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89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docx

地理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2010.01.24

命题人:

刘瑞兰麦子华  校对人:

刘瑞兰麦子华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试卷类型:

A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40小题共40分)

1.读图1,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图1

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

A.地球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3.下列地理事物能反映太阳辐射重要作用的是

①水循环②大气运动③生物演化④地热资源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其中有化石存在的岩层为

A.沉积岩B.变质岩C.玄武岩D.花岗岩

5.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闭路电视信号受到干扰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传送的广播、电视、电话信号受到干扰

④青藏高原地区出现五彩缤纷的极光现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梅州市“五一”期间和“十一”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是

A.“五一”期间一直向北,“十一”期间一直向南

B.“五一”期间一直向南,“十一”期间一直向北

C.“五一”期间先向北后向南,“十一”期间先向南后向北

D.“五一”期间先向南后向北,“十一”期间先向北后向南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图2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据此回答8题。

 

8.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丁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夜长乙>丙>丁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从C到A梅州的昼长如何变化

A.一直变长

B.一直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0.季节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冬夏季分明的高纬度地区

B.有太阳直射的热带地区

C.既无极昼极夜也没有太阳直射的温带地区

D.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的南北极点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

据此回答11题。

11.如果在本次地震中的某些区域,地面上的人们只感到上下颠簸,则说明

A.本次地震没有产生横波B.地下可能有煤炭

C.地下可能有石油D.地下没有地下水

12.晴朗的天空中呈现出蔚蓝色,这是由于大气的______作用

A.吸收B.反射C.散射D.折射

 

13.在无风的地点点燃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且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然后向两边扩散,这是因为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D.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14.图4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

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图4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易出现霜冻D.三天的夜晚都不可能出现霜冻

15.地面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下面所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16.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间的地势高低差异B.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不同地区间的干湿程度差异D.不同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17.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力包括下列中的

A.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18.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

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不能继续往北前进,在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19.终年只受风带影响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关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根本因素

B.大气环流无法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C.下垫面因素不会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D.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形成没有什么影响

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

的景象主要是受_______的影响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西风

22.全球变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也会带来好处,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利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增加,从而使各地变得更加湿润

B.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使部分农作物的产量提高

C.全球变暖会给一些海拔低的岛国带来灭顶之灾

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的地区变得适合农业生产的发展

23.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地下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水经常补给河水B.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C.地下水与河水经常互补D.地下水与河水之间没有互补关系

 

24.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

A.蒸发和降水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D.蒸发,蒸腾和降水

25.形成世界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B.地转偏向力

C.陆地轮廓和岛屿的影响D.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差异

26.以下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

 

叙述,正确的是

A.寒、暖流交汇处,多会产生暴雨

B.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的形成,受寒流的影响显著

C.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显著作用

D.寒流使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沿海增温增湿

27.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

28.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有

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

C.兴建水库D.节约用水

29.2001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国家税收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倡导节约用水D.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

30.关于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半球信风和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附近辐合

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

D.信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

 

31.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铁路运输运量小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32.下列各种地理事物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夏威夷群岛和澎湖列岛

B.我国南海诸岛和长江三角洲

C.北美五大淡水湖和我国青海湖

D.云南路南石林和新疆沙漠中的蘑菇石

 

33.下列选项与图5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34.“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

35.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下列属于断层的有

①华山②渭河平原

③汾河谷地④东非大裂谷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6.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

B.山地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成块状分布

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

3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8.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图6为我国简图,读图并据此回答39-40题。

 

39.若从D到C进行科学考察,先后经过的自然带为

A.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D.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40.自A到B考察,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的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光照D.地形

二.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且只有2个正确选项,

 

全对给2分,多选.少选.错选都不

给分。

15小题共30分)

4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42.读图7“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6时40分

B.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40分

C.此时太阳光直射130°W

D.此时太阳光直射130°E

43.在(30ºN,160ºE)的地方沿160ºE经线朝正南方向发射

炮弹,射程为10KM,炮弹的落点在

A.西半球B.东半球C.低纬度D.中纬度

 

44.读图8“气压带分布图”,其中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A和BB.A和CC.B和CD.A和D

 

45.读图9,当图中的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会

 

A.气温下降B.气温升高C.气压升高D.气压下降

 

46.读图10“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折线乙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时的太阳高度图

B.当太阳直射A纬度时,AB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太阳直射点由B向A点移动过程中,北半球白昼在增长

D.太阳直射点由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北纬10°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47.读图11“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A层大气直接热源为太阳辐射

B.B层中主要依靠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C.C层中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D.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A层

48.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副热带高气压被热低压切断

B.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49.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

C.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D.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

 

50.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A.南半球为冬季B.北半球为冬季

C.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5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能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水汽的输送和交换

B.形成东亚典型的季风环流

C.对航海业有影响

D.能加速受污染海域海水的净化速度,且不导致污染范围扩大

52.图12是同一地区等高线地质

和地形图,据此判断该地区属

①背斜 ②向斜

③山谷 ④山岭

A.①B.②

C.③ D.④

 

53.读图13,其标注的是北半球某河流两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①④⑤

B.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①③⑤

C.在自然状态下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是①③

D.在自然状态下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是②④

 

5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B.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D.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55.有关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现象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B.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结构属于经度地带性

C.地表各自然带之间一般都存在过渡带

D.从海南岛起,经南岭、秦岭,到大兴安岭北部,自然带呈经度地带性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三.综合题:

(共6大题,共30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读图14“北半球近地面天气图”,据此回答:

(每空1分)

(1)F和H两地吹偏北的是___,偏南风的是___。

(2)AB和CD分别是锋和锋。

(3)FEBG四地中可能有降水的两地是。

2.读图15“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每空1分)

 

e

e

 

(1)图中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a___,b  ,c___。

(2)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___等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读图16“某区域洋流图”,据此回答:

 

(每空1分)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abcd的方向。

(1分)

(2)假如该海区为太平洋,则洋流名称:

a是  ,d是  。

(3)A、B、C、D四处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名称是  。

 

4.读图17“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每空1分)

 

(1)把图中缺失的箭头补上,完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1分)

(2)图中E、F所表示的岩石分别是:

E  ,F  。

(3)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B  。

5.读图18“非洲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

(每空1分)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D  。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地带性。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6.读图19“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

 

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每空1分)

 

(1)D处成谷,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___。

(2)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A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  (单项选择)。

A.东非大裂谷B.华山C.渭河平原D.喜马拉雅山

(3)较好的储水构造在  处。

(4)如果选择在D处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其理由是①  _②  _。

 

地理试题答题卷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2010.01.24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卡无效。

答题卡不要弄皱,保持平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答题卷,其它考生自行保存。

一.单项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共40分)

二.双项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共30分)

三.综合题(共30分)

 

1.(5分)

(1)

(2)

(3)

 

2.(5分)

e

e

(1)

(2)

 

3.(5分)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abcd的方向。

(1分)

(2)

(3)

 

4.(5分)

(1)把图中缺失的箭头补上,完整表示三大

 

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1分)

(2)

(3)

 

5.(5分)

(1)

(2)

6.(5分)

(1)

(2)

(3)

 

(4)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09-1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地理期末考试答案2010.01.2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D

 

D

A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C

 

D

B

C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A

A

C

A

C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A

B

D

C

B

 

C

C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D

BC

BC

CD

AC

AC

CD

 

BC

BD

 

BC

 

题号

51

 

52

53

 

54

 

55

 

 

 

 

 

 

答案

AC

AC

BD

AB

 

AD

 

 

 

 

 

1.(5分)

(1)FH

(2)冷暖

(3)F、G

 

2.(5分)

e

e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2)d跨流域调水

 

3.(5分)

 

(1)如右图(全对给1分)

 

(2)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

(3)C北海道渔场

 

4.(5分)

(1)如右图(全对给1分)

(2)岩浆岩变质岩

(3)重熔再生外力作用

 

5.(5分)

(1)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赤道纬度热量

 

6.(5分)

(1)D处为背斜,其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2)B

(3)C

 

(4)①岩层上拱,承受压力较大,不易发生坍塌②不易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