进入TCA循环前的入口反应是丙酮酸通过丙酮酸脱羧酶形成乙酰CoA后,在柠檬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与TCA中的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而进入TCA循环。

6.在机体能量代谢中,ATP是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的高能化合物。

细胞ATP的形成方式主要是氧化磷酸化,即在呼吸链传递氢(或电子)和受氢的过程中偶联ADP的磷酸化生成ATP,偶联部位有3个:

NADH>CoQ(NADH泛醌还原酶)、CoSCytc(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Cytaa3二02(细胞色素C氧化酶)。

7.铁呼吸的末端氢受体是Fe3+。

8.细菌酒精发酵是细菌利用ED途径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即葡萄糖一丙酮酸—乙醛—产生2分子乙醇的过程。

9.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氧化无机底物获得,通过呼吸链氧

化磷酸化产能,所以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一般都是好氧菌;而化能自养型微

生物所需要的[H]还原力产生的方式是在消耗ATP的情况下,无机氢供体如

(NH4+、H2S和H2等)通过逆呼吸链传递的方式形成。

10•嗜盐细菌细胞膜上存在能进行独特光合作用的紫膜,又称光介导ATP合

成或紫膜光合磷酸化,在无氧条件下,可利用光能造成其上的视黄醇辅基构象变化将细胞内质子驱动至膜外,从而建立膜内外质子动势,推动

ATP酶合成ATP。

11.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碳源下,代谢回补顺序不同,与EMP和TCA循环的补偿

途径约有10条,他们都围绕EMP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和TCA中的草酰乙酸(OA这两种关键性中间代谢产物来进行。

12.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途径有:

Calvin循环、厌氧乙酰-CoA途径、逆向TCA途径和羟基丙酸途径。

13.根据微生物生态类型可将固氮菌分为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和联合固

氮菌三种类型。

14.固氮菌进行生物固氮反应的6要素是ATP的供应、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固氮酶、还原底物N2、镁离子和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15.固氮酶由含铁和钼的固二氮酶和只含Fe不含钼的固二氮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16.在细菌合成肽聚糖的过程中需要有UDP(尿苷二磷酸)和细菌萜醇两种

载体,由“Park核t酸合成肽聚糖单体是在细胞膜上进行,肽聚糖合成时,

在细胞膜外肽聚糖单体与引物分子发生转糖基化作用使多糖链延长,通过

转肽酶作用发生多糖链间交联。

17.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经PK、HK和HMP途径分解葡萄糖,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乙醇、乙酸、C02。

18.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如NO3-、NO2-、SO42-、S2O3-、CO2等无机化合物,或琥珀酸、延胡索酸、乙酸、甘氨酸、三甲胺、氧化三甲胺等有机化合物。

19.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无机底物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

能量的产生是通过

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

电子供体是NH;、HS、H+和也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ATP—能量。

20.次级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至稳定期前或后,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

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次级代谢产物

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多种类别。

21.分支代谢途径中酶活性的反馈抑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方式是顺序

反馈抑制、协同反馈抑制、同工酶、组合激活和抑制等。

22.细菌的二次生长现象是指当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时,优

先利用葡萄糖,耗尽后,细菌经过一段停滞期,在乳糖的诱导下开始合成B-半乳糖苷酶,细菌开始利用乳糖。

23.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戊糖、赤藓糖等可以通过HMP途径产生。

24.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

25.无氧呼吸是以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发酵是在_无氧等外源氢受体条件下发生的。

26.微生物细胞合成ATP的三种方式是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27.卡尔文循环中两个特征性酶是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

磷酸核酮糖激酶;ED途径中关键性酶是KDPG醛缩酶;HMP途径中的关键性酶是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转酮醛酶系;EMP途径中关键性酶

三、选择题

1.TCA循环的大多数酶位于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质中或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质中,而只有(B)例外,位于线粒体或原核细胞的膜上。

A、柠檬酸合成酶B、琥珀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D>: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2.铁细菌、硫细菌和硝化细菌同化二氧化碳的还原力来自于(A)

A、消耗ATP逆呼吸链产生B、NAD(P)H通过呼吸链传递产生

C、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D、水光解作用产生

3.下列哪项不是ED途径的产物(E)

A、1个ATPB、1个NADPH+HC、1个NADH+H

D、2个丙酮酸E、2分子乙醇

4.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第一型发酵(乙醇发酵)时,(B)作为NADH2的受氢体。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进

)。

B、1分子乳酸和2分子ATP

D、乳酸、乙酸、CO2

用于合成复杂有机物的能量和还原力的来源

是(C)

A、能量和还原力都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

B、能量通过底物磷酸化产生,还原力通过H2提供。

C、能量通过无机物氧化产生,还原力通过消耗ATP逆呼吸链产生

D、能量通过有机物氧化产生,还原力通过H2提供。

7.如图,E1分别受到终产物D、E、F的一定比例抑制,当三种终产物同时过量完成抑制E1的活性,这种代谢调节方式为(B)0

8.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第二型发酵(甘油发酵)时,(C)作为NADH2的受氢体。

A、丙酮酸B、乙醛C、磷酸二羟丙酮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9.绿色硫细菌Chloroflexusaurantiacus固定CO2的途径是(D)

A、Calvin循环B、厌氧乙酰-CoA途径

C、逆向TCA途径D、羟基丙酸途径

10.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化能自养细菌固定CO2的途径是(B)

A、Calvin循环B、厌氧乙酰-CoA途径

C、逆向TCA途径D、羟基丙酸途径

11.蓝细菌和绝大部分光合细菌固定CO2的途径是(A)

A、Calvin循环B、厌氧乙酰-CoA途径

C、逆向TCA途径D、羟基丙酸途径

12.HMP途径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微生物代谢可与其他代谢途径连接,在(A)和(B)处与EMP连接,在(C)处可与ED途径连接。

A、果糖-1,6-二磷酸B、甘油醛-3-磷酸C、6-磷酸葡萄糖酸D、丙酮酸

13.HMP途径产生形成的(A)是光能和化能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中介。

A、核酮糖-5-磷酸B、木酮糖-5-磷酸C、赤藓糖4磷酸D、核糖-5-磷酸

14.氧化呼吸链上合成ATP的部位有3个,下列哪个不是(D)

A、Cytaa3—O2B胞色素C氧化酶B、CoQ^Cytc: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C、NADHkCoQ:

NADH-泛醌还原酶D、FADH>CoQ: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15.酵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同型酒精发酵时氢受体是(A),而在II型酒精发酵时氢受体是(C)。

A、丙酮酸B、乙醛C、磷酸二羟丙酮D、a-磷酸甘油

16.下列哪种发酵类型不是通过EMP途径进行的(D)

A、同型乳酸发酵B、同型酒精发酵C、丁酸型发酵D、细菌酒精发酵

17.下列哪种发酵类型是通过HMP途径进行的(A)

A、细菌异型酒精发酵B、同型乳酸发酵C、混合酸发酵D、II型酒精发酵

18.下列哪种发酵类型是通过ED途径进行的(B)

A、同型乳酸发酵B、细菌酒精发酵C、混合酸发酵D、II型酒精发酵

19.肠膜状明串珠菌经(B)进行异型乳酸发酵。

A、ED途径B、HMP途径C、EMP途径D、TCA循环途径

20.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C)。

A、有机物B、还原态无机化合物C、氧化态无机化合物D、日光

21.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A)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

WD途径

22.

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

(C)是微生物所特有。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

WD途径

23.

同型乳酸发酵中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是(A

)。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

WD途径

24.

丙酮酸发酵过程主要产物是丁酸、丁醇、

异丙醇的发酵是

D)。

A、混合酸发酵

B、丙酸发酵

C、丁二醇发酵

D、丁酸型发酵

25.

卡尔文循环途径中

CO2固定的受体是(

B)。

A、核酮糖-5-磷酸

B、核酮糖-1,

5-二磷酸

C、3-磷酸甘油醛D、3-磷酸甘油酸

26.在还原性三羧酸途径固定CO2时,(B)与与正向三羧酸循环途径不同。

A、柠檬酸合成酶B、柠檬酸裂合酶

C、琥珀酰-CoA合成酶D、琥珀酸脱氢酶

27.磷霉素在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是(E)。

A、与PEP结构类似,竞争抑制PEP-UDP-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活性。

B、与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抑制转肽酶活性。

C、与D-丙氨酸-D-丙氨酸结构类似,抑制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

D、与细菌萜醇结合,抑制载体的再生。

E、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焦磷酸-异戊烯中五肽上的D-丙氨酸-D-丙氨酸末端结合,阻止肽聚糖亚单位移动到肽聚糖生长点。

28.D-环丝氨酸在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是(B)。

A、与PEP结构类似,竞争抑制PEP-UDP-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活性。

B、与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抑制转肽酶活性。

C、与D-丙氨酸-D-丙氨酸结构类似,抑制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

D、与细菌萜醇结合,抑制载体的再生。

E、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焦磷酸-异戊烯中五肽上的D-丙氨酸-D-丙氨酸末端结合,阻止肽聚糖亚单位移动到肽聚糖生长点。

29.青霉素在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是(E)。

A、与PEP结构类似,竞争抑制PEP-UDP-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活性。

B、与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抑制转肽酶活性。

C、与D-丙氨酸-D-丙氨酸结构类似,抑制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

D、与细菌萜醇结合,抑制载体的再生。

E、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焦磷酸-^―异戊烯中五肽上的D-丙氨酸-D-丙氨酸末端结合,阻止肽聚糖亚单位移动到肽聚糖生长点。

30.杆菌肽在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是(E)。

A、与PEP结构类似,竞争抑制PEP-UDP-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活性。

B、与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抑制转肽酶活性。

C、与D-丙氨酸-D-丙氨酸结构类似,抑制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

D、与细菌萜醇结合,抑制载体的再生。

E、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焦磷酸-^―异戊烯中五肽上的D-丙氨酸-D-丙氨酸末端结合,阻止肽聚糖亚单位移动到肽聚糖生长点。

31.万古霉素在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是(E)。

A、与PEP结构类似,竞争抑制PEP-UDP-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活性。

B、与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抑制

转肽酶活性。

C、与D-丙氨酸-D-丙氨酸结构类似,抑制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

D、与细菌萜醇结合,抑制载体的再生。

E、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焦磷酸-异戊烯中五肽上的D-丙氨酸-D-丙氨酸末端结合,阻止肽聚糖亚单位移动到肽聚糖生长点。

32.硝化细菌是(A)

A、化能自养菌,氧化氨获得能量B、化能自养菌•氧化亚硝酸获得能量

C、化能异养菌,硝酸盐为电子受体D、化能异养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

33.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物(C)

A、乙酰磷酸B、1,3-二磷酸甘油酸C、6-葡萄糖

D、磷酸肌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4.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产能(B)。

A、发酵B、呼吸C、光合磷酸化

35.在细菌和古菌细胞中主要靠(C)途径将单糖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B、HMPC、EDD、PK

36.在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B)。

A、链霉菌B、蓝细菌C、紫硫细菌D、光合细菌

37.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体物a酮戊二酸来自(C)0

A、EMP途径B、ED途径C、TCA循环D、HMP途径

38.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A)0

A、硝酸盐、亚硝酸、NO、N20B、02C、中间产物D、H2

39.参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A)

A、ATPB、GTPC、UTPD、CTP

四、判断题

1.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本质是酶、辅酶、辅基或辅因子。

(V)

2.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可以不通过光合磷酸化ATP产能。

(X)

3.自养微生物化学合成的起点是从还原氧化程度极高的C02开始。

(V)

4.三羧酸循环又称Krebs循环、柠檬酸循环、Calvin循环0(X)

5.在EMP途径的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NADH2不能积累,厌氧微生物及兼厌氧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发酵作用消耗掉。

(X)

6.EMP途径往往是和HMP途径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中,以EMP途径作

为一唯一降解途径的微生物极少。

(V)

7.葡萄糖通过ED途径经过4步反应即获得丙酮酸。

(V)

8.ED途径的终产物2分子丙酮酸来历不同。

(V)

9.递氢和受氢实际上就是能量的传递和释放过程。

(V)

10.ATP的生成必须以提供电子传递为前提。

(V)

11.硝酸盐既可以作为微生物的氮源,也可以作为某些微生物的能源。

(V)

12.延胡索酸的还原产物是琥珀酸。

(V)

13.化能自养微生物呼吸链的组分多元化,氢或电子可以从任何一个组分进入呼吸链。

(V)

14.微生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因菌株不同而异,与分类地位无关。

(V)

15.应用油酸缺陷型菌株生产谷氨酸时,通过限量添加油酸,可以使细胞膜发生渗漏而提高谷氨酸产量。

(V)

16.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水将N02-氧化成NOJ°(V)

17.光合细菌是通过循环式传递完成磷酸化产能。

(V)

18.藻类和蓝细菌利用光能产生ATP的过程中伴随氧气的产生。

(V)

19.微生物可以通过添补反应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而消耗的中间产物。

(V)

20.青霉菌和黑曲霉具有乙醛酸循环途径。

(V)

21.固氮菌固氮过程中还原力75%用来还原2,25%以H2形式被浪费。

(V)

22.肽聚糖单体是在细菌细胞膜合成的。

(X)

23.同型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EMP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在丙酮酸脱羧酶作用下,脱羧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

(V)

24.Stickland反应的偶联反应并不是在任意两种氨基酸之间都能发生。

(V)

25.羟基丙酸循环是少数绿色硫细菌在以H2或H2S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生活时固定C02的机制。

(V)

26.在古细菌和真细菌中均存在还原性TCA循环途径。

(V)

27.在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化能自养细菌中存在活性乙酸途径。

(v)

28.厌氧乙酰-CoA途径式以H2作为电子供体,先分别把2CO2还原成乙酸的甲基和羧基,然后形成乙酰-CoA,再形成乙酸,最终形成丙酮酸用于其他代谢。

(v)

29.羟基丙酸循环从乙酰-CoA开始经历两次羧化,先后形成羟丙酰-CoA和甲基丙二酰-CoA,将2个CO2转变为草酰乙酸和乙酰-CoA。

(V)

30.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需要电子传递体,但无氧呼吸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

(V)

31.CO2是自养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异养微生物不能利用CO2作为辅助的碳源。

(x)

32.虽然固氮酶对氧气敏感,不可逆失活,但固氮微生物大多数是好氧菌。

(V)

33.有利于细胞大量生长的碳源,可能会变成次级代谢的阻遏物。

(V)

34.Stickland反应对生长在厌氧和蛋白质丰富环境中的微生物非常重要,使其可

以利用氨基酸作为碳源、能源和氮源。

(V)

35.当从厌氧条件转换到有氧条件时,微生物转向有氧呼吸,糖分解代谢速率加快。

(x)

36.反硝化作用是化能自养微生物以硝酸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的无氧呼吸。

(x)

37.由于蓝细菌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对生物固氮有毒害作用,所以蓝细菌通常都不具有固氮作用。

(x)

38.底物水平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V)

39.发酵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有机化合物,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无机化合物。

(V)

40.氧化磷酸化只存在于有氧呼吸作用中,不存在于发酵作用和无氧呼吸作用

中。

(x)

41.延胡索酸呼吸中,琥珀酸是末端氢受体延胡索酸还原后生成的还原产物,不是一般的中间代谢产物。

(V)

42.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厌氧生活的细菌中。

(V)

43.

x)

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都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

44.维生素、色素、生长剌激素、毒素以及聚二羟基丁酸都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X)

五、问答题

1.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还原力由EMP途径,HMf途径,ED途径,TCA途径产生。

2.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人类可利用微生物有益的次生代谢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1利用有益抗生素防治动植物病害,如用青霉素治疗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用井岗素防治水稻纹枯病。

2利用有益的毒素,如利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伴胞晶体毒素防治鳞翅目害虫。

3利用微生物生产维生素,例如利用真菌生产维生素B2。

4利用微生物生产植物生长刺激素,如镰刀菌产生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5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色素安全无毒,如红曲霉产生的红色素。

6还可以利用霉菌生产麦角生物碱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病。

3.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小分子碳架有哪些?

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小分子碳架通常有如下十二种:

P葡萄糖;5-P核糖;PEP;3-P甘油酸;烯酸式草酰乙酸;乙酸CoA;

6-P葡萄糖;4-P赤藓糖;丙酮酸;琥珀酸CoA;磷酸二羟丙酮;a-酮戊二酸。

4.在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中,其基质脱氢和产能途径主要有哪几条?

试比较各途径的主要特点。

1EMP■—当葡萄糖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